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與法推諉的肇事者後續

社會與法推諉的肇事者後續

發布時間: 2021-12-19 15:09:24

1. 交通事故受害者躺在醫院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肇事者沒錢墊付,保險公司一分錢不出,作為受害家屬,怎麼辦

目前我國法律還沒有規定肇事方必須墊付醫葯費,但已經確定肇事方全責的,傷者一方可以到法院起訴肇事方,要求法院判決肇事方和肇事車輛的保險公司先行墊付醫葯費,法院判決後還是不墊付的,可以申請強制執行,法院會查封肇事者的財產來支付醫葯費,肇事車輛有保險的也會判決保險公司先行支付醫葯費。
再就是傷者家屬先墊付醫葯費,等傷者痊癒一塊算賬。

2. 求救,車禍後續處理程序,對方肇事者全責,但一直找不到他們,聯系不上。咋辦

一、可以

二、《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九條 逃逸交通事故尚未偵破,受害一方當事人要求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當事人書面申請後十日內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並送達受害一方當事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受害人情況及調查得到的事實,有證據證明受害人有過錯的,確定受害人的責任;無證據證明受害人有過錯的,確定受害人無責任。

三、參考《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4章第3節http://ke..com/view/1824552.htm#8

四、交強險不可以,商業險可以
沒必要55開,對方全責 + 逃逸 情況下,己方商業險可以代位求償。
大概意思就是保險公司先賠給你,然後保險公司代你向對方追討。
具體網上搜索「代位求償」 我就不抄了

五、打官司是麻煩不假。
鄧建國的新聞聽說過嗎?
法院有權到飛機上把欠債不還的鄧建國抓去拘留
個人行嗎?

3. 交通事故不結案會有什麼後果

交通事故不結案,會造成車輛無法駕駛上路和年審等。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規定,交通事故拖著不結案,受害人可以憑交警裁定到法院提起訴訟,上法院進行民事訴訟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規定,因收集證據的需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扣留事故車輛及機動車行駛證,並開具行政強制措施憑證。扣留的車輛及機動車行駛證應當妥善保管。因收集證據的需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扣押與事故有關的物品,並開具扣押物品清單一式兩份,一份交給被扣押物品的持有人,一份附卷。扣押的物品應當妥善保管。扣押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本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或者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檢驗、鑒定結論確定之日起五日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通知當事人領取扣留的事故車輛、機動車行駛證以及扣押的物品。對駕駛人逃逸的無主車輛或者經通知當事人三十日後仍不領取的車輛,經公告三個月仍不來接受處理的,對扣留的車輛依法處理。法律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二十八條因收集證據的需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扣留事故車輛及機動車行駛證,並開具行政強制措施憑證。扣留的車輛及機動車行駛證應當妥善保管。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得扣留事故車輛所載貨物。對所載貨物在核實重量、體積及貨物損失後,通知機動車駕駛人或者貨物所有人自行處理。無法通知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不自行處理的,按照《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的有關規定辦理。《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二十九條因收集證據的需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扣押與事故有關的物品,並開具扣押物品清單一式兩份,一份交給被扣押物品的持有人,一份附卷。扣押的物品應當妥善保管。扣押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本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或者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4. 交通肇事者不理賠,我去法院起訴,程序怎麼怎麼走 涉及後續治療費用,怎麼算

以交警隊出具的責任認定書和你醫療費單據,聘請律師寫一份起訴書,去法院立案。後續醫療費可以申請鑒定,後續的費用由鑒定部門出具,具體數額會在鑒定里,法院會採納的。

5. 法律強制執行後續

審請法院實施強制執行!

6. 交通事故至人死亡,但是肇事者逃跑了至今沒有找見,現在該怎麼辦

向公安機關交通警察大隊報案,目前,公路上到處是監控裝置,只要你提供發生事故的時間和地點,基本上能查到的。你只能等公安機關找到肇事逃逸者,由他來承擔責任,其他人只能是道義上的幫忙和救助。請多向公安機關反應情況。

7. 後續協議如果肇事者不執行,再起訴有時間和其他方面的限制

調解協議生效後,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一、法院的調解書與判決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二、《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1、第二百三十四條人民法院製作的調解書的執行,適用本編的規定。
2、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3、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熱點內容
請人把別人腿打斷付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7 04:38:01 瀏覽:71
法院網上拍 發布:2025-08-27 03:58:17 瀏覽:907
勞動行政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27 03:54:02 瀏覽:390
被女朋友道德綁架 發布:2025-08-27 03:41:32 瀏覽:462
非法學錄取分數線 發布:2025-08-27 03:36:36 瀏覽:395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條 發布:2025-08-27 03:36:12 瀏覽:871
鄧傑律師 發布:2025-08-27 03:35:06 瀏覽:785
2017法律碩士考試點 發布:2025-08-27 03:30:54 瀏覽:813
行政法監督是由哪幾個部分 發布:2025-08-27 03:17:50 瀏覽:345
北京設立行政法院 發布:2025-08-27 03:16:26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