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法援律師與社會律師

法援律師與社會律師

發布時間: 2025-05-21 16:31:10

法律援助和自己請律師本質上的區別是什麼呢

1、適用性不同:法律援助只適用於特定人群、特定案件,,社會律師適用全部人群、全部案件。

2、特點不同:接受法律援助的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公司,社會律師可以代理自然人、公司、其他組織民事法律主體及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

3、針對性不同:法律援助只針對訴訟案件,社會律師可以將觸角伸到訴前,避免通過訴訟解決糾紛。

4、人員不同:法律援助一次只指派最初始的一個審級(勞動仲裁、一審、二審、再審、執行分別為一個審級),一個審級結束產生下一審級的,可能就不會指派,即使指派,也要重新提交申請、重新指派別的律師,即一個法援律師只能參與案件一部分,而不可能參與全程。社會律師如果不是當事人主動解除委託,可以一直做到強制執行階段,即拿到錢為止。

(1)法援律師與社會律師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因為申請人的錯誤或者責任侵犯了別人的合法權益而引起的訴訟案件。

2、申請人不能提供訴訟案件的相關證據和材料。

3、不需要訴訟的案件而直接由行政機關處理。

4、申請人不如實提供證據,出具虛假證明來欺騙法律援助工作者。

5、需要訴訟的案件是屬於不足3000元的債權債務類的糾紛。

6、其他經過管理部門認定,法律援助機構對外聲明不受理的案件。

Ⅱ 法律援助好還是自己請律師好

法律分析:這個並沒有可比性,兩者都屬於專業律師,無法對比出誰好誰差。不論是申請法援還是自行聘請律師,其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請求律師作為訴訟代理人代為訴訟,只是聘請律師的花費有所不同,所以訴訟案件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還是請律師作為訴訟代理人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通常情況下經濟能力尚可的公民不得申請法援只能自行聘請律師,因為法援主要是針對那些經濟貧困需要法律幫助的公民而設立的。

法律依據:《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Ⅲ 如何成為法律援助律師

成為法律援助律師需要首先成為一名社會律師,然後接受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因為實際上我們國家所說的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一般是從社會當中來進行選派的。當然也可以自己向司法局提出申請。

一、如何成為法律援助律師?

成為法律援助律師需要首先成為一名社會律師,然後接受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法律援助律師,包括接受指派從事某一案件法律援助的律師,也包括專職法律援助律師。

1、社會律師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為某一個案件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即某個案件的援助律師。《律師法》規定:律師、律師事務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

2、申請程序如下:取得執業律師資格,並向司法局申請,得到法律援助中心的接收就可以成為法律援助律師庫裡面的候選律師。法援中心接受請求援助當事人的請求,分派給具體的律所,由律所委託援助律師。

3、受聘於司法局下屬法律援助機構專門從事法律援助服務的專職律師(公職律師),實際上是機構工作人員。

4、申請程序如下:去市法律援助中心進行申請,申請通過之後進行面試,面試通過會有通知,可能會進行選拔考試,考試合格就可以進去實習,實習通過了才可以成為專職法律援助律師。

二、相關的要求是什麼?

1、資格證書

要想成為一名律師,最基本的就是要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了。司法考試每年的7月1-15日報名,9月的第二個周六、日考試。

不過提示一下,司法考試素有「中國第一考」之稱,通過率歷年都是比較低,平均大概在10%左右。

2、學歷條件:

做律師一定要通過司法考試,而有資格參加司法考試的,必須是本科或大專的法律專業學生。國家之所以對律師做一個學歷上的要求是因為律師是專業性很強的一個職業,對業務要求很高,還對整個法律體系及流程有很清楚的認識和了解。

3、律師執業證

當然,想要成為律師不是你學歷要求達到也通過了司法考試就可以達到的。通過司法考試以後你還需要去律師事務所實習,實習滿一年,經考核合格,司法機關才會頒發律師執業證給你,然後你就成為了一名執業律師了。

執業證分為ABC三個等級。A證是本科學歷報名並通過全國線;B證是法律專科學歷報名並通過全國線;C證是法律專科報名並通過照顧地區(貧困縣)線。A證可以在全國使用,B、C證可以在當地使用。

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是社會律師當中進行選派的,在這個過程當中的話,如果想要成為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律師,那麼首先是需要具有律師執業資格,然後,還需要提出申請成為援助中心的律師。

Ⅳ 法律援助律師和自已請的律師有什麼不一樣嗎

說到律師這個行業,我想起了去年挺火的一檔綜藝節目。透過節目,我了解到原來律師除了需要具備豐富的法律知識系統外,更需要時刻保持對律師行業的敬畏之心,認真負責對待每一個案件。近年來,法律援助律師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那麼,法律援助律師和自己請的律師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Ⅳ 司法局的法律援助有用嗎

法律援助中心一般是專門為需要律師服務但經濟困難無力聘請律師的弱勢群體及其法律規定必須有律師提供法律幫助而自己又沒有聘請律師的特定人員(如刑事案件中: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和死刑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等人員)提供無償法律服務,而設立的一種專門的法律服務機構。

法律援助機構是負責組織、指導、協調、監督及實施本地區法律援助工作的機構,統稱"法律援助中心",省市及各區、縣均應設立法律援助機構。暫未設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區縣,由各區縣司法局指定職能部門代行法律援助中心職責。

法律援助中心是由出於人權保護和維護司法公正與平衡的目的而設立。

法律援助中心(司法部門設立的)是律師除律師事務所之外的法定執業機構。

(5)法援律師與社會律師擴展閱讀:

法律援助中心的法律依據:

《法律援助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經濟困難的公民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促進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條例獲得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

第三條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第四條 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和地方律師協會應當按照律師協會章程對依據本條例實施的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協助。

第五條 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

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或者安排人員為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六條 律師應當依照律師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依法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接受律師協會和司法行政部門的監督。

第七條 國家鼓勵社會對法律援助活動提供捐助。

第八條 國家支持和鼓勵社會團體、事業單位等社會組織利用自身資源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九條 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有關的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律援助中心

Ⅵ 法援律師一定比花錢請的律師辯護效果差嗎

不一定。要看案件情況。

1、法援律師和非法援律師的區別:

其他案件嫌疑人請的律師有可能是你的法援律師,你的法援律師也有可能被其他案件嫌疑人委託為辯護人。一個律師是否成為法援律師和他的水平無關。法援律師和自己請的律師區別在於一個自己沒花錢,一個自己花錢了,僅此而已。

有人說一分價錢一分貨,便宜沒好貨,更何況是關乎生命與自由的刑事案件,肯定是自己花錢請的律師更加上心,辯護效果會更好。

2、影響辯護效果的因素:

辯護效果的好壞主要取決於案件本身的辯護空間、辯護律師隱返的技巧和水平、認真程度以及法官灶銷飢對於辯護意見的認可程度,其中辯護空間是最重要的。

有可能花錢請的律師會更加認真一點,這並非說是法援律師不認真。對於大部分人來講,拿多少錢出多少力是正常情況,有些地區法援律師做一個刑事案件不到1000元,從經濟角度講,為1000元浪費太多精力確實不值得。而且有些情況不是認真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如果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罪量刑的證據都沒有問題,那無論是法援律師還是自己請的律師辯護效果差不多,根本用不到律師的專業水平,大多數都是「套路辯」,流於形式,甚至可以說有沒有辯護律師都對最終的判決結果沒有多大影響。

總結如下:

如果案件的事實及證據有爭議,那就意味著有辯護空間,這時候律師的技巧和水平、認真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自己請的律師價格肯定會比法援律師貴,這種存斗蠢在辯護空間的案件。

自己請的律師無論是從專業的法律角度還是對客戶負責的角度都會盡最大努力辯護,有時會對法官的最終判決產生很大影響,這種情況下就起到了良好的辯護效果。

Ⅶ 法援律師申請條件

法律援助律師的申請條件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 經濟狀況:申請人因經濟困難,無力或無力完全承擔法律服務費用。
2. 案件性質:申請的案件類型屬於法律援助的范疇,例如請求國家賠償、請求給予社會保險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請求發放撫恤金、救濟金、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等。
3. 特殊人群:盲人、聾人、啞人和未成年人在刑事訴訟中作為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若未委託辯護律師,則有權獲得法律援助。
4. 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對於遭受虐待、遺棄或家庭暴力影響的未成年人,申請法律援助不受經濟困難條件限制;對於無固定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免於核查經濟困難狀況。
申請法律援助律師的程序通常包括:
1. 確認資格:核實是否滿足申請法律援助的經濟條件和案件性質要求。經濟困難公民、特殊案件當事人等可申請法律援助。
2. 准備材料:准備必要的申請文件,如身份證明、經濟狀況說明、案件相關材料等。法律援助機構需公示法律援助的條件、程序、申請材料列表和申請樣本。
3. 提交申請:將申請材料遞交給所在地區的法律援助中心。
4. 審核過程:法律援助中心將審查提交的資料,以確定是否符合法律援助條件。若審核通過,將指派律師為申請人提供服務。
5. 服務提供。
申請法律援助律師所需材料因地區和案件類型而異,但通常包括:
1. 身份證明:申請人需提供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身份證明文件,如戶口簿、暫住證等。
2. 經濟困難證明:提交證明申請人經濟狀況的材料,如低保證明、下崗證、待業證等,以滿足法律援助的經濟條件。
3. 案件相關材料:與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相關的案件材料,如合同、協議、法律文件等。
4. 法律援助申請表:填寫完整的法律援助申請表,包括申請人基本信息、申請法律援助理由、經濟狀況等。
5. 授權委託書:若申請人委託他人代為申請,需提交授權委託書及代理人身份證明。
6. 法律援助公函或委託協議:法律援助律師會見時需攜帶的法律援助公函或與當事人簽訂的委託協議。
7. 律師執業證書:法援律師的執業證書原件及復印件,以證明律師的執業資格。
8. 會見函或介紹信: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時可能需要的文件,由律師事務所出具。
根據《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七條,申請法律援助需提交以下文件和證明材料:
1. 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身份證明,代理申請人還需提供授權證明。
2. 經濟困難證明。
3. 與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
申請應以書面形式提交,填寫申請表;確有困難者可以口頭申請,由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作書面記錄。
法律援助機構在收到申請後,應進行審查。對證件、證明材料不齊全的,可要求補充或說明;未按要求補充或說明的,視為撤銷申請。對需要查證的證明材料,由法律援助機構向有關機關、單位查證。符合條件的,應及時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條件的,應書面通知申請人理由。

熱點內容
明法典婚姻法1042條 發布:2025-05-21 21:37:23 瀏覽:763
酒店財務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1 21:25:56 瀏覽:937
2013新婚姻法房產 發布:2025-05-21 21:24:27 瀏覽:189
法律知識大全內容 發布:2025-05-21 21:18:22 瀏覽:544
武漢司法局陳 發布:2025-05-21 21:15:02 瀏覽:239
新民法典婚姻法婚房的分割 發布:2025-05-21 21:15:02 瀏覽:563
任前法律知識和廉政考試題庫 發布:2025-05-21 21:12:01 瀏覽:978
杭州離婚律師費用 發布:2025-05-21 21:10:39 瀏覽:630
刑事訴訟法精講視頻 發布:2025-05-21 21:03:57 瀏覽:271
未成年人法律知識手冊 發布:2025-05-21 21:02:59 瀏覽: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