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孩子隨父母姓
1. 婚姻法第幾條規定孩子可以隨父姓或母姓
1、婚姻法規抄定的孩子可以襲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包括離婚後。
2、孩子的姓氏,是父母根據法律規定共同協商確定的,既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不管是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還是離婚後,都是這樣,不因為離婚了就改變了孩子姓氏的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的原則。
3、離婚後給孩子改姓倒是一個必須一提的問題。一旦確定了隨父姓或母姓後,就不得隨意變更,如要變更,必須經過孩子的父母雙方共同協商確定。
因此,夫妻離婚後,如果一方要變更孩子原來的姓氏,那就必須與對方協商,未經協商達成一致,不得變更孩子原來的姓氏。最高人民法院([81]法民字第11號)《關於變更子女姓氏的復函》對此有明確規定,公安部(公治[2002]74號)《關於父母離婚後子女姓名變更有關問題的批復》也規定,離婚後雙方未經協商一致,一方單獨要求變更子女姓名的,公安機關可以不受理。
4、需要說明的是,離婚後未經雙方協商一致不能變更子女原來的姓氏,並沒有否認離婚後孩子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的原則。
2. 夫妻在一起,一般孩子是隨父姓,還是隨母姓
兩個寶寶,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大家覺得這樣會不會影響家庭和睦?
一個孩子隨父姓一個隨母姓會影響家庭和睦嗎?兩個寶寶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只要父母雙方和雙方的家庭談好的話,那麼基本上是沒什麼問題的,至少表面上來看,是沒什麼問題的。不過,仔細想一下就會發現...
夫妻在一起,一般孩子是隨父姓,還是隨母姓?
一般孩子都是隨父親姓的,但是也有隨母親姓的,這個看你們夫妻間自己的商量了,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里,孩子隨父姓很正常,而且通常父親收入高過母親,男主外女主內。現在隨著女性的教育不斷被...
孩子是隨父姓好還是隨母姓好?
按照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孩子全部雖父姓,這只是傳統並不是法律,所以如果爸媽同意孩子跟誰姓都沒關系哦。所以說好不好自己說了算不要問別人,如果有內容為了分家產 財務 或一些國家法定的繼承人福利等等...
你的孩子隨父姓還是隨母姓????
我是成年人,是成年的學生,呵呵,我對姓氏的看法是,傳統的是隨父姓,但是如果我的妻子同意的話,我會選用「父姓+母姓」的形式或「母姓+父姓」的形式,我認為這是新時代姓氏的發展方向。
急急急,孩子要隨父姓還是母姓?
我也是剛過來的人,名字其實就是一個符號不用太在乎,法律上並沒有規定孩子的姓氏必須跟誰姓!其實還是男女雙方的事。大家不妨互退一步,家庭和睦比跟誰姓更為重要,實在不行的話我建議你把雙方父母都叫來...
現在的孩子隨父姓好還是隨母姓好
一般情況是隨父親姓,現在自由社會,你願意小孩隨母親姓也可以,也可以把父母的姓都取在名字裡面,很多人都這樣干。
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怎麼樣?
前提是你們父母雙方都同意,還有你們的父母同意。...從孩子今後的學習方面,會有一些麻煩,像大型考試有些是按姓氏的首字母安排考場的,排名也會有些影響學籍記錄。請你們做慎重考慮。
為什麼孩子出生要隨父姓 不隨母姓?
從法律的意義上來說,孩子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同時也允許採用父母雙方的姓氏。然而在現實社會中,大多還是以父姓為主。國外的姓氏怎樣?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西方國家,通常姓氏都是隨父親。而且在...
聲明:本網內容旨在傳播知識僅供參考,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文字及圖片版權歸原網站所有。
3. 小孩戶口上在母親這邊,姓可不可以跟父親姓
小孩戶口上在母親這邊,孩子的姓是可以跟父姓的。孩子的姓氏可以隨母也可以隨父,孩子的戶口同樣可以隨母也可以隨父。
4. 離婚後小孩隨母親,跟父親姓上在他戶口,現母親再婚,可以讓小孩改隨繼父姓嗎,要如何辦理
我國《婚姻法》第16條規定是這樣的: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一般而言,子女出生後,其姓名是經父母雙方協商一致後確定的,因此孩子姓名的變更,也應由父母雙方協商一致。父母離婚,任何一方無權擅自更改孩子的姓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變更子女姓氏問題的復函》( [81] 法民字第 11 號)的有關精神,對於離婚雙方未經協商或協商未達成一致意見而其中一方要求變更子女姓名的,公安機關可以拒絕受理;對一方因向公安機關隱瞞離婚事實,而取得子女姓名變更的,若另一方要求恢復其子女原姓名且離婚雙方協商不成,公安機關應予以恢復。
因此,離婚後孩子改姓,不經過對方同意,撫養孩子一方是無權單獨更改的,就算更改了,對方也有權利起訴變更,到時候還得改過來。
離婚後孩子改姓,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這既涉及到傳統觀念,也涉及到父母對孩子的權利義務的問題。所以,在離婚後孩子改姓的問題上,雙方都要慎重。
希望能幫到你
5. 國家法律有規定孩子必須跟父母姓嗎
法律有明確的規定:三種情形下,可以使用其他姓氏。 一、《婚姻法》第二十二條明確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二、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了上述規定的含義,認為: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屬於民事活動,既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還應當遵守民法通則第七條的規定,即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姓名」中的「姓」,即姓氏,體現著血緣傳承、倫理秩序和文化傳統,公民選取姓氏涉及公序良俗。公民原則上隨父姓或者母姓符合中華傳統文化和倫理觀念,符合絕大多數公民的意願和實際做法。同時,考慮到社會實際情況,公民有正當理由的也可以選取其他姓氏。基於此,對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解釋如下: 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還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公民原則上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 (三)有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少數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6. 孩子隨母親姓,父親無需負責扶養義務嗎
孩子不管隨誰的姓,父母雙方都需要對未成年子女付扶養義務。
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最高法適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司法解釋規定,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養費,父或者母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當責令恢復原姓氏。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7. 夫妻離婚後,孩子跟母親過,可以把孩子改跟母親姓嗎
1、 婚後孩子改姓是可以的。我國《 婚姻法 》第16條規定是這樣的: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一般而言,子女出生後,其姓名是經父母雙方協商一致後確定的,因此孩子姓名的變更,也應由父母雙方協商一致。父母離婚,任何一方無權擅自更改孩子的姓名。
2、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變更子女姓氏問題的復函》的有關法律規定,對於離婚雙方未經協商或協商未達成一致意見而其中一方要求變更子女姓名的,公安機關可以拒絕受理;對一方因向公安機關隱瞞離婚事實,而取得子女姓名變更的,若另一方要求恢復其子女原姓名且離婚雙方協商不成,公安機關應予以恢復。因此,離婚後孩子改姓,不經過對方同意, 撫養 孩子一方是無權單獨更改的,就算更改了,對方也有權利起訴變更,到時候還得改過來。
3、 法律規定成年子女有權自己更改姓名,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更改,必須由 監護人 雙方協商決定。那麼,如果非要給孩子改姓,簡單來說需要兩個步驟。首先,需要和孩子生父協商,並需要書面同意的證明材料。如果孩子滿10周歲,還需要爭取孩子的意見,但是如果孩子已經滿18歲,需要徵得孩子的同意;其次,需要攜帶戶口本、身份證 、孩子的 戶口 本、離婚證 等材料到 戶籍 所在地當地公安局/派出所辦理。戶籍辦理機構須要雙方的簽字後才能給孩子改姓更名的。
4、 方是無權給孩子改姓更名的,戶籍辦理機構不會辦理手續的。一方不同意,而另一方強行辦理,戶籍所要負法律責任的,另一方有權控告更名方和戶籍辦理機構的。離婚後孩子改姓,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這既涉及到傳統觀念,也涉及到父母對孩子的權利義務的問題。所以,在離婚後孩子改姓的問題上,雙方都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