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對大學生影響
A. 結合實際,談談大學生學習《勞動法》的積極意義.
學習了新《勞動合同法》,通過這次學習,真正的認識到了 勞動合同法的價值。
1、切實保護勞動者的合法利益 新《勞動合同法》在總則第一條中就明確規定「為了完善 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 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2、試用期有了明確的規定 新《勞動合同法》第二章第十九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 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 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三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 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 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 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3、年紀大的勞動者也受到了勞動合同法的保護 新《勞動合同法》第四章第四十四條規定:勞動者開始依法 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 現在的社會有很多的農村年紀大的外出打工者,他們就不能 達到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待遇。因此,在他們外出打工的過 程中,就能夠得到 《勞動合同法》的保護,而不用受那些老闆 的不公正待遇。
4、明確了用人單位的責任 新《勞動合同法》第七章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 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 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 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 二倍的工資。 新的勞動合同法的施行,對我們勞動者有了一個根本的保 證,而且也對企業有了一個法律約束。相信我們在新的勞動合同 法的影響下,我們的企業與勞動者關系一定會有一個質的變化。
B. 在校大學生可以簽訂勞動合同嗎
在校大學生可以簽訂勞動合同。
在校生與用人單位之間以建立長期、穩定的勞動關系為目的,勞動者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有明確的工作崗位,並接受用人單位支付的報酬。
勞動合同,又稱勞動契約、勞動協議。勞動合同是調整勞動關系的基本法律形式,也是確立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勞動關系的基本前提,在勞動法中占據核心的地位。
簽訂勞動合同要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平等自願是指勞動合同雙方地位平等,應以平等身份簽訂勞動合同。自願是指簽訂勞動合同完全是出於本人的意願,不得採取強加於人和欺詐、威脅等手段簽訂勞動合同。協商一致是指勞動合同的條款必須由雙方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才能簽訂勞動合同。
簽訂勞動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執行勞動合同制度過程中有些合同規定女職工不得結婚、生育子女;因工負傷協議「工傷自理」,甚至簽訂了生死合同等顯失公平的內容,違反了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使這類合同自簽訂之日起就成為無效或部分無效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C. 勞動合同法的特點和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題目太大了。最大的影響就是大學生畢業工作後就與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要簽勞動合同,適用勞動合同法。
D. 勞動法對學生實用不
可以適用。還未畢業的學生出來實習只要不在《勞動法》第十五條和《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禁止之列,都能與企業簽《勞動合同》。
《勞動法》第十五條規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審批手續,並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此處要正確理解《意見》第12條的立法精神,《意見》第12條的是為了考慮工作時間較為零星而設立的,並非禁止不簽合同。
《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大學生實習期間,只是未拿到畢業證而已,是文憑問題,法律對就業並沒有文憑限制,實習期已經不用再上課了,所以不再屬於勤工儉學的范疇,而且即使還未到實習期,如果與用人單位就簽了合同,並沒有違反《意見》第12條的規定,因為該條規定是「可以不簽」,不是「應當不簽」,所以這種情形簽了只要不違反《勞動法》第十五條和《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情形,都是有效的,而且司法實踐中也是這樣做的,當然,如果已領到《大學生就業推薦表》那就更有資格就業了。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
綜上所述,還未畢業的學生出來實習只要不在《勞動法》第十五條和《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禁止之列,都能與企業簽《勞動合同》。
縱橫法律網 楊冬梅律師
E. 在校大學生是否適用勞動合同法
我是法學專業復學生制
在校大學生是不適用勞動合同法的
因為勞動合同法里的勞動者不包括在校大學生
雖然在法律層面上沒有直接規定不適用
但是在實踐中是沒有的
當然有些地方比如說上海有明確規定勞動合同法的主體范圍
在校大學生如果打工受傷可以要求僱主承擔僱主責任
生病的話,現在的大學生都有統一醫保
F. 勞動合同法有關實習生的規定
目前出現此抄類糾紛或爭議時,襲你可以主動要求跟酒店簽訂勞動保障協議,如果酒店不簽訂你完全可以去法院起訴,要求酒店跟你簽訂勞動保障協議。
不過我感覺意義不是很大,個體在強大你也強大不過集體啊,好好考慮一下吧。現在這社會就是這樣。
下面這些是我在別的地方看到了你自己看一下吧。
肖律師指出,出台詳細、嚴格的法律或行政規章制度,這對在校學生、學校和實習單位都是一種保護。而目前的情況下,實習期間遭受權益侵犯的,一般只能通過協商解決。
在法律尚未完善的情況下,實習生自我保護最有效和可行的辦法,是與實習單位簽訂勞動保障協議。也就是說,實習生要到實習單位時,主動要求和實習單位簽訂勞動保障協議,約定有關在工作中受傷是否享受工傷待遇、如何賠償,以及勞動報酬等問題。雙方一旦就合同達成一致,就會發生法律效力。
推出社會實踐保險
廣東鑫一華律師事務所的唐紅炬律師則建議,應由保險公司推出一種「大學生社會實踐險」,然後由學校統一為外出實習的學生購買。這樣,一旦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發生人身意外傷害,就可以由保險公司保障學生的權益。
G. 大學生簽的勞動合同有效嗎
各位同學,無論你是大幾,今天呢我要給你們做一個法律科普,內容是關於你沒滿18歲也沒畢業,那麼你簽的合同到底還有沒有效?你能不能簽合同呢?
總而言之,其實法律這方面確實有一點復雜,但是我就告訴你們,我希望同學們明白啊,你們是要承擔這些法律責任的,而剛才說的這些呢又是咱們大學生啊就業是最容易崴的坑,那這個時候我就在以便三方協議啊。因為他是鑰匙合同,就是他把你所有的條款基本上給你規定好了,而且呢他也只有咱們畢業班同學才有領取資格,你同學說那我出去我寒暑假我去兼個職。你領不到這個三方協議的,因為學校它實際上並沒有那麼鼓勵。呃,所以這個三方協議呢他是把學校和學生僅僅綁定,就是你和人家就業單位簽了合同,但是學校也要和學生一起承擔責任的。而這也是很多就業單位不願意麵對的情況,所以要做一個對自己負責任的人。
H. 在校大學生為什麼不能簽勞動合同
依據原勞動部於1995年頒布的《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此時在校學生與用人單位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可以簽訂實習協議。
實習是以學習為目的,到相關單位參加社會實踐,沒有工資,不存在由實習生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明確崗位、報酬、福利待遇等情形。雖未畢業但向公司表達了求職就業願望,並進行了求職登記,求職人員登記表中登記其為某屆畢業生,而也存在實習年。
(8)勞動合同法對大學生影響擴展閱讀:
在校學生受教育管理部門和高校的管理,教育部門和高校有督促學生以圓滿完成學業、禁止大學生在學習期間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如果在校生已經完成學業自然不收這一限制。在校學利用課余時間參加社會服務和勤工儉學,這是事實。
還有一個事實是,在臨近畢業的當年1至5月有些在校生就開始聯系用人單位直接就業了,為此,學校也會為促進學生就業向未畢業的學生發《畢業生雙向選擇就業推薦表》,其應聘求職的行為可以視為就業行為,自然可以認定為適合的勞動合同主體。
既然是勞動合同主體,也就受到用人單位的管理,勞動關系的認定就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存在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