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概論第四版

經濟法概論第四版

發布時間: 2022-05-16 10:06:59

⑴ 我想跨系考法律學的研究生,應該看些什麼書比較好呢

黃常仁,《刑法總論》,漢興書局
~以上乃歐陸法系中文刑法教科書中的入門好書,體系完整,燦然大備

魏振瀛 主編《民法學》考研同學稱之為民法紅寶書

王利明 主編《合同法疑難案例研究》《中國民法案例與學理研究》叢書

梁慧星先生主編的〈民商法論叢〉〈中國民商法專題研究叢書〉

三聯版的
《歷史深處的憂慮》
《總統是靠不住的》
《我也有一個夢想》

高銘煊、馬克昌著,中國法制出版社的《刑法學

1《歷代刑法考》
2《漢律摭遺》
3《唐律疏議箋解》
4《唐明律合編》
5《讀例存疑》
6《九朝律考》
7《通典》
8《通志》
9《文獻通考》
10《歷代會要》
11《二十四史刑法志》
12《尚書》
13《春秋公羊傳》
14《周禮》
15《儀禮》
16《禮記》
17《商君書》《韓非子》....(子部書太多,略)
18《棠陰比事》
19《龍筋鳳髓判》
20《睡虎地秦墓竹簡》
21《龍崗秦簡》
22《秦漢法制史研究》(日)大庭休
23《中國法制史》陳顧遠
24〈田藏契約〉田濤
25〈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閻步克
這些是培養法學思維的

蘇力大叔的《法治及其本土資源》
王世傑錢端升的《比較憲法》
龔祥瑞先生的《比較憲法與行政法
行政法
王明揚老先生的《英國行政法》、《法國行政法》和《美國行政法》是必讀的,英國人韋德的那本《行政法》也很經典。

上面是北大人必看的

下面是中國政法大學的

法學理論
《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版、劉全德主編
法律史
《中國法制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曾憲義主編
《中國法制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馬志冰主編
《外國法制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版、林榕年主編
《外國法制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版、崔林林主編
《中國法律思想史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張國華著
《中國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崔永東主編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行政法學新論》、中國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應松年主編
軍事法學
教育部研究生統編教材《軍事法學》、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
民商法學
《合同法》、高等教育出版社、陳小君
《破產法》、人民法院出版社、王衛國
《公司法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版、趙旭東主編
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修訂版、常怡主編
經濟法
《經濟法概論》(修訂第四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修訂第4版、徐傑主編
《經濟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潘靜成、劉文華主編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環境法學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版、王燦發
《環境資源法學》、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6月版、呂忠梅、高利紅、余耀軍著
刑法學
《刑法學教科書》(上、下冊)、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6月版、何秉松主編
《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版、曲新久
刑事訴訟法學
《刑事訴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修訂版、樊崇義主編
《刑事訴訟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陳光中主編
刑事偵查與司法鑒定學
《司法鑒定》、法律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鄒明理主編
國際公法
《國際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馬呈元主編
《國際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周忠海主編
《國際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9月、饒戈平主編
國際私法
《中國國際私法立法問題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版、趙相林主編
《國際私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版或2003年9月版均可、趙相林主編

國際經濟法《國際經濟法》(修訂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王傳麗主編
《國際貿易法》(修訂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王傳麗主編
《海商法學》、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吳煥寧主編
法學理論
《法制新聞報道概說》、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年2月版、李矗
《法律語言研究》、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王潔
《邏輯引論》(不含第四、五章)(必讀)、華文出版社2002年9月版、黃菊麗、王洪主編
《普通邏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版、吳家國
民商法學
法學理論

《比較法總論》(必讀)、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K.茨威格特、H.克茨著(高鴻均、賀衛方、潘漢典、米健譯)
《比較法律傳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格倫頓.戈登、奧薩魁著(米健、賀衛方、高鴻均譯)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民商法學
《比較法總論》(必讀)、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K.茨威科特、H.克茨著(高鴻均、賀衛方、潘漢典、米健譯)
《比較法律傳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格掄頓.戈登、奧薩魁著(米健、賀衛方、高鴻均譯)
法律碩士
《刑法學教科書》、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修訂版、何秉松主編
《憲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俞子清主編

一定要看完啊!考題范圍都差不多了,各個大學的教材都要看看。要有十分的付出!!!

加油!

⑵ 經濟法概論的認識

經濟法概論是一門闡述經濟法基本理論和傳授經濟法具體知識的課程。它是人力資源管專理、財務屬管理、公共事業管理、會計等專業的基礎課程,簡單的說經濟法概論這門學科就是通向這些專業的敲門磚。
通過對經濟法概論的學習,能夠使我們更好的掌握管理領域內常用的經濟法律知識,了解和掌握我國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對中國特色經濟法理論的認識,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治思想,增強法制觀念;提高運用法學知識分析管理學領域的常見問題的能力;為今後進一步學習和研究經濟法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更重要的是,在提高法律意識、增強法治觀念的同時,能夠正確運用法律手段處理和解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更好地為加強經濟法制建設作出貢獻奠定堅實的基礎。

⑶ 《 經濟法概論》合同具有哪些特徵

(1)合同是一種法律行為,指當事人依法表示自己的意思,產生權利義務關系的行為,當事人之間形成的合同法律關系,受到合同法規所調整,不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要承擔法律責任

(2)合同是雙方或者多方的法律行為,合同的成立必須要經過雙方或者兩個以上當事人協商,達成一致意見。

(3)合同是當事人合法的行為,合同內容合法是合同有效的條件。

(4)合同當事人所處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享有同等的權利。

⑷ 為什麼經濟法概論這么難

任務啊~~~

⑸ 經濟法概論實踐作業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勞動合同有以下解除方式:‍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2、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3、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
(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三)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第四十二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⑹ 《經濟法概論》課程講什麼內容

《經濟法概論》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一門公共課。 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內,可以使學生容比較全面系統地掌握經濟法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認識經濟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法律服務於經濟的能力,以便於今後能夠較好地適應經濟管理工作的需要。

⑺ 如何學習《經濟法概論》

經濟法概論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大家在掌握每部法律專立法宗旨屬和精髓的基礎上,要時時刻刻關注我們國家火熱的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法律現象,能夠運用法律理論進行分析,提出解決的方案。這樣既可以加深對法律的理解,即知法,又可以運用法律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即守法,還可以減少學習過程中的枯燥,提高學習興趣,鍛煉聯系實際、提高運用法律的能力,即用法。

⑻ 求一篇學習《經濟法概論》心得或體會。。。。1200字左右。。。。

試論經濟法的獨立地位

經濟法的地位問題其實就是經濟法是不是一個法律部門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明確經濟法的概念,證明其獨立性,並在理論和現實的基礎上對相關部門法加以區分.

一、經濟法的概念

經濟法從其萌芽至今已走過了100多年風風雨雨的歷程,它的產生以至發展都伴隨著爭吵,目前學界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作為理論思維的第一步就是給經濟法下定義,這也是經濟法研究學者的首要任務。前人在此已做了相當的工作,總的說來,對經濟法的定義可以分為兩類觀點:一是承認經濟法是一個法部門,進而在此基礎上進行定義;二是不承認經濟法的獨立地位,認為經濟法是一個學科或是一種規范的綜合等等。

否定經濟法的普遍觀點認為「經濟法沒有統一的調整對象和方法,所以無論是單個的經濟法規或是這些法規的總合,都不能構成獨立的法律部門」(1) 。而肯定派則認為經濟法有獨立的調整對象和方法,堅持經濟法的獨立法律部門地位(2)。綜觀兩方的觀點其最大的分歧就在於經濟法是否有有別於其他部門法的調整對象和方法,這也是傳統部門法的劃分標准。還有部分學者為求證經濟法的獨立地位對傳統的部門法劃分標准提出了質疑,認為法部門的劃分並非如此,現在不得不對這一傳統理論加以徹底的改造了(3)。當然還有提「法域說」和「法體制說」的。筆者以為我們沒有必要一廂情願的為建立一套理論而去任意否定已有的且被大家所公認的東西,否定這一點就不是一種實事求是的研究態度。唐詩有言:「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句詩用來說明經濟法的發展極恰。經濟法的獨立地位應該得到肯定,如何去詮釋經濟法呢?首先還得從法談起,法律就是調整一定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那麼經濟法也是為調整一定的社會關系而存在,了解這一點給經濟法下定義就不是一件難事。從蘇聯改造過來的「縱橫統一說」在學界曾佔有相當的地位,此說認為經濟法調整的是縱向的經濟管理關系和橫向的經濟協作關系(4)。這一觀點試圖使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更加明顯,但無意間卻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經濟協作關系更多的是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關系,這不應屬於經濟法調整的范疇,而是民法調整的范疇。經濟法主要是從公權力入手來調整公私融合的部分,也就是公私之間的交叉關系。現在特別是象中國這樣的日益發展的經濟民主社會,公權力應該在一定的地方適可而止,不應過多的涉入私權利。因此,經濟法應定義為是調整國民經濟的管理和協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這一概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和理解:首先,經濟法調整的是縱向的經濟管理和協調關系,這區別於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關系。其次,調整的主體其中重要一方是國家相關的經濟機關,這是為擺脫行政機關對經濟的盲目干預,確定一定的機關進行經濟的管理和協調工作。雖然,經濟法是以一定的強力為基礎的,但強力並不是直接調整手段而是作為經濟管理協調的堅實後盾。

二、經濟法的獨立性

經濟法的地位問題歸結到一點就是經濟法是不是一個法律部門的問題,而進一步研究其實重要的就是經濟法的獨立性問題,這個問題是上個世紀以來法學界爭論的焦點,可以肯定的說經濟法是一個部門法。前面已對經濟法的概念進行了分析,下面具體就經濟法的獨立性進行研究。

判斷經濟法是否為部門法須確立一個明確的部門法劃分的標准,而不是不顧現實自封為部門法。部門法的劃分有對象說,對象加方法說,還有方法說,還有目的說等。按照多數的觀點認為特有調整的對象和方法是劃分的標准。但方法相對於對象來說是次後的,特有的調整對象才是關鍵,任何法律部門都有其調整的對象,這是劃分部門的根本標志,它是指法律部門調整的特定社會關系(5)。雖然有人對這一傳統的劃分方法提出了質疑,但他還是不得不承認,對經濟法的基本界定說還是應當立足於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及其根本特徵,否則經濟法就成了無本之木,無異於空中樓閣,經濟法的科學性也就值得懷疑(6)。在前面的定義中已經闡述了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國家對經濟的管理協調關系。這種關系的一方主體是國家經濟機關,另一方則是市場經營的主體,大到公司企業集團,小到「戶」(7) 這種經營的單位。從客觀上說,經濟法調整的的對象是一種社會關系,具體說有宏觀調控法(或者宏觀經濟法)、市場規製法、經濟組織法等方面。宏觀調控法主要包括金融財稅等,市場規製法包括不正當競爭法和反壟斷法以及產品質量法等方面的內容,經濟組織法主要包括了公司企業法等方面的內容。

調整的對象基本上就決定了經濟法的獨立性和特殊性,在經濟的管理協調過程中會使用包括民事、行政等方面的調整手段,這並不會影響經濟法的獨立地位,現實的情況非常復雜,使得國家必須用多方面的手段進行調整。另外經濟法也不是沒有自己的調整手段和方法,如「經濟不名譽」處罰等。

所以從理論上來說經濟法有明確的調整對象並輔以一定的調整方法,它就具有作為一個法部門的獨立性,應該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四、經濟法與相關部門法的關系

若要進一步明確其部門法的地位,須與相鄰的部門法加以比較,不能區別就難說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經濟法涉及公私權利的問題,一方面它與民法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一方面它的主體是行政機關,與行政聯系緊密,所以准確的區分經濟法與民法和行政法的關系才能說明經濟法的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相較而言,其他部門法就沒有什麼可比較的必要,本文由於篇幅的限制,也不打算與民法和行政法之外的部門法相比較。

與民法相比較,雙方調整關系的主體明顯是不一樣的,民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而經濟法則是調整的不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管理協調關系,與人身關系無關。明確的區分經濟法和民法是為了讓公權利不幹預私權,讓市場經濟按價值規律發揮最大的作用。經濟法與民法並不是對立的,經濟法是民法的重要補充,可以說民法是經濟法的基礎,經濟法是民法的保障。

眾所周知狹義的民法不包括商法,商法是後來才出現的特別民法。盡管有民商分離和民商合一的不同,但商法屬於廣義的民法是沒有異議的,其基本的價值理念與民法是相同的,調整的對象仍然是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關系,脫離這點商法就不成其為民法。一般認為商法包括公司法、保險法、海商法等,但這些同時又被納入經濟法的范疇,如何具體的區分商法和經濟法呢?有的學者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考證了商法的來源,認為商法本來就是一個不十分規范的叫法,也就是說沒有商法,建議把調整平等主體的部分劃入民法中,而餘下的劃歸經濟法(8)。筆者以為這完全沒有必要,保持民商法的現有提法已是共識,所以屬於商法的相關法中可以有經濟法規范,只是雙方的研究角度不同,商法可以從主體資格、權力自治等方面就以規定和研究,而經濟法則從經濟組織、競爭規范等方面進行規定和研究。商法與經濟法並不矛盾,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其區分關鍵在調整的主體不同。

與行政法相比較,二者主體方面存在相似之處,行政機關有行政職能和經濟職能,也就是說國家一方面是統治者的身份,另一方面又是管理者、組織者,在某些時候還是經營活動的參與者。其行使行政職能的由行政法調整,行使經濟職能的由經濟法加以調整。傳統的行政法內容龐雜,不利於提高行政機關的效率並規范行政行為,一些原來行政領域的東西應分離出來納入新的法律部門如經濟法來調整,而一些未成熟又沒有形成一套法律系統的法規繼續留在行政法中,最終行政法調整餘下的部分。所以行政法應該是規定行政機關的組織和職權,並規定公民在受到行政機關侵害時的行政救濟(9)。因此區分經濟法和行政法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首先從調整對象上看,行政法只調整發生在行政活動中的行政關系,如公安管理關系,人事行政關系等,經濟法調整的是經濟活動中的管理協調關系,包括產業政策管理關系,工商管理關系等。再是從調整的方法上看,經濟法更廣,不僅涉及有民法和行政法的方法,還有自己特有的方法,而且經濟法在宏觀調控上更多的是採用間接調控方式。最後,經濟法規范專業性更強,更復雜。

⑼ 東華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或輔修的所有課程與所用教材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主教材【《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鄭穎 錢君燕 馮玉瑚 編, 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 1999年8月第1版 2001年2月第2次印刷】
貨幣銀行學:主教材【貨幣銀行學 易剛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輔助教材【金融學 黃達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年】
參考教材【貨幣金融學 米什金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8年】

國際貿易:主教材【《國際貿易》薛榮久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03年9月版】
輔助教材【《國際貿易教程新編》 朱鍾棣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1999年6月版】
參考教材【《高級國際貿易學》 亞蒂什 N.巴格瓦蒂等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版】
進出口實務:主教材【進出口貿易實務教程 吳百福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四版】
輔助教材【國際貿易實務 黎孝先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第3版】
參考教材【對外經貿實務(雜志)、黑龍江對外經貿(雜志)】
經濟法基礎::【經濟法概論 劉建民主編 立信會計出版社2003年版】
微觀經濟學:主教材【《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 高鴻業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年版】
輔助教材【《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 高鴻業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年版】
宏觀經濟學:主教材1【宏觀經濟學邁克爾·帕金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3年版】
輔助教材【宏觀經濟學學習指南拉什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3年版】
主教材2【宏觀經濟學 保羅·薩繆爾森等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4年版】
輔助教材【宏觀經濟學學習指南保羅·薩繆爾森等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4年版】
參考教材【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 高鴻業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年版】

熱點內容
西峰區法院曝光 發布:2025-05-21 06:57:38 瀏覽:33
了解法律知識的好處 發布:2025-05-21 06:56:57 瀏覽:133
落實法規要求 發布:2025-05-21 06:56:16 瀏覽:395
棲霞市法院院長 發布:2025-05-21 06:56:09 瀏覽:591
經濟合同法39條 發布:2025-05-21 06:54:01 瀏覽:351
勞動法請病假需要什麼證明 發布:2025-05-21 06:54:00 瀏覽:868
新香港立法會大樓 發布:2025-05-21 06:53:06 瀏覽:920
英國法院網 發布:2025-05-21 06:23:27 瀏覽:568
刑法必背119 發布:2025-05-21 06:18:52 瀏覽:560
國家電大家庭婚姻法 發布:2025-05-21 06:16:52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