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北工商經濟法教授徐

北工商經濟法教授徐

發布時間: 2022-05-14 17:11:09

❶ 介紹一下北京工商大學金融系的碩士導師情況及近年的初復試分數線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金融 學 020204

招生人數: 20

二、專業介紹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始建於 1993 年,在北京市政府、學校領導和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目前金融學專業在師資隊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及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逐漸形成了本科和研究生較為協調發展的局面、較為完整的學科體系、較為雄厚的師資力量和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 ,2003 年金融專業被批准為中央和地方高等學校共建項目, 2005 年又被批准為北京市專業品牌建設項目, 2008 年成為 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金融學專業多次被評為北京工商大學優秀團隊。 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金融學專業在發展過程中,根據金融理論和實踐發展的最新動態以及我國金融業國際化發展對金融人才的需要,及時調整專業方向、研究方向及課程結構,在深層次建設中,突出專業特色和研究特色,建立了國際通用人才的培養模式。 我們按照金融學科體系及市場對人才的要求對課程進行了設置 , 在加強現代前沿理論課的同時 , 也注重強化實務課程 , 使學生掌握堅實的金融學基礎理論,了解本學科發展的最新成果和動態 , 具備繼續深造攻讀博士所需的知識背景和研究能力 , 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或在實際金融(銀行、保險、證券)部門獨立承擔相關金融業務的能力。 一方面,利用北京工商大學文理兼容的師資優勢,以經濟學院專業齊全、學科交叉為支撐,金融學專業方向 強化數量經濟學和資產定價課程 , 在學位必修課里增加了高級計量經濟學和金融經濟學 、博弈論, 使課程設置與國際接軌; 另一方面,根據國內金融人才市場發展的需要,課程設置 突出金融管理、金融投資的專業特色,充分體現應用經濟學與實務操作緊密結合的特點。近幾年 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金融專門人才。各年畢業生就業狀況良好 , 95% 獲得留京就業機會,其中 20% 考 取博士研究生 ,畢業生就業單位包括各大銀行、各大國家部委機關和各大財務公司 。每年通過畢業生就業,使我校金融學專業在社會各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經過多年的發展,金融系形成了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目前共有教師 15 人,其中教授 5 人,副教授 5 人;博士 9 人(其中博士後 3 人)。他們不僅具有扎實的金融學理論功底和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而且具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和穩健的工作作風,更有較強的科研能力,近年來,在國內多種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百餘篇,主持及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以及校級重點課題 100 多項。近幾年我們多次成功的舉辦了大型國內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4 年 10 月,舉辦了「宏觀調控與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研討會」; 2006 年 9 月召開了「開放經濟下的金融創新國際研討會」; 2007 年 1 月舉辦了「 2007. 北京金融家論壇」, 2007 年 11 月舉辦了「市場需求與金融產品設計研討會」,使我校金融在學術界和實業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金融學部分研究方向介紹

01 金融管理: 該研究方向重點研究宏觀金融理論、金融產業組織管理理論,並結合我國經濟運行的實踐,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金融管理理論和實踐創新體系。其中以探討適合我國商業銀行、證券市場、外匯市場發展的組織管理模式為特色。

02 金融投資與公司理財: 該研究方向重點研究資本市場運作規律,包括資產投資組合理論、衍生產品定價理論、風險管理技術、企業的財務活動和投融資決策等微觀金融理論,尋求符合我國企業運行特徵的理財決策體系。其中以探索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效率為研究特色。

03 國際金融研究: 該研究方向重點研究國際金融基礎理論和前言問題,探討我國國際金融市場的獨特規律。

保險方向專業介紹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保險學系始建於 1994 年。在北京市和學校的重點支持下,目前保險學專業在師資隊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及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學科體系和課程體系以及雄厚的師資力量。目前,金融學(保險)碩士點設有兩個專業方向:設有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保險精算研究。

金融學(保險)專業在發展過程中,根據保險理論和實踐發展的最新動態以及我國保險業國際化發展對保險人才的需要,及時調整專業方向及課程結構,在深層次建設中,突出專業特色,建立了國際通用人才的培養模式。 我們按照保險學科體系及市場對人才的要求對課程進行了設置 , 在加強現代前沿理論課的同時 , 也注重強化實務課程 , 使學生掌握堅實的金融學與保險學基礎理論,了解本學科發展的最新成果和動態 , 具備繼續深造攻讀博士所需的知識背景和研究能力 , 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或在銀行保險機構獨立承擔相關金融保險業務的能力。 一方面,利用北京工商大學合校後文理兼容的師資優勢,以經濟學院專業齊全、學科交叉為支撐,金融學(保險)專業方向 強化數量經濟學和資產定價課程 , 在學位必修課里增加了高級計量經濟學和金融經濟學 、博弈論;強化保險經濟學和年金保險課程, 使課程設置與國際接軌; 另一方面,根據國內金融保險人才市場發展的需要,課程設置 突出保險經營管理的專業特色,充分體現應用經濟學、法學理論與實務操作緊密結合的特點。近幾年 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保險專門人才。各年畢業生就業狀況良好 ,幾乎 100 % 獲得留京就業機會,其中約 20 % 考 取北大等著名大學博士研究生 ,畢業生就業單位包括中國保監會、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或銀行等機構的總公司或總行;也有一部分在國外著名大學任教或全球最大的保險公司工作 。每年通過畢業生就業,使我校保險學專業在社會各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團隊。

經過多年的發展,保險系形成了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目前共有專職教師 10 人,從職稱來看:教授 1 人,副教授 3 人;從學歷來看:博士 7 人, 碩士 1 人。同時,外聘了十多位監管機關或大型保險公司的著名保險學家,他們不僅具有扎實的保險學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具有良好的敬業精神。近年來,在國內多種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百餘篇,其中國外 14 篇;主持及參與多項省部級課題 20 多項。近幾年我們多次成功的舉辦了大型國內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1 年舉辦了中日保險市場研討會; 2007 年 12 月 9 日 ,由保險系和教務處主辦舉辦了全國 10 所高校保險系名校代表隊的「第二屆全國大學生保險模擬法庭大賽總決賽」,北京工商大學代表隊獲得亞軍和最佳辯手獎。 1997 年以來,保險教授或研究生多次參加亞太風險與保險學會等國際保險學術會議,並作學術演講,使我校保險專業在學術界和實業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04 . 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 重點研究保險基礎理論和前沿問題,研究海外保險市場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方法,探討中國保險市場的獨特規律,注重規范研究和實證研究相結合,研究我國壽險、非壽險、再保險和保險中介市場的保險經營、保險監管以及保險精算技術等理論和實務 。

05. 保險精算研究: 重點研究保險基礎理論和前沿問題,研究我國壽險、非壽險、再保險的經營和監管,注重規范研究和實證研究相結合,探討中國保險市場的獨特規律,研究非壽險和壽險精算的理論和實務。

<><><><> <><><><> <><><><>
研究方向

導師姓名及職稱

招生人數

初試科目

同等學歷加試科目

01 金融管理

楊德勇(教授)

劉毅(教授)

劉肖原(副教授)

20

① 101 政治② 201 英語③ 303 數學三④ 801 經濟學

復試專業課:金融學綜合(金融學、保險學)

1、 國際金融

02 金融投資與企業理財

秦艷梅(教授)

周莉 (教授)

葛紅玲 (副教授)

李 飛 (副教授)

2 、證券投資

03 國際金融研究

黃先開(教授)

栗書茵(教授)

張忠平(副教授)

04 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

王緒瑾 教授

袁 力 教授

梁 濤 教授

李世玲 教授

李良溫 教授

劉雲龍 教授

薛 梅 副 教授

蒯小明 副 教授

徐 徐 博士

要求大學本科學歷

05 保險精算研究

黃先開 教授

王緒瑾 教授

傅安平 教授

曹顯兵 教授

蘭新梅 副 教授

吉彩紅 博士

喬 楊 博士

備註:報考保險方向的考生要求大學本科學歷。

初試參考書目:

初試科目代碼

初試科目名稱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801

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第 5 版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3 年

帕金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微觀部分 , 或合訂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第三版

高鴻業

復試科目:

專業名稱

復試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金融學

金融學

《 金融學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曹龍騏

《 金融學 》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6 年版

秦艷梅

金融學(保險方向)

保險綜合

《保險學》(第三版)

經濟管理出版社 2004 年版

王緒瑾

《財產保險》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2 年版

郝演蘇

《新編人身保險學》

同濟大學出版社 2005 年版

魏巧琴

《金融學》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6 年版

秦艷梅

《金融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曹龍騏

❷ 北京工商大學法碩

北京工商大學是民商法的創始學校,是大商法學派的本部,北工商的畢業生是進入北京專市法院系統屬人數最多的學校之一,在業界很有名氣經濟法合同法民法和商法很好,最重要的是有幾個在法學界很厲害的教授。
比如馮中越,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北京市跨世紀優秀人才,北京市經濟學總會理事,全國高等財經院校政治經濟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評審專家,教育部考試中心西方經濟學課程命題組成員。
比如李仁玉,,碩士生導師,法學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學科帶頭人,北京市中青年法學家,原國內貿易部部級優秀專家,中國司法律師與公正指導工作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法學會民商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民法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北京市法學會理事,《法學雜志》編委,中國政法大學校客座教授,國家檢察官學院客座教授,上海政法學院客座教授,仲裁員。
費用是北京偏低的,財經報評比工商的研究生性價比排北京第一,環境阜成路校區一般,但交通很便利,在三環航天橋附近,良鄉校區很偏但硬體及環境是北京最好的學校之一。

❸ 北京工商大學法學研究生

我本科就是北工商的,化工學院畢業,法學院研究生基本上過了國家線就可以,每年都大致是這樣,即使高也不會高太多。歷年考題我們化工學院不提供出售,我想法學院應該也沒有賣的。只能聯系法學院的同學幫你弄了,不過你可以先去考研論壇bbs.kaoyan.com搜一下,我們學校有專門的版塊,裡面有不少共享資源,也許不花錢就能搞到真題。

❹ 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工商大學的法律碩士哪個好些

北工商是工科和商科並駕齊驅的學校,就法律來說,北京工商大學是我國民商法的創始內學校,是大商法容學派的本部,民商法很厲害,學術界是很有地位的,不比專門的法學院校差,從就業來講可以看出,北工商去北京市法院系統的人數是北京所有開設法學院校人數最多的學校之一

❺ 在全國,經濟法法學碩士排名前幾位的學校有哪些

北京大學 北大法碩復,對廣大的貧下制中農來說,他收的學費確實太貴了。除了 4 萬多的學費,畢業論文答辯還要另外交錢,沒有生活補貼,性價比不是很好。住的比較分散,有的住本部,有的在萬柳公寓
中國人民大學 實力雄厚人大每年報的人在 2500 以上,錄取率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公費分數線在 370 左右.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最大的專業法律大學,校友多,就業不錯,最後學費也不高.
對外經貿大學 硬體很好學費不貴,就業不錯.
武漢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另:經濟法:
北 大: 劉劍文 劉瑞復 張守文
法 大: 經濟法學(含基礎理論、現代企業法律制度、金融法、涉外經濟法律制度、破產法與企業重組等方向) 徐 傑教授 李曙光教授 符啟林教授 徐曉松教授 楊 帆教授
人 大:劉文華 史際春 徐孟洲 吳宏偉
這些教授都不錯

❻ 中國市場學會的學會概況

中國市場學會主要職能包括研究市場營銷、市場流通規律,促進市場營銷學科的建設與發展。
1、積極開展學術交流、專題研究,包括通過各種形式組織開展有關市場流通、市場營銷、社會信用管理、企業權益保護等理論和實踐的學術交流;接受有關政府主管部門和企業委託,開展政策性和對策性課題的調查研究,為有關部門制定政策和企業開拓市場提供研究咨詢服務。2、組建專家團隊提供研究咨詢服務,為相關產業的改革與發展、為各類企業提高營銷管理水平和市場開拓能力提供研究咨詢服務;為企業和社會提供信用管理研究和法律咨詢服務,為保護企業合法權益提供維權調查與法律咨詢服務。
3、廣泛團結全國官、產、學、研各方面力量,共同為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促進海峽兩岸企業合作交流服務。
4、依靠相關部門支持和海內外華商機構合作,為中外企業和海內外華商經濟技術合作和擴大貿易往來服務;為地方政府和企業提供招商引資服務。
5、大力開展培訓工作。通過不同形式為企業培養各類管理人才,包括與權威的國家考試機構、國家主管部門職業培訓機構合作,重點推出市場營銷資格證書培訓考試項目和信用管理師的培訓及考試認證項目,為企業培訓高中級營銷管理和信用管理人才服務。
6、創辦《市場營銷導刊》和中國市場營銷網,為促進學術交流、促進學科發展服務。其中《市場營銷導刊》經過10多年發展已成為深受營銷學術界和實務界歡迎的學術刊物。 名譽會長
陳錦華 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張榕明 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會長
盧中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員、全國政協委員
資深會長
俞曉松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原會長、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原副主任
理事長
高鐵生 原國家糧食儲備局局長、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博導
駐會副會長
吳滌心
國家(許昌)中醫葯綜合改革試驗區規劃建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中社人文幹部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市長顧問
秘書長
林旗 (法人代表) 中國社會科學院服務局局長
常務副秘書長
王春生 中國市場學會秘書處處長
唐珵 服務質量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副會長單位名單(按姓氏筆劃)
丁俊發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首席顧問、研究員
馬龍龍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導
方嘉德 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高級工程師
牛樹海 河北搏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方華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原院長、教授、博導,國務院學位辦工商管理學科評議組成員
王旭東 北京物資學院院長
王國剛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導
王金輝 河南中原糧棉油交易市場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稼瓊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長、教授、博導
艾豐 品牌中國產業聯盟主席
任興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劉辰海 吉林省農特產品加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孫延祜 中國企業聯合會原常務副理事長
庄耀 廣東物資集團公司原董事長
紀良綱 河北經貿大學校長、教授、博導
紀寶成 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教授、博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吳波成 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吳克明 安徽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省政府研究室)主任,黨組書記
吳夢生 嘉善國際木雕城總經理
吳惠玲 廣東珠江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
宋乃嫻 中房集團城市房地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壽建鴻 伊廈成都國際商貿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張士傳 中國國際企業合作公司總經理
張永平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天津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昭珩 威海藍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重慶 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
李天飛 雲南中煙副總經理
李曉西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沈楚軒 惠州市國香沉香木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成義 上海禧徠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陳文玲 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原司長、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
楊俊生 北辰正方建設集團副董事長
周赤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周志剛 甘肅省徽縣金徽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濟譜 北京城鄉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
周小龍 廣東金東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柳思維 湖南商學院經濟與貿易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導
賀濤 百聯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董事
趙鳳梧 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場監督管理司司長
趙爾烈 北京八里橋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總經理
夏春玉 東北財經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郭冬樂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原副院長、研究員、博導
荊林波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博導
徐源 原江蘇小天鵝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徐從才 南京財經大學原校長、教授、博導,教育部經濟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
徐浩然 遠東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品牌官
賈寶軍 中鋼集團總裁
高培勇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博導
高德康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蔣五一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香港)有限公司駐京辦事處主任
廖進球 江西財經大學校黨委書記、教授、博導
裴長洪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博導
潘美多 安徽大雄華東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副秘書長名單
副秘書長
(按姓氏筆劃)
於干千 雲南財經大學旅遊與服務貿易學院院長、教授
王先慶 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
王曉東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
艾家凱 中國市場學會直銷專家委員會
朱勇毅 中國市場學會商品批發市場發展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李飛 清華大學中國零售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喬均 南京財經大學營銷與物流管理學院院長、教授
汪亮 上海市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教授
汪維武 中國市場學會農業科技市場發展委員會秘書長
陳海全 暨南大學教授
鄭勇軍 浙江工商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教授
洪濤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系主任、教授
趙宏大 市場營銷教育辦公室、美國市場營銷協會常務理事
高巒 天津產權交易中心主任
常義 中國市場學會發展部主任
薛旭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直屬部門
秘書處
學會秘書處是中國市場學會下屬的職能機構。主要負責學會各分支機構、專家委員會、業務部的橫向溝通與協調;負責學會所有對外通知、文件的下發,以及學會對外各種合同、協議文本的簽訂等;負責學會總部日常事務處理,文書檔案管理及學會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該處由會務部、財務部、網路部組成:會務部負責會員發展、聯絡與服務等;財務部負責學會所有往來賬目的管理等;網路部負責「中國市場營銷網」的內容審核、調整與更新等工作
培訓部
主要依靠市場學會的專家團隊優勢,整合社會專業教育資源,本著服務會員、服務企業、服務社會的宗旨,面向社會開展市場營銷、信用管理師等方面的培訓工作。正在進行中的培訓項目: 學會設有二級機構有:金融服務工作委員會、信用工作委員會、中國市場學會直銷專家委員會、中國市場學會商品批發市場發展委員會、農業科技市場發展委員會、中國市場學會商務策劃專業委員會、服務質量專業委員會、秘書處、培訓部。
中國市場學會是由國內從事市場流通、市場營銷、信用管理、法學等理論與實務研究的著名專家學者、企業及經濟管理部門的高層主管,根據自願的原則聯合組織的全國性社會團體。學會上級主管部門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會會長由盧中原擔任,秘書長由荊林波擔任。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陳錦華和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榕明擔任學會名譽會長。
分管領導
分管領導:盧中原、荊林波、俞曉松、高鐵生、郭冬樂、安曉楓、唐成 信用工作委員會
主要業務:(1)文化傳播。依靠著名信用管理專家,進行理論與應用的研究,出版高水準的讀物。(2)人才培養。在國家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研發、創立了「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的培訓,承擔、鑒定考試的技術支持;開展了信用管理實務培訓、徵信技術培訓、信用體系建設培訓。(3)咨詢服務。發揮信工委人才優勢,開展面向企業、面向社會,積極開展地區信用體系建設、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企業信用建設服務及誠信建設活動,提供信用管理專業咨詢服務。
負 責 人:陳貴 信工委主任
林毅夫 信工委學術委員會 主任
林鈞躍 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信用管理師專業委員會主任
主要機構:中國市場信用學術委員會、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信用管理師專業委員會、中國信用管理師之家
商品批發市場發展委員會
商品批發市場發展委員會是中國市場學會下屬分支機構(以下簡稱「批發委」),是經國家民政部批准注冊的跨地區、跨各類專業市場的商品市場行業的會員制協會組織。
主要業務:
(1) 利用網路在商品批發市場及其交易中的應用,能契合企業需求,提供專業的電子商務和招商咨詢服務。(2) 引進開發商品市場電子商務的資金及技術力量,為各企業提供管理及交易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建立全國商品市場資料庫,開發設計功能強大的相關軟體。(3) 可為商品市場提供規劃、招商、升級改造等理論支持和咨詢服務。(4) 利用專業化人才隊伍,為商品市場的前期招商、中後期的持續營銷、經營管理提供優質、專業的服務。目前該委員會已成功為數家市場作咨詢策劃及經營招商項目。
中國市場營銷資格認證
中國市場學會在與國際營銷專業學術團體的交往中發現,國外企業管理人員的業務資格認證工作都由專業學術團體承擔。如:美國市場學會開展的市場總監的資格認證,已成為美國乃至發達國家聘用企業高級營銷管理人員的重要依據。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政府職能的轉變,行業性學術權威組織在職業教育、職業開發、職業鑒定、資格認證等方面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中國市場學會頒發的《中國市場營銷總監資格證書》、《中國市場營銷經理資格證書》、《中國市場營銷經理助理資格證書》、《中國市場營銷策劃師資格證書》以及《中國銷售經理業務資格證書》等是經過多方綜合評審後對培訓學員專業能力的認可,它既為營銷管理人員提供了一個業務標准,使用人單位在社會上招聘營銷管理人員時有了一個參考標准和依據;又可使市場營銷從業人員正確地評價自己,並且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在實際工作中提高水平和創造業績。
為了確保本認證項目的客觀性與公證性,中國市場學會負責項目的研發組織與認證工作;客觀題考試、情景案例分析和案例研究報告三部分。客觀題考試,採用國際通行的委託第三方進行的方式,嚴格實行考、培分離,充分體現了考試工作的嚴肅性。為了更好地與學員溝通交流,中國市場學會籌建了「中國市場營銷教育網」,具備了網上報名、網上答疑、電子注冊、營銷論壇、會員互動等功能。
中國市場學會理事長高鐵生認為中國市場營銷資格認證/銷售經理業務資格培訓認證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事,表示一定要常年做、堅持做、做出國際著名品牌。
全國高校市場營銷大賽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教育部全國電子商務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中國市場學會、教育部考試中心聯合主辦的社科獎全國高校市場營銷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是大學生免費參加的群眾性、公益性競賽,符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高校商學院等現在積極倡導的行動學習法;大賽為參賽學生提供了一個在真實商業環境和競爭行動中學習的機會。大賽深受全國高校師生和企業界歡迎,目前,已成功舉辦五屆的大賽吸引了更多企業和211、985高校踴躍參賽 。
大賽已建立了營銷實務教學、以賽促學的機制,成為校企合作、學生創業就業問題解決的權威知名平台;目前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其權威性、專業性和公正性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作為國內高校界品牌賽事,大賽已成為參與人數多、影響力廣、規格高、獎勵豐厚、活動時尚有趣的國家級營銷類學科賽事。

❼ 想問一下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師資力量如何,校風好么

嘉華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根據國際化的辦學宗旨特聘請國內外名師進行教學。以及具備海外背景的教師任教。
黃茂樹:教授,美籍華人,北方國際大學聯盟教育顧問,曾任美國北科羅拉多州立大學首席副校長。

Andy Lou(婁述澤):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西門菲沙大學、維多利亞大學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
Tan Buck Koon(陳木坤):「美國密西西比大學工商管理學碩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文學碩士,曾任教於新加坡新躍大學等高校。

AW WAH SOON(胡華順):羅格斯新澤西州立大學碩士,新加坡注冊會計師。並在多家跨國公司擔任高級經理。
Adam Shore:教授,英國斯旺西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

Barry Cooper:教授,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商學院副院長,2012-2013年曾任ACCA協會全球主席。
Ronald McNeil:教授,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春田分校商學院院長。

John Luther Rogers:教授,北京市認證高端外國專家,美國約翰馬歇爾法律學校法學博士。
Heather Tarbert:英國西蘇格蘭大學商學院資深教授。

FawziLaswad:教授,紐西蘭梅西大學會計學院院長。
Dan Shen:朴茨茅斯大學商學院講師,英國埃塞克斯大學會計學博士。

2、國內名師教學
譚向勇: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工商大學黨委書記。

孫寶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國著名香料專家,現任北京工商大學校長。
謝志華: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教育部工商管理學科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

李朝鮮: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國家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等職務。
張曉堂:博士,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任教育部經濟與貿易類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何明珂: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北京市教學名師。現任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等職務。
胡俞越:教授,現任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等職務。

楊德勇:博士,教授。現任北京工商大學研究生部主任、北京市教學名師、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常務理事等職務。
徐丹丹:博士,教授,現任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北京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秘書長、中國市場研究會理事等職務。

3、國內名師教學
陳毓圭:博士,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張蘇彤:博士,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財稅金融法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政法大學法務會計研究中心主任,美國注冊欺詐檢查師協會教育會員(CFE)。
吳悅石: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專家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院藝委會主任、中國國史研究編修館研究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當代中國大寫意繪畫的一面旗幟。

黃傑:北京注冊會計師協會培訓部主任。主持實施了澳洲會計師公會精英項目等科研成果與技術創新成果。
李宏濤:現任混沌天成期貨北京營業部總經理,在報刊上發表期貨與金融衍生品文章近百篇,承擔本專業的期貨市場的實踐教學工作。

梁越:北京盈泰財富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擁有20多年金融從業經驗,歷任哈爾濱證券副總經理、聯合證券東北總部總經理、聯合證券北京中心營業部總經理、中融信託副總裁、恆天財富創始人。
李海峰: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客座教授、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東城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出版有《齊白石藝術欣賞與真偽鑒別》、《齊白石密碼》等學術專著及多部書畫作品集。

祝東平: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客座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文化藝術策劃研究所所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理事。
葉建新: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傳媒大學美術傳播研究所所長、曼谷吞武里大學亞洲國際藝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

宋泓均:高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國際工程學會會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專家、注冊高級咨詢師、國家大型項目投資評估專家等職務。
李季: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後。現任清華大學文化產業規劃研究院院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訪問學者、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商會副會長、中國策劃協會副會長、中國商業經濟聯合會應用經濟學會副會長等職務。

楊鑫:教授,現任財務與管理學院院長、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全國高校涉外人才培養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近三年出版了《管理會計》(新加坡出版),主編了《如何成為優秀店長》等多部教材與著作。
秦艷梅:教授,現任金融與貿易學院院長。主持省部級和國家級研究項目10多項,獲省部級和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出版專著5部,教材6本,發表論文10餘篇。
王章旺:教授,現任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中國藝術教育促進會藝術設計教育交流委員會理事,中國包裝聯合會設計委員會全國委員等職。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共40餘篇;出版專著、論文集等22部。
葉春明: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國際學院院長。北京市精品課程主持人、中國金融學會會員、國際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對外經貿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客座研究員等職。
陳冰:教授,近三年主編了《企業經營決策沙盤實戰教程》、《ERP沙盤實戰—預算決策法(第三版)》等。
韓雨南:副教授,現任財務與管理學院副院長。
蘇向傑:副教授,現任金融與貿易學院副院長。
劉慶梅:碩士,講師,現任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
麻興東:碩士,講師,現任國際學院副院長。
劉潔:博士,副教授。李會太:博士,副教授。
陳葉盛:博士,副教授。
任志娟:博士,副教授。
趙艷玲:碩士,副教授。
游建民:碩士,副教授。
高娟:碩士,副教授。
任丁秋:碩士,副教授。
周玉江:碩士,副教授。
黎首希,碩士,副教授。
李秀婷:博士,講師。
袁媛:博士,講師。
關於校風:
我想說每個學校都有積極進取的人,也會有游手好閑無所事事的人。首先學校已經提供了優良的學習環境,以及各種形式的學習小組,跟對圈子決定學習氛圍。因為往屆也會有很多學長學姐考入名校的研究生。所以只要自己肯努力,找到三觀一致的學習夥伴和圈子,習氛圍一定差不了!

❽ 2008年香港大學北京錄取分數線

分數達到清華北大線,不過如果你的英語非常好,成績達到浙大分數線就能考港大了!

1過北京一本線.
2.英語滿分150要達到110.(部分商科要求更高)

這個是最初條件如果符合可以獲得面試資格.
然後面試為口試和筆試.這個的淘汰率比較高.

一般主要是口語優秀錄取可能就高.不過現在分數也很重要了.
如果你離考上清華北大還有一定距離,那麼最好不要報香港大學。但是如果你成績很好,很有希望考上清華北大,那麼你可以試試。另外香港高校的英語面試難倒了好幾個省狀元,所以你最好在英語口語交流方面下點功夫

香港大學

學校領導

校長 - 徐立之教授

首席副校長 - 王於漸教授

副校長 - 李焯芬教授

副校長 - 李行偉教授

副校長 - 麥培思教授

副校長 - 譚廣亨教授

徐立之教授

徐立之教授現任香港大學校長。二零零二年五月,徐教授獲香港大學正式委任為第十四任校長,並於二零零二年九月一日履新。

徐立之教授來港工作前,原任多倫多病童醫院研究中心遺傳學及基因生物工程計劃的主管兼首席遺傳學家,並同時是多倫多大學的大學教授及H.E. Sellers囊狀纖維症講座教授。徐教授亦是研究人類基因工程的國際性科學家組織HUGO的上任會長。

徐教授生於上海,長於香港,並在香港中文大學取得學士及碩士學位,之後負笈美國匹茲堡大學,於一九七九年獲授哲學博士學位。徐教授在Oak Ridge國家實驗室生物學組接受短期培訓後,加入了病童醫院的遺傳學部。一九八九年,徐教授成功斷定導致囊狀纖維症的缺陷基因(即囊狀纖維症橫隔膜調節基因-CFTR),是人類遺傳學上的重要突破。目前,徐教授仍就囊狀纖維症進行探究,同時又致力於基因研究及其它的疾病基因分析工作。

多年來,徐教授先後獲頒多個獎項及榮譽,其中包括加拿大醫學研究局傑出科學家 (Distinguished Scientist of 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加拿大皇家學院院士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倫敦皇家學院院士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Fellow of Academia Sinica) 、世界創新基金會院士 (Fellow of World Innovation Foundation)以及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Foreign Associate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USA)。徐教授不僅獲頒多個國際及國家獎項,他亦獲多所著名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包括: the University of King's College、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香港中文大學、St. Francis Xavier University以及約克大學。此外,徐教授又獲頒加拿大勛章、安大略省勛章獎以及加拿大國會Killam獎。

一九九四年至二零零二年間,徐教授出任本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研究資助局的生物學及醫學學科小組主席。

徐教授至今已發表逾三百篇科學論文。

學校簡介

香港大學簡介

香港大學(港大)是本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多年來一直秉承優良傳統,提供卓越的師資及世界級的科研發展,致力培育社會領袖人才。

港大前身為創立於一八八七年的香港西醫書院,於一九一一年正式成立。港大最先成立醫學院、工程學院及文學院。一九一六年十二月港大舉行首屆畢業禮,有二十三名畢業生及五名名譽畢業生獲授學位。

二三十年代期間,港大的學術水平在國際社會上已佔一席位。二次世界大戰前,已先後成立醫學院、工程學院、文學院和理學院。二次世界大戰後,港大積極重建,為配合急速的人口增長,港大相繼提高收生人數及聘用更多高質素的教師。

踏入七十年代,港大繼續迅速發展,與香港同步成長,在國際綻放光芒。直至二零零四年五月,港大學生人數共二萬零三百人,當中一萬一千七百名為本科生,八千六百名為研究生。現時校內共有十所學院,包括: 建築學院、文學院、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牙醫學院、教育學院、工程學院、法律學院、醫學院、理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提供四十七項本科課程及逾百項碩士課程,此外各學院及屬下學系均為專題研究生(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提供指引及教導。

教學與研習

港大一向推崇高質素教學,為使學生除汲取其本科專業知識以外,能同時有多方面的發展,港大於數年前進行改革,每個學系除了有其獨特的課程目標和設計,亦採取以下的共同方針:

· 發掘學生的才智及個人潛能,促進其全面發展

· 提高學生的語言及溝通能力(包括中文、英文和計算機知識水平)

· 開拓終生學習的機會,使學生更能適應社會及工作環境的急速變化

· 提供多元化教育,不斷擴闊學術領域

· 擴闊學生的國際社交層面,體驗不同文化

課程內容

· 一學年共兩個學期,每個學期有十五個教學周和三個評估周

· 每個學生一般要在一個學年內選讀六十個學分(即一個學期三十個學分)

· 八成選修的科目在其主修學科的范疇內,其餘兩成則屬中、英文法,計算機知識,通識教育及跨學系等自選科目

· 學術評估一般在學期尾進行

語言指引

除中文系的科目、日本研究學系的日文課程、教育學院的言語及聽覺科學課程和中文課程、法律學系的中國法律課程及中醫課程外,港大所有課程均用英語教授,功課與筆試亦採用英文。

中文系的科目用廣東話或普通話教授,選修的學生必須能操流利的廣東話和普通話,並懂中文書寫。

總括而言,語言能力對學習過程是非常重要的。

歷史悠久 - 港大於1911年建校,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教研 成績顯赫,國際知名,負起作為香港、中國、亞洲及世界各地學術交流樞紐的重任,被亞洲周刊譽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包括澳大利亞)第三最佳大學,在二零零四年英國《泰晤士報》公布全球最佳二百所大學排名三十九。校內有十名老師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另外中國工程學院院士也有兩位。

國際大學 - 港大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師生來自世界四十多個國家,非本地生人數為全港各院校中最多,多年來成功引領學生走向國際,贏取卓越成就。

學科齊全 - 港大十所學院涵蓋建築、人文、牙醫、教育、工程、法律、社會科學、醫學、科學、經濟工管等范疇,47項本科課程加上逾百項高級學位課程,為同學提供最完備的本科教育及專業深造安排。

全球交流 - 港大成立「香港大學世界聯系網」,每年為校內十份之一的同學提供到海外學習的機會,與世界逾九十所院校開展學生交換計劃,與全球三百多所院校及科研機構進行教研合作。

學生至優 - 歷年新生入學成績顯示,港大是全港最優秀學生首選的大學,而港大內地生在內地高考成績為本港院校所收內地生中成績最佳者。

行業翹楚 - 港大以培育領導人才為社會國家作貢獻為使命,建校以來,畢業生遍布海內外著名企業機構,在財經工商、文教社政、醫學科研等界別擔當領袖。

出路理想 - 港大聯系全球大機構如匯豐銀行、IBM等,安排實習職位,機會遍布世界各地。港大畢業生為各大企業機構聘請人才的首選,就業及升學率和薪酬水平均為全港院校之冠。

可授予的學位

Study Programmes offered in 2006-2007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學士學位課程一覽表

All undergraate degree programmes offered by the University are recognised for purposes of employment and further studies in many countries of the world.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all programmes are of three-year ration.

(港大所有本科生學位課程均獲世界各地多個國家認可,以作為招聘人才或錄取學生入學深造的根據。除列明外,所有學士學位課程的修讀期為三年。)

Faculty
學院 Study Programme
課程
Code
代號
Abbreviation
簡稱

Architecture

建築學院
Bachelor of Arts in Architectural Studies

(建築學文學士)
6004
BA(AS)

Bachelor of Science in Surveying

理學士(測量學)
6016
BSC(SURV)

Arts

文學院
Bachelor of Arts

(文學士)
6054
BA

Bachelor of Arts and Bachelor of Ec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Ecation (4 years)1

(文學士及教育學士(英語教育))
6066
BA&BED(ELE)

Business and

Economics

經濟及

工商管理學院
Bachel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Bachel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in Accounting and Finance

(工商管理學學士/工商管理學學士-會計及財務)
6781
BBA/BBA(Acc&Fin)

Bachel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 Systems)2

(工商管理學學士(信息系統))
6793
BBA(IS)

Bachel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Global Management)

(工商管理學學士(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
6896
BBA(IBGM)

Bachel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Law)2

(工商管理學學士(法學))
6808
BBA(LAW)

Bachelor of Economics/Bachelor of Finance/

Bachelor of Economics & Finance

(經濟學學士/金融學學士/經濟金融學學士)
6767
BECON/BFIN/BECON&FIN

Dentistry

牙醫學院
Bachelor of Dental Surgery (5 years)

(牙醫學士)
6107
BDS

Ecation

教育學院
Bachelor of Ecation in Language Ecation –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4 years)

(教育學士(語文教育)–中文教育)
6169
BED(CHIN)

Bachelor of Ecation in Language Ecation –

English Language

(教育學士(語文教育)–英文教育)
6171
BED(ENG)

Bachelor of Science in Speech and Hearing Sciences

(4 years)

(理學士(言語及聽覺科學))
6157
BSC(SPEECH)

Bachelor of Science in Sports Science and Leisure Management

(理學士(運動科學及康樂管理))
6183
BSC(SSLM)

Engineering

工程學院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工學學士-土木工程)
6200
BENG(CivE)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工學學士-土木工程(環境工程))
6262
BENG(Civ-EnvE)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Law)2

(工學學士-土木工程(法學))
6341
BENG(CivE-Law)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in Computer Engineering/Electronic and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Electrical Engineering/Information Engineering

(工學學士-計算器工程/電子及通訊工程/電機工程/

訊息工程)
6339
BENG(CE/EComE/EE/InfoE)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in Computer Science

(工學學士-計算器科學)
6987
BENG(CS)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in Instri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工學學士-工業工程及科技管理)
6303
BENG(IETM)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in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工學學士-後勤工程及物流管理)
6327
BENG(LESCM)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in 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ing

(工學學士-機械工程)/工學學士-屋宇設備工程)
6999
BENG(ME)/BENG(BSE)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in Medical Engineering4

(工學學士-醫學工程)
6391
BENG(MedE)

Law

法律學院
Bachelor of Laws (4 years)

(法學士)
6406
LLB

Medicine

醫學院
Bachelor of Nursing (4 years)

(護理學學士)
6468
BNURS

Bachelor of Science in Bioinformatics4

(理學士(生物訊息學))
6470
BSC(BioInf)

Bachelor of Chinese Medicine (5 years)

(中醫全科學士)
6482
BChinMed

Science

理學院
Bachelor of Science - Animal and Plant Biotechnology

(理學士-動植生物工程學)
6559
BSC(APBT)

Bachelor of Science - Biochemistry

(理學士-生物化學)
6509
BSC(BOC)

Bachelor of Science - Biology

(理學士-生物學)
6511
BSC(BIOL)

Bachelor of Science - Chemistry

(理學士-化學)
6688
BSC(CHM)

Bachelor of Science - Chemistry with Management

(理學士-化學與管理學)
6690
BSC(CHMM)

Bachelor of Science - Earth Sciences

(理學士-地球科學)
6547
BSC(ERS)

Bachelor of Science - Environmental Life Science

(理學士-環境生命科學)
6535
BSC(ENS)

Bachelor of Science - Food and Nutritional Science

(理學士-食物營養學)
6561
BSC(FNSC)

Bachelor of Science - Mathematics

(理學士-數學)
6614
BSC(MATH)

Bachelor of Science - Mathematics/Physics

(理學士-數學/物理學)
6638
BSC(MAPH)

Bachelor of Science - Physics

(理學士-物理學)
6626
BSC(PHY)

Bachelor of Science - Statistics

(理學士-統計學)
6705
BSC(STAT)

Bachelor of Science in Actuarial Science

(理學士(精算學))
6729
BSC(AC)

Social Sciences

社會科學學院
Bachelor of Social Sciences

(社會科學學士)
6717
BSS

Bachelor of Social Work

(社會工作學學士)
6731
BSW

Bachelor of Cognitive Science

(認知科學學士)
6779
BCOGSC

Bachelor of Social Sciences (Government and Laws)2

(社會科學學士(政治學與法學))
6810
BSS(GL)

Bachelor of Journalism

(新聞學學士)
6822
BJ

1 This double-degree is jointly offered by the Faculty of Arts and the Faculty of Ecation, and its offering is subject to approval.

(這項雙學位課程由文學院與教育學院合辦,須待審批方可收生。)

2 These programmes are jointly offered by the Faculties as listed below. Students studying under these programmes first follow a three-year curriculum leading to the degree concerned. Upon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three-year programme, they may then undertake additional year(s) of study for a further qualification as follows:

(這些雙學位由下列學院合辦。報讀這些課程的學生需成功完成首三年基本的學士學位課程,然後繼續修讀附加年份的課程,以獲取以下的雙學位:)

(a) for BBA(IS) (offered jointly by the Faculty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and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in Computer Science degree;

(工商管理學學士(信息系統)課程由工商管理及經濟學院與工程學院合辦:畢業生可同時獲頒發工商管理學學士學位及工學學士(計算器科學)學位)

(b) for BBA(LAW) (offered jointly by the Faculty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and the Faculty of Law): Bachelor of Laws degree;

(工商管理學學士(法學)課程由工商管理及經濟學院與法學院合辦:畢業生可同時獲頒發工商管理學學士學位及法學士學位)

(c) for BENG(CivE-Law) (offered jointly by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d the Faculty of Law): Bachelor of Laws degree;

(工學學士-土木工程(法學)課程由工程學院與法學院合辦:畢業生可同時獲頒發工學學士學位及法學士學位)

(d) for BSS(GL) (offered jointly by the Faculty of Law and the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Bachelor of Laws degree.

(社會科學學士(政治學與法學)課程由社會科學學院與法學院合辦:畢業生可同時獲頒發社會科學學士學位及法學士學位)

The additional year(s) of study in these programmes are optional and offered on a 「self-financing」 basis, which means

(學生可自行決定是否繼續附加年份的課程,該課程以自資形式提供給學生,即表示: )

(a) that students studying for these further qualifications will be required to pay composition fees higher than the normal fee; and

(學生在進行第二個學士學位課程時需付較高的學費)

(b) that while these students will be eligible for financial assistance under the Government Non-means Tested Loan Scheme, they will not be eligible for other Government loans and grants.

(學生只可以申請政府免入息審查借貸計劃,而不能申請政府其它的貸款及資助計劃)

3 The offering of these programmes is subject to approval.

(此等課程須待審批方可收生)

4 These programmes are jointly offered by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d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此等課程由工程學院與醫學院合辦)

Updated on January 1, 2005

學生人數

全校學生: 20,800

本科生 : 11,400

研究生 (專題研究): 1,900

研究生 (修課課程): 7,500

交換生 (外來): 330

交換生 (外出): 600

錄取批次的安排

收生資格

應屆內地高中畢業生均可申請。截止報名日期為二零零五年五月三十一日。高考成績是考慮條件之一,港大將參考其所屬省市高考第一批本科(重點高校)的分數線。申請人須參加由港大安排的英語水平測試,同時亦有機會被邀請進行面試,筆試成績及面試表現亦在考慮范圍之內,測試及面試的日期和地點將於網上(http://www.hku.hk/cao)另行公布。

報名程序

一. 遞交申請

1. 申請表格可於香港大學中國事務處網址
(http://www.hku.hk/cao)下載。

2. 遞交申請表格時必須附呈以下文件:

· 身分證復印本 (必須以『A4』紙張復印)

· 高中成績表復印本 (必須以『A4』紙張復印)

· 已繳交入學申請費之證明 (匯票或匯款單據正本)

申請人亦需在國家統一高考放榜後把高考成績單傳真到本校中國事務處,傳真號碼:852 - 2858 4986。

申請人於申請表上所填寫之數據只作申請入學之用。申請人須確保所有填寫的內容真確無誤,本校有權要求申請人出示有關證明以作核對;若申請人不能提供所需數據,本校有權拒絕其申請,或取消其錄取資格,所有已繳交的申請費及 / 或學費亦不會退還。

所有的申請結果及考試安排將在網上公布,申請人如有任何查詢,請與本校中國事務處聯系。若需更改個人資料,請以書面形式通知本校,傳真號碼:852 - 2858 4986。

所有填妥的申請表格須於二零零五年五月三十一日或以前郵寄或直接遞交本校中國事務處。逾期申請,概不受理。

地址:香港薄扶林道香港大學鈕魯詩樓九樓中國事務處

二. 申請費用

二零零五至二零零六年度入學申請費為港幣三百五十元正;無論錄取與否,入學申請費一經繳交,概不退還。

請往中國銀行設於國內或香港的分行,直接將入學申請費存入「香港大學」於中國銀行設立的戶口內:

銀行名稱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賬號
012-875-0-026392-6

戶口名稱
香港大學

銀行地址
香港花園道一號

留言欄
詳情請見以下腳注(i-iii)

腳註:

i. 所有有關銀行存款或轉帳涉及的費用均由申請人支付。

ii. 往銀行辦理有關手續時,申請人須帶同身分證及有關證明文件。

iii. 申請人須要求銀行於匯款欄內清楚列明以下資料:

-申請人姓名

- 匯款性質及目的:「香港大學內地本科生入學申請費」

申請人亦可以匯票形式繳交,並請將匯票或匯款單正本連同填妥的申請表格郵寄或直接遞交香港大學,並自行保管匯票復印本。

三. 填表須知

1. 除特別列明外,申請表格須以英文填寫。

2. 申請人填寫申請表格前,請先閱讀香港大學本科生課程手冊2005-2006 (詳情請瀏覽: http://www.hku.hk/acad/ugp)。

3. 申請人須於申請表內清楚註明其戶籍及學籍所在地的省份或城市的名稱。

4. 申請人須於申請時按優先次序列出所選報的三個課程。申請人應根據自己興的趣選擇課程。有關資料可在本校網頁:http://www.hku.hk或本冊附件之課程一覽表查閱。

招生時間表 (只供參考)

重要日期
事件

2005年5月31日
遞交申請截止日期

2005年6月
舉行英語筆試

2005年6 – 7月
舉行面試(以英語進行)

2005年7月
宣布錄取名單

2005年9月
在國內委培大學注冊入學

2006年7月
抵達香港

2006年7 – 8月
參加迎新活動及語言強化班

2006年9月
新生開學

學費情況

申請費用為港幣三百五十元正。成功獲錄取的學生,入讀內地大學一年的學費約人民幣三萬元,住宿費和其它雜費與同校海外學生收費標准相約。在港大留學期間需付學費每年港幣七萬元正,住宿費和生活費另計(約每年港幣四萬元)。

設獎學金

為鼓勵更多優秀的非本港學生報讀港大,港大作出了提高獎學金額度和受益學生數量的決定。今年香港大學首次針對非本港學生的獎學金提高到1億元港幣,名額為120名,每個專項獎學金最高可達每年港幣10萬元。當中約80個名額是針對內地招收的250名自費學生。另外,港大每年共有約一千項不同類別的學術性獎學金/獎項供所有港大本科生申請。

聯系辦法

地址: 香港薄扶林道香港大學鈕魯詩樓九樓中國事務處
電話: (852) 2241 5886
傳真: (852) 2858 4986
電郵: [email protected]
網頁: http://www.hku.hk/cao

❾ 北京工商大學有法律專業嗎

北京工商大學的民商法和經濟法還是有點名氣的。

❿ 北方工業大學、北京工商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誰的法學專業最強

北方工業大學的法學專業是1985年就開始招生,是我國理工科大學第一個設置法學專內業的高容校。其學科帶頭人張士元是我國經濟法學界的泰斗人物。2008年,北方工業大學法學學科成為北京市重點學科。目前法律系有經濟法學、法學理論、民商法學、法律碩士等四個法學碩士點,其中經濟法學碩士點中的會計法審計法方向是目前全國唯一的該專業方向。

熱點內容
當代中國行政法的制度特色 發布:2025-05-21 20:18:34 瀏覽:510
社區法律顧問咨詢情況 發布:2025-05-21 20:18:31 瀏覽:119
新民法退休 發布:2025-05-21 20:17:49 瀏覽:187
開假收據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1 20:08:47 瀏覽:305
我國社會保障法適用於 發布:2025-05-21 20:08:46 瀏覽:83
柯橋區法院電話 發布:2025-05-21 19:56:31 瀏覽:366
法治雅安 發布:2025-05-21 19:50:21 瀏覽:75
漢翔書法學費多少錢 發布:2025-05-21 19:47:47 瀏覽:753
廠房拆遷按勞動法員工安置辦法 發布:2025-05-21 19:39:53 瀏覽:995
非法學法律碩士都考什麼 發布:2025-05-21 19:37:03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