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計分
㈠ 經濟法分哪些文件
競爭法、消費者法、銀行業法、證券法、財稅法、勞動法、土地法和房地產法、環境保護法~~~
㈡ 注冊會計師經濟法的考試,題型和分值都是怎樣的
您好,注冊會計師的機考分值分布如下:
《會計》:
單項選擇題內 12題 共24分; 多項選擇題 10題 共20分; 綜合題容 4題 共56分;
《審計》:
單項選擇題 25題 共25分; 多項選擇題 10題 共20分; 簡答題 6題 共36分; 綜合題 1題 共19分;
《財務成本管理》:
單項選擇題 14題 共21分; 多項選擇題 12題 共24分; 計算分析題 5題 共40分; 綜合題 1題 共15分;
《稅法》:
單項選擇題 24題 共24分; 多項選擇題 14題 共21分; 計算問答題 4題 共24分; 綜合題 2題 共31分;
《經濟法》:
單項選擇題 24題 共24分; 多項選擇題 14題 共21分; 案例分析題 8題 共55分;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單項選擇題 24題 共24分; 多項選擇題 14題 共21分; 簡答題 4題 共30分; 綜合題 1題 共25分。
㈢ 經濟法大體分為哪些
第一講 緒論、經濟法的概念、調整對象
第二講 基本原則、地位、經濟版法律關系
第三講權 經濟法主體、企業法律制度概述
第四講 企業法律制度(市場准入、特殊企業、國有企業等)
第五講 企業法律制度(合夥企業法)
第六講 企業法律制度(公司法)
第七講 企業法律制度(公司法、破產法概述)
第八講 市場規製法概述、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九講 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十講 期中考察、反壟斷法
第十一講 反壟斷法
第十二講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十三講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
第十四講 產品質量法、價格法律制度
第十五講 宏觀調控法概述、固定資產投資法、國有資產管理法
第十六講 財政法、稅法
第十七講 金融法、對外貿易法
㈣ 經濟法不定項怎麼給分啊
不定項遵從「多選不得分 錯選也不得分也不扣分 少選得相應的分 」的原則打分,
也就是說版如果一題有權三個答案,一共是3分的話,你只選了一個,那麼你就得到這一個答案的1分。
所以做不定項的時候,,遇到不是很確實的多項選擇時,寧願不選擇「不確定的那一個答案」,起碼可以保證「已經肯定對的答案」的分數。
㈤ 中國經濟法一共分多少條
經濟法並不是指一部法律。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回整的一個法律部門答。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按司法考試的分類,經濟法部分涉及的內容主要有《競爭法》《消費者法》《銀行業法》《財稅法》《勞動法》《土地法和房地產法》以及《環境保護法》七部分內容。
㈥ 經濟法都包括什麼
經濟法的包括:
經濟法包括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合夥企業法、個人投資法、證券法版、票據法、破產法權、金融法、保險法、房地產法、環境法、自然資源法、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和產品質量法、財政法、稅法、計劃法、產業政策法、價格法、會計法和審計法等法律。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
可以按照以下原則進行分類:
一、國家規范經濟組織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這方面的法律有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合夥企業法、個人投資法等。
二、國家干預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這方面的法律有證券法、票據法、破產法、金融法、保險法、房地產法、環境法、自然資源法等。
三、國家管理、規范經濟秩序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這方面的法律有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和產品質量法。
四、國家在經濟調控中發生的經濟關系。這方面的法律有財政法、稅法、計劃法、產業政策法、價格法、會計法和審計法等。
㈦ 初級會計計分具體細則
摘要 《初級會計實務》科目:單項選擇題24個、多項選擇題12個、判斷題10個、不定項選擇題15個,共61道題。
㈧ 經濟法基礎的不定項怎麼計分
(1)所謂「不定項選擇題」,是指在案例分析題中,不論是考到「個人所得稅」的計算,還是考到「勞動合同法」的綜合題,都是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備選項一般為4-5個,考生直接選出正確答案即可,不用再引述法律原文、說明理由了,至此,初級考生終於擺脫了「引述法律條文的煩惱」,解放了。
(2)考生應注意「不定項選擇題」的評分標准:在每個小題的若干備選答案中,有一項或多項備選答案是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全部選對得滿分,少選得相應分值,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對於「不定項選擇題」,考生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這個小題到底有幾個正確答案,到底是單選題還是多選題。這是初級考生面臨的新的更大的煩惱。根據1號文件公布的評分標准,可以推測:(1)如果該小題分值為2分,正確答案為C,考生只有選C才能得2分;(2)如果該小題分值為2分,正確答案為ACD,考生只有選ACD才能得2分。如果考生選擇了其中一個正確答案(A或C或D),可以得0.5分;如果考生選擇了其中兩個正確答案(AC或AD或CD),可以得1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中出現了B,得0分。
(3)對於「不定項選擇題」,有一個談不上考試技巧的基本常識:(1)如果要求考生選擇計算結果,一般情況下只有一個正確答案;(2)如果考生知道選項AC肯定正確,而選項B是否正確沒有把握時,最明智的選擇是選AC,拿1分。
(4)前面三個題型(單選題、多選題和判斷題)的分值估計在75分左右,考生如果想順利地通過《經濟法基礎》的考試,最好在前三個題型中解決戰斗(拿到60分)。在前三個題型中如果不能解決戰斗,至少要奠定勝局(拿到50分以上)。
(5)在2010年的試題中,估計有3個左右的大案例分析題(不定項選擇),分值估計在25分-30分。考生應重點關註:(1)「勞動合同法」;(2)「票據法和支付結算、銀行賬戶」;(3)2010年的試題中估計會繼續保留對「營業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印花稅」和「土地增值稅」的計算,只是不要求考生手工寫出計算過程,而是直接選出計算結果。雖然從表面上刪掉了「計算分析題」,但在案例分析題中仍然會考到上述幾個稅種的計算,只是換了一個「馬甲」而已。
㈨ 經濟法評分
你好,對於一個綜合題我是這樣回答的,此題滿分10分,請你給我的答案打個分數,每題回答的要點缺了什麼,存在的哪些問題,如何回答技巧。十分感謝謝。
(公司、證券,10分)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成立於2003年9月3日,公司股票自2005年2月1日起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公司章程規定,凡投資額在2000萬元以上的投資項目須提交公司股東大會討論決定。
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乙公司)是一軟體公司,甲公司董事李某為其出資人之一。乙公司於2005年1月新研發一高科技軟體,但缺少3000萬元生產資金。遂於甲公司洽談,希望甲公司投資3000萬元用於生產此軟體。
2005年2月10日,甲公司董事會直接就投資生產軟體項目事宜進行討論表決。全體董事均出席董事會並參與表決。在表決時,董事陳某對此投資項目表示反對,其意見被記載於會議記錄,趙某等其餘8名董事均表決同意。隨後,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投資合作協議,雙雙就投資數額、利潤分配等事項作了約定。3月1日,甲公司即按約定投資3000萬元用於此軟體生產項目。
2005年8月,軟體產品投入市場,但由於產品性能不佳,銷售狀況很差,甲公司因此軟體投資項目而損失重大。
2005年11月1日,甲公司董事李某建議其朋友王某拋售所持有甲公司的全部股票。11月5日,甲公司將有關該投資軟體項目而損失重大的情況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報送臨時報告,並予以公告。甲公司的股票價格隨即下跌。
2005年11月20日,持有甲公司2%股份的發起人股東鄭某以書面形式請求公司監事會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趙某等董事就投資軟體項目的損失對公司負賠償責任。但公司監事會拒絕提起訴訟,鄭某遂以自己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趙某等董事負賠償責任。
此後,鄭某考慮退出甲公司,擬於2005年12月20日將其所持有的甲公司全部股份轉讓給他人。
1)董事李某是否有權對甲公司投資生產軟體項目決議行使表決權?說明理由。
【答】董事李某無權對甲公司投資生產軟體項目決議行使表決權。甲公司董事李某是乙公司的出資人,因此在甲公司對乙公司的投資項目表決時,李某不得行使表決權。
(2)董事陳某是否應就投資軟體項目的損失對甲公司承擔賠償責任?說明理由。
【答】董事陳某不應就投資軟體項目的損失對甲公司承擔賠償責任。董事陳某對此投資項目表示反對,能證明在表決時有異議並且意見也被記載於會議記錄,因此陳某對此投資項目所造成的損失不承擔賠償責任。
(3)董事李某建議其朋友王某拋售甲公司股票是否符合法律規定?說明理由。
【答】董事李某建議其朋友王某拋售甲公司股票不符合法律規定。董事李某屬於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在內幕公開前不得泄露公司內幕信息,其建議朋友王某拋售甲公司股票的行為是不合法的。
(4)股東鄭某以自己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是否符合法律規定?說明理由。
股東鄭某以自己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符合法律規定。鄭某持有甲公司2%股份,達到法律規定的持有180日且持有1%的股份,可以依法請求監事會提起訴訟後,監事會拒絕提起訴訟,鄭某可以自己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股東鄭某是否可以於2005年12月20日轉讓全部股份?說明理由。
【答】股東鄭某不能於2005年12月20日轉讓全部股份。根據規定,持有的股票應自此次公開發行股票日2005年2月1日後的1年內不得轉讓,鄭某在2005年12月20日轉讓全部股份是不符合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