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涉外經濟合同法第29條

涉外經濟合同法第29條

發布時間: 2022-05-08 16:56:37

❶ 根本違約的效果論

一旦構成根本違約,那麼在法律上又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呢?筆者以為根本違約的效果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債權人可以解除合同,二是如果存有免責條款則在解釋上通常阻卻債務人援引該免責條款。下面分別討論。 解除權的發生與限制問題在根本違約場合,可因此發生債權人的單方解除權,不過根本違約對於解除權的意義是雙重的,正如有的學者指出的,「一方面它是解除合同的主要理由,另一方面又是對當事人解除合同權利的重要限制。」〔6〕
1.根本違約場合解除權的發生 在統一合同法頒布之前合同法尚處於三足鼎立狀態時,三部合同法對於違約場合的合同解除條件均有規定。修改前的經濟合同法第27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由於一方違約,使經濟合同履行成為不必要;修改後的經濟合同法第26條的規定似乎有所退步,第一款第三項僅規定由於另一方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沒有履行合同,允許變更或解除合同。涉外經濟合同法第29條規定,當事人因另一方違反合同,以致嚴重影響訂立合同所期望的經濟利益的,有權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技術合同法第24條規定,(1 )另一方違反合同致使履行成為不必要或者不可能;(2 )作為技術開發合同標的技術已經由他人公開使履行成為不必要。對此類法定解除條件,學理解釋上認為實際上包括兩種解除的條件,一種是當事人一方違約使合同履行成為不必要,另一種是當事人一方違約使合同不能履行。「履行成為不必要,是指合同的履行不能達到非違約方所期望的目的,也就是不能達到合同的目的。」〔7〕(P369)實際上即是根本違約。
新《合同法》第94條規定了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具體情形,其中第2~4項是針對違約情形所設的規定,包括: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這些允許解除合同的情形均可以歸納為違約所造成的結果嚴重,使合同目的落空或不可期待,實即根本違約。
2.根本違約對合同解除權的限制 當然,正如有的學者指出的,根本違約制度的重要意義,主要不在於使債權人在另一方違約的情況下獲得解除合同的機會,而在於嚴格限定解除權的行使,限制一方當事人在對方違約以後濫用解除合同的權利。〔5〕(P543 )這一限制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是經濟合同法1993年修改後,其第26條修改了原來的第27條的規定,規定「由於另一方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沒有履行合同」,非違約方有權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此處並未言及不履行之結果的嚴重程度問題,對解除權的行使並未作出限制,以致在實踐中帶來了一些濫用解除權的事情,這種教訓是應該吸取的,所以在統一合同法立法中,一再地以違約及其結果的嚴重程度來限制合同解除權的行使。 對於免除根本違約或重大違約責任的合同條款應予以限制,這一法政策為多數國家所奉行,在我國也應如此。不過,在立法技術上卻有不同的選擇,一種是以德國《一般合同條款法》第9條的規定為代表, 認為對依合同之本旨應發生的重要權利義務予以限制以致合同目的有不能達成之虞者,應以該條款違反誠實信用原則而無效。如此,免除「根本違約」責任的條款在德國定式於消費者合同中,即因違反誠實信用原則而無效,不妨稱此種做法為無效論。另一種選擇則是採取靈活的解釋方法,以根本違約為由阻卻免責條款效力的發揮,此種做法不妨稱為效力阻卻論。筆者認為無效論過於武斷而不具合理性,而效力阻卻論較具靈活性和合理性,並曾專門論述過相關理由〔8〕(P516)。
以根本違約作為免責條款功能的阻卻事由,即謂在發生根本違約時,原則上違約方當事人不得援引該條款尋求免責,因為根本違約破壞了合同的根基,如果允許這種免責條款發揮效力,即等於允許一方當事人說:我締結合同要做如此如此之事,但如果我沒有做如此之事,我不負責任。依通常觀念,甚不合於公平理念。當然,免責條款作為當事人分配合同風險的工具,也不能完全限制其功能的發揮。如果當事人使用了明白無誤的語言,且系真實的意思表示之結果,欲免除一方根本違約的責任,那麼也並非絕對不可以,這種情況在風險承擔社會化背景下是可能發生的,這時就應當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讓免責條款發揮免責功能。
根本違約是從英國普通法上發展出來的一種制度,這一制度有著比較重大的影響力,在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國際商事合同通則、歐洲合同法原則等中均有所體現。我國涉外經濟合同法吸收規定了這一制度,在新《合同法》中也採納了這一制度,一方面作為一種法定的合同解除權的發生事由,另一方面實際上又對解除權的行使予以了非常有必要的限制,對於促進交易、限制解除權的濫用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❷ 根本違約的詳細解釋

根本違約是區分違約嚴重程度之做法的近現代樣板,通過區分違約不同的嚴重程度,相應地賦予不同的法律效果,這是違約責任法領域中的一個行之有效的做法,有必要作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根本違約是發端於英國普通法的一個分析范疇,根本違約之判斷最初是根本違約人所違反的合同條款的類型。在19世紀的英國,法院開始將合同條款依其重要程度之輕重區分為「條件」(condition )和「擔保」(warranty),相應地有不同的法律效果。「條件可定義為一種對事實的陳述, 或者一個允諾, 它構成了合同的基本條款(an essential term of the contract);如果此一對事實的陳述被證明為不真實,或者該允諾未經履行,則無辜方可將此種違反作為毀約,並使他從合同的繼續履行中解脫出來。」〔1〕(P115—116)換言之,違反條件被作為根本違約,非違約方可以因此而解除合同。而擔保作為合同中次要的和附屬性的條款,當它被違反時,並不能夠使無辜方以毀約待之,不能夠解除合同而只能夠請求損害賠償。
不過,對於上述產生於19世紀的英國普通法上的合同條款分類方法,在近些年有了新的發展,英國的法官們通過發展出一類稱為中間條款(intermediate terms, or innominate terms)的合同條款新類型, 對非違約方的合同解除權加以了限制。從此,打破了19世紀的過分強調條款之性質的「條件」和「擔保」之分類,開辟出了一個更富於彈性的基於違約及其後果的嚴重程度的檢驗方式。如果合同不履行並非違反條件,而是違反中間條款,非違反方當事人將自己從繼續履行中解脫出來的權利將取決於違約及其後果的嚴重程度〔2〕(P123)。 英國法院近年來不斷擴大中間條款的范圍,除了法律或合同明文規定了為條件或擔保的條款,幾乎所有條款都可以被視為中間條款。總的說來,英國普通法上在判斷是否構成根本違約問題上,經歷了一個從以所違反的合同條款的性質為依據到以違約及其後果的嚴重程度為依據的過程,目前英國法已主要是根據違約及其後果的嚴重程度判斷根本違約是否構成了。
英國普通法上對合同條款所作的「條件」與「擔保」之分類,對美國合同法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美國法沒有使用「根本違約」之概念,通常使用的是「重大違約」(marterial breach)或「實質不履行」(substantial non—performance)。當一方當事人構成重大違約時,另一方有權解除合同。盡管「重大違約」與「違反條件」在法律後果上相似,但實際上卻代表著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法。「條件」是對合同條款性質的表述,判斷某一條款是否屬於「條件」,必須考察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是否把它當作合同的要素(essence), 因而是主觀性的;「重大」違約則是對違約後果的描述,判斷違約是否重大,必須考察違約給對方所造成的實際損害的大小,因而是客觀的〔3〕(P172)。
就大陸法系的情況而言,在法國,法院在判斷是否允許非違約方解除合同時,違約的嚴重程度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惟法國法就違約嚴重程度之判斷並未形成任何統一的明確的標准和概念。德國對於違約的嚴重程度雖然沒有給出一個統一的標准,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因一方的原因致部分給付不能、給付遲延或不完全給付時,如果「合同的履行對於對方無利益」,對方得解除合同。此處所謂「無利益」,是指受害方已無法獲得訂立合同所期待獲得的利益〔4〕(P355)。 學說上認為德國法此一概念與英美法中的「根本違約」或「重大違約」頗為相似,惟其內容及適用要窄一些。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1980)第25條規定:「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的結果,如使另一方當事人蒙受損害,以至於實際上剝奪了他根據合同規定有權期待得到的東西,即為根本違反合同,除非違反合同一方並不預知而且一個同等資格、通情達理的人處於相同情況中也沒有理由預知會發生這種結果。」從公約的這一界定中可以看出來,它已經轉向了違約所致損害的程度:它是否實際上剝奪了非違約方根據合同規定有權期待得到的東西了呢?通過公約第25條的規定,便能夠對雖為對合同的稍微的偏離卻致生嚴重結果的情形加以規制了。公約對根本違約的構成要求了兩個要件:違約後果的嚴重程度與違約後果的可預見性。一旦構成根本違約,非違約方便可以根據第49條、72條或73條等的規定宣告合同無效(實即解除合同)。
國際統一私法協會1994年《國際商事合同通則》也有關於根本違約的規定,只不過其所使用的概念是「根本不履行」,此即第7·3·1 條(終止合同的權利):「1.合同一方當事人可終止合同, 如另一方當事人未履行其合同義務構成對合同的根本不履行。2.在確定不履行義務是否構成根本不履行時,應特別考慮到以下情況:(A )不履行是否實質性地剝奪了受損害方當事人根據合同有權期待的利益;(B )對未履行義務的嚴格遵守是否為合同項下的實質內容;(C )不履行是否有意所致還是疏忽所致;(D)若合同終止, 不履行方當事人是否將因已准備或已履行而蒙受不相稱的損失。3.在延遲履行的情況下,只要另一方當事人未在第7·1·5條允許的額外期限屆滿前履行合同,受損害方當事人亦可終止合同。」
歐洲合同法委員會1998年《歐洲合同法原則》第8:103條規定了「根本性不履行」,即「如有下列情形,不履行即為根本性的:1.嚴格符合債務要求是合同的核心;或2.不履行實質上剝奪了受害方依合同有權期待的東西,除非另一方當事人沒有預見到而且也不能夠合理地預見到該結果;或3.不履行是故意的,並且使受害方有理由認為它不能再信賴對方當事人未來的履行。」另外,根據第9:301條第一款的規定:「如果對方當事人的不履行是根本性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在我國統一合同法之前,《涉外經濟合同法》雖然沒有使用根本違約的概念,但第29條卻採納了它的實質內容。在新《合同法》中,根本違約系作為非違約方當事人解除合同的理由之一加以規定的,第94條第(3) 項規定:「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嚴重影響訂立合同所期望的經濟利益的,對方可以不經催告解除合同。」

❸ 公對公交易,如果打款到對方公司賬戶而他們不給發貨,怎麼辦

按合同執行,如果對方沒有履行義務而違約的話,你們可以要求對方盡快履行或收集證據起訴解決。
公對公轉賬
涵義:公司對公司的轉賬,或者單位是對單位的轉賬。也稱對公轉賬。
付款方式:付款公司的法人代表的開戶銀行賬號對收款公司的法人代表的開戶銀行賬號進行轉賬。
執行方式:由雙方公司的財務部門處理。
拓展資料:
合同違約
合同違約是指違反合同債務的行為,亦稱為合同債務不履行。這里的合同債務,既包括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義務,又包括法律直接規定的義務,還包括根據法律原則和精神的要求,當事人所必須遵守的義務。僅指違反合同債務這一客觀事實,不包括當事人及有關第三人的主觀過錯。各個國家合同法對違約行為形態的劃分都是不一樣的。
合同實際違約
中國《涉外經濟合同法》第29條規定:「一方違反合同,以致嚴重影響訂立合同所期望的經濟利益,在合同約定的期限沒有履行合同,在被允許推遲履行的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另一方面可解除合同」。實際違約制度作為允許和限定債權人在債務人違約的情況下解除合同的重要規則,是維護合同紀律、保護交易安全的重要措施,其適用范圍應具有普遍性。主要有下列表現形式:
A.拒絕履行:債務人對債權人表示不履行合同;這種表示一般為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B.不適當履行:債務人雖然履行了債務,但其履行不符合債務的本質;不適當履行分為以下幾類:
a.履行在數量上不完全;
b.標的物的品種、規格、型號等不符合合同規定,或者標的物隱有缺陷;
c.加害給付,所謂加害給付,是指履行對債權有積極的侵害,也就是超過履行利益或者於履行利益之外發生的其他損害的違約形態;
d.旅行方式的不完全;
e.違反附隨義務的不完全履行。

❹ 房地產開發商遲遲不交房我該怎麼辦

對於開發商的延期交房,購房者可以根據法律和合同的相關規定選擇解除合同或者索賠違約金。

有效的辦法就是聯合多數業主進行投訴,引起主管部門的重視,來幫助大家排除樓盤的不合法因素,把手續補辦上來,這樣才能真正保障業主的權益,而不單單是准時交樓就行了,因為能保證《房屋產權證》要順利辦理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4)涉外經濟合同法第29條擴展閱讀:

中國《涉外經濟合同法》第29條規定:「一方違反合同,以致嚴重影響訂立合同所期望的經濟利益,在合同約定的期限沒有履行合同,在被允許推遲履行的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另一方面可解除合同」。實際違約制度作為允許和限定債權人在債務人違約的情況下解除合同的重要規則,是維護合同紀律、保護交易安全的重要措施,其適用范圍應具有普遍性。主要有下列表現形式:

A.拒絕履行:債務人對債權人表示不履行合同;這種表示一般為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

B.不適當履行:債務人雖然履行了債務,但其履行不符合債務的本旨。

不適當履行分為以下幾類:a.履行在數量上不完全;b.標的物的品種、規格、型號等不符合合同規定,或者標的物隱有缺陷。c.加害給付,所謂加害給付,是指履行對債權有積極的侵害,也就是超過履行利益或者於履行利益之外發生的其他損害的違約形態;d.履行方式的不完全;e.違反附隨義務的不完全履行。

❺ 根本違約是不是必須給對方兩個寬限期

第一,都根本違約了還要給寬限期做什麼?顯然不用了,因為這是合同本身內根本就無法履行了容;

第二,對補充問題的回答:93條第2款是說合同可以附解除條件;我不知道樓主為什麼判斷說就沒有意義了?93條第2款是約定的解除權,而根本違約是法定的解除權,兩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❻ 涉外經濟合同的訂立涉外經濟合同的主要條款

涉外經濟合同條款,各國法律要求不一,有的要求較詳細,有的允許保留待將內來達成議的條容款。我國《涉外經濟合同法》規定,合同一般應具備以下條款。(一)合同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國籍、主營業所或者住所;(二)合同簽訂的日期、地點;(三)合同的類型和合同標的種類、范圍;(四)合同標的技術條件、質量、標准、規格、數量;(五)履行的期限、地點、方式;(六)價格條件、支付金額、支付方式和各種附帶費用;(七)合同能否轉讓或者合同轉讓的條件; (八)違反合同的賠償或其他責任;(九)合同發生爭議時的解決方法;(十)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以上這些條款一般應當具備,而不是必須具備的強制性規范。但合同條款訂的完備些,對保障合同的履行非常重要。一旦發生爭議,就可以根據合同條款,判明是非,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❼ 一方投資另一方不管其賺錢如否都給投資方固定分紅這樣合同違規嗎

不違規。
這個取決於公司設立時投資各方的約定,也就是說只要是事先說好的,肯定就不違規。
因為固定回報也是合資公司的一種成立方式,這是符合法律規定的,只要投資各方在公司成立前做好約定,將約定的內容寫入公司的章程,並按照章程執行就可以了。。
拓展資料
合同違約是指違反合同債務的行為,亦稱為合同債務不履行。這里的合同債務,既包括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義務,又包括法律直接規定的義務,還包括根據法律原則和精神的要求,當事人所必須遵守的義務。僅指違反合同債務這一客觀事實,不包括當事人及有關第三人的主觀過錯。各個國家合同法對違約行為形態的劃分都是不一樣的。
對違約責任歸責原則的規定主要有過錯責任原則和嚴格責任原則兩種。中國關於《合同法》中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究竟是采嚴格責任原則還是采過錯責任原則仍然存在爭論。
中國《涉外經濟合同法》第29條規定:"一方違反合同,以致嚴重影響訂立合同所期望的經濟利益,在合同約定的期限沒有履行合同,在被允許推遲履行的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另一方面可解除合同"。實際違約制度作為允許和限定債權人在債務人違約的情況下解除合同的重要規則,是維護合同紀律、保護交易安全的重要措施,其適用范圍應具有普遍性。主要有下列表現形式:
A.拒絕履行:債務人對債權人表示不履行合同;這種表示一般為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B.不適當履行:債務人雖然履行了債務,但其履行不符合債務的本旨;不適當履行分為以下幾類:a.履行在數量上不完全;b.標的物的品種、規格、型號等不符合合同規定,或者標的物隱有缺陷;c.加害給付,所謂加害給付,是指履行對債權有積極的侵害,也就是超過履行利益或者於履行利益之外發生的其他損害的違約形態;d.履行方式的不完全;e.違反附隨義務的不完全履行
大陸法系國家因強調實際違約
對預期違約一般都未作具體規定,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將違約行為等同於實際違約,但在審判實踐中適用預期違約規則追究違約人的預期違約責任的案例早已出現,1994年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海門市對外貿易公司訴南通市東方飼料供應公司購銷合同預期違約不能交貨案"中,法院確認飼料公司預期違約成立並判其承擔責任,1999年3月15日通過的《合同法》第108條關於預期違約的規定使中國合同法中違約制度得以完善和發展。

經濟法案例---合同違約問題

合同違約是指違反合同債務的行為,亦稱為合同債務不履行。這里的合同債務,既包括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義務,又包括法律直接規定的義務,還包括根據法律原則和精神的要求,當事人所必須遵守的義務。僅指違反合同債務這一客觀事實,不包括當事人及有關第三人的主觀過錯。各個國家合同法對違約行為形態的劃分都是不一樣的。
中國《涉外經濟合同法》第29條規定:「一方違反合同,以致嚴重影響訂立合同所期望的經濟利益,在合同約定的期限沒有履行合同,在被允許推遲履行的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另一方面可解除合同」。實際違約制度作為允許和限定債權人在債務人違約的情況下解除合同的重要規則,是維護合同紀律、保護交易安全的重要措施,其適用范圍應具有普遍性。主要有下列表現形式:
A.拒絕履行:債務人對債權人表示不履行合同;這種表示一般為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B.不適當履行:債務人雖然履行了債務,但其履行不符合債務的本旨;不適當履行分為以下幾類:a.履行在數量上不完全;b.標的物的品種、規格、型號等不符合合同規定,或者標的物隱有缺陷;c.加害給付,所謂加害給付,是指履行對債權有積極的侵害,也就是超過履行利益或者於履行利益之外發生的其他損害的違約形態;d.履行方式的不完全;e.違反附隨義務的不完全履行

❾ 已經簽訂了裝修合同可以退錢嗎

?材料品牌型號未註明

這是後期的重要增項之一。不同品牌,或者同一品牌的不同型號價格相差懸殊,沒有標明,那麼裝修公司可能會優先用劣質或品級差的材料,想要好的材料,那就要你加錢了。

?吊頂工藝要求未註明

平板雙層天花:雙層天花工藝沒有標注清楚,監理師建議:用9里(厘)夾板+9里石膏板或硅酸鈣板。

?地面找平工藝標准未註明

地面找平:預算僅註明了用水泥砂漿抹平,找平厚度不超過50mm,以及超過的厚度需加收的費用。但對平整度沒做要求,特別是對要鋪木地板的業主,可能後期會導致地面不平整,地板異響等。所以監理師在這里也提醒大家,地面找平的平整度要標注清楚,平整度偏差不能超過4毫米。

?防水處理材料及工藝

①地面防水處理

地面牆面清理,塗刷彩色德高防水塗料,如牆地面找平,費用另計。

監理師建議:防水要求地面用柔韌型,牆面用通用型,地面返上牆30cm,倒R角。

廚衛閉水試驗,預算表標注24小時。

監理師建議:建議閉水試驗要求做足48小時,可以更好的檢測到細微的滲漏問題。

②衛生間沉箱處理

1.鋼筋、水泥、砂石、模板,只做及安裝,清理現場,水泥砂漿找平。不含防水。

2.可用衛浴間回填寶材料。(以上做法二選一)

監理師建議:建議選擇1選項,做預制板架空,預制板厚度要備注清楚,6-10公分。

?瓷磚鋪貼價格及工藝

貼磚價格偏高:

鋪普通地磚單價(300×300mm)65元/㎡,按照目前市場平均水平為50元/㎡上下。

鋪貼瓷磚工藝問題:300×300mm以上,含300×300mm瓷磚建議用瓷磚膠,(例如德高11型瓷磚膠),或者用純水泥滿漿鋪貼,嚴禁瓷磚膠加水泥混用。

貼瓷片拼角:拼45度角分項收費。但其實貼瓷片拼角是一般正常工藝,不應額外收費。

?吊頂材料問題

鋁扣板厚度:鋁扣板規格標注為300×300×0.5mm。

監理師提醒,這個鋁扣板厚度太薄,要求至少0.8mm。

?水電材料問題

水管規格標注不清:

冷熱給水管布置:豐果管。(熱水管走天花,加保溫棉,每米增加8元。)

監理師建議:

1. 豐果管沒有說明使用PVC,還是用PPR熱熔管,給水管沒有說明是用幾分管(即管徑),應要求備注清楚幾分管。

2. 熱水管走天花加保溫棉加錢,沒有說清楚是否所有熱水管都加保溫棉,還是說熱水管只要走天花都要加錢。

?網線建議升級

網線配置:六類線。

監理師建議:採用超六類線。六類非屏蔽雙絞線的各項參數比之前的五類超五類都有大幅提高,傳輸頻率也擴展至250MHz或更高。而超六類網線傳輸頻率更高,能支持萬兆上網,目前好的能達到500MHZ,是六類網線的兩倍,更能適應家庭未來的上網需求(備註:超六類以上網線需做接地處理)。

?水電工藝及計價問題

施工工藝不清

監理師建議工藝要求備註:線管壓水管,強弱電交匯處包錫紙防(電磁)干擾,不能開橫槽!水電不能同槽,專線單管單線。以上這些都是最基礎水電施工要點,可預防工人隨意安裝,而導致水電安全隱患。

水電計價方式:

水電可按米數計價,也可按電位計價。該案例採用「按米計價」。監理師提醒:不建議按米算,後期容易出現增項,會大大超出預算!!!(工人常用繞線、多算工程量增加費用)建議按位算,一個開關控制一個燈算一位,一個二三插座算一位,三個筒燈算兩位,專線二至三位!

?水電材料及項目不清

衛生間局部等電位布線:未說明具體是什麼電位。

監理師提醒:具體是什麼電位應備注清楚。

配電箱安裝:18位以內配電箱,未註明是什麼品牌型號的。

監理師提醒:強電箱的品牌型號要標注清楚。

?牆面施工工藝不清

刮膩子工藝:牆頂面膩子找平只說明了膩子粉材料,未註明工藝標准。

監理師建議:膩子粉要求刮3遍,打磨平整度不超過3mm。

油漆塗刷工藝:牆面油漆塗刷要求「一底兩面」,即是一面底漆,兩遍面漆。塗刷到位,牆面才美觀牢固。

扇灰陽角塑料保護條,建議陰角也要貼陰角條,保證牆角垂直度和美觀。

預算為「刷斯拿水」2遍,建議用界面劑,更加環保。

?牆體砌築材料及工藝

水泥材料要求:水泥品牌型號未標注清楚,砌牆工藝要求備注,頂部做「蜈蚣腳」,預防開裂。

門梁製作要求:鋼筋混凝土梁預制,這個要備注清楚,8厘(mm)鋼筋3根,植入牆體15公分以上,以保證連接的穩固性,預防門梁下沉和牆面開裂。

拆除項目常見問題備注

拆除項目常見的「拆不幹凈」,在預算表應該做明確的約定,該拆的必須拆干凈!

監理師建議:要求備注清楚膨脹螺絲,五金件,插座底盒、木屑(木件)等都要拆除干凈。避免螺絲和五金件後期生銹泛黃、引起質量問題。

?其他注意事項

虛高報價

水電隱蔽工程竣工圖單價為1500元1份,價格明顯高於市場平均價500元/份,為虛高報價,監理師為業主標注了正常單價作為參考。

項目遺漏/補充

預算中沒有明確原房空鼓的修補及處理費用,如果沒在預算中進行明確,很容易到後期出現亂收費的現象。監理師建議,業主應該在正式開工前仔細檢查原房屋情況,查看牆面基礎情況,牆面是否為黃泥批盪?批盪是否存在空鼓、開裂的情況,更好的預估打拆具體拆到什麼程度。另外明確房屋空鼓的處理費用,可以避免後期被坑被宰。

最終預算控制

在合同中規定,裝修預算和最終的結算價格不超過5%,超出部分業主有權不支付。這可以有效的防止裝修公司一開始把報價報的很低,出現漏報、工程量故意寫小,然後後期增項加價的情況。合理的控制超額預算的范圍。

避開意外風險

合同簽約時要加上,因施工方打拆裝修時,導致隔壁房屋,樓下房屋開裂、滲水,破壞樓梯結構等問題,由裝修公司全部股則維修和賠償,與業主無關。這樣可以提醒裝修公司加強對工人的管理,並且避免因工人不當操作,導致業主錢包遭受損失。

熱點內容
關於經濟法總論 發布:2025-05-29 06:47:50 瀏覽:688
司法島僵屍 發布:2025-05-29 06:40:39 瀏覽:61
國際經濟法的實務書籍 發布:2025-05-29 06:18:01 瀏覽:969
河源勞動法最低工資 發布:2025-05-29 05:55:42 瀏覽:196
道德健康認識 發布:2025-05-29 05:51:25 瀏覽:842
法律援助是以下哪一種主體的責任 發布:2025-05-29 05:41:20 瀏覽:943
黨建司法改革 發布:2025-05-29 05:41:19 瀏覽:531
司考刑事訴訟法左寧 發布:2025-05-29 05:36:53 瀏覽:64
專利申請技術實施許可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9 05:29:55 瀏覽:763
張榮芳國際經濟法指導老師 發布:2025-05-29 05:23:20 瀏覽: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