國際經濟法反補貼措施的條件
① WTO組織《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將補貼分為三類:被禁止的補貼,可起訴的補貼和不可起訴的補貼。
一、禁止性補貼
禁止性補貼是指成員方不得授予或維持的補貼,通常被稱為「紅色補貼」。禁止性補貼有兩種:出口補貼和進口替代補貼。
1、出口補貼
出口補貼是指在法律上或事實上根據出口業績而提供的補貼。為便於執行,協議附錄一明確列出了出口補貼清單,其中包括:(1)政府按出口實績對企業或產業實行直接補貼;(2)外匯留成制度或其他類似的出口獎勵措施;(3)政府提供或授權的使出口商品在國內享有更優惠的交通運輸費用;(4)政府或其代理機構直接或間接地通過計劃方式對出口產品的生產提供該生產所需的進口或國產產品或服務,同時這些條件比該國出口商通過商業上通用的從世界市場取得的條件更優惠;(5)對出口直接稅,或工業或商業企業已支付或應支付的社會福利費的全部或部分豁費、退稅或緩繳優惠;(6)以直接稅為基礎而計的,與出口或出口實績直接相關的特殊稅收減讓;(7)出口退稅超過已徵收的金額;(8)在前階段累計間接稅方面,給予用於出口產品生產的商品或服務的稅收豁免、退稅或緩繳,其優惠程度超過了給予國內消費的同類產品的生產中使用的商品或服務;(9)進料加工時,退還的進口稅超過原材料、零配件等在進口時已交納的進口稅額;(10)由政府(或政府控制的特殊機構)優惠提供的出口信貸擔保或保險項目;(11)政府(或由政府控制的特殊機構)提供的出口信貸,其利率低於對使用該項基金實際應付的水平;(12)其他構成出口補貼的公共支付。
2、進口替代補貼
進口替代補貼是指政府給予以國產產品替代進口產品的國內使用者或替代產品的生產者的補貼。補貼的形式和給予進口替代產業和企業以優惠貸款、優先提供商品或服務、外匯留成和使用條件優惠、減免或抵扣應納稅額等。進口替代補貼減少了進口及外匯支出,發展了國內產業,在客觀上阻礙了外國產品進入本國市場。
二、可起訴的補貼
可起訴的補貼是指對國際貿易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可被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或通過徵收反補貼稅而予以抵銷的補貼。通常被稱為「黃色補貼」。
根據《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規定,補貼必須以其他成員方的利益造成不列任何一項不利影響才能採取反補貼措施:1、對另一成員方的國內產業造成損害;2、使其他成員根據GATT1994直接或間接產生的利益歸於無效或受到損害,特別是根據GATT1994第2條項下的約束性關稅減讓而產生的利益;3、對其他成員方的利益造成嚴重影響。
對於「黃色補貼」,提出起訴的成員方需證明該補貼對其利益產生的不良影響。否則,該補貼被認為是允許使用的。
三、不可起訴的補貼
不可起訴的補貼是指不具有專向型的補貼,或雖具有專向性的補貼但符合《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中的一切條件的補貼:A、對企業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在與企業合同基礎上進行研究的資助;B、在成員方的領土范圍內根據地區發展總體規劃並且非專向性對落後地區提供的資助;C、改造現有設備,使之適應由法律所提出的新環境要求而提供的資助。不可起訴的補貼通常被稱為綠色補貼,對於這類補貼,WTO成員方不得提出申訴或採取反補貼措施。
② 經濟法中反補貼的補貼是什麼意思最好有舉例。
簡單來說就是,反傾銷和反補貼,都屬於進口國的合規性貿易壁壘,成為在國際貿易中進口國保護自身利益,避免被他國擾亂市場秩序的一種手段。
關於補貼和反補貼,舉個例子:
甲國向乙國出口紡織品,由於生產成本等方面影響,在乙國市場價格較高,影響銷量,甲國賺不到利潤,甲國政府為了鼓勵出口,給予出口的企業一定的補貼,就是說給錢,讓價格降下來,這個是補貼。
乙國進口甲國的紡織品,發現甲國政府給補貼了,導致甲國所出口價格變低,乙國自己的工廠沒什麼優勢了,於是就要多徵收稅,抬高價格,讓補貼不起作用。這個就叫反補貼。
資料擴展: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發達國家在長期的貿易實踐中,較早地發現,反傾銷策略不僅具有防禦性特徵,其進攻性對抗性對保護國內市場更有效率。而現今,對中國提出的反傾銷也多是以反傾銷為名,行貿易保護之實。 所以,一旦你所處的企業面臨「被反侵銷」、「被反補貼」,一定要把握好時機,准備好相關資料,盡早與相關律師進行溝通,以免損失自身利益,被白佔了便宜。
③ 在國際貿易里保障措施 、反傾銷措施、反補貼措施這三個都是什麼意思
1)國際貿易里保障措施是指當不可預見的發展導致一產品的進口數量增加,以致對生產同類或直接競爭產品的國內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時,進口成員方可以在非歧視原則的基礎上對該產品的進口實施限制。2)反傾銷措施是指當進口國進口的產品價格遠遠低於本國產品的平均水平,就採取反傾銷措施,增加此進口產品百分之幾百的反傾銷稅,使得此產品在本國銷售價格遠遠高於本國產品平均價格,而迫使進口商放棄進口3)反補貼措施是指當進口國進口的產品由於出口國政府的補貼出口稅而使得價格遠遠低於本國產品的平均水平,就採取反補貼措施,增加此進口產品百分之幾百的反補貼稅,使得此產品在本國銷售價格遠遠高於本國產品平均價格,而迫使進口商放棄進口 總之,保障措施針對的是公平貿易條件下的進口產品,反傾銷措施和反補貼措施則針對不公平貿易
④ 國際經濟法問題
全選 其實你翻閱一下《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就可以了,第回19條第3款:
第十九條答
(1)對發價表示接受但載有添加、限制或其它更改的答復,即為拒絕該項發價
,並構成還價。
(2)但是,對發價表示接受但載有添加或不同條件的答復,如所載的添加或不
同條件在實質上並不變更該項發價的條件,除發價人在不過分遲延的期間內以口頭或
書面通知反對其間的差異外,仍構成接受。如果發價人不做出這種反對,合同的條件
就以該項發價的條件以及接受通知內所載的更改為准。
(3)有關貨物價格、付款、貨物質量和數量、交貨地點和時間、一方當事人對
另一方當事人的賠償責任范圍或解決爭端等等的添加或不同條件,均視為在實質上變
更發價的條件。
⑤ 反傾銷,反補貼 和保障措施條件
世貿組織的《反傾銷協議》規定,一成員要實施反傾銷措施,必須遵守三個條件:首先,確定存在傾銷的事實;第二,確定對國內產業造成了實質損害或實質損害的威脅,或對建立國內相關產業造成實質阻礙;第三,確定傾銷和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根據WTO《補貼和反補貼措施協定》以及我國《反補貼條例》的規定,能夠使用
反補貼措施的實體性條件有以下幾項:
(一)進口產品存在補貼。補貼是指出口國(地區)或者其任何公共機構提供
的並為接受者帶來利益的財政資助以及任何形式的收入或者價格支持。補貼應當具
備主體、形式和效果三個要件:第一,補貼是由政府或公共機構提供;第二,政府
提供了財政資助以及任何形式的收入或者價格支持;第三,補貼使得行業或者企業
獲得了利益。
(二)補貼必須具有專向性。補貼的專向性是指政府將補貼只授予其""""管轄
范
圍內的企業或產業、或一組企業或產業"""",即有選擇、有差別的對某些企業提供
補
貼。專向性是《反補貼協定》的一個重要概念,只有具有專向性的補貼才受WTO《
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的約束。
(三)受補貼的進口產品對已經建立的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者產生實質損
害威脅,或者對建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阻礙。根據《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國
內產業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同類產品的全部生產者,或者其產量占國內同類產
品總產量的主要部分的生產者;但是國內生產者與出口經營者或者進口經營者有關
聯的,或者其本身為補貼產品或者同類產品的進口經營者的,應當除外。
使用保障措施的條件
保障措施的實施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
( 一 ) 某項產品進口激增 , 且進口激增是由於不可預見的情況和成員方履行 WTO 義務的結果 ;
( 二 ) 進口激增對國內生產同類產品或直接競爭產品的產業造成了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 ;
( 三 ) 進口激增與對國內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1、進口激增
指產品進口數量急劇增長 , 包括絕對增長和相對增長。絕對增長指產品實際進口數量增長 ;相對增長指相對進口方國內生產而言 , 進口產品所佔市場份額上升 ( 實際進口量並不一定發生改變 ) 。
2、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的威脅
所謂「嚴重損害」指「一國產業狀況的重大全面減損」。「嚴重損害威脅」指明顯迫近的嚴重損害,或者說是危急且顯而易見的威脅。
3、因果關系
調查機關必須根據客觀證據證明有關產品進口的增加與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4、未預見的發展
根據 GATT 第 19 條 , 只有發生了 ( 在當初關稅減讓談判時 ) 不能合理預見的情況 , 即 「未預見的發展」(unforeseen development), 締約方才能引用保障措施。
5、無歧視
保障措施應針對一正在進口的產品實施 , 而不考慮其來源 , 即必須在無歧視( 最惠國 ) 待遇的基礎上實施。
⑥ 急需2011年7月份的《國際經濟法概論》自考試題及答案!
全國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國際經濟法概論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國際商會制訂的法律文件不包括( ) A.《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 B.《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 C.《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 D.《托收統一規則》 2.目前正在進行的WTO多邊貿易談判回合是( ) A.烏拉圭回合 B.多哈回合 C.東京回合 D.肯尼迪回合 3.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賣方可以採取的救濟方法是( ) A.要求交付替代物 B.請求損害賠償 C.要求對貨物進行修理 D.要求減少價金 4.依《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2000》,適用於所有運輸方式的貿易術語是( ) A.FAS B.CFR C.DES D.FCA 5.下列關於信用證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調整跟單信用證交易的最新國際慣例是UCP500 B.賣方是信用證交易項下的開證申請人 C.賣方是信用證交易項下的受益人 D.通知行與買方一般位於同一國家 6.關於托收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委託人與托收行之間是委託代理關系 B.托收行與代收行之間是委託代理關系 C.委託人與付款人之間的關系取決於他們之間的基礎合同關系 D.代收行與付款人之間是債權債務關系 7.在反傾銷調查程序中,確定正常價值的方法不包括( ) A.正常貿易過程中出口國國內銷售價格 B.正常貿易過程中進口國國內銷售價格 C.結構價格 D.正常貿易過程中出口國向第三國出口的價格 8.根據《服務貿易總協定》,屬於一般性義務的是( ) A.國民待遇 B.市場准入 C.最惠國待遇 D.附加承諾 9.我國對自由進口技術的管理方式是( ) A.許可證管理 B.合同登記管理 C.目錄管理 D.經營者管理 10.保密條款一般出現於國際技術許可合同中的( ) A.國際專利許可 B.國際商標許可 C.國際版權許可 D.專有技術許可 11.美國全權經營海外投資保險業務的是( ) A.海外私人投資公司 B.通商產業省出口保險部 C.黑爾梅斯信貸擔保股份公司 D.PWC復審股份公司 12.布雷頓森林體制以黃金儲備為基礎,以美元為主要國際貨幣,並實行「雙掛鉤」制度,體現為( ) A.成員國貨幣與黃金、美元同時掛鉤 B.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成員國的貨幣與美元掛鉤 C.成員國貨幣與黃金、特別提款權同時掛鉤 D.美元與特別提款權掛鉤,其他成員國的貨幣與美元掛鉤 13.國際融資協議中的借款人出現實際違約事件的情形是( ) A.資產被徵用或國有化 B.抵押品毀損或貶值 C.借款人所有權或控制權變動 D.陳述與保證失實 14.居住國對其居民因來源地國實行減免稅優惠而未實際繳納的那部分稅額,應視同已經繳納同樣給予抵免,這被稱之為( ) A.限額抵免 B.全額抵免 C.稅收饒讓抵免 D.免稅法 15.可以申請加入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的國家應是( ) A.國際開發協會成員國 B.國際金融公司成員國 C.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 D.多邊投資擔保機構會員國 16.在部長會議休會期間行使部長會議職能,並執行《WTO協定》授予的職能的機構是( ) A.總理事會 B.委員會 C.理事會 D.秘書處 17.歐盟的主要決策機構是( ) A.歐洲議會 B.歐洲執行委員會 C.歐盟理事會 D.歐共體法院 18.下列屬於歐洲貨幣貸款的是( ) A.中國銀行發放的歐元貸款 B.中國銀行發放的人民幣貸款 C.美國銀行發放的美元貸款 D.歐元區的銀行發放的歐元貸款 19.對跨國獨立勞務所得的征稅,國際上普遍採用的是( ) A.國籍原則 B.固定基地原則 C.居住地原則 D.密切聯系原則 20.關於國際商事仲裁裁決在外國承認與執行問題,最重要的國際公約是《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簡稱為( ) A.《華盛頓公約》 B.《海牙公約》 C.《紐約公約》 D.《漢堡公約》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依照《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2000》,賣方需辦理保險的貿易術語有( ) A.CIF B.CFR C.CPT D.CIP E.DDP 22.下列活動屬於《服務貿易總協定》意義上的「境外消費」的有( ) A.出國旅遊 B.出國留學 C.出國打工 D.出國演出 E.出國就醫 23.關於知識產權執法,《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規定的主要內容包括( ) A.民事程序和救濟 B.行政程序和救濟 C.邊境措施 D.臨時性措施 E.要求給予憲法性保護 24.《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確立的知識產權保護原則主要包括( ) A.國民待遇原則 B.最惠國待遇原則 C.限制知識產權濫用原則 D.一般取消數量限制原則 E.逐步自由化原則 25.各資本輸出國的投資保險機構通常承保的政治風險主要有( ) A.外匯禁兌險 B.財產徵用險 C.戰爭內亂險 D.政府違約險 E.破產險 26.發展中國家對外國投資的管制主要體現在( ) A.外資項目的審批 B.外資進入的限制 C.外資僱傭職工的限制 D.對外國投資「本地化」的要求 E.對外資企業行為的管督 27.根據《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定》,與《關貿總協定》取消數量限制規定不符的投資措施有( ) A.當地成分要求 B.貿易平衡要求 C.進口用匯限制 D.國內銷售要求 E.貿易保護 28.國際融資協議的共同條款主要包括( ) A.陳述和保證 B.先決條件 C.稅收條款 D.約定事項 E.違約事件 29.世界銀行集團的成員有( ) A.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B.國際金融公司 C.國際開發協會 D.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 E.多邊投資擔保機構 30.稅收管轄權是一國政府進行征稅的權力,主要表現為( ) A.公民稅收管轄權 B.普遍稅收管轄權 C.居民稅收管轄權 D.所得來源地稅收管轄權 E.專屬稅收管轄權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31.簡述採取反補貼措施的基本條件。 32.簡述防止國際逃稅和避稅國際合作的主要內容。 33.簡述與調解解決方式相比較,仲裁解決方式的主要特點。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34.試述《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關於買賣雙方貨物保全的規定。 35.試述備用信用證與商業跟單信用證的區別。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5分) 36.甲乙兩國均為《解決國家和他國國民間投資爭端公約》成員國。甲國A公司到乙國投資辦廠,後A公司與乙國政府因投資產生法律爭議。乙國與A公司達成書面協議,將他們之間投資爭端提交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仲裁。後乙國反悔,拒絕到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解決爭議。 問:(1)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對此案是否有管轄權?為什麼? (2)乙國政府能否單方撤銷與A公司所達成的解決爭議的書面協議?為什麼? (3)甲國能否對本國投資者A公司給予外交保護?為什麼?
找不到答案,先看著吧
⑦ 國際經濟法多選題求解
1、ABCDE
2、ABCD
3、ABCD
4、ABCDE
5、ABDE
6、ABCE
7、BCDE
8、ABC
9、BD
10、ACD
請採納!!!
⑧ 國際經濟法反傾銷措施的實施要件有哪些
當前,世貿組織確立的允許其成員方在特定條件下採用的三種主要貿易內救濟措施,即反容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已經逐步成為世貿組織成員方對外貿易和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
出口傾銷一直被看成是典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傾銷是企業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出口產品,對進口方相關產業造成損害。世界貿易組織《反傾銷協議》允許進口方成員對傾銷產品進行調查,並徵收反傾銷稅以抵消出口傾銷對本國產業造成的實質損害。
一旦進口國按照一定的程序認定被控產品存在傾銷且造成了進口國國內產業的損害,則該國可以採取相應的反傾銷措施,以抵消由於傾銷所造成的損害。反傾銷措施包括三種基本類型:1.臨時反傾銷措施;2.出口商履行價格承諾;3.徵收反傾銷稅。
根據1994GATT第六條的規定反傾銷措施的實施必須具備三個基本要件———1.傾銷;2.損害;3.損害與傾銷存在因果關系。
⑨ 保障措施與反傾銷、反補貼措施性質上的區別
反傾銷是指某商品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傾銷方式進入市場,並對已建立的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或產生實質損害威脅,或對建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阻礙時,進口國通過徵收反傾銷說等方式實施的產業損害救濟措施。反補貼是指在進口產品得到出口國政府或其公共機構提供的並為接受者帶來利益的財政資助以及任何形式的收入或者價格支持,且該進口產品對已經建立的進口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產生損害威脅時,進口國通過反補貼稅等措施實施的產業救濟措施。保障措施是指由於進口產品數量激增,對進口國國內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損害威脅時,進口國政府實施的產業損害救濟措施。其針對的是公平貿易條件下的進口產品。且採取措施必須是不論來源的非歧視措施參考文獻:http://news.webtextiles.com/info/2004-6-21@50270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