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對免責條款的規則

合同法對免責條款的規則

發布時間: 2022-05-31 09:28:10

㈠ 合同免責條款怎麼寫

第一 必須是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合同的本質即是一種合意,合同的成立意味著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達成一致。這個意思表示必須明確並且真實。合同中所約定的全部條款都必須是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第二 必須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雙方的意思表示都是通過一定的條款表現出來的,意思表示一致應當表現為對合同全部條款和內容的協商一致。即使是格式合同,也必須對規定的條款(其中包括附加條款)達成一致,必須為對方當事人所接受才能締約生效。第三 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第四 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對格式條款中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內容,在合同訂立時採用足以引起對方注意的文字、符號、字體等特別標識,並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格式條款予以說明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符合合同法第三十九條所稱「採取合理的方式」。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對已盡合理提示及說明義務承擔舉證責任。必須予以說明的格式合同的免責條款,其提供者充分盡到說明義務。

法律依據:根據《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條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㈡ 合同法上的免責事由有哪些

法律分析:合同法規定的法定的免責事由僅限於不可抗力。1、自然災害如地震、台風、洪水、海嘯等。2、政府行為。政府行為一定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以後發生,且不能預見的情形。如運輸合同訂立後,由於政府頒布禁運的法律,使合同不能履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㈢ 《合同法》規定有哪些免責條款屬於無效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已經失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相關規定。一、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六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㈣ 合同法上的免責事由都有哪些

法律分析:合同法上的免責事由可分為兩大類:法定免責事由和約定免責事由。法定免責事由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不需要當事人約定即可援用的免責事由,主要指不可抗力。約定免責事由即當事人約定的免責條款,指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免除將來可能發生的違約責任的條款,其所規定的免責事由即約定免責事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七條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

㈤ 合同法規定的違約責任的免責事由有

免責事由也稱免責條件,是指當事人對其違約行為免予承擔違約責任的事由。合同法上的免責事由可分為兩大類,即法定免責事由和約定免責事由。法定免責事由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不需要當事人約定即可援用的免責事由,主要指不可抗力;約定免責事由是指當事人約定的免責條款。值得注意的是:免責條款不能排除當事人的基本義務,也不能排除故意或重大過失的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一)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㈥ 合同法免責條款

法律分析:免責條款是指當事人約定的用以免除或限制其未來合同責任的條款。對於免責條款的效力,法律視不同情況採取了不同的態度。一般來說,當事人經過充分協商確定的免責條款,只能是完全建立在當事人自願的基礎上的,免責條款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法律也承認免責條款的效力,否則就沒有合同自由可言了。但是對於嚴重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免責條款,法律也是應當禁止的,否則不但將造成免責條款的濫用,而且還會嚴重損害一方當事人的利益,也不利於保護正常的合同交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六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㈦ 合同法規定的免責事由有哪些

合同免責事由包括:
1、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的,債務人不負責任;
2、特別規定或約定。法律有特別規定或當事人約定有免責條款的,事由發生時可以免除違約方的責任;
3、對方有過錯。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條
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違約責任。

㈧ 合同法中的免責條款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免責條款是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當事人對其將來可能發生的違約行為免於承擔違約責任的條款;屬於約定的免責事由。免責條款必須在合同中明示作出,並且要符合誠實信用和公序良俗原則。如果免責條款存在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導致對方人身傷害等,是無效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六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一)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熱點內容
南通律師所 發布:2025-05-11 11:32:43 瀏覽:438
司法部凍結銀行 發布:2025-05-11 11:31:20 瀏覽:357
公司薪資證明有法律效益嗎 發布:2025-05-11 11:07:14 瀏覽:51
接觸網作業車土規章 發布:2025-05-11 10:51:25 瀏覽:151
民事訴訟法二百三十條 發布:2025-05-11 10:46:14 瀏覽:125
2017婚姻法財產新規定 發布:2025-05-11 10:39:31 瀏覽:864
撫順市道德模範 發布:2025-05-11 10:37:25 瀏覽:149
合同法借貸合同 發布:2025-05-11 10:37:21 瀏覽:171
司法活動的基本原則 發布:2025-05-11 10:37:19 瀏覽:530
省法律援助中心參公機構 發布:2025-05-11 10:37:12 瀏覽: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