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⑴ 北京交通大學研究生經濟法學參考書目~~~
605綜合A卷(法理學、民法、民事訴訟法):《法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張文顯(最新版)、《民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魏振瀛(最新版)、《民事訴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江偉(最新版)。
830綜合B卷(經濟法、國際經濟法):《經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楊紫烜(最新版)、《國際經濟法》人民大學出版社郭壽康、趙秀文主編(最新版)
⑵ 武大考研經濟法應該推薦什麼書
研究方向
01經濟來法基礎理論
02企業公司法自
03金融法
04競爭法
05宏觀調控法
06財政稅收法
07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更多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0法語或241德語
③624綜合知識(含法理、憲法、刑法、民法、行政法)
④833經濟法學(含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公司證券法學)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復試科目、復試參考書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①中國法制史
②知識產權法
⑶ 備考國際經濟法研究生需要看什麼書。詳細點吧,最好列個書單什麼的。
話說這和你要考的大學有關系 他們應該有提供參考書目吧
綜合知識(法理學、憲法學、行政法學、民法學、國際法學)
李龍主編《法理學》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聯合出版
周葉中主編《憲法》二十一世紀核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馬俊駒、余延滿著《民法原論》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秦前紅主編《新憲法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二版)
高銘暄、馬克昌主編《刑法學》第五版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周佑勇著《行政法原論》第二版中國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梁西主編、曾令良等修訂《國際法》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邵沙平、余敏友主編《國際法問題專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國際經濟法
余勁松主編《國際投資法》修訂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三版
漆彤主編《國際貿易法新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余勁松、吳志攀主編《國際經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三版 韓龍主編《國際金融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⑷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法研究生都考什麼
030107經濟法學
研究方向:
01企業公司法
02市場規製法
03產業法(含交通運輸法)
04金融法
05涉外經濟法
招生人數: 13(其中推免生不超過5人)
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605綜合A卷(法理學、民法、民事訴訟法)
④830綜合B卷(經濟法、國際經濟法)
復試:①筆試和面試:經濟法基礎理論、公司法、市場規製法、宏觀調控法、涉外經濟法。
②外語聽力和法律英語(俄語、日語)口語測試。
參考書 605綜合A卷(法理學、民法、民事訴訟法)
《法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文顯 (最新版)
《民法》 北京大學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魏振瀛 (最新版)
《民事訴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江偉(最新版)
830綜合B卷(經濟法、國際經濟法)
《經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楊紫烜主編(最新版)
《國際經濟法》人民大學出版社 郭壽康、趙秀文主編 最新版)
⑸ 問一下今年自考《經濟法學》的教材是那個版本的了
不知你是具體那個課程?下面的有嗎?
民法總論 吉林大學出版社 李建華
金融法教程 法律出版社 朱崇實
社會保障法 中國人民出版社 黎建飛
企業與公司法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 甘培忠
環境法學 法律出版社 呂衷梅
商法總論 中國人民出版社 趙中孚
專利法教程 法律出版社 湯宗舜
⑹ 有楊紫烜《經濟法》第二版的朋友麻煩進來下!
第二版的,北京大學出版社和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楊紫烜《經濟法》
緒言
一、經濟法學的概念和地位
二、經濟法學發展的歷史和現狀
三、研究經濟法的指導思想和方法
第一編 經濟法總論
第一章 經濟法的概念
第二章 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
第三章 經濟法的地位
第四章 經濟法的理念和基本原則
第五章 經濟法的體系和淵源
第六章 經濟法的制定和實施
第二編 經濟法主體
第七章 經濟法主體的一般原理
第八章 國家經濟管理機關法律制度
第九章 企業法律制度
第十章 市場中介組織法律制度
第三編 市場監管法
第十一章 市場監管法的一般原理
第十二章 競爭法律制度
第十三章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
第十四章 產品質量法律制度
第十五章 廣告法律制度
第十六章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律制度
第十七章 銀行業監管法律制度
第十八章 證券監管法律制度
第十九章 保險監管法律制度
第二十章 期貨監管法律制度
第四編 宏觀調控法
第二十一章 宏觀調控法的一般原理
第二十二章 計劃和統計法律制度
第二十三章 產業法律制度
第二十四章 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
第二十五章 自然資源管理法律制度
第二十六章 能源管理法律制度
第二十七章 財政法律制度
第二十八章 稅收法律制度
第二十九章 金融法律制度
第三十章 價格法律制度
第三十一章 會計、審計和注冊會計師法律制度
第三十二章 對外貿易法律制度
詞條索引
第一版後記
第二版後記
內容簡介
本書是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也是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教材。該教材分為4編32章,系統地論述了經濟法學的基本理論,全面闡釋了經濟法主體、市場監管法、宏觀調控法的制度、理論和實務問題。本教材注意吸納國內外經濟法學和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經濟法制建設的新鮮經驗,注重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經濟法理論水平和從事經濟法實務的能力,從整體上反映了經濟法的理論研究與教材編寫的最新水平。
本教材既可以作為高等學校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專業學生學習經濟法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從事法律、經濟工作的參考書。
⑺ 我的本科是經濟學類,想考法學院的經濟法專業,不是很了解,希望有經驗的可以介紹一下。
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公法》專業課程試大綱
一、 考試性質
《公法》是報考華中科技大學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必考專業課程之一。《公法》專業課程的命題,以高等院校法學本科優秀畢業生水平為基礎,旨在考查考生是否具備較為扎實的公法基礎知識,以及是否具備運用這些基礎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形式與考試結構
(一) 答題方式:閉卷、筆試
(二) 答題時間:180分鍾
(三) 各部分內容的考試比例
1、憲法與行政法:約60%
2、刑法:約40%
(四) 題型比例
1、簡述題:約40%
2、論述題(含案例分析):約60%
三、考試要點
(一)憲法學
1、憲法基本概念
2、憲法基本理論(含憲政理論)
3、中國憲法及其實踐
(二)行政法學(含行政訴訟法學)
1、行政法基本概念
2、行政法學基本原理
3、行政訴訟法學
(三)刑法學
1、刑法基本概念
2、刑法學基本理論
3、犯罪學
4、刑罰學
四、參考資料
1、張千帆(主編):《憲法學》,法律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2、姜明安(主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3版;
3、高銘暄、馬克昌(主編):《刑法學》(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3版;
4、法學權威期刊或者核心期刊近五年來刊發的公法一般理論、憲法與行政法、刑法方面的學術論文;
5、公法專業領域內近兩、三年來的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及其立法動態資料。
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私法》考試大綱
一、 考試性質
《私法》是報考華中科技大學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必考專業課程之一。《私法》專業課程的命題,以高等院校法學本科優秀畢業生水平為基礎,旨在考查考生是否具備較為扎實的私法基礎知識,以及是否具備運用這些基礎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形式與考試結構
(一) 答題方式:閉卷、筆試
(二) 答題時間:180分鍾
(三) 各部分內容的考試比例
1、民法:約60%
2、商法:約40%
(四) 題型比例
1、簡述題:約40%
2、論述題(含案例分析):約60%
三、考試要點
(一)民法學
1、民法基本概念
2、民法基本理論
3、民法總則
4、物權法
5、合同法
6、侵權責任法
(二)商法學
1、商法基本概念
2、商法基本理論
3、公司法
4、證券法
5、保險法
6、票據法
7、海商法
四、參考資料
1、易繼明:《私法精神與制度選擇》,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魏振瀛(主編):《民法》(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3版;
3、范健(主編):《商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第3版;
4、法學權威期刊或者核心期刊近五年來刊發的私法一般理論、民商法方面的學術論文;
5、私法專業領域內近兩、三年來的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及其立法動態資料。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
⑻ 經濟法的核心部門是什麼為什麼
論經濟法的基本原則
發布時間: 2003-8-18 作者:唐 勇
摘要:該文從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的部門出發,針對現行教材的不足,通過對學者已有觀點的總結,提出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以此完善經濟法體系,有助於經濟法的理論研究,並為制定《經濟法綱要》指出了立法方向。
關鍵詞:經濟法;經濟法的基本原則
中圖分類號:D92
在中國,經濟法學在1979年我國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改革開放的實行而產生的。在20年來的學說爭論和法治發展的過程中,經濟法學已經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而且理論界相當普遍地承認了經濟法是一個獨立而且重要的法的部門。經濟法的調整對象、體系淵源、地位作用等重大理論問題的研究正在日益深入。本文正是基於這個基礎來討論經濟法的基本原則的。
一、經濟法基本原則提出的理論依據和背景
在我國,經濟法學界已經一致承認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法的部門,整個法學界絕大多數人也承認經濟法在法的體系中的地位是確立的。
法律部門是「按照法律規范自身的不同性質,調整社會關系的不 同領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劃分的不同法律規范的總和」。①法律所調整的對象無非是以各種形態為表現形式的社會關系,包括政治關系、經濟關系、文化關系、宗教關系等等。法律部門就是以法律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內容作為依據來劃分一部法律屬於哪個部門的。那麼,一個法律部門地位的確立,必須有其特有的調整對象。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在國家調節社會經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簡稱國家經濟調節關系,或國家經濟調節管理關系」。②具體分為:宏觀調控關系,微觀規制關系,國有參與關系,對外管制關系,市場監督關系五個方面。③而且,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同其他法的部門的調整對象是可以分開的。
與此同時,我國經濟法的立法工作緊密結合國民經濟的調整改革,對一些重要的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准則制定了一大批經濟法律和法規。調整經濟關系的規范性文件體系已初具規模,為經濟法學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基礎。
法的分類(divisions of the law)是指「在任何一個已有合理的,成熟的理論和已形成內容豐富的原則和規則的法律體系中,法學家為了評注和研究的方便,總是把所有規則分成一定數量的部門和次部門,並不斷尋求合適的方法對它們進行歸類和分組」。④由此可見,法的部門的確立和法的分類必須具備另一個條件——「形成內容豐富的原則」。民法作為一個完善和重要的法的部門,有以《民法通則》為核心的規范性文件體系,有平等、自願、公平、誠實信用、公序良俗、禁止權利濫用等基本原則。相對應的,經濟法作為一個新興的法的部門,也應該有其基本原則和核心基本法。
二、關於經濟法基本原則的學說
明確經濟法原則的含義是評判學說的前提和基礎。法律原則是「法律的基礎性真理、原理,或是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基礎或本源的綜合性的原理或出發點」。⑤基於這個論述,筆者認為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應當是能夠全面反映它所調整的社會經濟關系的本質和內在規律,寓存於整個經濟法體系中的指導思想。首先,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法律作為其工具性的一面,是為統治階級的需要而服務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國家主權者有不同的利益追求,那麼經濟法所調整的國家經濟調節關系也會有不同的變化,其指導性原則也就隨之變動;第二,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帶有國別色彩的,英美為主的西方國家的經濟法往往著重於國家干預,而我國需要的是開放自由的市場,防止行政壟斷的干預;第三,原則必須是高度概括性的,若確立得過於具體化,就是屬於法律規則的范疇了。
當前學術界提出的一些基本原則主要有⑥: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的原則;堅持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護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原則;國家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原則;實行責、權、利相結合和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相統一的原則;兼顧公平和效率的原則;經濟民主和經濟法制相結合的原則;促進和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原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的原則等等。
三、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確立
上述學者提出的觀點,有其可取的部分,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的原則,我國經濟法學界一般認為,傳統民法強調「私法優先」,傳統行政法強調「公法優先」,而經濟法則是將私法和公法放在「互為優先」的地位。這個「互為優先」反映的即是一種社會本位思想,即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的兼顧;然而像堅持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護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原則就不應該作為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因為這個思想不僅僅是經濟法要貫徹的,同時也是商法、行政法等部門法都應堅持的,故應該將其視為憲法原則。
筆者認為,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確立,主要是以下四方面的內容。
第一、協調經濟原則。市場管理法,如反壟斷法律制度、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票據法律制度、證券法律制度等等都是國家對經濟的調整管理,「國家之手」在經濟關系中的作用是協調本國經濟,完善產業結構。在調整過程中應該遵循客觀的經濟規律,注意客觀經濟條件和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主動靈活地發揮經濟法的調節作用。
第二、效率公平原則。「效率是社會能從其稀缺資源中得到最多東西的特性;公平是經濟成果在社會成員中公平分配的特性。」⑦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效率和公平往往是不能兼顧的,一項政策的出台和實施要麼重效率輕公平,要麼重公平輕效率。經濟法的作用就在於用法律的形式保護整個國民經濟的效率和公平。在某一個階段可以促進其中的一面,但就整體而言必須兼顧二者。
第三、利益兼顧原則。要貫徹利益兼顧原則必須正確處理以下四個關系:正確處理國家與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國家與勞動者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企業與勞動者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利益關系。⑧經濟法的任務就在於堅持國家整體經濟利益,兼顧地方、企業、個人等各種利益,實現社會整體利益最大化。
第四、可持續發展原則。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考慮的重大課題。經濟的發展涉及到資源的開發利用,廢棄物的排放,環境保護和治理等一系列社會性問題。因此,經濟法必須強調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不能為眼前的利益而犧牲長遠利益。
四、經濟法基本原則確立的意義
上述四個原則是相輔相成的統一整體,聯系著各個經濟主體的利益分配,貫穿了國家調控經濟的全部過程,使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得到結合,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基本原則的確立,鞏固了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法的部門的地位,完善了經濟法學理論體系,有利於抵制「大民法觀念」和「經濟法學說」,有力駁斥「經濟法沒有理論」的觀點。
其次,在實務上,原則的確立為經濟法規則提供了基礎和出發點,對新法律法規的制定具有指導意義,對理解經濟法律具體條文亦有指導意義。經濟法原則可以作為未被法條規定的疑難經濟案件的斷案依據和審判依據,並且為制定《經濟法綱要》指出立法方向。
經濟法學界、整個法學界,乃至國民經濟發展都會因基本原則的確立而受益。
注釋:
① 張文顯主編《法理學》第80頁,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② 漆多俊主編《經濟法學》第1頁,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③ 顧功耘、劉哲昕著《論經濟法的調整對象》,載《中國經濟法治的反思和前瞻——2000年全國經濟法學理論研討會論文精選》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④ [英]戴維???M?沃克《牛津法律大辭典》第264頁,北京社會與科技發展研究所組織編譯、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版
⑤ 同注①第74頁
⑥ 主要參考 劉隆亨著《經濟法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肖平主編《中國經濟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李昌麒主編《經濟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⑦ N?格里高利?曼昆著《經濟學原理》第5頁,三聯書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⑧ 劉隆亨著《經濟法概論》第56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參考資料:http://www.51lw.com/article/law/3217.htm
⑼ 經濟法著作有那些
《財稅法疏議〈經濟法精品著作系列叢書〉》所屬分類
作 者: 張守文
出 版 社內: 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 : 730108867
原 價: ¥30
《論經濟容法的形式理性》所屬分類
作 者: 岳彩申
出 版 社: 法律出版
ISBN : 750365297
原 價: ¥22
《經濟法實質化研究》
作者:葉明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750365830
原價: $18
中國經濟法學史研究
作者:肖江平著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年10月
經濟法概論--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
作 者:楊紫(火亘) 徐傑
出 版 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 :730102544
原 價:¥23
經濟法理論與范疇的解析
作者:王全興
出版社:中國檢察出版社
ISBN :780185019
原價:$25
《經濟法理念與范疇的解析》
【作 者】單飛躍著
【叢書名】當代經濟法文叢
【形態項】 344 ; 21cm
【讀秀號】000001286554
【出版項】 中國檢察出版社 , 2002
【ISBN號】 7-80185-019-X / D912.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