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法稅法重點
1. 經濟法的重點在哪
經濟法基礎來重點在於:
1、經濟法自概論
(1)法和經濟法的概念
(2)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3)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
2、會計法律制度
(1)會計法律制度概述
(2)會計核算
(3)會計監督
(4)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5)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3、稅收法律制度概述
(1)稅收與稅法概述
(2)稅收制度
4、流轉稅法律制度
(1)增值稅法律制度
(2)消費稅法律制度
(3)營業稅法律制度
(4)關稅法律制度
5、所得稅法律制度
(1)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2)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6、財產、行為和資源稅法律制度
(1)房產稅法律制度
(2)車船稅法律制度
(3)印花稅法律制度
(4)契稅法律制度
(5)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
(7)車輛購置稅法律制度
(8)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9)資源稅法律制度
7、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1)稅收徵收管理概述
(2)稅務管理
(3)稅款徵收
(4)稅務檢查
(5)違反稅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8、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1)支付結算概述
(2)銀行結算賬戶
(3)票據結算
(4)銀行卡結算
(5)結算方式
(6)違反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2. 中級會計考試科目各自的特點都是什麼
【導讀】中級會計職稱是會計行業含金量相當高的職業資格考試,每年有很多考試報考, 中級會計考試總共考3科,分別是
中級會計實務、經濟法和財務管理,那麼中級會計考試科目各自的特點都是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中級會計實務科目特點
(1)考試難度大,內容多,復習時間長。前幾年,考試重點放在長期股權投資、合並財務報表、所得稅等難點章節,仍然是熱門話題。
(2)中級會計實務是一門基礎學科,許多章節涉及財務管理和經濟法。
(3)中級會計實務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數學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並要求考生針對不同知識點運用不同的學習技能。
(4)雖然中級會計實務中存在一些困難,但考核范圍不會超出大綱。考生應掌握教材,並根據考試大綱進行復習。
經濟法科目特點
經濟法知識點多、雜、細、枯燥。說起來簡單,但很難記住。安徽會計網的老師為每個人分類。具有中間會計科目的經濟法實際上分為兩部分:經濟法和稅法。經濟法部分容易理解,考試直接,只會挑戰考生的記憶。稅法部分有許多測試和計算,因此有必要對生活研究進行檢查並充分利用它們。
財務管理科目特點
財務管理抽象,公式多,不易理解,計算量大,要求考生有很強的理解和計算能力。有10章關於財務管理的中級會計科目,包括財務管理活動的整個過程。每個人都可以按照過程的順序學習。
所以綜合來說中級會計實務和財務管理需要較多的時間去學習,經濟法可以花費相對少一點的時間,注意只是相對少哦,如果精力允許的話還是建議三科一起同步學習,把每天的時間按自身的情況分三份,基礎差的時間多一點,基礎好的時間少一點,如果覺得三科一起學有些困難的話,可以先學中級會計實務和財務管理,最後集中精力攻克經濟法,無論你選擇怎麼學先學哪一科都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堅持到底才能勝利。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級會計考試科目特點。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當然掌握中級會計職稱機考系統操作技巧也是很有必要的,最後預祝大家2020年中級會計考試順利!
3.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中經濟法的重點是哪些章節
公司法、抄合同法、三稅當然是重點,但具體學習方法又略有不同。作為公司法,在准確理解後,留下的就是記憶了,的確記憶的難度比較大,不論是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之間,還是公司法與其他主體法律制度之間,考點都易混,這方面老師都會在講義上製作成表格(指南上也有類似的表格),對比記憶的效果比較好;合同法,在准確理解後,關鍵是能靈活動運用,要通過一些大小案例來加深理解。公司法和合同法太重要了,公司法處處是重點,處處是考點,合同法雖記憶的壓力要小些,但出題方式又非常靈活,理解不到位容易丟分。所以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這兩章一定要逐字逐句地讀,不能留死角,畢竟考試時間還相對較早。稅法部分要多練題,要重視計算題。
4. 怎麼快速學習中級經濟法
相對於《會計實務》和《財務管理》而言《經濟法》記憶的部分會多一點,背誦是難以避免的,但是理解更加重要,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才能把知識點印在腦海中,而不是讓他像流水一樣隨著我們記憶的減退而流走。
如果只死記硬背的話就只能做與教材內容一模一樣的考題,看到案例形式的題目就會傻眼,成了茶壺煮餃子有話說不出。
只有理解才能活學活用,看透知識點,知道它語境和規定的法理,將知識點消化為自己的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才能真正的減輕記憶的壓力。
注意事項:
對於稅法部分的學習,必須要做大題,在做題的過程中記憶知識點。因為稅法部分的知識單純的背誦的話很多知識點不能靈活的引用到題目中,等到真正做題的時候就會忽略很多題目中隱形的條件。
在平時做題的時候大家要注意累積,遇到特別典型的題目要整理出來,等到強化階段或者沖刺階段的時候反復研究和拓展。稅法部分追根究底客觀題是考查對政策性規定的熟練度,而主觀題則是考查對業務的熟練度,即如何熟練的應用知識點解決題目中的問題,所以做題是必須的。
5. 2021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試題型是什麼
1、單選題30分,30題
單選題比較容易得分,因為答案是唯一的,所以拿不準的情況下多運用排除法選擇最貼合題意的答案,爭取在易得分的題型上盡可能多拿分(至少20分以上),注意「不合法」「不正確」之類的反向提問。
2、多選題30分,15題
多選題要求對知識點精準掌握,多選、少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因此多選是各題型中難度最大的,得高分不容易,但一般來說考查的比較簡單,沒有太多「繞彎子」,因此只要踏實認真地復習了,得一半(即8分)以上不是問題。
3、判斷題10分,10題
判斷題的評分標准不太「友好「,判斷錯誤倒扣0.5分,往往就是這關鍵的0.5將考生拒之門外,因此把握不大時建議放棄。
4、簡答題18分,3題,每題有3小問
主觀題的高頻考點為公司法、票據法、合同法和稅法。非稅法部分的簡答題一般以敘述小故事的方式呈現,如果認真復習的同學,通過讀題,找出題目中出現的『陷阱』,按照要求逐一作答,如果題目要求說明理由但未作說明不得分。如遇到票據和合同法相關知識,最好通過畫圖將關系理清。
5、綜合題12分,1題,6小問
綜合題無非就是比簡答題多了些故事情節的設定,答題方法和思路與簡答相同。在平時主觀題練習中,相信大家有種「愛要怎麼說出口」的感覺,心裡貌似有個答案,但就是一個字都蹦不出來,因此,請大家一定要注重主觀題平時的積累,加強練習,上考場自然應付自如。
6. 准備考中級會計師了,想問一下中級會計師考試考哪些課程,哪門比較難呢
中級會計考試科目:
中級會計考試科目分為《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和《經濟法》三門。參加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的人員,應在連續2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方可取得會計中級資格證書。以下是直達100小編整理的中級會計考試難度,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中級會計考試難度:
一、中級會計實務考試覆蓋面廣,出題綜合性強。在三個科目中難度是比較大的。
中級會計實務考試科目特點:
1.考查難度大,內容較多,復習時間較長。
2.中級會計實務是另外兩科的基礎,很多章節知識點與財務管理和經濟法有聯系。
3.考試重點較為突出,備考要全面復習、把握重難點的基礎上融會貫通。
4.中級會計實務要求考生的綜合能力強,有一定的數學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
中級會計實務考試備考建議:
1.合理的學習計劃
中級會計實務的知識點繁多,備考道路漫長。因此各位小夥伴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並按照計劃嚴格執行。一般把考時間分為教材內容的學習、強化鞏固訓練以及沖刺梳理三個階段,以達到良好的備考效果。
2.突出重點的學習方式
很多考生在備考初期學習方法不正確,愛鑽牛角尖,抓住教材上的一句話或一個名詞不放手,這樣不僅學不到真正的知識,而且還會使整個過程變得煎熬,很容易半途而廢。
在備考過程中要突出重點學習。全面學習基礎性章節的內容,對重點章節反復學習至熟練掌握,對非重點章節掌握其基本的理論知識即可,打造對重點知識堅如磐石的理論基礎。並且對於教材中比較晦澀難懂的詞彙以及難度非常大的部分可以選擇戰略性的放棄,要進行適當的取捨。
3.熟能生巧的題海戰術
備考過程中題海戰術必不可少,這也是我們通向成功的利器。備考過程中一定要多做習題控股哪些重要的知識點,也不要忘記多做一些真題,提前感受一下出題的方向和難度。
二、財務管理題量較大,覆蓋面廣,側重於理論結合實際。
財務管理考試科目特點:
1.財務管理內容比較抽象、難度適中。
2.財務管理注重基礎、考查細致、重點突出。
3.財務管理公式多且不易理解。
4.財務管理計算量較大,要求考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計算能力。
財務管理備考建議:
1.一個「關鍵」:堅持
即便生活繁重、工作任務緊、學習枯燥,但備考一定要堅持下去,心態調整好。如果不打算2022年再次備考,就在2021年投入時間、精力吧!
2.兩個「支撐」:語文、數學
語文:
語文要學好,要正確理解題意。有些文字表述差不多但內容不同,比如:無風險收益率、市場平均收益率、市場平均風險收益率,某項資產的風險收益率、風險股票的平均收益率、平均股票的風險收益率。
對題干讀懂,要把專業術語有所理解,課程中還會對這些知識點一一分析。
數學:
有60%的題目和計算相關,因此,數學基本功要扎實。並且公式計算要准確、快速,涉及計算的內容。
3.三個「靈魂」:方法、計算、公式
方法:財務管理涉及到某個具體的決策,利用多種方法得出不同結論,然後進行判定。
計算:提高自己的計算準確性
公式:必須理解搞定
三、經濟法知識點多而雜,容易混淆。
經濟法考試科目特點:
1.經濟法知識點多、雜、細、枯燥,說是簡單,但是真的記憶起來還是比較難的。
2.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其實分為兩大部分:經濟法和稅法。經濟法部分,理解容易、考查直接,只是對考生的記憶力提出了挑戰。多花時間記憶和做題即可。稅法部分,考查計算較多,需要考生活學活用。
經濟法備考建議:
1.多做總結
學習法律課程當然不能忘記總結,並且一定要自己去動筆總結相關的知識點。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對相關知識有一個自己的理解和把握。在總結時,可以借鑒建立框架或者思維導圖的形式來幫助自己理解,把講義所講解到的知識點,真正化為己用。
2.掌握教材基礎
萬變不離其宗,考試內容還是源於教材,考生們備考要以書本為根本,吃透書本內容,在輔之以刷題,堅持下去,相信一定能順利通過中級會計考試。
3.題目練習
題目的練習不可或缺,尤其是稅法的題目,涉及到具體的計算。切勿只重視客觀題忽視主觀題,雖然主觀題在經濟法中佔比只有三成,但是也是我們能否順利拿下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的關鍵。
7. 初級經濟法和中級經濟法主要有什麼區別
1、學習內容的不同
初級經濟法主要是稅法方面的,各稅種的概念內容,計算,稅率,法規。比如增值稅法,消費稅法,營業稅法,房產稅,印花稅等。
中級經濟法主要是各種經濟業務中涉及到的法規,比如公司法,票據法,破產法,合同法等法規。
2、難易程度的不同
初級經濟法知識簡單,基礎的知識比較多,而中級經濟法難度增加,進一步深化,更復雜、深奧,涉及了財務管理。
所謂經濟法就是調整現代國家進行宏觀調控和市場規制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7)中級經濟法稅法重點擴展閱讀:
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新興的法律部門,與傳統的相鄰法律部門相比,其主要特點有:
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四、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
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五、經濟法是綜合調整的法
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是縱向經濟關系,但對橫向經濟關系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採取的手段既有懲罰性的,也有補償性的,既有鼓勵類的,也有禁止、限制類的,體現了明顯的綜合調整的特徵。
8. 中級經濟法刪除稅法的意義
經濟法規范國民經濟關系,幫助政府理順市場主體調控關系, 經濟法是國家管理和協調國民經濟運行關
強調:期末之前不劃考試重點,本學期考試補考率爭取控制在15%以內. 第一章稅法原理刪除版 提醒——課堂紀律要求 遲到、早退、違反課堂紀律者均按曠課處理 每曠課一次扣10分,缺課四次者考試不及格 曠課達總學時三分之一者,取消考試資格。
2. 本學期將獎勵積極協助老師開展教學工作的部分同學,期末成績85分以上,名額在10人左右。
3.第一章稅法原理刪除版 本學科重要性介紹 國家——需要 企業——重視(稅務籌劃) 個。
中級經濟法刪除稅法之我見》有人問我,對於中級經濟法刪除稅法怎麼看?我覺得沒有稅法的中級考試是不完整的,不是長久之計呀。
中級會計實務變化概述本章內容無實質性變動, 細微調整,增值稅率調整為最新稅率。
9. 一個月時間學習中級經濟法夠嗎
可以。
在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的三門課程中,《中級會計實務》算是難度最大、內容最多的一個科目,學習時應花費較長時間。《中級會計實務》科目中很多知識都是相互關聯的,備考過程中考生對很多單個知識點很熟悉,但是綜合運用時就會出問題,因此考生需要具備整體性思維,需要養成思考概括的習慣,將知識點融會貫通。
中級經濟法學習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對於稅法部分的學習,必須要做大題,在做題的過程中記憶知識點。因為稅法部分的知識單純的背誦的話很多知識點不能靈活的引用到題目中,等到真正做題的時候就會忽略很多題目中隱形的條件。
在平時做題的時候大家要注意累積,遇到特別典型的題目要整理出來,等到強化階段或者沖刺階段的時候反復研究和拓展。稅法部分追根究底客觀題是考查對政策性規定的熟練度,而主觀題則是考查對業務的熟練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級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