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山東自考勞動法歷年真題

山東自考勞動法歷年真題

發布時間: 2021-12-18 17:31:18

① 關於勞動和社會保障自考試題

全國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制建設試題
自考考試網 更新:2011-8-27 編輯:靜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法律規范的邏輯結構中,規定具體行為規則的部分,被稱為( )

A.假定 B.處理

C.制裁 D.適用

2.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情況或現象,被稱為( )

A.法律沖突 B.法律事件

C.法律行為 D.法律事實

3.根據《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勞動保障部內設機構或者其他機構認為需要制定勞動保障部部門規章的,應( )

A.向勞動保障部報請立項 B.向國務院報請立項

C.向國家司法機關報請立項 D.向國家權力機關報請立項

4.涉及國家安全、外匯匯率、貨幣政策的確定以及公布後不立即施行將有礙規章施行的,( )

A.應當自公布之日起20日後施行 B.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後施行

C.可以自公布之日起即時施行 D.必須自公布之日起即時施行

5.根據勞動關系所具有的隸屬性和人身性的特徵,由國家制定勞動標准,明確勞動的基本條件,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說明的是勞動法基本原則中的( )

A.勞動關系協調的合同化 B.勞動條件的基準化

C.勞動者保障的社會化 D.勞動執法的規范化

6.依法徵收社會保險費,並按照規定支付社會保險待遇的主體,被稱為( )

A.管理人 B.監督人

C.投保人 D.保險人

7.按照行政檢查的內容為標准,可以將勞動保障行政檢查分為( )

A.主動檢查和被動檢查 B.一般檢查和特定檢查

C.聯合檢查和單項檢查 D.全面檢查和專門檢查

8.在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中,遲延繳納罰款屬於( )

A.代執行 B.代履行

C.執行罰 D.直接強制

9.勞動保障監察是由法定的專門機關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進行的監督檢查,這體現了勞動保障監察的( )

A.強制性 B.專門性

C.行政性 D.法定性

10.為實施勞動保障監察的公示義務,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及其監察員應當依法遵守( )

A.罰繳分離制度 B.迴避制度

C.聽證制度 D.告知制度

11.我國勞動保障監察查處用人單位違法行為程序的第三步是( )

A.案件處理 B.立案

C.案件移送 D.調查取證

12.其作用主要是維護勞動保障法制和政令的統一,解決勞動保障規范性文件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的勞動保障行政執法監督制度是( )

A.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實施情況的報告制度

B.重大具體勞動保障行政行為的審核制度

C.勞動保障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制度

D.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執行情況的檢查制度

13.就某一方面的內容,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專門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獨立實施監督檢查的一種方式,稱為( )

A.自查 B.獨立檢查

C.抽查 D.聯合檢查

14.法律責任構成的核心要素是( )

A.因果關系 B.責任主體

C.違法行為 D.損害後果

15.最嚴厲的一種法律責任是( )

A.民事責任 B.行政責任

C.刑事責任 D.管理責任

16.行政復議的受理、審查和作出行政復議決定,必須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時限,按期執行有關的程序,並作出裁決,這體現了行政復議的( )

A.便民原則 B.合法原則

C.及時原則 D.公正原則

17.行政復議程序的第四個步驟是( )

A.行政復議的受理 B.行政復議的申請

C.行政復議決定的履行 D.行政復議的決定

18.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宣告授予發明專利權無效或者維持授予發明專利權的第一審行政案件屬於( )

A.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B.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C.高級人民法院管轄 D.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19.我國的《勞動法》頒布於( )

A.1991年 B.1994年

C.1998年 D.2003年

20.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 )

A.兩年 B.一年

C.六個月 D.三個月

21.行政賠償義務機關向行政賠償請求人支付賠償金以後,依法責令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或受委託的組織或個人承擔部分或全部賠償費用的法律制度是( )

A.行政賠償 B.行政追償

C.行政追懲 D.國家賠償

22.在勞動保障部門使用的行政文書中,適用獎懲有關人員的是( )

A.部令 B.決定

C.公告 D.通報

23.勞動保障行政機關行政執法文書中,適用於勞動保障行政機關接到舉報或者發現行政管理相對人有輕微違法行為,暫不作出行政處罰,以書面形式令其在一定期限內自行改正的是( )

A.《勞動監察限期改正指令書》

B.《關於對違反勞動和社會保障法規行為的行政處理決定書》

C.《關於對違反勞動和社會保障法規行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D.《行政復議受理通知書》

24.國際勞工組織1936年的第52號《帶薪休假公約》規定,凡適用本公約人員連續服務滿一年後,有享受工資照付年假的權利,假期應有至少( )

A.6個工作日 B.7個工作日

C.10個工作日 D.15個工作日

25.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章程,國際勞工組織最正式的監督程序是( )

A.定期監督 B.申訴

C.控訴 D.直接接觸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6.按照法律規范的強製程度,可以把法律規范分為( )

A.義務性規范 B.禁止性規范

C.強制性規范 D.任意性規范

E.確定性規范

27.只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包括( )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民事基本制度

C.犯罪和刑罰 D.基本經濟制度

E.地方性事務

28.下列屬於勞動保障行政許可事項的有( )

A.從事補充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的資格認定

B.勞動仲裁員資格的考核認定

C.技工學校設立審批

D.企業實行特殊工時制度的審批

E.外國人入境就業審批

29.我國勞動保障監察的內容涉及勞動保障工作的各個方面,有( )

A.就業管理 B.職業介紹管理

C.社會保險管理 D.工資管理

E.勞動合同管理

30.從監督的內容來看,對行政主體的監督主要是( )

A.對法人遵守行政法律法規的監督 B.對行政主體行為合法性的監督

C.對公民個人遵守行政法律法規的監督 D.對其他組織遵守行政法律法規的監督

E.對公務人員遵紀守法行為的監督

31.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繁多,在行為責任方面,主要有( )

A.責令改正 B.通報批評

C.停止違法行為 D.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

E.履行職務或法定義務

32.行政復議參加人包括( )

A.申請人 B.鑒定人

C.被申請人 D.證人

E.第三人

33.下列關於「行政訴訟中的被告」正確的提法有( )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B.由行政機關口頭委託的組織所做的具體行政行為,委託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C.非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共同作出行政決定的,共同構成被告

D.對行政機關的派出機構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該派出機構作為被告

E.行政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34.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侵犯公民人身權的行政賠償范圍包括( )

A.對不符合拘留條件的人實施了拘留

B.拘留超過了法定的期限

C.行政機關實施了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措施

D.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

E.使用槍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的

35.在關於社會保障的國際勞工公約中,正確的提法有( )

A.在農業中規定實行強制疾病保險制度,其津貼待遇包括免費治療和提供葯品及器械

B.對殘廢者提供康復服務的義務

C.強調給達到規定年齡(不小於60歲)受保人支付老年年金

D.對失業者支付津貼

E.本國人和非本國人在社會保障的9個部分享有平等待遇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社會保險法

37.行政行為

38.勞動保障行政處理

39.勞動保障行政爭議

40.行政賠償制度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法的作用。

42.簡述我國勞動保障監察的職責。

43.簡述勞動保障法律責任的特徵。

44.簡述行政訴訟的特徵。

45.簡述國際勞工組織的宗旨。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試述勞動保障行政執法監督的特徵。

47.試述社會保險行政爭議的主要特點。

② 自學考試勞動法的相關學習資料和歷年試題及答案

你好
自考資料可以網上找找看,或是多帶帶購買模擬題或其他輔導書。自考書籍內資料主要是教容學材料、大綱和輔導書模擬題,歷次考試真題,可以網上試試,或是有賣那種歷次考試真題的試卷的輔導資料的可以,或是模擬試題都是可以的。

③ 勞動法自考案例分析題

有三點不合法:
1.兩年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能超過兩個月。
2.試用期工資不得低於轉正後的80%。
3.合同終止應當支付經濟補償。

勞動爭議是法律強制規定由爭議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會仲裁,不能約定。

④ 自學考試勞動法和公司法哪個更簡單些

勞動法(labour law),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社會關系的法律專規范總稱。它是資本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法律部門;它是從民法中分離出來的法律部門;是一種獨立的法律部門。這些法律條文規管工會、僱主及雇員的關系,並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
公司法是規定各類公司的設立、活動、解散及其他對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市場的主體法。其意義:鼓勵投資創業;強化公司的意思自治;加強對債人的保護;加強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強化公司社會責任和職工保護措施。
學習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法律不同,但是難易度都是一樣的,所以只要努力那個都是簡單的。

⑤ 自考法律專業勞動法試題

我國現來行的勞動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的勞動法,於1995年1月1日生效。最新的立法是《勞動合同法》第2008條。推薦你去新華書店找,學習這個,我覺得法律+解釋+案例就足夠了。我們的本科教材是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⑥ 山東自考勞動關系與關系法歷年試題

你好,我現在10月份也要考06089勞動關系與勞動法,請問下是全國卷還是省內命題,有山東的歷年試題嗎,可以給我下嗎,謝謝,[email protected]

⑦ 你能給我提供一些勞動法(山東自考)的資料嗎

勞動法名詞解釋1. 勞動法:勞動法一詞在我國可以做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狹義上理解的勞動法時只有國家最高權力機關頒布的關於調整勞動關系以及勞動過細有密切聯系的其他關系的.全國性的,綜合性的法律,即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於1994年7月5日通過.自1995年1月1日期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廣義上理解的勞動法是指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其中,除了包括上述的狹義勞動法中的法律規范以外,還包括其他各種規范性文件中有關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關系的法律規范. 2. 勞動:是指人們為創造社會財富所進行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勞動對於人類具有特殊的作用.首先,勞動對於人類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其次,勞動是整個人類活動的最基本條件;第三.勞動也是人類社會賴以發展的基礎. 3. 勞動關系:是指人們在社會勞動過程中彼此之間發生的關系,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是旨在實現社會勞動過程中,勞動者與所在單位之間的社會關系.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是狹義的勞動關系,專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 4. 勞動法調整的對象:是指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關系.其中.勞動關系是我國勞動法調整的主要對象. 5. 勞動法體系:是指勞動法各項法律制度的結構體系,包括就業促進制度.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資制度.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制度.職業培訓制度.社會保險和福利制度.勞動爭議制度.監督檢查制度等. 6. 勞動法的適用范圍又稱勞動法的效力范圍,是指勞動法適用於什麼地方.什麼任何什麼時間.它包括空間適用范圍.對人的適用范圍和時間適用范圍. 7. 勞動法的空間適用范圍是指勞動法適用的地域范圍.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 8. 勞動法對人的適用范圍是指勞動法對那些人發生效力.依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勞動法適用於基於訂立勞動合同而形成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 9. 勞動法的時間適用范圍是指勞動法生效和時效的時間.給居我國<<勞動法>>的規定,勞動法生效的時間為1995年1月1日. 10.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是:制定勞動法制度和法律規范的指導思想,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關系的基本准則,他貫穿和體現在勞動法律制度和法律規范之中. 11. 勞工法規:是指14世紀中葉到17世界末葉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新興的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花的封建貴族為了加快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形成和發展,公開使用國家暴力,頒布的一系列血腥恐怖的關於勞工方面的法律.這些法規把背包多了土地的農民去感到資本家的工廠中做工.通過鞭打.烙印.酷刑等手段強迫他們服從僱用勞動制度所必需的紀律.接受延長工作時間,限制最高工資等苛刻的勞動條件.正如馬克思所言,勞工法規」字時就是為了剝削工人,並且在進行中總是直接和工人居於敵對地位的關於工資僱用勞動的立法.」 12. 工廠立法:是指資本主義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鞏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而頒布的一系列有關調整勞動關系的法規.1804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學徒健康與道德法>>被認為是資產階級工廠立法的開端.最初的」工廠立法」只適用於某類工廠某些工人工作時間的限制,其後發展為不僅包括勞動合同.勞動報酬.勞動時間.女工與童工.安全與衛生.社會保險.職業培訓等勞動關系的一切方面.並且還包括工會.集體合同等方面的內容,同時使用的主體范圍也比較廣泛,並最終形成獨立的法律部門—勞動法. 13. <<學徒健康與道德法>>時1802年英國政府頒布的非同步有關限制工作日長度的法律.該法律適用於紡織工廠18歲以下的學徒,其內容為學徒的工作時間每日限制在12小時並禁止學徒從事夜班勞動.該法是資本主義國家第一部限制資本家剝削.專門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因此這以法律被認為是資本主義國家」工廠立法」的開端. 14. 國際勞工組織:是在巴黎和會上由與會各國一致同意建立的由各國政府.僱主.工人代表參加的國際組織,該組織與1919年6月正式宣布成立,1919年10月在華盛頓召開第一屆國際勞工大會.國際勞工組織曾作為國際聯盟的一個獨立機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與1946年成為與聯合國建立聯系的第一個專門機構,是聯合國專門負責勞動事務,社會事務的機構.該組織的宗旨在於促進充分就業和提高生活水平,促進勞資雙方合作擴大社會保障措施,保護工人生活與健康.其組織機構主要有國際勞工大會,理事會和國際勞工局,此外還設有許多產業性,專門性,地區性的委員會.中國是該組織的創始會員國. 15. 國際勞工公約和建議書:是國際勞動立法的主要形式,是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立法原則以及<<費城宣言>>而制定的.公約一經會員國批准,就對批准國具有約束力,建議書對成員國沒有約束力,職工各國在制定本國有關勞動法律時參考.公約和建議書提出的勞動立法標准,對成員國制定或修改本國勞動立法產生明顯推動作用,成為勞動立法的重要參考依據,並對推動各國勞動立法趨向協調起著積極作用. 16. 法律關系:是指當事人依據法律規范而形成的具有權利義務內容的社會關系.法律關系是一種社會關系,但並不是所有社會關系都是法律關系,只有社會為法律規范所確認和調整而形成權利義務關系,才成為法律關系. 17. 勞動法律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據勞動法律規范.在實現社會勞動中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勞動法律關系是勞動關系在法律上的表現,是勞動關系為勞動法律規范調整的結果. 18. 勞動法律關系要素是指構成各種勞動法律關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任何一種勞動法律關系,都是由勞動法律關系主體.勞動法律關系內容和勞動法律關系客體三個基本要素構成的,如果缺少其中一個要素,就不能形成勞動法律關系. 19. 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在實現社會勞動過程中依照勞動法律規范享有權利並承擔義務的當事人,也即是勞動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其具有特定性,勞動法律關系一方是勞動者,另一方是用人單位.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構成勞動法律關系的第一要素. 20. 勞動權利能力是指依法具有勞動權利能力和承擔勞動義務的資格和能力,是勞動者作為勞動法律關系主體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之一.依照勞動法的規定,我國公民自16周歲起具有勞動權利能力,也就是說,公民自16周歲起即具有成為勞動法律關系主體的資格. 21. 勞動行為能力是指以自己的行為依法行使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的能力,是勞動者作為勞動法律關系主體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之一.依照我國勞動法的規定,我國公民自16周歲起具有勞動權利能力,也就是說,公民自16周最起即具有成為勞動法律關系主體的資格. 22. 勞動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勞動法律關系主體雙方依法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他是勞動法律關系的基本要素,是聯結勞動法律關系主體和客體的媒介,也是勞動法律關系的核心和實質. 23. 勞動權利即勞動法律關系主體依法享有的權利,是指勞動法律規范確認的勞動法律關系主體享有權利和獲得利益的可能性.具體表現為享有權利的主體有權依法做出一定行為和不做出一定行為,或者要求他人做出一定行為和不做出一定行為. 24. 勞動義務即勞動法律關系主體依法承擔的義務,是指負有的義務的勞動法律關系主體依照勞動法律規范,為滿足權利主體的要求,履行自己應盡義務的必要性.具體表現為義務主體依法做出一定行為和不做出一定行為,以保證權利主體的權利和利益得以實現. 25. 勞動法律關系客體是指勞動法律關系主體雙方的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主體雙方的權利義務必須共同指向同一對象才能形成勞動法律關系,因此客體是構成勞動法律關系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在我國,勞動法律關系的客體是勞動者的勞動行為. 26. 勞動法律事實是指勞動法律規范規定的,能夠引起勞動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情況.勞動法律師是主要包括行為和事件兩種. 27. 行為是勞動法律事實的一種,是指以行為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法律事實.他是行為人依照勞動法律規范,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一定行為和不做出一定行為,或者要求他人做出一定行為和不做出一定行為,從而引起勞動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行為可分為合法行為和違法行為. 28. 勞動法律行為是指勞動者.用人單位做出的具有法律後果的行為,可分為合法行為和違法行為. 29. 勞動行政管理行為是指國家勞動行政管理機關行使勞動行政管理職權的行為,主要包括勞動力管理.工資管理.勞動安全衛生管理.職業培訓管理.社會保險管理.勞動監督檢查等行為. 30. 勞動仲裁行為是指勞動仲裁機構依法仲裁勞動案件的行為,包括勞動爭議的調解行為和勞動爭議仲裁行為. 31. 勞動司法行為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審理勞動案件的行為,包括一審人民法院,二審人民法院的勞動爭議調解行為和勞動爭議判決行為. 32. 事件是勞動法律事實的一種,是指不以行為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法律事實.他雖然不以行為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是能夠引起勞動法律關系的變更或消滅.事件包括自然現象,如自然災害,也包括勞動能力暫時或永久喪失.如患病,傷殘,死亡等. 33. 勞動法律關系產生是指勞動者痛用人單位依據勞動法律規范和勞動合同約定,明確相互間的權利義務,形成勞動法律關系. 34. 勞動法律關系變更是指勞動者痛用人單位依據勞動關系法律規范變更起原來確定的權利義務內容. 35. 勞動法律關系消滅是指勞動者同用人單位依據勞動法律規范,終止起相互間的勞動權利義務關系. 36. 勞動就業是指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年齡內依法從事某種有一定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社會職業. 37. 勞動就業方針是指黨和國家制定的指導勞動就業工作的總原則.他是黨和國家根據不同時期的社會勞動力供求情況以及社會經濟,政治狀況,為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和實現勞動力供求基本平衡,所確定的指導勞動就業工作的總原則. 38. 勞動就業原則是指勞動法規定的勞動就業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包括國家促進就業原則.平等就業原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相互選擇原則,勞動者競爭就業原則,照顧特殊群體人員就業原則,禁止未滿16周歲未成年人就業原則等. 39. 國家促進就業是指國家採取各種措施創造就業條件和擴大就業機會,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主要指標. 40. 平等就業是勞動法確定的勞動就業原則之一,指勞動者享有平等的就業權利和就業機會.包括兩種含義:以是勞動者享有平等的就業權利;二是勞動者享有平等的就業機會. 41. 相互選擇是勞動法確定的勞動就業原則之一,指在勞動就業中,勞動者有權自由選擇用人單位,用人單位也有權自由選擇勞動者. 42. 競爭就業是勞動法確定的勞動就業原則之一,指勞動者通過用人單位考試或考核競爭取勝而獲得就業崗位. 43. 勞動就業服務企業是指承擔安置城鎮失業人員任務,由國家和社會扶持,進行生產經營自救的股份合作制集體所有制經濟組織. 44. 職業介紹機構及職業介紹所,是指依法設立的,從事職業介紹工作的專門機構.他有常年固定的服務場所.專制從事就業服務的工作人員和相應的工作設施.他在勞動行政部門領導下,運用市場機制調解勞動力供求,未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溝通聯系和提供服務,促進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相互選擇,未充分開發和利用勞動力資源服務. 45. 境內職業介紹機構是指依法設立的從事境內就業服務工作的職業介紹機構,分為勞動部門開辦的職業介紹機構和非勞動部門開辦的職業介紹機構兩類. 46. 境外職業介紹機構是指依法設立的從事境外就業服務工作的職業介紹機構. 47. 勞動合同亦稱勞動契約,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為確認勞動關系,依法協商達成的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勞動合同是確立勞動關系的法律形式.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成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並且遵守該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則按照勞動者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並且給據勞動法規和雙方協議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受本單位成員的各種權利和福利待遇. 48. 勞動合同的訂立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為建立勞動關系,依法就雙方的權利義務協商一致,設立勞動關系的法律行為. 49. 平等自願是訂立勞動合同的基本原則.平等是指當事人雙方法律地位平等,當事人以平等的身份訂立勞動合同.自願,是指訂立勞動合同完全處於當事人的意志,任何以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也不允許第三者非法干預. 50. 協商一致是訂立勞動合同的基本原則.指當事人雙方在充分表達自己意思的基礎上,經過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簽訂勞動合同. 51. 訂立勞動合同的程序是指訂立勞動合同必須遵守的先後有序的行為規范.分為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 52. 要約時訂立勞動合同的程序之一.是當事人一方向特定的或不特定的他方提出訂立勞動合同的意思表示.提出要約得一方為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人為受要約人. 53. 承諾是訂立勞動合同的程序之一.指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包括應招標是和應招行為.前者是指受要約人在要約規定的期限內表示願意接受要約的內容.後者是指受要約人按照要約人的要求提交有關證明文件,填寫應招表格,接受考試,考核和體格檢查等行為. 54. 錄用合同是錄用單位預備錄用勞動者之間,為確立勞動關系,明確相互權利義務的協議. 55. 聘用合同亦稱聘任合同.他是聘用單位預備聘用勞動者之間,為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一般是用於有技術專長的特定勞動者. 56. 借調合同亦稱借用合同.他是借調單位,被借調單位與借調職工之間,為借調職工從事某種工作,明確像互相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57. 定期勞動合同亦稱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是指雙方當事人規定合同有效的起止日期的勞動合同. 58. 無定期勞動合同亦稱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是指雙方當事人不規定合同終止日期的勞動合同. 59. 勞動合同的內容是指合同當事人雙方達成的勞動權利義務的具體規定,具體表現為合同條款. 60. 法定內容是指勞動法律規范規定的,勞動合同當事人必須遵照執行的具體內容. 61. 商定內容是指勞動合同當事人雙方協商規定的具體內容,又分為必要內容和補充內容.前者是指勞動合同必須具備的內容,缺少他勞動合同就不能成立.後者並非勞動成立必須具備的條件,缺少他勞動合同依然成立. 62. 勞動合同的形勢是指訂立勞動合同的方式,分為書面形式和口頭形式兩種. 63. 勞動合同成立是指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設立勞動合同關系. 64. 勞動合同生效是指勞動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起始時間. 65. 無效勞動合同是指當事人違反法律規定訂立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勞動合同.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66. 勞動合同鑒證是指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審查,證明勞動合同真實性和合法性的一項行政監督,服務措施. 67. 勞動合同的履行是指當事人雙方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條件,履行自己應承擔義務的行為.勞動合同的履行,必須由當事人雙方共同完成,只有當事人雙方各自履行自己所映襯乾的義務,才能保證勞動合同履行. 68. 勞動合同的變更是指當事人雙方對依法成立,尚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條款所做的修改或增減.勞動合同的變更是因發生一定的福利事實而對依法成立的勞動合同,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變更,氣質先與勞動合同條款內容的變更,不包括當事人的變更. 69. 勞動合同的解除是指當事人雙方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他是發生一定的法律事實,導致有效的勞動合同在期限屆滿之前終止. 70. 法定解除即法定解除勞動合同,是指因發生法律,法規或勞動合同規定的情況,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71. 協商解除即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是指當事人雙方因某種原因,協商同意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72. 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是指因解除勞動合同而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一次性的經濟補償金. 73. 勞動合同的終止是指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勞動合同訂立後,雙方當事人不得隨意終止勞動合同,只有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的情況出現,當事人才能終止勞動合同. 74. 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是指當事人由於自己的過錯造成勞動合同的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所應承擔的相應的經濟的,行政的或刑事的責任.追究當事人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必須同時具備有因果關系的兩項必要條件:一是當事人有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勞動合同的行為;而是當事人本身有過錯,包括主管的故意或行為的過失,只有當當事人由於自己的過錯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勞動合同時,才需承擔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75. 集體協商亦稱集體談判,是指用人單位工會或職工代表與相應的用人單位代表為簽訂集體合同進行商談的行為.他是簽訂集體合同的前提條件. 76. 集體合同亦稱團體協約,勞動協約,集體協約,是集體協商雙方代表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在平等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的書面協議. 77. 集體合同訂立是指工會或職工代表與企業或事業組織之間,為規定職工集體勞動條件,依法就集體合同條款經過協商一致,設立集體合同關系的法律行為. 78. 集體合同內容是指集體合同主體雙方權利義務的具體規定. 79. 標助興條款是集體合同的核心內容.即規定勞動標準的條款.他制約著勞動合同的勞動標准,職工個人與企業,事業組織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勞動標准,職工個人與企業,事業組織訂立的勞動合同中的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注不得低於集體合同的規定. 乖叮叮 超級版主 UID 162 精華0 積分520 帖子453 威望520 金錢1715 閱讀許可權 150 注冊2007-1-9 來自 青島 狀態 離線 #2發表於 2007-1-9 20:11 資料 文集 短消息 接上 80. 目標性條款是集體合同的內容.即規定在合同規定內應達到的具體目標和實現該目標的主要措施的條款. 81. 程序性條款是具體合同的內容.即規定具體合同自身運行的程序規則的條款,包括具體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續訂以及違反集體合同責任的承擔和集體合同爭議的處理等. 82. 集體合同的履行是指集體合同主體雙方按照集體合同規定履行自己應當承擔的義務. 83. 集體合同的變更是對依法成立,尚未履行完畢的集體合同條款所作的修改或增刪. 84. 集體合同的解除是指提前終止集體合同的法律效力.經集體合同雙方協商一致,可以解除集體合同. 85. 集體合同的終止是指因某種法律事實的發生而導致集體合同法律關系消滅. 86. 工資是指基於勞動關系,用人單位給據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數量和質量,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的貨幣報酬.工資的概念也可以安勞動部有關部門有關解釋: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87. 工資法律調整的原則是指關窗整個工資立法過程的指導思想和准則,也是貫徹執行工資法律制度必須遵守的基本准則,包括按勞分配原則,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工資水平的原則與用人單位自主分配和勞動者個人物質利益原則. 88. 按勞分配原則是我國工資法律調整的基本原則.指把勞動量作為個人消費品分配的主要標准和形式,按照勞動者的勞動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老少得. 89. 工資總量是指用人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工資總額.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各類補貼,加班工資,特殊情況下的工資等. 90. 工資總量宏觀調控是指國家對全國工資總量從宏觀上進行調解和控制,以確保工資總額與國民經濟發展保持一個科學,合理,協調的比例關系. 91. 最低工資是指用人單位對單位時間勞動必須按法定最低標准支付的工資,最低工資具有以下三個要件:一是勞動者在單位時間內提供了正常的勞動;二是最低工資標準是由政府直接確定的,而不是勞動關系雙方自願協商的;三是只要勞動者提供了單位時間的正常勞動,用人單位支付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政府規定標准.最低工資也可以安勞動部有關解釋:最低工資是指勞動者法定工作時間內履行了正常勞動義務的前提下,油氣所在單位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最低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和獎金,津貼,補貼,但不包括加班加點工資,特殊勞動條件下的津貼和國家規定的社會保險和福利待遇. 92. 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單位勞動時間的最低工資數額.它使最低工資標准化. 93. 工資形式是指計量勞動和支付工資的形式.我國相形工資形式祝有有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兩種基本形式和獎金,津貼兩種附助形式. 94. 計時工資是指按照工資技術熟練程度,勞動繁重程度和工作時間的長短支付工作的一種形式. 95. 計件工資是指按照合格產品的數量和預先規定的計件單位來計算的工作.其特點是不直接用勞動時間來計量報酬,而用一定時間內的勞動成果來計算. 96. 獎金是有效超額勞動報酬,是職工工資的補充形式,是對在工作和生產建設中取得卓越成績的職工的一種獎勵. 97. 津貼是指補償職工在特殊條件下的勞動消耗即生活費額為支出的工資補充形式. 98. 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是指依法或按協議在非正常工作情況下支付給職工的工資.如職工在工作時間內履行國家和社會義務,法定假日,停工期間和生產廢品,受處分時等非常情況下,支付給職工的工資.它體現了國家對勞動者權利和基本生活的保障. 99. 探親假工資是指依法支付給職工探望配偶,父母親人期間的工資. 100. 廣義上的工資保障是指實現」國家保護公民的合法收入」的憲法原則的全部制度,如提高工資,穩定物價,擴大勞動就業,舉辦各種福利事業,修建住宅等確保工資水平穩定和提高的所有制度.狹義的工資保障,即<<勞動法>>調整的工資支付方法,禁止任意扣發工資和工資監督等制度. 101.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於從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勞動且取得相同勞績的勞動者,應支付同等的勞動報酬. 102. 工資分配方式是指單位內部的工資制度,包括工資構成,工資標准,工資形式,工資增長機制等. 103. 最低生活費用是指勞動者本人及其贍養人口為維持最低生活需要而必須支付的費用,包括吃,穿,住,行等方面.. 104. 工作時間是指勞動者根據國家規定,在一晝夜之內或一周之內用於完成本職工作的時間。 105. 休息休假是指勞動者在任職期間,根據國家規定,不從事勞動和工作而自行支配的休息時間和法定節假日。 106. 工作日也稱勞動日,是指法定的一日為計算單位的工作時間。 107. 標准工作日是指在一般情況下法律規定的統一工作時間。我國實行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不超過40小時的標准工作時間。 108. 縮短工作日是指少於標准工作日的工作時間。 109. 不定是工作日是指每日無固定的工作時間。 110. 公休假日是指職工工作滿一個工作周以後的休息時間,一般情況下安排在每個星期日。 111. 法定節日是指由國家統一規定用以開展紀念,慶祝活動的休息時間。 112. 探親假是指職工工作地點與父母或配偶居住地不屬同一城市而分居兩地時,每年所享受的一定期限的帶薪假期。 113. 年秋家是指職工每年享有保留職務和工資的一定期限連續休息的假期。 114. 加班是指單位行政經過法定批准手續,要求職工在法定節日或工假日從事工作的時間。 115. 加點是指單位行政經過法定批准手續,要求職工在正常的工作日之外延長工作時間。 116. 勞動安全衛生又稱勞動保護,他是指直接保護勞動者在勞動中的安全和健康的法律保障。 117. 安全技術規程是指國家為了防止勞動者在生產和工作過程中的傷亡事故,保障勞動者的安全和防止生產設備遭受破壞而制定的各種法律規范。 118. 傷亡事故是指勞動者在執行職務時所遭到的意外傷害。 119. 勞動衛生規程是指國家為了保護職工在生產和工作過程中的健康,防止,消除職業病和各種職業危害而制定的各種法律規范。 120. 職業病是指在勞動過程中,由於有害健康的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長期影響所造成的人體器官的疾病。 121. 勞動安全衛生管理制度

求採納

⑧ 山東自考法律勞動法

專科13科,本科15科。

專:公共課---大學語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三個代表(代替舊

版的馬哲回和鄧論)答。

專業課---刑法,刑訴,民法,民訴,行政法,經濟法概論,國際

法,憲法,法理,中國法制史。

本:公共課---中國近代史綱要(代替舊版的毛概),馬克思基本原理概論。

專業課---公司法,合同法,婚姻家庭法

(一),法律文書寫作,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國際

經濟法,國際私法,勞動法,英語(二),知識產

權法。

選修課---(6選3)稅法,金融法,房地產法,

票據法,外國法制史,保險法。

本科畢業還得寫畢業論文和論文答辯。

論文成績有效。
選修的保險法,稅法,房地產法簡單。如果你數學不行,或是歷史還可以的話,就報外國法制史。

熱點內容
2020年中級經濟法教材電子書 發布:2025-09-15 04:25:27 瀏覽:561
應用解釋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5 04:20:39 瀏覽:531
罪惡都市律師 發布:2025-09-15 04:20:37 瀏覽:255
青島司法局曹仁收 發布:2025-09-15 04:00:54 瀏覽:615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條規定 發布:2025-09-15 03:59:52 瀏覽:849
法官鐵窗淚 發布:2025-09-15 03:59:44 瀏覽:988
道德與法治美女老闆 發布:2025-09-15 03:56:40 瀏覽:762
經濟法概論平時作業綜合題 發布:2025-09-15 03:52:32 瀏覽:430
勞動法如何規定月工資 發布:2025-09-15 03:49:36 瀏覽:710
2017注會經濟法音頻 發布:2025-09-15 03:38:42 瀏覽: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