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經濟法證券法案例詳解
A. 經濟法,案例題!。 1994年底某股份有限公司凈資產額為4000萬元,為進一步擴大公司的生產經營
公司債券抄發行條件
《證券法》第襲16條 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股份有限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三千萬元,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六千萬元;
(2)累計債券余額不超過公司凈資產的百分之四十;
(3)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潤足以支付公司債券一年的利息;
(4)籌集的資金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5)債券的利率不超過國務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6)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18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再次公開發行公司債券:(1)前一次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券尚未募足;(2)對已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券或者其他債務有違約或者延遲支付本息的事實,仍處於繼續狀態;(3)違反本法規定,改變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所募資金的用途。
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籌集的資金,必須用於核準的用途,不得用於彌補虧損和非生產性支出。
根據上述規定,1.凈資產為4000萬,大於3000萬復核答應條件。
2.不能發行,根據18條第一款
3.債券的發行決定由股東會做出,董事會無權決定。
B. 注會考生如何一次性過《稅法》、《經濟法》和《戰略》三門考試科目
要一次性通過注冊會計師考試中的《稅法》、《經濟法》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三門科目,考生可以採取以下策略:
《稅法》: 分清主次,重點突圍:優先復習增值稅,這是稅法中的重要模塊,歷年分值較高。隨後按照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其他稅種及稅法概述的順序備考。 歸納記憶:利用知識框架或表格歸納龐雜的知識點,特別是相同或容易混淆的內容,通過對比記憶加深印象。
《經濟法》: 全面復習,理解為主:經濟法需要全面復習,不留知識盲點,但不必深挖細節。重在理解,避免死記硬背。 針對性記憶:備考後期,針對薄弱的考點和重要考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記憶,逐一補齊知識短板。 關注重點模塊:特別注意《票據法》、《證券法》、《破產法》以及《物權法》、《合同法》等歷年常考大題的模塊。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構建知識框架:製作或使用現成的知識框架,梳理考點,加深記憶。 按題型復習:客觀題注重全面性和細節把握,主觀題則要注重閱讀方法和答題技巧。先閱讀問題,再帶著問題去案例摘要中尋找考點,最後綜合分析。 掌握主觀題答題技巧:主觀題題干較長,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能節省答題時間,提高答題效率。
綜上所述,考生應結合自身情況,制定合理的復習計劃,並注重理解和記憶的結合,以及答題技巧的訓練,以提高一次性通過三門科目的可能性。
C. cpa 經濟法 大題 考什麼
CPA經濟法大題主要考察以下內容:
法律基本原則和理論:
具體法律制度:
- 包括合同法、公司法、證券法、反壟斷法等法律制度的條文規定。
- 考察考生對這些法律制度在實際經濟活動中的應用能力。
經濟法律關系與案例解析:
- 通過具體案例考察考生對經濟法律關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考生需能夠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關系,識別主體、權利和義務,以及可能的法律後果。
法律實務操作:
- 涉及合同的起草、審查,法律文件的製作等法律實務操作。
- 考察考生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基本的法律實務操作能力。
D. 大二經濟法案例
逐一進行分析:來
1、投資決定可以由源董事會作出。但是有限責任公司,不能作為合夥企業的合夥人,只能承擔有限責任,不能是無限責任。
2、投資決定可以由董事會作出。
3、發行債券應當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核准。有限責任公司凈資產1000萬元,根據《證券法》無法公開發行債券。
4、提供債務擔保屬於重大決策,應當由股東會表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