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關於仲裁中的規定
① 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撤銷國內仲裁裁決的規定
你好,我國的民事訴訟法是沒有關於撤銷國內仲裁裁決的規定的,只有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規定,撤銷國內仲裁的規定在《仲裁法》里。需要注意的事,撤銷與不予執行國內仲裁的原因是一樣的,當事人可以選擇一種行使。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修改了下面的第二百三十七條第二條第(四)、(五)項,目的是保持與仲裁法的規定一致。
第二百三十七條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向仲裁機構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
有問題請追問,無問題請採納。謝謝。
② 我國《仲裁法》規定了對於仲裁法未作出規定的可以參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易法通解答:
我國《抄仲裁法》未明確規定對於仲裁法未作出規定的可以參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但《仲裁法》對執行、涉外仲裁規則以及仲裁時效作出了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法律依據
《仲裁法》
第62條 當事人應當履行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第73條 涉外仲裁規則可以由中國國際商會依照本法和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製定。
第74條 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定的,適用該規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沒有規定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③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法的關系
仲裁是一種傾向於協商的 法律解決手段。更體現了人性和諧的一面。 訴訟是根據法律的明文規定解決爭議的手段,
④ 民訴法第二百三十七條中的仲裁是否包括勞動仲裁
民訴法第二百三十七條規定的內容,主要是關於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仲裁機構的裁決及法院對執行申請不予執行的審查程序。由於民訴法第二百三十七條規定的部分內容與《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勞動仲裁專門法的規定存在沖突,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經就涉及申請執行勞動仲裁裁決時如何適用民訴法第二百三十七條規定作出了及時的補救的明確解釋。根據該司法解釋規定,對於勞動爭議仲裁裁決「申請不予執行的審查程序」適用法律的原則是: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執行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書、調解書,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調解書有下列情形之一,並經審查核實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七條的規定(民訴法修訂前為第二百一十七條),裁定不予執行:(一)裁決的事項不屬於勞動爭議仲裁范圍,或者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二)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三)仲裁員仲裁該案時,有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四)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勞動爭議仲裁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在不予執行的裁定書中,應當告知當事人在收到裁定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起訴。因此對於勞動爭議仲裁裁決在「申請不予執行審查程序」中應將民訴法第二百三十七條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合並使用,而不宜單獨使用。
⑤ 仲裁可以適用民事訴訟法嗎
與仲裁法不沖突的部分均可以適用,仲裁法未規定部分適用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
⑥ 仲裁製度的最新規定
從法律意義上看,仲裁就是指當事人雙方按照法律規定,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發生後自願達成協議,把他們之間的爭議提交仲裁機構,由仲裁機構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從而解決爭議的方式。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對仲裁方式的運用特別重視,涉及仲裁問題的條文有6個,「仲裁」字樣出現10次。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關於仲裁證據保全。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第81條規定,「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在訴訟過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採取保全措施。因情況緊急,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利害關系人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證據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與我國仲裁法比較,本次修改增加了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法院兩個保全證據的管轄法院。
第二,關於仲裁財產保全。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第101條對仲裁前財產保全作出規定,明確了提起的條件、管轄法院,尤其強調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一是可以防止當事人濫用申請權,二是為承擔責任提供物質基礎,從而全面保護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關於惡意仲裁。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第112條規定,「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並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113條規定,「被執行人與他人惡意串通,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惡意仲裁嚴重侵害了仲裁公信力,浪費了仲裁資源,侵害了國家、集體以及他人的合法權益,激化了社會矛盾,破壞了社會的安定。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不僅對惡意仲裁進行了原則上的制止,而且規定了具體的法律責任和制裁措施。
第四,關於仲裁主管。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第124條第2項規定,「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新中國成立以來,仲裁立法大致經歷了只裁不審、兩裁兩審、又裁又審及新仲裁法的或裁或審幾個階段。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進一步明確了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原告只能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第五,關於裁定的適用范圍。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9項規定,裁定適用於「撤銷或者不予執行仲裁裁決」。民事裁定,是指法院在審理和執行民事案件過程中,為保證審判和執行工作的順利進行,就程序方面的有關事項所作出的權威性判定。撤銷或者不予執行仲裁裁決是程序問題,所以納入裁定的適用范圍。
第六,關於不予執行。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第237條增加了兩項內容,「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五)對方當事人向仲裁機構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如果出現偽造證據、隱瞞證據的情況,裁決本身就有可能錯誤,所以應當裁定不予執行,至於當事人如何救濟權利,是申請撤銷裁決還是其他方式,則由當事人依法行使權利。
⑦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撤銷仲裁裁決的情形有哪些
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專撤銷裁決:
(一屬)沒有仲裁協議的;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人民法院認定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裁定撤銷。
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關於仲裁的規定
此種情況來應當屬於仲裁協議無源效(你們約定的仲裁委員會不存在,因此可以認為你們的仲裁協議對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十八條的規定如果你們在此種情況下達不成補充協議的可以認定這個仲裁協議無效),你們可以重新議定仲裁協議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附《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的有關規定供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十八條 仲裁協議對仲裁事項或者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當事人可以補充協議;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
第五條 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
第十六條 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糾紛發生後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
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
(一)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項;
(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第二十條 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應當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提出。
⑨ 根據《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正確的是( )。
A,B,C
答案解析來:
[解析]
本題考核仲裁和民事源訴訟的區別。(1)仲裁不公開進行(當事人協議公開的,可以公開進行),而訴訟則採取公開審判制度。(2)仲裁員有法定應迴避情形時,當事人有權提出迴避申請,因此,選項D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