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個人向公司提供短期勞務適用合同法嗎

個人向公司提供短期勞務適用合同法嗎

發布時間: 2022-05-16 04:58:51

① 短期勞務合同受到法律保護

法律分析:受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勞動合同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二十一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第二十七條 第一款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② 公司簽勞務合同合法嗎

合法。作為用人單位,法律允許其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或勞務關系。二者建立了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而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產生的法律關系。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而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法律分析
雙方經過協商,可以簽訂勞務合同,勞務合同是民事合同,是當事人各方在平等協商的情況下達成的,就某一項勞務以及勞務成果所達成的協議,通常意義上是指僱傭合同。勞務合同是作為獨立經濟實體的單位之間、公民之間以及它們相互之間就有關提供和使用勞動力問題而訂立的協議。勞務合同不屬於勞動合同,從法律適用看,勞務合同適用於合同法以及其它民事法律所調整,而勞動合同適用於勞動法以及相關行政法規所調整。勞務合同有以下特徵:(1)主體的廣泛性與平等性。勞務合同的主體既可以是法人、組織之間簽訂,也可以是公民個人之間、公民與法人組織之間,一般不作為特殊限定,具有廣泛性。(2)合同標的的特殊性。勞務合同的標的是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提供的活勞動,即勞務,它是一種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九條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
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③ 個人之間形成的勞務關系是否受到勞動合同法及勞動法調整

個人之間的勞務關系不受勞動合同法及勞動法的約束,只能是僱傭關系,應該有協議才能充分保護雙方的合法權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屬於《工傷保險條例》[2] 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

第十二條
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
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④ 企業和個人簽訂勞務合同合法嗎

企業可以和個人簽訂勞務分包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二十九條建築工程總承包單位可以將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分包單位;但是,除總承包合同中約定的分包外,必須經建設單位認可。

建築工程總承包單位按照總承包合同的約定對建設單位負責;分包單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約定對總承包單位負責。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就分包工程對建設單位承擔連帶責任。

需要提醒的是,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的規定,個人承包經營違反本法規定招用勞動者,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發包的組織與個人承包經營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因此企業勞務外包最好是找法人實體作為承包單位,以減少風險。

⑤ 勞務關系適用勞動法嗎

不適合。勞務合同不同於勞動合同,不適用勞動合同法而適用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勞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⑥ 個人僱傭關系可以簽訂勞動合同嗎,合法嗎

分兩種情況:

1、如果是經工商部門批准登記注冊,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也就是勞動合同法里所說的個體經濟組織,那麼簽訂勞動合同合法,受法律保護。

2、如果雖以個體工商戶注冊登記,但沒有招用僱工,如同人們通常所稱的「夫妻店」等,這樣的個體戶沒有僱工,全靠自己家裡人提供勞動,相互之間不構成勞動關系,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6)個人向公司提供短期勞務適用合同法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第八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條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⑦ 勞務合同適用於勞動合同法嗎

勞務合同不同於勞動合同,不適用《勞動合同法》,但可以適用《合同法》和《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7)個人向公司提供短期勞務適用合同法嗎擴展閱讀

一般情況下,銀行招聘分為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校園招聘又分為春季校園招聘和秋季校園招聘。而大部分情況下,校園招聘都是簽署勞動合同,成為銀行的正式員工。而社會招聘中一種是勞動合同制的,另外一種就是勞務派遣制的。這邊想要說的是,勞動合同制的就是所謂的正式工,而勞務派遣制的屬於非正式工。

銀行系統的招聘存在兩種用工制度:一類是勞動合同制,一類是勞務派遣制。這兩類分屬於不同的用工方式,在工資、福利及待遇方面會存在一些差異。

勞動合同制員工是和銀行直接建立勞動關系並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就是大家平時所說的正式工,大家比較有疑問的「定向招聘」也屬於正式工,因為定向招聘的公告里明確說了是「錄用後直接與銀行簽訂勞動合同」

勞務派遣制員工是和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然後由勞務公司派到銀行提供的崗位工作的員工,雖然不屬於銀行合同制員工范圍,但是屬於從業人員統計范圍。

⑧ 短期工應該簽勞動合同,還是勞務合同

短期用工,按照我國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也要簽訂勞動合同,這是屬於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而不是簽訂勞務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十二條規定: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第十五條規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以某項工作的完成為合同期限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8)個人向公司提供短期勞務適用合同法嗎擴展閱讀:

1、《勞動合同法》第三條規定,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

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2、《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⑨ 個人與個人簽的勞務合同是否有效

無效。在勞動合同法第二條明確規定適用范圍,即用人單位只能是: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原文條款如下: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熱點內容
英國法院網 發布:2025-05-21 06:23:27 瀏覽:568
刑法必背119 發布:2025-05-21 06:18:52 瀏覽:560
國家電大家庭婚姻法 發布:2025-05-21 06:16:52 瀏覽:465
合同法有關履行條款 發布:2025-05-21 06:15:31 瀏覽:620
婚姻法兩歲一下 發布:2025-05-21 06:13:14 瀏覽:563
婚姻法教育費包含 發布:2025-05-21 06:12:30 瀏覽:198
極重性耳聾有辦法治療嗎 發布:2025-05-21 05:44:57 瀏覽:971
賺錢快方法學生黨 發布:2025-05-21 05:44:14 瀏覽:149
有權對刑法進行司法解釋的機關是 發布:2025-05-21 05:34:03 瀏覽:856
刑法大腳 發布:2025-05-21 05:32:07 瀏覽: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