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法計算gdp與社會消費
Ⅰ 如何用支出法核算GDP
支出法是從最終使用去向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內生產活動最終成果的一種核算方法,包括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三個部分。
核算公式:GDP=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
用支出法核算GDP是通過核算在一定時期內整個社會購買最終產品的總支出即最終產品的總賣價來計量GDP。
誰是最終產品的購買者呢,只要看誰是產品和勞務的最後使用者。在現實生活中,產品和勞務的最後使用,除了居民消費,還有企業投資、政府 購買及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經濟社會(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 在一定時期內消費、投資政府購買以及出門這幾方面支出的總和。
消費(指居民個人消費)支出(用宇母C表示)包括購買耐用消費品(如小汽車、電 視機、洗衣機等)、非耐用消費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勞務(如醫療、旅遊、理發等) 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則不包括在內。
拓展資料
GDP是如何進行核算的?
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
生產法是從價值創造的角度,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全部最終生產成果的一種核算方法,即從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核算期內生產的總產品價值中,扣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得到增加值。
Ⅱ 如何用收入法或者支出法來核算GDP
一、收入法也稱分配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收入的角度,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以及因從事生產活動向政府支付的份額的角度來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按照這種計算方法,GDP由全國各行業匯總的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生產稅-生產補貼)、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部分組成。計算公式為:
GDP = 勞動者報酬+ 生產稅凈額+ 固定資產折舊+ 營業盈餘
依據西方經濟學的生產要素創造收入的理論,收入法是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
勞動者報酬是雇員對企業提供勞動獲得的工資和各種形式的報酬,固定資本折舊是生產中使用的房屋和設備在核算期內磨損的轉移價值,生產稅凈額是企業向政府支付的利潤前的稅金減政府對企業由於政策性的原因造成的虧損而給予的補貼。營業盈餘是企業從事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利潤。
二、支出法核算GDP,就是從產品的使用出發,把一年內購買的各項最終產品的支出加總而計算出的該年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這種方法又稱最終產品法、產品流動法。從支出法來看,國內生產總值包括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用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以及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總額,它反映本期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的使用及構成。
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種最終產品的產量,P1、P2……Pn代表各種最終產品的價格,則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
Q1P1+Q2P2+……QnPn=GDP
在現實生活中,產品和勞務的最後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和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這幾方面支出的總和。
1、居民消費(用字母C表示),包括購買冰箱、彩電、洗衣機、小汽車等耐用消費品的支出、服裝、食品等非耐用消費品的支出以及用於醫療保健、旅遊、理發等勞務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屬於消費。
2、企業投資(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資本資產(包括廠房、機器設備、住宅及存貨)的支出。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兩大類。固定資產投資指新造廠房、購買新設備、建築新住宅的投資。為什麼住宅建築屬於投資而不屬於消費呢?因為住宅像別的固定資產一樣是長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貨投資是企業掌握的存貨(或稱成為庫存)的增加或減少。如果年初全國企業存貨為2000億美元而年末為2200億美元,則存貨投資為200億美元。存貨投資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因為年末存貨價值可能大於也可能小於年初存貨。企業存貨之所以被視為投資,是因為它能產生收入。從國民經濟統計的角度看,生產出來但沒有賣出去的產品只能作為企業的存貨投資處理,這樣是從生產角度統計的GDP和從支出角度統計的GDP相一致。
計入GDP中的投資是指總投資,即重置投資與凈投資之和,重置投資也就是折舊。
投資和消費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具體的分類則取決於實際統計中的規定。
3、政府購買(用字母G來表示),是指各級政府購買物品和勞務的支出,它包括政府購買軍火、軍隊和警察的服務、政府機關辦公用品與辦公設施、舉辦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開辦學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支付給政府雇員的工資也屬於政府購買。政府購買是一種實質性的支出,表現出商品、勞務與貨幣的雙向運動,直接形成社會需求,成為國內生產總值的組成部分。政府購買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政府轉移支付、公債利息等都不計入GDP。政府轉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該年生產出來的商品與勞務的作為報償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失業救濟、貧困補助、老年保障、衛生保健、對農業的補貼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轉移支付是政府通過其職能把收入在不同的社會成員間進行轉移和重新分配,把一部分人的收入轉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實質是一種財富的再分配。有政府轉移支付發生時,即政府付出這些支出時,並不相應得到什麼商品與勞務,政府轉移支付是一種貨幣性支出,整個社會的總收入並沒有發生改變。因此,政府轉移支付不計入國內生產總值中。
4、凈出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是指進出口的差額。進口應從本國總購買中減去,出口則應加進本國總購買量之中,凈出口應計入總支出。註:凈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
把上述四個項目加起來,就是用支出法計算GDP的公式:GDP=C+I+G+(X-M)
通過支出法計算的GDP,可以計算出消費率和投資率。所謂消費率就是最終消費佔GDP的比率,所謂投資率就是資本形成總額佔GDP的比率。
Ⅲ 關於GDP=消費+投資(支出法)與GDP=消費+儲蓄的有關問題
消費是同一概念的。
儲蓄到銀行的資金又被銀行貸出來,作了投資,如果,銀行存款准備金率較低,則儲蓄額接近於投資額。
我是這樣理解的。
Ⅳ 用支出法計算GDP
支出法核算GDP,就是從產品的使用出發,把一年內購買的各項最終產品的支出加總而計算出的該年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這種方法又稱最終產品法、產品流動法。從支出法來看,國內生產總值包括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用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以及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總額,它反映本期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的使用及構成。
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種最終產品的產量,P1、P2……Pn代表各種最終產品的價格,則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
Q1P1+Q2P2+……QnPn=GDP
在現實生活中,產品和勞務的最後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和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這幾方面支出的總和。
1、居民消費(用字母C表示),包括購買冰箱、彩電、洗衣機、小汽車等耐用消費品的支出、服裝、食品等非耐用消費品的支出以及用於醫療保健、旅遊、理發等勞務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屬於消費。
2、企業投資(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資本資產(包括廠房、機器設備、住宅及存貨)的支出。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兩大類。固定資產投資指新造廠房、購買新設備、建築新住宅的投資。為什麼住宅建築屬於投資而不屬於消費呢?因為住宅像別的固定資產一樣是長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貨投資是企業掌握的存貨(或稱成為庫存)的增加或減少。如果年初全國企業存貨為2000億美元而年末為2200億美元,則存貨投資為200億美元。存貨投資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因為年末存貨價值可能大於也可能小於年初存貨。企業存貨之所以被視為投資,是因為它能產生收入。從國民經濟統計的角度看,生產出來但沒有賣出去的產品只能作為企業的存貨投資處理,這樣是從生產角度統計的GDP和從支出角度統計的GDP相一致。
計入GDP中的投資是指總投資,即重置投資與凈投資之和,重置投資也就是折舊。
投資和消費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具體的分類則取決於實際統計中的規定。
3、政府購買(用字母G來表示),是指各級政府購買物品和勞務的支出,它包括政府購買軍火、軍隊和警察的服務、政府機關辦公用品與辦公設施、舉辦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開辦學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支付給政府雇員的工資也屬於政府購買。政府購買是一種實質性的支出,表現出商品、勞務與貨幣的雙向運動,直接形成社會需求,成為國內生產總值的組成部分。政府購買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政府轉移支付、公債利息等都不計入GDP。政府轉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該年生產出來的商品與勞務的作為報償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失業救濟、貧困補助、老年保障、衛生保健、對農業的補貼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轉移支付是政府通過其職能把收入在不同的社會成員間進行轉移和重新分配,把一部分人的收入轉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實質是一種財富的再分配。有政府轉移支付發生時,即政府付出這些支出時,並不相應得到什麼商品與勞務,政府轉移支付是一種貨幣性支出,整個社會的總收入並沒有發生改變。因此,政府轉移支付不計入國內生產總值中。
4、凈出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是指進出口的差額。進口應從本國總購買中減去,出口則應加進本國總購買量之中,凈出口應計入總支出。註:凈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
把上述四個項目加起來,就是用支出法計算GDP的公式:GDP=C+I+G+(X-M)
通過支出法計算的GDP,可以計算出消費率和投資率。所謂消費率就是最終消費佔GDP的比率,所謂投資率就是資本形成總額佔GDP的比率。
Ⅳ 關於用支出法核算GDP時,投資與消費的劃分
應該算作消費,而且是奢侈品消費。在講到固定投資是特別提出住宅是固投,沒有說奢侈品。稅收是講到,對奢侈品徵收消費稅。
Ⅵ 用支出法計算的gdp包括消費支出,投資支出,政府支出和凈出口的總和。 這錯哪裡了
錯了,因為書上說了政府支出還包括了政府的轉移支付,那是不構成GDP的一部分,應該是政府購買
Ⅶ 支出法計算GDP時有把消費者的存款計算在內嗎
這樣說吧,支出法是從支出的角度來計算,而儲蓄則是收入的一部分,如果你要問支出法中儲蓄在哪體現,你只能換一種理解方式——就是收入法和支出法的內在聯系,即收入的形成。這樣想,一部分人消費,其消費支出就會形成另一部分人的收入;投資支出的投資成本也會形成一部分人的收入;政府購買也同樣是這樣;至於凈出口,更是為國內生產者提供了收入。所以對於整個社會,收入剛好等於支出,也就是GDP為什麼可以用收入法和支出法計算出一樣的結果(除開統計誤差)。
補充:是儲蓄—投資恆等式吧。你有一個理解誤區,就是這里的儲蓄並不是存款,兩部門經濟的收入中沒用於消費的部分都是作為儲蓄看待。三部門中,政府的收入減去政府支出可以看作政府儲蓄。四部門中,凈出口等也可以看作本國的儲蓄。
補充:
簡單點說,一方的支出對於另一方來說就形成收入。收入中沒有用於消費的那一部分就形成了儲蓄。支出法中的每一項都是支出,最終全部形成收入,這樣收入和支出才會相等。就好比會計作賬,借方貸方必須相等,一個分錄記錄的是同一個會計事項,只是歸結的賬戶不同。
Ⅷ 支出法核算GDP主要包括哪些項目
1、居民消費(用字母C表示),包括購買冰箱、彩電、洗衣機、小汽車等耐用消費品的支出、服裝、食品等非耐用消費品的支出以及用於醫療保健、旅遊、理發等勞務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屬於消費。
2、企業投資(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資本資產(包括廠房、機器設備、住宅及存貨)的支出。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兩大類。固定資產投資指新造廠房、購買新設備、建築新住宅的投資。
計入GDP中的投資是指總投資,即重置投資與凈投資之和,重置投資也就是折舊。
投資和消費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具體的分類則取決於實際統計中的規定。
3、政府購買(用字母G來表示),是指各級政府購買物品和勞務的支出,它包括政府購買軍火、軍隊和警察的服務、政府機關辦公用品與辦公設施、舉辦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開辦學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支付給政府雇員的工資也屬於政府購買。
政府購買是一種實質性的支出,表現出商品、勞務與貨幣的雙向運動,直接形成社會需求,成為國內生產總值的組成部分。政府購買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政府轉移支付、公債利息等都不計入GDP。
政府轉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該年生產出來的商品與勞務的作為報償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失業救濟、貧困補助、老年保障、衛生保健、對農業的補貼等方面的支出。
政府轉移支付是政府通過其職能將收入在不同的社會成員間進行轉移和重新分配,將一部分人的收入轉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實質是一種財富的再分配。
有政府轉移支付發生時,即政府付出這些支出時,並不相應得到什麼商品與勞務,政府轉移支付是一種貨幣性支出,整個社會的總收入並沒有發生改變。因此,政府轉移支付不計入國內生產總值中。
4、凈出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是指進出口的差額。進口應從本國總購買中減去,因為進口表示收入流到國外,同時,也不是用於購買本國產品的支出;
出口則應加進本國總購買量之中,因為出口表示收入從外國流入,是用於購買本國產品的支出,因此,凈出口應計入總支出。凈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
把上述四個項目加起來,就是用支出法計算GDP的公式:
GDP = C + I + G +(X-M)
(8)支出法計算gdp與社會消費擴展閱讀:
GDP核算范圍
1、生產范圍
GDP核算的生產范圍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第一,生產者提供或准備提供給其他單位的貨物和服務的生產;
第二,生產者用於自身最終消費或資本形成的所有貨物的自給性生產;
第三,自有住房擁有者為自己最終消費提供的自有住房服務,以及付酬的自給性家庭服務生產。
生產范圍不包括不支付報酬的自給性家庭服務、沒有單位控制的自然活動(如野生的、未經培育的森林、野果或野漿果的自然生長,公海中魚類數量的自然增長)等。
2、地域范圍
GDP核算范圍原則上包含了位於中國經濟領土范圍內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所有常住單位的經濟活動。本報告中的季度GDP數據是由國家統計局負責核算的全國數據,未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的地區生產總值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