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古代法治詩詞

古代法治詩詞

發布時間: 2025-08-16 00:08:03

㈠ 有弘揚法律的古詩詞

1. 千古法律,助我安民
自古以來,法律就是維護社會正義和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國古代,古人們對於法律的制定和執行也有極高的重視。其中,不乏以詩詞作為表達法律精神的媒介。下面,介紹幾首有關古代法律的詩詞,感受千古法律對於安民的重要作用。
2. 「法不傳六耳,故士有焉」
這是晉代名士陶淵明所作的詩句。它表達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即法律不應該只是由權力機關傳達給人民,而是應該廣泛傳播於全社會。只有這樣,才能讓每個人都知道法律的精神,從而積極參與到法律的執行和維護中來。當今社會也應該堅持「法不傳六耳」的原則,通過各種教育和宣傳途徑向全體公民傳遞法律精神。
3.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這是唐代名詩人陸游所作的名句。雖然這句話並不是專門表達法律的精神,但它卻可以引申到對於法律的體會上。法律是維護社會穩定並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而其中最關鍵的便是協調社會各個方面的力量。只有讓法律得到全社會的普遍認同和支持,才能夠真正維護社會的和諧和發展。
4. 「量才而行,法度可立,不量才而行,雖立必傾」
這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隆中對眾人說的話。這句話告訴我們,法律的制定和實施,必須要考慮到社會各個方面以及不同人群的需求和特點。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了解社會狀況和民情,才能夠制定出合適的法律規定,並讓其真正得到貫徹執行。
5.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仁者愛人,人恆愛仁」
這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所說的話。它告訴我們,法律的制定和實施應該以保護人民利益為出發點,讓人民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關懷。同時,也強調了仁愛精神的重要性。在法律實施和執行的過程中,需要充分體現人文關懷和溫度,讓每個人都能夠感受到法律的公正和溫暖。
6. 法律屬於所有人
在現代社會,法律的權威和重要性已經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認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牢記法律的庄嚴和崇高,並時刻以此為准繩行事。同時,也要積極投入到法律的維護和執行中來,共同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7. 結語
古代的法律詩詞,不僅僅是文化遺產,更是對於時代精神和文化價值的重要體現。它們使我們明白,法律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標志,更是保障每個人利益的重要手段。只有深化法治文化,才能夠實現全面依法治國,讓法律成為真正的守護者。

㈡ 描寫「法治」的詩詞有哪些

1.《自到潯陽生三女子因詮真理用遣妄懷》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宦途本自安身拙,世累由來向老多。

遠謫四年徒已矣,晚生三女擬如何?

預愁嫁娶真成患,細念因緣盡是魔。

賴學空王治苦法,須拋煩惱入頭陀。

2.《漁家傲·聽說西方無量樂》

年代: 元 作者: 梵琦

聽說西方無量樂。法王治化消諸惡。天上人間元不隔。相參錯。聖凡平等同圓覺。長見寶花空際落。朝朝暮暮聞音樂。衣食自然非造作。香台閣。遍周國界常寬廓。

3.《治心》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治心無他法,要使百念空。

秋毫作其間,有若海颶風。

颶風孰能止,三日力自窮;我徐躡其後,杲杲日出東。

向來一噫者,畢竟誰為雄?萬里靜海氛,一望開天容。

會從安期生,高會蓬萊宮。

4.《聽蛙方君作八老詩效顰各賦一首內三題餘四十》

年代: 宋 作者: 劉克庄

災禍妖祥判立談,白頭猶舞茜衣衫。

賣符效速拋農業,治崇年深轉法銜。

三老賽冬為殺豕,四婆開歲倩祈蠶。

暮歸舍下分餘胙,不信人間有季咸。

5.《山中采葯》

年代: 宋 作者: 翁卷

岩崖產靈葯,等閑人顧稀。

采掇獲所願,躋登倦忘歸。

沃葉帶露滋,深根涵土肌。

妍光媚幽笈,芳氣盈我衣。

濯以清澗泉,曝之太陽暉。

制治擬如法,服食從所宜。

除痾養天和,仙方豈吾欺,

協彼古修意,庶用延將衰。

將衰償得延,萬事焉足為。

㈢ 有關「法治」的詩詞有哪些

1.政理訟平法治天

作者:榮三金

原文:

執法嚴明善且賢,為民審案慎用權。

公私市物皆有度,政理訟平法治天。

2.法治進萬家

作者:鄒 寧

原文:

依法治國出奇葩,尚德崇儀遍中華。

黃鍾大呂風雅頌,春風伴我進萬家。

3.建設法治無錫

作者:曾壽松

原文:

塵事紛繁憑法治,潔身勤政法為先。

法規嚴峻齊遵守,社會和諧法治篇。

4.法治謠

作者:徐素娥

原文:

權言代法一帚銷,方略為綱看今朝。

法正民安神州樂,律清國治萬民昭。

5.依法治國萬年春 三首

作者:蔡棣華

原文:

改革開創新局面,國富民強巨龍騰。

建功立業須依法,無限前程旭日升。

社會和諧萬象新,城鄉錦綉四時春。

龍騰虎躍千帆疾,法制護航功業存。

創業艱辛守業難,紅旗不倒國方安。

遵循法度金湯固,華夏騰飛日可攀。

6.詠法治

作者:毛明強

原文:

常觀古與今,秩序法中尋。

國治商鞅令,家和琴瑟音。

時時依律則,處處得民心。

法治新城市,和諧勝萬金。

7.沁園春·吟無錫贊法治

作者:吳彩虹

無錫風光,千頃煙波,萬戶廠商。望波濤浩渺,連通皖浙;產銷暢旺,跨越洲洋。汽艇游湖,靈山禮佛,品茗泉邊興味長。清寧夜,看市容璀璨,滿目琳琅。 城鄉如此輝煌,幸法治英雄日夜忙。有人民法院,公平正義;公安民警,守崗巡防。檢察司法,糾紛化解,天網恢恢狐鼠慌。吟無錫,正千帆競發,追向朝陽。

8.記《無錫普法》雜志

作者:馮榮興

原文:清明盛世究原因,法治領先由此生。

銅表始終規天地,恩威到底不由人。

從來治國憑圭臬,畢竟安邦靠經綸。

法海迷航誰指引?當代韋陀點迷津。

㈣ 關於法制的古詩詞

1、《長歌行》——宋代梅堯臣

富貴拘法律,貧賤畏笞榜。生既若此苦,死當一切平。

白話譯文:富貴不應該拘束法律,貧賤的人,也不需要畏懼法律。人生下來就是這樣的痛哭,死去也應該一樣的安靜平和。

2、《自尤》——宋代 蘇洵

此雖法律所無奈,尚可仰首披蒼旻。天高鬼神不可信,後世有耳猶或聞。

白話譯文:這就是法律的無奈了,我依然可以抬頭問蒼天為什麼會這樣。天這么高,鬼神沒有辦法相信,但是後世的人們一定還是會聽聞我們現在聽見的話。

3、《寄盧仝》——唐代韓愈

先生事業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繩己。

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窮終始。

往年弄筆嘲同異,怪辭驚眾謗不已。

近來自說尋坦途。猶上虛空跨綠駬。

白話譯文:先生事業不可量,只有用法律自己糾正自己。春秋三傳束高閣,獨自抱著經卷徹底終結。

去年弄筆嘲笑相同,怪辭驚嚇眾人誹謗不停。最近,我從喜歡尋坦途。還上空中跨越綠色駬。

4、《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宋代 陳襄

我愛仙居好,公餘日在房。

憂民極反覆,責已未周詳。

法律行隨手,詩書坐滿箱。

老來須向學,多病喜平康。

白話譯文:我愛仙居好,你多天在房。憂慮百姓極其反復無常,責備自己沒有周詳。

法律行為隨手,《詩》、《書》坐滿箱子。老來要去學,多病喜平康。

5、《秋懷》——宋代陸游

頷須白盡愈落寞,始讀法律親笞榜。

訟氓滿庭鬧如市,吏牘圍坐高於城。

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傾稀餳。

平生養氣頗自許,雖老尚可吞司並。

白話譯文:下巴必須在全好落寞,開始讀法律親自打榜。訴訟民滿院子鬧到市場,官吏文書圍坐高在城。

不嫌我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傾稀糖。平時供養自己很同意,雖然我還可以吞司都。

㈤ 關於法治強國的詩句

1.關於法治的 詩句

西周 親親尊尊行五禮,(親其所親,尊其所尊;五禮:吉凶禮賓嘉) 質牛劑器貸傅別。

(買賣:牛、奴隸稱為質,器具等稱為劑;借貸關系:傅別) 六禮七出三不去,(婚姻六禮;休妻制度) 立嫡以長不以賢。(嫡長子繼承製) 聽訟斷獄表刑禮,(民刑區分;德主刑清乎豎輔,出禮入刑,相為表裡) 辭色氣耳目真偽。

(五聽) 官來伙反內惟過,(五過) 群臣官吏刺國人。(司法三刺) 春秋戰國 鄭鑄刑書晉鑄鼎,(名稱不同,也有先後,但都在鼎上鑄) 鄧析私殺用竹刑。

(鄧析私寫竹刑,被王殺之,但用其竹刑,諷刺) 盜賊網捕魏雜具,(魏國李悝做法經六章) 商鞅律改法治秦。(秦改法為律,有內涵) 輕罪重刑法經論,(重刑原則) 六禁雜典具總則。

(六禁規定在「雜」章;「具」為總則,具其加減) 強秦勵耕軍功獎,(井田制、軍功等制度強國) 廢卿郡縣奸誣連。(削弱地方權力,建立縣亭制,誣告反坐,株連制度) 漢 上請恤刑相首匿,(上請制度;親親得相首匿:漢宣帝) 緹縈上文廢肉刑。

(文:指漢文帝;廢肉刑是「雖有減刑之名,卻有殺戮之實」) 春秋決獄心定罪,(春秋決獄的宗旨是:以心定罪) 秋冬行刑應天人。(秋東時節,天地肅殺,好日子,以後就有了「秋審」等) 三國兩晉南北朝 魏八議,(曹魏) 南陳北魏官當始。

(官當在兩個地方開始:南朝陳國和北朝魏國,不是三國的曹魏) 齊重罪,(重罪十條) 晉齊五服以制罪。(晉律北齊,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相犯者遠近高低各不同) 北魏死刑需復奏,(死刑復核) 南北宣布廢宮刑。

(法律宣布廢,但後世還有) 北魏胡刑鞭與杖,(胡人之刑:鞭與杖) 齊律啟後又承前。(齊律地位很高,但說隋律有承前啟後也是正確的) 隋 隋文煬帝開皇律,莫要十罪要十惡。

商周黥劓剕宮辟,(舊五刑) 更得笞杖徒流死。(新五刑) 唐 高祖建唐顯武德,(唐高祖奪天下,作《武德律》) 貞觀作律加役流。

(貞觀之治) 永徽高宗唐疏議,(高宗答大年代作永微疏議,史稱唐疏議,) 刑統匯編政六典。(刑法匯編;行政法典) 公罪私罪吏憂喜,(公罪輕私罪重,官吏兩為難) 未舉自首揭自新。

(自首和自新的界限) 類推以明舉輕重,(諸斷罪而無正條,其應出罪者則舉重以明輕,其應入罪者則舉輕以明重) 贓殺保辜化外人。(六贓;六殺;保辜;化外人) 宋 編敕破律宋刑統,(皇權當道,一人說了算) 折杖配役常凌遲。

(但《宋刑統》沒有正式規定「凌遲」) 契約細分買典借,(商事發達) 室女分承准妻離。(女人地位提高:在室女可以繼承;妻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提出離婚) 翻異別勘另審訴,(注意操作方式) 證據勘驗原被舉。

(講究證據調查;舉證責任明確) 南宋慶元凌遲定,(凌遲源於五代西遼) 立命繼子與絕女。(夫亡而妻在,立繼從妻,稱立繼,夫妻俱亡,立繼從其尊長,稱命繼;女子和繼子有繼承權,但分在室女和出嫁女時候各人繼承比例不同) 明 明刑弼教朱大誥,(大誥只在朱元璋時代用,明刑弼教是對刑罰理學角度另一種解釋) 大明會典學六唐。

(行政法) 重輕兩極衛廷杖,(標榜新意,重其所重,輕其所輕;「衛」是間諜;廷杖讓老臣顏面何存?借口奸黨充軍刑。(奸黨:是為皇帝任意殺戮功臣提供法律依據;充軍是流刑以外增加) 清 大清律例集大成,(封建法律的大成者) 事成條則例統稱。

(法律形式:事例、成例、條例、則例) 大清會典仿明政,(行政法) 文字無獄類大逆。(雖無「文字罪」,但將其視為「大逆」) 晚清 現行刑律渡新律,(清楚哪個是過度性的) 首創商律和民草。

司法行政始離異,欽定憲綱挽殘局。民國 臨時約法史憲件,(第一個憲法性文件) 天壇憲草限袁賊。

(孫文限制袁世凱的法律手段:共和制) 奈何約法復辟帝,(袁世凱也作約法掃除障礙) 賄選憲法正式行。(曹琨賄賂當選,正式實行憲法) 明清會審制度 (明) 重案朝審五大宦,九卿圓審翻供皇 (清) 京師熱,笞杖快決好空牢,(笞杖等輕刑集中復核,能放則放) 清秋爽,斬絞監侯死復審,(地方上報死刑(頃擾斬絞監侯)的復審) 霜降朝,刑部嫌重附京侯。

(1、刑部判決重的;2京師附近斬絞監侯的復審)。

2.求幾個古代關於法制的詩句

中國法制史之律(卷一)西周親親尊尊行五禮,(親其所親,尊其所尊;五禮:吉凶禮賓嘉)質牛劑器貸傅別。

(買賣:牛、奴隸稱為質,器具等稱為劑;借貸關系:傅別)六禮七出三不去,(婚姻六禮;休妻制度)立嫡以長不以賢。(嫡長子繼承製)聽訟斷獄表刑禮,(民刑區分;德主刑輔,出禮入刑,相為表裡)辭色氣耳目真偽。

(五聽)官來伙反內惟過,(五過)群臣官吏刺國人。(司法三刺)春秋戰國鄭鑄刑書晉鑄鼎,(名稱不同,也有先後,但都在鼎上鑄)鄧析私殺用竹刑。

(鄧析私寫竹刑,被王殺之,但用其竹刑,諷刺)盜賊網捕魏雜具,(魏國李悝做法經六章)商鞅律改法治秦。(秦改法為律,有內涵)輕罪重刑法經論,(重刑原則)六禁雜典具總則。

(六禁規定在「雜」章;「具」為總則,具其加減)強秦勵耕軍功獎,(井田制、軍功等制度強國)廢卿郡縣奸誣連。(削弱地方權力,建立縣亭制,誣告反坐,株連制度)漢上請恤刑相首匿,(上請制度;親親得相首匿:漢宣帝)緹縈上文廢肉刑。

(文:指漢文帝;廢肉刑是「雖有減刑之名,卻有殺戮之實」)春秋決獄心定罪,(春秋決獄的宗旨是:以心定罪)秋冬行刑應天人。(秋東時節,天地肅殺,好日子,以後就有了「秋審」等)三國兩晉南北朝魏八議,(曹魏)南陳北魏官當始。

(官當在兩個地方開始:南朝陳國和北朝魏國,不是三國的曹魏)齊重罪,(重罪十條)晉齊五服以制罪。(晉律北齊,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相犯者遠近高低各不同)北魏死刑需復奏,(死刑復核)南北宣布廢宮刑。

(法律宣布廢,但後世還有)北魏胡刑鞭與杖,(胡人之刑:鞭與杖)齊律啟後又承前。(齊律地位很高,但說隋律有承前啟後也是正確的)隋隋文煬帝開皇律,莫要十罪要十惡。

商周黥劓剕宮辟,(舊五刑)更得笞杖徒流死。(新五刑)唐高祖建唐顯武德,(唐高祖奪天下,作《武德律》)貞觀作律加役流。

(貞觀之治)永徽高宗唐疏議,(高宗年代作永微疏議,史稱唐疏議,)刑統匯編政六典。(刑法匯編;行政法典)公罪私罪吏憂喜,(公罪輕私罪重,官吏兩為難)未舉自首揭自新。

(自首和自新的界限)類推以明舉輕重,(諸斷罪而無正條,其應出罪者則舉重以明輕,其應入罪者則舉輕以明重)贓殺保辜化外人。(六贓;六殺;保辜;化外人)宋編敕破律宋刑統,(皇權當道,一人說了算)折杖配役常凌遲。

(但《宋刑統》沒有正式規定「凌遲」)契約細分買典借,(商事發達)室女分承准妻離。(女人地位提高:在室女可以繼承;妻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提出離婚)翻異別勘另審訴,(注意操作方式)證據勘驗原被舉。

(講究證據調查;舉證責任明確)南宋慶元凌遲定,(凌遲源於五代西遼)立命繼子與絕女。(夫亡而妻在,立繼從妻,稱立繼,夫妻俱亡,立繼從其尊長,稱命繼;女子和繼子有繼承權,但分在室女和出嫁女時候各人繼承比例不同)明明刑弼教朱大誥,(大誥只在朱元璋時代用,明刑弼教是對刑罰理學角度另一種解釋)大明會典學六唐。

(行政法)重輕兩極衛廷杖,(標榜新意,重其所重,輕其所輕;「衛」是間諜;廷杖讓老臣顏面何存?借口奸黨充軍刑。(奸黨:是為皇帝任意殺戮功臣提供法律依據;充軍是流刑以外增加)清大清律例集大成,(封建法律的大成者)事成條則例統稱。

(法律形式:事例、成例、條例、則例)大清會典仿明政,(行政法)文字無獄類大逆。(雖無「文字罪」,但將其視為「大逆」)晚清現行刑律渡新律,(清楚哪個是過度性的)首創商律和民草。

司法行政始離異,欽定憲綱挽殘局。民國臨時約法史憲件,(第一個憲法性文件)天壇憲草限袁賊。

(孫文限制袁世凱的法律手段:共和制)奈何約法復辟帝,(袁世凱也作約法掃除障礙)賄選憲法正式行。(曹琨賄賂當選,正式實行憲法)明清會審制度(明)重案朝審五大宦,九卿圓審翻供皇(清)京師熱,笞杖快決好空牢,(笞杖等輕刑集中復核,能放則放)清秋爽,斬絞監侯死復審,(地方上報死刑(斬絞監侯)的復審)霜降朝,刑部嫌重附京侯。

(1、刑部判決重的;2京師附近斬絞監侯的復審)。

3.有關法治的詩詞

1.《比得寒疾用道士養生法治其內郡幕徐天隱遺以》宋代:毛滂江南卑濕地,往往如長沙。

薄寒能中人,毛立噤齒牙。初猶遭蒸炊,又似縛且檛。

淫祠亂昏俗,過福專群鴉。參軍支病骨,抱案隨吏衙。

鬼蓋乘其窮,屢以寒熱加。定知鬼非人,吾誰彼疵瑕。

烏飢集屋樑。聊試彈以笯。

手摩田中丹,三關氣成霞。房圖引芸蒿,相與排陰邪。

此鬼不足施,霍然促脂車。2.《送楊舒州》宋代:衛博我昔懷軍書,西行盡淮泗。

是時敵方張,長江飲渴騎。憨將何一律,兩地一朝棄。

川原厭膏血,關山接烽燧。巋然舒子國,屹立干戈地。

中有袴襦民,未可文法治。瘡痍待良葯,天子念循吏。

誰厭承明直,雅是詩書帥。淮揚君肯薄,吾丘世寡二。

正須烹鮮手,往述羨魚意。前驅觸炎熱,弭節及涼吹。

朝衙百吏散,閉合有餘致。臨州古雲樂,此理敢輕議。

近聞今單於,已遣朝正使。公師杜征南,郡得漢龔遂。

里閭息愁嘆,扞牧殆餘事。政成多暇日,寄我千金字,淮魚秋正美,灊山日空翠。

匹馬不作難,為公十日醉。頗見有此客,要使州人記。

4.關於「法治」的詩詞有哪些

1.《咸陽縣令求清渭樓詩和何子應長句》年代: 宋 作者: 蘇籀

秦如蒹葭未飽霜,四維不舉空豪強。

神疲鬼乏赴功利,兆自襄公終始皇。

富極薰天力斡地,諸侯西來誰敢當。

范雎李斯乘利勢,蒙驁白起先戎行。

韓盧前奔宋鵲舉,角逐海內如驅羊。

干戈取之刑法治,舉事誇淫惟快意。

2.《比得寒疾用道士養生法治其內郡幕徐天隱遺以》年代: 宋 作者: 毛滂

江南卑濕地,往往如長沙。

薄寒能中人,毛立噤齒牙。

初猶遭蒸炊,又似縛且檛。

淫祠亂昏俗,過福專群鴉。

參軍支病骨,抱案隨吏衙。

3.《送楊舒州》年代: 宋 作者: 衛博

我昔懷軍書,西行盡淮泗。

是時敵方張,長江飲渴騎。

憨將何一律,兩地一朝棄。

川原厭膏血,關山接烽燧。

巋然舒子國,屹立干戈地。

中有袴襦民,未可文法治。

4. 史記·八書·樂書 司馬遷 西漢

地之道,寒暑不時則疾,風雨不節則飢。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時則傷世。事者,民之風雨也,事不節則無功。然則先王之為樂也,以法治也,善則行象德矣。

5.史記·七十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 司馬遷 西漢

拔之。後四年,藺相如將而攻齊,至平邑而罷。其明年,趙奢破秦軍閼與下。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衛博還有那些詩詞?

《病中書懷》年代: 宋 作者: 衛博

平生技拙笑屠龍,去國尤慚易道東。

回望飛雲親舍下,不堪伏枕左書空。

四方未了男兒志,一飯長懷國士風。

憐我已深兄弟好,原從之子客東蒙。

5.關於法制的古詩詞

1、《長歌行》——宋代梅堯臣

富貴拘法律,貧賤畏笞榜。生既若此苦,死當一切平。

白話譯文:富貴不應該拘束法律,貧賤的人,也不需要畏懼法律。人生下來就是這樣的痛哭,死去也應該一樣的安靜平和。

2、《自尤》——宋代 蘇洵

此雖法律所無奈,尚可仰首披蒼旻。天高鬼神不可信,後世有耳猶或聞。

白話譯文:這就是法律的無奈了,我依然可以抬頭問蒼天為什麼會這樣。天這么高,鬼神沒有辦法相信,但是後世的人們一定還是會聽聞我們現在聽見的話。

3、《寄盧仝》——唐代韓愈

先生事業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繩己。

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窮終始。

往年弄筆嘲同異,怪辭驚眾謗不已。

近來自說尋坦途。猶上虛空跨綠駬。

白話譯文:先生事業不可量,只有用法律自己糾正自己。春秋三傳束高閣,獨自抱著經卷徹底終結。

去年弄筆嘲笑相同,怪辭驚嚇眾人誹謗不停。最近,我從喜歡尋坦途。還上空中跨越綠色駬。

4、《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宋代 陳襄

我愛仙居好,公餘日在房。

憂民極反覆,責已未周詳。

法律行隨手,詩書坐滿箱。

老來須向學,多病喜平康。

白話譯文:我愛仙居好,你多天在房。憂慮百姓極其反復無常,責備自己沒有周詳。

法律行為隨手,《詩》、《書》坐滿箱子。老來要去學,多病喜平康。

5、《秋懷》——宋代陸游

頷須白盡愈落寞,始讀法律親笞榜。

訟氓滿庭鬧如市,吏牘圍坐高於城。

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傾稀餳。

平生養氣頗自許,雖老尚可吞司並。

白話譯文:下巴必須在全好落寞,開始讀法律親自打榜。訴訟民滿院子鬧到市場,官吏文書圍坐高在城。

不嫌我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傾稀糖。平時供養自己很同意,雖然我還可以吞司都。

6.關於「法制」的古詩有哪些

1.(唐) 韓愈《寄盧仝》

彼皆刺口論世事,有力未免遭驅使。先生事業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繩己。

2.(宋)蘇軾《石鼓》

掃除詩書誦法律,投棄俎豆陳鞭杻。當年何人佐祖龍,上蔡公子牽黃狗。

3.(宋)陸游《秋懷》

頷須白盡愈落寞,始讀法律親笞榜。訟氓滿庭鬧如市,吏牘圍坐高於城。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傾稀餳。平生養氣頗自許,雖老尚可吞司並。何時擁馬橫戈去,聊為君王護北平。

4.(宋)蘇轍《送傅宏著作歸覲待觀城闕》

膠西前輩鄭康成,千載遺風及後生。舊學詩書儒術富,兼通法律吏能精。還家彩服頻為壽,得邑河壖喜有兵。民事近來多迫促,弦歌聊試武城聲。

5.(宋)並敘《次韻子瞻見寄》

矯時自信力不足,從政敢謂學已優。閉門卻掃誰與語,畫夢時作鈞天游。自從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無術。

6.(宋) 陳襄《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我愛仙居好,公餘日在房。憂民極反覆,責已未周詳。法律行隨手,詩書坐滿箱。老來須向學,多病喜平康。

7.(宋)高斯得《孤憤吟上十韻》

每篇必寓憂世懷,直筆寧愁當國忤。法律森嚴信殊絕,對屬始終無齟齬。嗟予衰老才力弱,稽首名賢晨夕慕。憂來援筆偶成章,力戒負囊毋輒露。

8.(宋)毛直方《贈督師曹將軍》

泰階煌煌色已齊,祥飆為掃蚩尤旗。幅員浩盪春台熙,不遺桴鼓驚鋤犁。羽林宿衛環三陲,居安節慮忘戰危。整暇自許忘其機,司馬八法律以規。蒐苗獮狩凜弗違,碧油有幢儼軍師。

9.(宋)梅堯臣《送何濟川學士知漢州》

府胥喜君來,督責去暴抶。疾苦無不求,前人唯法律。晝錦榮既浮,康民美方溢。真為丈夫志,豈是名過實。

10.(宋)張鎡《次韻傅景夏見贈兼簡徐季益》

懶情妨勇志,闇識乖明時。昔人嗟遠矣,有夢那見之。百計諧余衷,第一證以詩。合處即券鑰,寧問渠為誰。端居逼仄胸,旦旦荊榛披。又如涸轍魴,縱漾清塘陂。宗旨要領會,法律忌脫遺。

7.關於法制的古詩句

歌詩謠》之一百八十六 遵紀守法三句半

姒傳雙

引言

1.舊有《莫爭打》一詩

時閑憤怒便引拳,

招引官方在眼前。

下獄戴枷遭責罰,

更須枉費幾文錢。

2.舊有《莫應對》一詩

人來罵我逞無明,

我若還他便斗爭。

聽似不聞休應對,

一支蓮在火中生。

3.舊有《戒爭地詩》

他侵我界是無良,

我與他爭未是長。

布施與他三尺地,

休誇誰弱又誰強。

8.有關法制的古詩詞

自從四方多法律宋並敘 《次韻子瞻見寄》 8、不將法律作春秋宋陳普 《詠史上·宣帝》 10、掃除詩書誦法律宋蘇軾 《石鼓》 4、法律滲商君宋何夢桂 《和夾谷書隱先生寄題蛟峰石峽書院三十韻》 14、司馬八法律以規宋毛直方 《贈督師曹將軍》 15 1、法律忌脫遺宋張鎡 《次韻傅景夏見贈兼簡徐季益》 20、法律行隨手宋陳襄 《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11、前人唯法律宋梅堯臣 《送何濟川學士知漢州》 17、兼通法律吏能精宋蘇轍 《送傅宏著作歸覲待觀城闕》 7、富貴拘法律宋梅堯臣 《長歌行》 16、恥言法律羞丘戎宋蘇轍 《新作南門》 19、先公法律自治身宋陳宓 《送師道弟守德慶》 9、惟用法律自繩己唐韓愈 《寄盧仝》 2、自従四方多法律宋蘇轍 《次韻子瞻見寄》 6、此雖法律所無奈宋蘇洵 《自尤》 18、法律存 *** 《唐受命讖》 3、始讀法律親笞榜宋陸游 《秋懷》 5、法律剡章真未盡宋陳造 《次韻黃簿》 12、法律森嚴信殊絕宋高斯得 《孤憤吟上十韻》 13、且說高王寬法律宋鄭剛中 《樓樞蜜過華山浩然有念古慕希夷之心謹用韻作》 21。

熱點內容
民法扣工資 發布:2025-08-16 01:27:54 瀏覽:386
司法考試6 發布:2025-08-16 01:27:04 瀏覽:772
存款保險條例是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6 01:07:04 瀏覽:214
蒂法官方cp 發布:2025-08-16 00:55:05 瀏覽:313
交通法規的英文 發布:2025-08-16 00:47:07 瀏覽:445
食品安全管理法規 發布:2025-08-16 00:39:14 瀏覽:947
懟法官死刑 發布:2025-08-16 00:11:40 瀏覽:430
古代法治詩詞 發布:2025-08-16 00:08:03 瀏覽:140
倉儲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6 00:06:48 瀏覽:335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名詞解釋 發布:2025-08-16 00:06:46 瀏覽: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