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僱傭法適用於合同法嗎

僱傭法適用於合同法嗎

發布時間: 2021-01-18 02:00:16

㈠ 什麼情況下適用勞動合同法93條什麼情況下又只能認為是僱傭關系,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九十三條講的是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用人單位違法犯罪行為法律責任的規定。版其所指的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權主要指該單位沒有依照相關法律的規定獲得相應的營業執照,具備相應的經營資格。根據《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無營業執照經營行為主要是:
(一)應當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
(二)無須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營業執照而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三)已經依法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
(四)已經辦理注銷登記或者被吊銷營業執照,以及營業執照有效期屆滿後未按照規定重新辦理登記手續,擅自繼續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
(五)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擅自從事應當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從事的經營活動的違法經營行為。
如果是以上五種情況一般適用九十三條其餘的一般按照僱傭關系對待。

㈡ 僱傭合同 法律依據

你這個是事實勞動關系,不是僱傭合同,也即,雖然你沒有和企業簽訂勞內動合同,但容是存在事實用工關系,你的合法權益仍應得到保障。
由於你已經工作滿3年以上,因此,你的工齡當在2008年1月1日之前。根據現行法律規定,企業存在如下違法行為,第一,未簽勞動合同,應從2008年2月1日到12月31日為你支付雙倍工資,其僅支付一倍,還應支付一倍。第二,到了2009年1月1日,你已經與企業形成推定的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關系。後來企業又非法解僱你。因此,企業應支付你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計算標准為:2008年1月1日之前的工齡,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未滿一年的,按一個月計算;如果企業拒絕支付,還應支付你相當於上述金額50%的額外經濟補償金。2008年1月1日以後的,每滿一年支付你兩個月工資標準的賠償金,未滿半年的,按一個月工資計算;未滿一年的,按兩個月工資計算。第三,如果企業還存在拖欠你工資的情況,也一並要了。

㈢ 僱傭合同的法律特徵有哪些

僱傭法律關系,一般是指雇傭人與僱工約定,僱工利用雇傭人提供的條件,在雇傭人的指示、監督下,以自身的技能為雇傭人提供勞務,並由雇傭人支付報酬的勞務法律關系。即僱傭合同是一種勞務合同,其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1、主體的廣泛性與平等性

勞務合同的主體既可以是法人、組織之間簽訂,也可以是公民個人之間、公民與法人組織之間,一般不作為特殊限定,具有廣泛性。同時,雙方完全遵循市場規則,地位平等。雙方簽訂合同時應依據《合同法》的公平原則進行。

2、合同標的的特殊性

勞務合同的標的是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提供的活勞動,即勞務,它是一種行為。勞務合同是以勞務為給付標的的合同,只不過每一具體的勞務合同的標的對勞務行為的側重方面要求不同而已,或側重於勞務行為本身即勞務行為的過程,如僱傭合同;或側重於勞務行為的結果即提供勞務所完成的勞動成果,如承攬合同。

3、內容的任意性

除法律有強制性規定以外,合同雙方當事人完全可以以其自由意志決定合同的內容及相應的條款,就勞務的提供與使用、受益雙方意定,內容既可以屬於生產、工作中某項專業方面的需要,也可以屬於家庭生活。雙方簽訂合同時應依據《合同法》的自願原則進行。

4、合同是雙務合同、不要式合同

在勞務合同中,一方必須為另一方提供勞務,另一方則必須為提供勞務的當事人支付相應的勞務報酬,故為勞務合同是雙務有償合同。大部分勞務合同為不要式合同,除法律有做特別規定者外。

㈣ 為什麼我國不把僱傭關系列入勞動合同法調整范圍

僱傭關系屬於《合同法》的調整范圍,不屬於《勞動合同法》的調整范圍回。
可以參看:
第二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㈤ 什麼情況下適用勞動合同法93條什麼情況下又只能認為是僱傭關系,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肯定是勞動關系啦
他並非是以自然人來僱傭你
他是一個公司實體來僱傭你
勞動版合同法權解釋一
第四條 不具備經營資格和掛靠情形下的主體確定
勞動者與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用人單位因用工關系發生爭議,應當將用人單位和其出資人作為共同當事人。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用人單位借用他人營業執照經營的,還應當將出借營業執照的一方作為當事人。
所以你理解有誤

㈥ 個人僱傭個人需要簽勞動合同嗎

分兩種情況:

1、如果是經工商部門批准登記注冊,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也就是勞動合同法里所說的個體經濟組織,那麼需要簽訂勞動合同。

2、如果雖以個體工商戶注冊登記,但沒有招用僱工,如同人們通常所稱的「夫妻店」等,這樣的個體戶沒有僱工,全靠自己家裡人提供勞動,相互之間不構成勞動關系,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6)僱傭法適用於合同法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第十八條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㈦ 僱傭合同是否需要書面訂立

書面形式不是合同生效必須條件。合同訂立可以採用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除版非是法律規權定必須採用書面形式的,否則口頭達成一致的合同同樣成立。合同的形式即合同的表達方式,作為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的載體,對合同的效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合同的形式可以分為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而未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的合同,不能當然認定其為無效。根據立法精神,對合同書面形式的要求主要是基於證據上的考慮,以便更容易地解決這類合同糾紛。也就是說,這里的「應當」不同於「必須」,即使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而未採用,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也成立。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條【合同的形式】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㈧ 合同法關於僱傭關系的合同內容是如何規定的

合同法里沒有專門規定僱傭合同的內容。可適用合同法總則的規定。

㈨ 僱傭法律關系和勞動法律關系的區別

僱傭法律關系和勞動法律關系的區別是:1、勞動關系的主體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
僱傭法律關系主主體是雇員和僱主的平等關系,雇員向僱主提供勞務,僱主向雇員支付報酬的民事法律關系。2、適用法律不同,勞動關系產生的「勞動利益」,適用《勞動法》,勞動者享有較多權利,承擔較少義務;僱傭關系適用《民法通則》和《合同法》,遵從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享受較少保障。3、爭議處理程序不同。勞動關系主體間發生勞動爭議後,協商不成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或起訴。僱傭關系主體之間產生勞動糾紛,則適用民事爭議處理程序,採取仲裁或訴訟。

僱傭關系適用法律條款:
《民法通則》第八十五條 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第八十八條 合同的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全部履行自己的義務。
第一百零六條 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
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
請仲裁。
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勞動關系適用法律條款: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

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第二十六條 第四款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五十六條 用人單位違反集體合同,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單位承擔責任;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經協商解決不成的,工會可以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七十七條 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七十八條 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糾正;勞動者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㈩ 什麼情況下適用勞動合同法93條什麼情況下又只能認為是僱傭關系,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應該這么說:如果聘請的是個人,一般是適用僱傭關系;如果是單位,一般適用勞動合同法第93條。是單位還是個人要綜合工作方式、規模、是對外營業等因素判斷。

熱點內容
全國法院司法統計公告人民法院報 發布:2025-08-21 23:38:21 瀏覽:551
學習身邊的道德模範 發布:2025-08-21 23:37:28 瀏覽:834
中央台十二套社會與法 發布:2025-08-21 23:31:18 瀏覽:686
大同市城區法律援助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5-08-21 23:28:44 瀏覽:925
工會法和勞動法競合 發布:2025-08-21 23:16:34 瀏覽:962
刑法的法律特徵 發布:2025-08-21 23:13:53 瀏覽:877
企業負責人和法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1 23:13:51 瀏覽:904
法院行政轉崗 發布:2025-08-21 23:05:36 瀏覽:700
臨沂律師排名 發布:2025-08-21 22:51:34 瀏覽:733
中國法律知識競賽題目及答案 發布:2025-08-21 22:48:11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