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法專著
① 民商法學的分類
民法學
本方向主要從事傳統民法學的研究,其中包括民法總論、物權法、合同法、人格權法、侵權行為法等法律領域的研究工作。民法是我國市場經濟的最基本的法律,本方向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我國法制建設和市場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人大法學院最早在全國設立民法專業,編寫了第一部民法學教材,並擔負起為全國許多大專院校培訓師資的任務。人大復校以來,本方向的教師參與民法通則、合同法、物權法等許多重要法律的起草,培養了一大批高質量的博士生、碩士生和近千名高級法官。本方向在在下列內容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民法總則。佟柔教授生前曾經確立了民法的地位、調整對象和體系,這些觀點一直成為民法學界的主流觀點。王利明教授等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民法總則理論,並出版了一系列專著。已完成了民法典體系問題的研究,並已向全國人大提交了咨詢報告。《我國民法典重大疑難問題之研究》獲得首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人文社科類)。
2、物權法。早在80年代,本方向即多次組織國有財產權和國有企業經營權的研討,出版了《國家所有權研究》等一系列專著。近幾年來,又出版了《物權法論》、《物權法研究》等著作,並承擔全國人大法工委委託的「物權法專家建議稿」 、《國有資產管理法草案建議稿》等重要的立法建議稿的起草工作。本方向還組織全國的專家學者撰寫出版《中國物權法疑難問題探討》一書(共120萬字)。在舉世矚目的《物權法》的制定過程中,本研究方向的學科帶頭人及多名教授全程參與了物權法的制定過程,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極具說服力的說明和論證,並先後組織了10多次國際國內研討會,對物權法的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這些學者的許多觀點和意見為物權法所吸收,有力地推動了《物權法》這一極其重要法律的制定和出台。
3、合同法。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本方向便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開設了合同法課程,自90年代以來,在研究生中首先推行案例教學,出版了《合同法新論·總則》、《合同法疑難案件研究》、《違約責任研究》等著作,王利明教授是合同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4、人格權法和侵權行為法。出版了中國第一部人格權法的專著和教材,多次承擔有關人格權法的疑難問題、人格權的法律保護等研究項目。出版了大量專著。本方向最早開設侵權行為法課程,出版了中國第一部侵權法的教材,並承擔了司法部統編教材人格權法、侵權行為法的撰寫工作。本方向積極參與侵權責任法的起草制訂工作,已完成中國侵權責任法專家建議稿並提交全國人大法工委。
5、民事證據法。本方向受全國人大法工委委託,從事我國民事證據法專家建議稿的起草和研究工作。為此,以王利明教授為首,成立了「中國證據立法研究中心民事組」。並與最高人民法院合作,多次舉辦了「民事證據立法」研討會,出版了《證據法研究與實用叢書》共四本,近300萬字,組織翻譯了國外的證據法資料約100萬字。
學術帶頭人王利明教授是新中國第一位民法學博士,1991年被國家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1995年被中國法學會評為「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1997年被教育部列入為「跨世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計劃」。已出版民商法研究(1-6輯)、物權法論等個人著作10餘部,合著作品10餘部,主編各類教材15部。在國家級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在國外雜志上發表論文6篇,現為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國家重點文科基地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利明教授作為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參與了國家許多法律的起草和研討工作,是我國民法典和物權法起草小組成員之一。
家庭法學與社會法學
本方向分為婚姻家庭法學和社會法學兩個部分。其中婚姻家庭法學主要從事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研究,包括婚姻家庭法、收養法、繼承法等法律領域的研究工作;社會法學主要從事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學的研究。本方向在50年代就組織撰寫了婚姻家庭法和勞動法方面的教材和學術著作,80年代初開始招收婚姻家庭法和勞動法方向的碩士研究生,是國內第一個招收婚姻家庭法方向博士研究生的學科點。本方向在下述各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婚姻家庭法。最早開設婚姻家庭法學課程,在理論研究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出版了一系列婚姻家庭法學的教材與專著,其中《婚姻法》教材曾獲教育部優秀教材獎。本方向的研究人員參加新中國兩部《婚姻法》及《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等法律的起草和立法研究工作,並是第二部《婚姻法》草案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草案的主要執筆人。曾就《婚姻法》的修訂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提交了專家建議稿,並參與了多次立法論證活動;並且承擔了《完善我國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等大型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
2、繼承法。出版了國內第一部《繼承法學》教材,並獲教育部優秀教材獎。出版了國內第一部《比較繼承法》的專著。本方向研究人員正在展開關於現代財產繼承法律制度的研究。
3、勞動法。主編國內第一部《勞動法學》教材,並獲得司法部優秀教材獎;還出版了一系列勞動法學的教材及專著。本方向研究人員參與起草了《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和配套法規,並是《勞動法》草案的主要執筆人。本方向研究人員正在就《勞動法》的修訂和《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細則進行相應的研究。
4、社會保障法。出版了《社會保障法》教材和若干學術專著。本方向研究人員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全國人大常委會作了社會保障法的法制講座。該方向的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研究所是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研究的重要機構,舉辦了「中法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等許多重要的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目前本方向研究人員參與《社會保險法》的起草工作;承擔《中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改革與完善》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
5、社會特殊群體保護法。本方向成立了國內第一家專門為殘疾人提供權益保障的法學研究與服務機構——中國人民大學殘疾人權益保障法律研究與服務中心。出版了《婦女權益保障法》專著和保護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合法權益的有關教材。本方向研究人員參與了《婦女權益保障法》等社會特殊群體保護法的立法起草與立法研究工作,並是這些法律草案的主要執筆人。目前本方向研究人員正在進行《婦女權益保障法實證研究》科研項目的研究。
學術帶頭人龍翼飛教授是國內較早獲得民法學博士學位的學者,現任人大法學院副院長,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六個國家部委的專家顧問。曾參與了婚姻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社會保險法等法律的起草與立法研究工作,並是多部法律草案的主要執筆人。曾先後赴法、日、德、英和香港、台灣地區進行學術交流。發表了婚姻家庭法和社會法方面的個人專著10餘部,合作著作10餘部,在國家級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近30篇,並兩次為黨和國家領導人作《社會保障與法制建設》的法制講座。
商法學
本方向主要從事商法學各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包括商法總論、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海商法等部門法內容。商法是民法的特別法,其理論發展與民法學理論發展密不可分。人大法學院自80年代起即在國內率先開設了商法總論、外國民商法、公司法、保險法、海商法等課程,90年代又撰寫出版了國內第一部中國商法總論著作和第一部關於證券發行與交易法制的著作;本方向的教師參加了《公司法》、《證券法》和有關公司證券的行政法規的起草與立法討論工作。本方向已被確定為國家文科重點基地(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的主要學科,具有顯著的學科基礎優勢和學科綜合優勢。
1.商法總論。本方向在國內(及港台受聘教學中)率先開設商法總論課程,本方向研究人員撰寫了國內目前僅有的兩部關於商法總論的著作和教材,該教材在國內教學科研中具有重要的影響並被廣泛使用。本方向的研究人員目前正在進一步深化對於商法基本理論的研究,擬作出適合於我國商法各部門法發展要求的商法總論研究成果。
2.公司法學。本方向90年代初即為人大法學院及港台聯合教學的研究生開設公司法課程,本方向研究人員撰寫的《中國公司法》著作和相關教材在國內具有重要的影響,並長期參與《公司法》和有關法規的立法活動。目前正在進一步深化對於公司法理論的研究,計劃於近年來作出具有前瞻性和理論研究性質的公司法研究成果。
3.證券法學。本學科方向在國內證券法教學科研中居於領先地位,在國內(及港台受聘教學中)率先開設了證券法課程,招收證券法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並專門為深圳證券交易所和國內40餘家證券公司的從業人員開辦證券法的培訓班,講授相關課程。國內首部證券法著作《證券發行與交易》(該書已再版5版)就是有本方向人員完成的,並進一步編寫了首部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統編教材《證券發行與承銷》與《證券交易》,此外本方向的研究人員撰寫的《中國證券法》和有關證券監管制度的著作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
4.票據法學。本方向在國內率先開設了票據法課程,90年代初即出版了中國票據法的專著,在中國票據立法改革後又率先編寫出版了票據法教材。本方向的研究人員計劃對中國票據制度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作出具有前瞻性和符合國際票據交易慣例的研究成果。
5.海商法學與保險法學。本方向人員自80年代中期率先在國內法律院校中開設了海商法及保險法課程,並撰寫出版有關於海商法的教材6部、保險法的著作6部。
學術帶頭人董安生教授是國內較早獲得民商法博士學位的學者,博士生導師,是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國家文科重點基地)研究員、金融與財政政策研究中心(國家文科重點基地)研究員、金融與證券研究所研究員。另擔任中國國際法學會理事、中國比較法學會理事等職。曾受聘在香港、台灣數所大學講學。已撰寫出版民商法著作12部,主編並撰寫教材8部,在國家級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10餘篇。其撰寫的《民事法律行為》、《英國商法》、《證券發行與交易》等書在國內具有重要的影響。本方向學術骨幹葉林教授等在民商法理論、公司法、證券法、外國民商法、仲裁法研究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所撰寫的《中國公司法》、《中國證券法》、《商事仲裁法》等教材在國內均有很大影響。
② 民商法學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是什麼
民商法學和法律體系,這個概念表述不對。
你應該是想問民商法和法律體系,
民商法學和所版有法律學科之間的關權系和地位。
只能這么說,民商法是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獨立的部門法。
和憲法、行政法、刑法、訴訟法等構成完整的法律體系。
③ 中國勞動保障法律網
中國勞動保障法律網的全稱叫: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網。
官方網站:http://www.cnlsslaw.com/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網是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研究所主辦的非營利性、非商業性的專業學術網站。其完全的公益性質決定了本網的內容部分由本網原創或學界學者授權使用;部分轉載自網路上的優秀文章或根據公開出版的內容摘編整合。基於本網的公益性,本網不向作者支付稿費。
凡本網註明作者為「本站」的所有作品,著作權均屬於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網。
本網對內容的使用將依照《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之規定,除著作權人聲明或者上載該作品的網路服務提供者受著作權人的委託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以外,我網有權轉載或摘編已在報刊上刊登或者網路上傳播的作品,並按有關規定註明出處。如果作者不希望其文章被本網轉載或認為有侵犯其著作權之處,請於該文在本網發布之日三十日內與本網聯系,本網將盡快刪除相關信息。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網會盡最大的努力保持本網所提供信息的准確性、時效性等,但對此不作絕對保證。本網轉載文章之目的在於傳遞更多學術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利用者因使用本網而遭受損失,本網對其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也不承擔任何賠償義務;利用者由於使用本網而對第三者利益造成損害,本網對此也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網對外部鏈接網站所屬個人信息的管理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④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怎麼樣
作為財大即將大四的學姐來答一下
學校的位置在龍子湖大學城,離地鐵口很近,周圍都是大學,可以交到很多朋友,交通也很方便。財大在河南的知名度還是很高的,雖然是一個二本院校,但是分數線一點都不低,而且沒有幾個二本專業,(中外合辦除外),在鄭州幾乎到處都有校友,所以不用怕出了學校會孤單。環境沒的說,綠化很好,有大片大片的芍葯月季海棠牡丹等,校內有兩個湖,裡面很多金魚和鴨子。有三個餐廳,各有三層,包間或民族餐廳都有,還有義大利餐廳也不錯。購物的話有兩條商業街,基本各種類型的店都有。宿舍有三種,四人間上床下桌六人間上床下桌和六人間上下鋪,部分宿舍有浴室和獨衛,都挺寬敞的。有兩個澡堂,都有隔斷,所以南方的小夥伴不用害羞啦。宿舍有暖氣,冬天很暖和。教室和圖書館都有空調和暖氣,餐廳也有空調,夏天到處都很涼快。
學習氛圍也很濃,圖書館採用的是微信訂座,不用擔心佔座。學校還會舉行各種活動,社團也會有各種活動,參加幾個社團,大學就很充實了,也可以多出去走走。一共有四個操場,西操場每晚都會有很多人玩耍,唱歌彈吉他聚會等,很有意思。
最後歡迎報考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⑤ 梁楓的主要著述
專著:《防火牆:人力資源法律風險提示全書》(法律出版社,2010年)
專著:《離職攻略:如何防範解約風險》(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年)
專著:《勞動合同書:擬制·審查·簽訂》(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年)
論文:《股票期權爭議探析》(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委員會2011年年會發言論文,2011年)
論文:《規章制度在執行中的沖突解決》(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委員會2010年年會優秀論文獎,2010年)
論文:《論勞動關系中賠償責任的承擔》(第7屆中國律師論壇優秀論文獎,2009年)
論文:《論工會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服務價值》(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會2006-2009年優秀論文獎,2009年)
論文:《和諧勞資關系是怎樣「煉」成的——從人力資源管理看企業勞資糾紛》(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會2006年年會指定主題發言論文、第三屆環渤海區域法治論壇優秀獎,2006年)
⑥ 王全興的主要著作
※1、《經濟法基礎理論專題研究》/王全興著/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版。(65萬字),
※2、《中國經濟法原理》/張宏森、王全興主編/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年版,
《中國法學著作大詞典》稱本書是一本有獨特風格的經濟法專著。
※3、《經濟法學》/漆多俊主編,王全興、周林彬副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1999年被評為教育部推薦教材。
※4、《企業法學》/王全興、雷興虎、劉大洪、陳曉星編著/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5、《市場經濟的企業立法觀》/漆多俊主編,王全興、馮果副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6、《企業國有資產法》/王全興、范士英著/湖北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
※7、《競爭法通論》/王全興主編/中國檢察出版社1997年版,
《20世紀中國法學》稱本書是一本有影響的經濟法理論著作。
※8、《新合同法原理與案例評析》/王全興主編/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勞動法》,王全興著,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國家教委列為九五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重點教材(教高[1997]16號),司法部列為九五規劃高等學校法學教材,2000年獲司法部九五期間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司發通[2000]096號)。
※2、《中國勞動法新論》,王全興、吳超民、張國文著,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年版,1995年獲湖北省經團聯優秀著作三等獎。
※3、《中國勞動法》,司法部法學教材編輯部編審,王全興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4、《勞動法學教程》(中共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教材),王全興、劉普生編著,當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
※5、《勞動法學》,王全興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6、《經濟法》(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第五篇《社會保障法》,王全興撰稿,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7、《經濟法律通論》(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核心課程教材)第六篇《勞動和社會保障篇》,王全興撰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⑦ 蘇大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怎麼樣
蘇大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是個不錯的專業。本類專業都有一定的知識及技術含量,主要從事具體業務工作。並且該專業就業面非常廣泛,量大面廣。
但要找到更好的職位及待遇,就必須在本專業領域處於優秀的領域,比如獲得注冊會計師、高級會計師的資格或職稱,這樣一來就可以比較好地實現自身的發展。
(7)社會保障法專著擴展閱讀:
蘇州大學的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11月,蘇州大學全校教職工5221人,具有副高職稱及以上人員2738人,其中諾貝爾獎獲得者1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8人,發達國家院士5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9人。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8人,「萬人計劃」傑出人才1人,「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0人,「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3人,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6人。
兩院院士:阮長耿、王志新、潘君驊、李述湯、柴之芳、劉忠范、李永舫。
外籍院士:John Michael Kosterlitz(美國科學院院士)、凌曉峰(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陳曉東(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紐西蘭皇家科學院院士) 、郎建平(歐洲科學院院士)、時玉舫(歐洲科學院院士)、遲力峰(歐洲科學院院士)。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邁克爾·科斯特利茨(學校首位講席教授,蘇州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
⑧ 張新民的論文著作
正式出版個人專著3部,合著1部,主編教材2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9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和《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報刊轉載,有關社會保障法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受到了中央有關領導人和國家機關的高度評價。
專著(教材)編寫
1.《養老金法律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獨著。
2.《公司治理結構研究——所有者、管理者、利益相關者的動態博弈構型》,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獨著。
3.《公司法學》,重慶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主編。
4.《經濟法學》,重慶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參編。
5.《稅法學》,清華大學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副主編。
6.《民商法專題研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主編。
7.《21世紀中國法學理論·實務探索與研究》,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主編。
8.《養老保險法律制度研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獨著。
代表性論文
1.「『民營管理』養老保險模式及其對我國的立法啟示」,《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保障》1998年第1期及其他多種報刊全文轉載。
2.「西方公司立法的基本趨勢及對我國公司法的啟示」, 《現代法學》1998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觀點摘登。
3.「中外公司立法比較」, 《中國工商行政管理》2000年第1期。
4.「入世對我國稅法的影響」,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6期。
5.「論獨立董事的制度價值」,《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6.「現代經濟的社會性與經濟法——關於經濟法產生原因與性質的思考」,《現代法學》2003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4年第12期全文轉載。
7.「社會保險基金籌集法律制度研究」,《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4年第12期全文轉載。
8.「論我國社會保險基金監管法律制度的完善與創新」,《人口與經濟》2004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保障》2004年第9期全文轉載。
9.「我國社會保險基金監管法律制度研究」,《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
10.「社會保險基金投資監督法律制度比較研究」,《現代法學》2005.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5年第12期全文轉載。
11.「促進就業:政府的基本職能和義務」,《紅旗文稿》2005年第6期。
12.「養老金管理體制研究」,《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2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年第3期轉摘。
13.「養老金法律制度模式比較研究」,《重慶行政》2006年第4期。
14.「商品房交付條件的法律分析」,《長白學刊》2007年第1期。
15.「構建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立法思考」,《現代法學》2008年第6期。
16.「論我國農村集體土地物權主體的基礎性——兼論我國農村集體土地物權研究的方法論取向」,《西南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17.「公共養老金法律制度比較研究」,載《民法經濟法國際經濟法論壇》,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8.「我國當代大學生誠信制度構建的多維思考」,《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
19.「中國大陸企業年金基金法律監管之完善」,月旦財經法雜志2009年6月,總第十七期。
⑨ 想考人民大學的民商法碩士
我是人大的。希望幫到樓主。
民商法要有前景還是讀到博士,似乎除了人大沒什麼更好選擇了吧。
的確最近人大的某些法學學科倒退了,管理上要求也不嚴格。
但畢竟師資在那裡,或者說,別的學校,更差。。。
⑩ 社會保障法的作者簡介
王廣彬,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政法大學版勞動與社會保障權法研究中心主任。參與和主持過國家級、省部級社科法學類項目十餘項。其中,主持了「社會法基本理論問題研究」、「社會保障法基本理論問題研究」、「農村社會保障法制建設研究」等課題(教育部、司法部社科規劃項目)。撰寫專著、教材、論文幾十餘篇(部)。主要專著有:《公平良善之法律規制》(國家社科基金最終成果)、《中國傳統保障文化與現代農村社會保障法制》(教育部後期資助成果)等。發表的主要學術論文有:《論社會保障法的正義基礎》、《關於社會法的幾個基本問題》 、《社會法上的社會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