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的生效
❶ 哪些情形是合同法生效的條件
合同生效的條件有:
1、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2、合同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4、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同生效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❷ 合同法借款合同的生效要件是什麼
法律分析:原合同法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
民法典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成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九條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成立。
註:自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施行之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同時廢止。
❸ 《合同法》對合同生效規定了 生效、批准登記生效和 生效。
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專准手續,或屬者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才生效,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當事人仍未辦理批准手續的,或者仍未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登記後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合同標的所有權及其他物權不能轉移。
❹ 合同法中合同成立及生效要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般而言,合同成立要件有三:
(1)當事人意思表示須一致,即合意,這是合同成立的根本要件。凡意思表示不一致,即雖經協議但未達合意者,合同不能成立。
(2)合意則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僅有一方當事人是不可能產生合意的,因而也就不可能成立合同。
(3)當事人的意思表示須以訂立合同的為目的。
一般認為,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是:
(1)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必須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行為能力。
(2)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❺ 合同法內容是否能繼續生效
「將隔壁甲方的土挖掉若干,一並賣給另一主戶,金額達五位數」,事先未經甲同意就大量挖掘甲的土方,事後也不取得甲的認同,構成犯罪。但甲並不能因此而「自行運輸土礦」,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❻ 關於合同法是否生效問題
以下回答由「濟南商律師」提供,如需轉述請註明出處:
村民們有沒有簽署共同委託村長的文件呢?我相信是沒有簽的,如果沒有簽的話,這個合同是不成立的。村民們可以提起共同訴訟,要求要回村裡的礦。
村民們可以直接找到買方進行協議,由村民找村長拿到錢,並贖回礦。
如果打不成贖回的協議,村民可以直接起訴買方,要求返還礦。由於買方肯定是進行礦業生產的人,常年與礦打交道,不可能不知道礦的實際價值。以明顯低價購的礦,肯定不是善意,不構成民法上的善意取得,所以可以起訴要回!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❼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最新版何時生效
1999年10月1日
《合同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99年3月15日通過,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❽ 合同法規定合同的生效時間
法律分析: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