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有什麼法庭實行

行政法有什麼法庭實行

發布時間: 2022-01-26 15:39:16

行政法中的中級以上人民法院包括中級人民法院

一般法律中所提到的以上以內都是包括本數在內的,也就是說既然說中級以上人民法院,那麼就是包括中級法院在內。

㈡ 軍事法庭與人民法庭有什麼區別,適用什麼法律

軍事法院(MILITARYCOURT)是國家設立在軍隊中的審判機關。

根據總政治部1986年頒發的《關於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所列案件的管轄范圍的通知》,軍事法院直接受理下列案件:

遺棄傷員案;虐待俘虜案。適用我國《刑法》中專門的軍人犯罪。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

民事法庭適用《民法》、《民事訴訟法》等有關民事案件的規定;刑事法庭適用《刑法》、《刑事訴訟法》等有關刑事案件的規定;行政法庭適用《行政法》《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2)行政法有什麼法庭實行擴展閱讀

我國有完善的法律體系,自然也有專門的軍事法,軍事的立法司法、執法、和相關人員單獨配備,這也就是軍事法院存在的必要性,軍事法不同於民法,既在憲法框架內,又有特殊性,有軍隊的地方,軍事法院是必須存在的。

軍事法院和民事法院有個很大的區別,在於他們審理案件的時間。

普通民事案件,不服審理結果的,可以提起上訴,三級審理最高能上訴到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軍事法庭就不一樣了,軍事法庭審理案件的時候,初審就是終審,所有案件一次審理完成。審理案件並決定審判結果。在職權范圍內,軍事法院可以審判正師職以上人員的第一審,審判涉外刑事案件、 高院授權或指定審判的案件 。負責二審、死刑復核、再審的審判任務。

軍事法院可以審理下面幾類案件:

1、現役軍人(含軍內在編職工)和非軍人共同犯罪的,分別由軍事法院和地方人民法院管轄;涉及國家軍事秘密的,全案由軍事法院管轄;

2、最高人民法院授權的軍內經濟糾紛案件和指定管轄的案件。

3、受理遺棄傷員案、虐待俘虜案。

4、軍人違反國家憲法、法律和軍事法。

㈢ 哪些法律屬於行政法

最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地方各級人民專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屬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等等

㈣ 行政法相關法學專業問題求解答法院如何認定啊

正常來講的話,法院會根據相關的證據鏈條情況,然後進行一個認定。

㈤ 什麼是行政法

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行政法是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進一步說,行政法是調整行政組織、職權,行使職權的方式、程序以及對行使行政職權的監督等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5)行政法有什麼法庭實行擴展閱讀:

行政法基本含義:

包括兩個含義:第一,行政法是國家第一類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第二,這一系列法律規范和原則調整的是行政關系的客體和行政關系的監督,而不是其他社會關系。

一般行政法:指規定國家行政基本原則、原則和政策、國家機關及其負責人的地位、職權、職責、國家機關的任免、考核、獎懲的法律法規。工作人員、行政體制改革和行政機關工作效率的提高等。

特別行政法:是指規范教育、民政、衛生、統計、郵政、金融、海關、人事、土地、交通等各種專門行政部門的行政活動的法律、法規。

㈥ 求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模擬法庭案例

朱昌谷與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等治安行政處罰糾紛上訴案

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行政判決書

(2008)渝三中法行終字第35號

上訴人(一審原告)朱昌谷。

委託代理人王陸俊,重慶渝萬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

法定代表人馬世文,局長。

委託代理人王瓊,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法制科副科長。

被上訴人(一審第三人)王紹南(曾用名王少難)。

委託代理人余江華,重慶潤江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朱昌谷訴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治安行政處罰一案,不服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法院於2008年5月26日作出的(2008)涪行初字第12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於2008年7月15日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08年1月15日11時,正在建設的重慶市涪陵區柏利煤礦負責人王紹南向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治安支隊報案。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接到報案後,於2008年1月21日以聚眾擾亂單位秩序為案由登記立案;經調查核實,於2008年2月14日向被告知人朱昌谷告知擬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依據。2008年2月18日,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作出涪公(治)決字〔2008〕第77號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被處罰人重慶市涪陵區山窩鄉新立村二社社長朱昌谷於2008年1月15日上午,組織村民50餘人到白濤鎮柏林村一社堰塘灣重慶市涪陵區柏利煤礦處,以該煤礦損壞山窩鄉新立村二社攔山堰為由進行鬧事,損壞煤礦部分設施,造成煤礦停工,並打傷煤礦職工。該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3條第1款第(1)項規定,決定對朱昌谷行政拘留15日。朱昌谷不服該處罰決定,於2008年3月26日以處罰決定書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程序違法等為由提起行政訴訟。2008年4月23日,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在一審訴訟過程中,以作出的涪公(治)決字〔2008〕第77號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適用法律錯誤為由,作出涪公行(撤)《關於撤銷對朱昌谷行政處罰的決定》,決定撤銷涪公(治)決字〔2008〕第77號公安行政處罰決定;對朱昌谷未執行完畢的5天行政拘留不再執行。朱昌谷未表示撤回起訴。一審法院認為,在一審訴訟過程中,一審被告發現該處罰決定書適用法律錯誤,自己主動改正並撤銷該決定,符合法律規定,遂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第57條第2款(2)項之規定,判決確認被告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涪公(治)決字[2008]第77號《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違法;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一審被告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負擔。朱昌谷以一審判決未認定實際拘留天數、所列第三人身份不明、判決適用法律錯誤為由上訴至本院,請求撤銷一審判決。

一審法院將本......

㈦ 行政法淵源能否作為法院法律適用的依據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項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在共同推進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過程中,必須堅持立法先行。法治語境下行政執法是指行政主體依法行使法定職權、履行法定職責,實現行政目標的活動總稱,也即行政主體將法律的意志加以實現的過程,具體表現為依法律授權而為的行政檢查、行政強制、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行政行為。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行為時要有法律依據並受法律規范制約當為行政執法的實質要義之所在。那麼,行政執法的依據應當包括哪些呢?除了法律、法規、規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等之外,由於立法的不明確,實踐中鮮見有行政主體將法律解釋梳理為執法依據的,近些年在具體的法律適用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操作上的問題,比如包括司法解釋在內的法律解釋能否成為行政執法的依據?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如何對待行政解釋?同部門法律解釋或不同部門的法律解釋之間出現沖突如何處理?本文試圖釐清前述困惑,以明晰認識,期冀略有指導實踐之效益。

一、法律解釋作為行政執法依據的理論考量

(一)法律解釋能否成為行政執法依據的理論困惑

在大多數西方國家,法律的制定、執行、適用,分別交由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具體行使。三者只能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職權,不得超越職權、侵犯其他權力領域。在許多西方國家中,法律解釋權主要歸屬於法院或法官,因此,法律解釋主要是指司法解釋,是法院或法官在具體案件中對法律所作的解釋,按照「遵循先例」的司法原則,個案中的司法解釋對下級法院今後的具體案件審理具有拘束力,形成「法官造法」的效果。行政機關執行的是議會(國會)制定的法律文件,而非司法解釋。關於法院行使司法解釋權是否屬於司法權對立法權的侵犯,在解釋史上很早就存有爭論。從古羅馬開始,法律解釋的發展道路基本上是沿著由立法禁止法官解釋法律再到立法授權法官解釋法律前進的。[1]至今,兩大法系中,司法解釋成為了最重要或最主要的法律解釋,甚至在英美法系中,司法解釋就是直接代表了其所稱的法律解釋。我國司法實踐中,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這兩家最高級別的司法機關對法律具體適用問題有權進行解釋,我們將其稱為司法解釋。但與西方國家不同的是,我國的司法解釋在性質上是一種能夠重復適用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抽象解釋,它不同於國外的具體個案解釋,這種抽象解釋在許多情形下是對法律的進一步明確界限,很大程度上屬於立法的邊界。從這個意義上講,司法權存在侵犯立法權的嫌疑。在缺失明確「糾偏」制度的情況下,行政機關為執法當如何選擇執法依據難免處於為難境地。

至於其他兩種法律解釋,首先來看立法解釋,從權力分工的角度看,立法者只是向社會輸入法律文本,解釋法律不是立法者的事情,而是司法者或執法者的工作。立法者以解釋的名義發布文件,但本質仍屬於立法。既然如此,立法者就不應當具有立法解釋權,立、改、廢才是立法機關的本職,立法者完全可以通過修法來達到立法解釋的目的。其次再來看行政解釋,權力分立原則在本質上也同樣要求法律解釋權不能交由行政機關來行使,否則,法律解釋權一旦擴大配置,將會給我國的行政管理活動帶來兩大問題:第一,這意味著行政機關可以自行實施行政管理活動而無須考慮立法機關的意志;第二,還意味著行政機關受司法機關的監督將成為一句空話。[2]

我國現有的法律解釋體制,盡管有其存在的價值和依據,但體制的架構確實存在法理中無法迴避的困境和不足。至於立法解釋、司法解釋、行政解釋能否成為行政執法的依據確實是一個極其復雜且大費思量的問題。首先,對立法解釋而言,我們一方面強調其具有法律效力,另一方面立法解釋在實踐中卻很少見,常被應用解釋所侵犯,致使其在理論上雖可作為行政執法的依據,但因其數量不夠,對行政執法的作用甚少;其次,對行政解釋而言,一方面存有前已述及的缺陷,另一方面,部分行政解釋程序簡單,儼然行政主體內部的抽象行政行為,與依法行政中的「法」不可同日而語,行政解釋作為行政執法的依據仍存在可爭論的焦點;再者,對司法解釋而言,雖已成為兩大法系中最重要、最主要、最具權威的法律解釋,但能否作為行政執法的依據,仍是一個需要認真探討的問題。綜觀我國的法律解釋機制,從權力的分立與制衡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存在各種困惑與邏輯不足,嚴重影響著我國行政執法主體之執法依據的范圍圈定。

(二)法律解釋能夠作為行政執法依據的理論支撐

近代國家學說認為,國家權力的存在是為了維護公民的權利。[3]如何保障、制約國家權力,使之一如既往地維護公民的權利,成為先賢們思考解決的問題。在最初英國思想家洛克的「三權分立」思想基礎之上,法國孟德斯鳩進一步將其完善並發揚光大,創設出三權分立學說,對西方國家憲政制度的創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按照「三權分立」學說,整個國家權力被劃分為三部分,即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三項權力分別由議會、法院和政府行使,三個機關之間相互分工、相互制約。孟德斯鳩主張,必須強調權力之間的分工制衡,用權力制約權力來達到防止權力濫用的目的,如若立法權與行政權相結合,則自由不再,同樣道理,如若司法權不能在立法權與行政權面前保持獨立,則自由也不再。假設司法權與立法權集中於一人或一個機關手中,專斷的權力就將凌駕於公民的生命與自由之上,這是因為法官自己成了立法者。最嚴重的一種情況則是一個國家如若法律制定權、公共決議執行權、私人犯罪裁判或者爭訟權也交由同一個人或者機關行使,那麼這個國家一切便都完了。[4]我國雖不是實行三權分立制度,但權力分工制約思想是必須體現的。在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下,其他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在人民代表大會的基礎上產生,對其負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使人民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法律意志;國家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依法行政;司法機關行使司法權,據法審判。關於法律解釋的性質,理論界一直存在著「是一種權力還是一種方法」的爭議,作為在具體的法律適用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特殊現象,法律解釋是從屬於上述立法、司法和行政活動的。因此,在國家權力三權劃分的意義上,主流觀點將法律解釋視為一種具有附屬性質的隱性權力,法律解釋權也並非一種獨立的權力類別。據此,可以得出法律解釋能夠作為行政執法依據的第一個理論支撐,法律解釋如果具有國家權力的屬性,那麼它就具有了能夠成為法律依據的先決條件。在我國目前的法律解釋體制下,按照「誰制定,誰解釋」的運行規則,法律解釋的主體必然與三種權力緊密相連並且附屬於特定權力主體自身的許可權,法律解釋權在權力屬性上當然地具有延伸意義的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性質,適用法律解釋的過程便是三種權力運行的結果。對於立法解釋與行政解釋而言,它們成為行政執法的依據毫無問題,對於司法解釋而言,盡管情況復雜,但從三大國家權力的職責分工來講,作為在行政法律適用過程中用來調適法律關系重歸平衡的司法權,具有終局裁決的效力,當然也對前置的行政權力具有約束性。基於此,法律解釋本身所擁有的權力延伸屬性決定了其能夠成為執法依據的前提條件。

另外,按照法律解釋的主體和效力不同,廣義上可以將法律解釋劃分為正式解釋(有權解釋)與非正式解釋(無權解釋)兩種,區別二者的標准在於看其是否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通常我們採用的是狹義的觀點,法律解釋即指的是有權解釋,必須是有權主體依據有關許可權對法律的具體適用進行的解釋。據此可以引申出法律解釋能夠作為行政執法依據的第二個理論支撐,從行政法的淵源進行考察,行政法淵源作為行政法律規范的具體表現形式和載體,如果一個法律文件能夠作為行政法淵源,對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和行政執法行為產生普遍約束力,那麼它必然也能夠成為行政執法的法律依據,對行政執法機關產生拘束力,行政機關必須依據法律的規定實施行政行為。行政法學界的通說認為法律解釋是行政法的法律淵源之一,認為一般淵源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與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特殊淵源有法律解釋、國際條約、慣例等。按照解釋的主體不同,又可以將法律解釋做出立法解釋和應用解釋兩種區分,在應用解釋之下再做出司法解釋和行政解釋之分。[5]上文已經分析,法律解釋本身所擁有的權力延伸屬性決定了這些有權解釋均具有國家意志性、強制性、普遍性和規范性等作為法律淵源的這些基本特徵。另外,通過1981年《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以及其後一系列法律文件,在立法上也進一步對法律解釋與法律具有同等效力這一內容予以明確化。受我國現有法律解釋體制的影響,盡管立法解釋、司法解釋、行政解釋在法律解釋體系中存在著效力高低不同、法定拘束力強度不同以及適用人員、事項范圍不同的問題,但是法律解釋本身作為行政法淵源所具有的法律效力或一定的法律效力卻是釐清其能否成為行政執法依據的重要理論支撐。法律解釋作為行政法淵源之一,具有法律約束力,能夠成為行政執法的法律依據亦是應然。

基於以上分析,盡管法律解釋作為行政執法依據確實存在著源自法理上的障礙,但是從其作為國家隱性權力的基本屬性、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法淵源之一等支撐來看,法律解釋在理論上是當然並且必然能夠作為行政執法的法律依據。除了法理上的支持,法律解釋作為行政執法依據還存有現實的需要,並且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不僅能夠明確行政機關的執法依據,為行政機關落實、完善國務院「三定規定」提供理論支持,有助於行政機關科學梳理行政執法依據,進一步明確各單位權責,合理配置行政職權;而且便於行政主體身份的確認,明確行政訴訟被告資格,滿足實際部門和群眾對行政行為進行准確及時監督的需要,完善法律解釋機制,進而推動行政法學的發展;最終推動我國法治建設,完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規范體系,為法制的統一提供保障,實現依法行政。

㈧ 急!請教行政法老師,行訴一審第二次庭審的程序及規定

一審實行開庭審理(當事人到庭),其過程一般包括:1.開庭准備;2.宣布開庭;3.法庭專調查;屬4.法庭辯論;5.合議庭評議;6.宣判;7.宣布閉庭。

二審一般實行書面審理(不開庭審理),沒有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等環節。

質證與否一般不影響審理的進行,因為舉證責任主要在被告方,法庭會依法認定並宣告,但原告的質證還是會有助於案件事實的查明。

至於庭審次數,法律沒有規定,只要在一審期限之內(三個月)審結就可以了。

㈨ 什麼是行政法行政法有哪些基本原則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不同於一般的政治原則,也不同於行政法的局部原則,它有其自身的特點。這些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具有法律性

行政法的制定與實施雖然要遵循許多的原理與准則,但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卻只能是具有法律意義的原則或准則,不能是為一切統治工具或管理工具都共同遵循的一般政治原則或一般社會原則。

(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具有特殊性

這就是說,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應當是行政法這一獨立法律部門所特有的原則,不是適用於一切統治工具或管理工具的原則,也不是適用於一切法律規范或一切法律部門的原則。

(三)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具有普遍性

在行政法部門內部,行政法也要遵循許多不同層次的原則,有些原則只適用於調整某一行政領域的部分行政法律規范,有些原則則適用於調整所有行政領域的一切行政法律規范。

【具體行政行為的分類】

1、依職權和須申請的具體行政行為。標準是行政機關是否以當事人的申請作為開始具體行政行為的條件。前者不需要申請直接依職權採取具體行政行為,後者則需要經過當事人的申請行政機關才能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2、羈束的和裁量的具體行政行為。根據具體行政行為受法律羈束的程度,行政機關採取時基本沒有選擇餘地的,是羈束的具體行政行為;立法對具體行政行為的范圍、方法、手段等方面給予行政機關根據實際情況裁量餘地的,是裁量的具體行政行為。

3、授益的和負擔的具體行政行為。劃分的標準是具體行政行為與當事人之間的權益關系。為當事人授予權利,利益或者免除負擔義務的,是授益的具體行政行為;為當事人設定義務或者剝奪其權益的是負擔的具體行政行為。

4、要式和與不要式的具體行政行為。發憤標準式具體行政行為是否需要具備法定的形式。需要具備書面文字等其他特定意義符號為生效必要條件的是要式的具體行政行為。不需要具備書面文字或者其他特定意義符號就可以生效的,是不要式的具體行政行為。

㈩ 中國法庭 行政法

中國法庭:刑事訴訟中,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人組成合議庭進行,但是基層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就是獨任庭。
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或五人或七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五,七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案件,由審判員三人或五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死刑復核案件,由審判員三人組成合議庭進行.而且,合議庭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員一人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判案件的時候,自己擔任審判長。審判長要指揮訴訟,但評議時與其他法官一樣只有一票權.
其他的審判人員,審判員就是法院里的專職法官,人民陪審員是法院吸收共同參與審判的非職業法官,可以來自社會個階層,在審判中與法官同權,是為了使審判平民化,民主化
民事訴訟中規定的較粗,由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只要是單數就行.簡易程序仍是用獨任庭.
行政訴訟中,合議庭的成員應當是三人以上的單數,沒有獨任庭.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熱點內容
客服外包規章制度範本 發布:2024-05-07 08:02:54 瀏覽:90
鹽城市亭湖區人民法庭 發布:2024-05-07 06:01:48 瀏覽:260
借名購房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05-07 05:37:32 瀏覽:839
法治視頻下載 發布:2024-05-07 05:32:18 瀏覽:827
法學考研群 發布:2024-05-07 01:40:45 瀏覽:918
勞動法暫扣工資 發布:2024-05-07 00:51:44 瀏覽:979
廣告公司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2024-05-07 00:03:14 瀏覽:477
長泰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4-05-06 23:00:23 瀏覽:536
香港安全立法出台 發布:2024-05-06 21:38:40 瀏覽:328
銀行法律顧問律師簡介 發布:2024-05-06 21:33:09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