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債權轉讓規定

合同法債權轉讓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5-10 06:47:27

A. 合同法債權轉讓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1、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2、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3、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條 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轉讓的通知不得撤銷,但是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B. 債權轉讓的條件和法律效力是怎麼樣的

一、債權轉讓的法律特徵有哪些
其法律特徵如下:
第一、債權轉讓是指在不改變原債權內容的前提下,由原債權人將權利轉讓給第三人。出讓權利的主體是債權人;
第二、債權轉讓的內容是債權人對債務人享有的債權權利;
第三、債權轉讓,受讓的主體是特定權利義務關系之外的第三人。而權利相對義務的承載主體是原債務人;
第四、債權轉讓成立,原債權債務人的權利義務關系解除,而受讓人作為新債權人與原債務人的權利義務關系成立並生效,債務人對受讓人履行債務。
(2)合同法債權轉讓規定擴展閱讀:
二、債權轉移合同生效的條件
1、須有有效存在的債權,且債權的轉移不會改變債權的內容。
2、債權的權利人與債權移轉接受人必須就債權轉移有關事項及問題達成合意。
3、所轉移的債權必須具有可轉移性。
4、債權的轉移必須經債務人同意,或通知債務人,始對其產生效力。
5、債權的移轉必須合乎法律和符合社會公德,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91條規定,禁止利用債權的轉移來牟取暴利。
三、債權轉移的效力
1、債權由原債權人讓與第三人後,原債權人脫離與原債的關系,第三人取代而轉為債權人。
2、當債權發生轉移時,附從於其的權利如抵押權、留置權、利息債權、違約金債權及損害賠償請求權等也一並轉移。
3、原債權人應把有關債權的全部證明問轉交給新債權人,債權證明文件包括債務人出具的借據、票據、合同文書、往來電話書信等。
4、原債權人對債權的瑕疵,負擔保的責任。
四、哪些債權可以轉讓
可轉讓的債權應為有效存在的債權。如果轉讓的債權不存在或無效或已經消滅,多數觀點認為,轉讓合同因標的物不存在或者標的物不能而無效。但債權形成的前因行為的效力對債權轉讓合同不產生影響。
如形成債權的買賣合同被認定為無效,使債權不復存在,該結果雖然直接影響債權轉讓合同目的的實現,但依通說,只要債權於其轉讓時是確定的,其轉讓即應許可。
如果債權轉讓當時尚未形成,是否形成有待將來某一時刻的到來,或某一條件的成就,有觀點認為這類債權亦不同於不存在的債權,轉讓合同的效力可以肯定。這類合同應區分附條件或附期限而分別處理,因為期限必然到來,而條件不一定成就,附期限的合同可按有效合同處理;附條件的合同如將來條件不能成就,則轉讓的債權自始不存在,所以將附條件的合同作為效力待定的合同處理為妥。其次,轉讓不得轉讓債權的,一般情況下,合同應按無效處理,但應區別不得轉讓債權的具體情況進行處理。

C. 合同法債權轉讓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民法典合同編債權轉讓法律規定如下: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條
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債權轉讓的通知不得撤銷,但是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七條
債權人轉讓債權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是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受讓人取得從權利不因該從權利未辦理轉移登記手續或者未轉移佔有而受到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八條
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五十條
因債權轉讓增加的履行費用,由讓與人負擔。

D. 合同法對債權轉讓有哪些規定

債權轉讓的規定有:1、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2、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3、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4、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5、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條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轉讓的通知不得撤銷,但是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七條債權人轉讓債權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是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受讓人取得從權利不因該從權利未辦理轉移登記手續或者未轉移佔有而受到影響。

E. 合同法中對債權轉讓的前提條件規定介紹

合同法中對債權轉讓的前提條件規定介紹

法律分析:

1.債權轉讓須有有效的合同存在。

2.轉讓的債權須有可讓與性。

3.債權人與受讓人需達成債權債讓協議。

4.債權轉讓必須通知債務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條規定,債權人可以將債權的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債權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當事人約定非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當事人約定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F. 合同法對債權轉讓有何規定

1、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2、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3、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4、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5、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條
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債權轉讓的通知不得撤銷,但是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七條
債權人轉讓債權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是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受讓人取得從權利不因該從權利未辦理轉移登記手續或者未轉移佔有而受到影響。

G. 合同債權債務的轉讓相關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債權轉讓一旦在債權人與受讓人之間達成合意即有效成立,債權即移轉於受讓人。債務人不是債權轉讓合同的當事人,債務人對合同債權的轉讓同意與否,並不影響債權轉讓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否通知債務人只決定債權轉讓對債務人有無法律約束力,而不能決定債權轉讓有無效力。因此即使沒有通知,在債權轉讓達成合意後,受讓人即取代原債權人的地位而成為債權人。受讓人因受讓債權而具有原告資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五條 債權人可以將債權的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第(一)根據債權性質不得轉讓;

第(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第(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熱點內容
土豆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廣告 發布:2025-05-25 22:16:11 瀏覽:16
建築業協會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5 22:12:12 瀏覽:42
縣級法院編制 發布:2025-05-25 22:10:34 瀏覽:886
政府規章有效期 發布:2025-05-25 22:07:53 瀏覽:547
律師證邵陽 發布:2025-05-25 22:06:16 瀏覽:513
我們與民法典 發布:2025-05-25 22:04:41 瀏覽:462
2018國家勞動法節假日 發布:2025-05-25 21:57:22 瀏覽:237
法律知識小冊子圖 發布:2025-05-25 21:52:07 瀏覽:908
老子道德經思想 發布:2025-05-25 21:30:10 瀏覽:461
湖北入額法官有大專學歷的嗎 發布:2025-05-25 20:51:21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