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修改行政訴訟標的

行政訴訟法修改行政訴訟標的

發布時間: 2022-01-26 15:50:46

❶ 2014行政訴訟法修改多少法條

您好抄,2014年修改《行政訴訟法》是該法實施24年來作出的首次修改,法律條文由75個條文增加至103個條文,修改條款的地方總共是61項,修改的內容涉及到整個制度體系具體包括:行政審判價值取向的調整,加強對當事人訴權保護,擴大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完善行政訴訟管轄制度,完善行政訴訟證據制度,建立民事行政爭議交叉的處理機制,確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確立行政訴訟有限調解,加大行政機關不執行判決責任等內容。

《行政訴訟法》修改的主要內容:

(一)擴大行政訴訟被告、可訴行政行為和原告及第三人范圍

(二)完善起訴期限和形式制度,強化法院受理職責,破解「立案難」

(三)完善管轄制度,強化行政機關應訴職責,破解「審理難」

(四)進一步完善行政訴訟證據制度

(五)強化行政機關執行職責,破解「執行難」

(六)修改後《行政訴訟法》進一步強化了行政訴訟法律監督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❷ 新修改的行政訴訟法65條

第六十五條當事人必須履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內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拒絕容履行判決、裁定的,行政機關可以向第一審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
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一)對應當歸還的罰款或者應當給付的賠償金,通知銀行從該行政機關的帳戶內劃撥;
(二)在規定期限內不執行的,從期滿之日起,對該行政機關按日處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罰款;
(三)向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人事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接受司法建議的機關,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並將處理情況告知人民法院;
(四)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❸ 《行政訴訟法》在哪些方面進行了修改意義何在

2017年全國人大作出修改,第二十五條增加一款,作為第四款:「人民檢專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屬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增加該條款的意義:在於進一步堅強對監管機關的法律追究力度,有利於社會發展,極大適應了新時代的發展需要。

❹ 行政訴訟法修改後 "民告官"有哪些新變化

此次2014年大修行政訴訟法後主要變化如下:
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十大亮點

◆ 擴大受案范圍

增加可提起訴訟的情形:對徵收、徵用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等。

◆ 行政機關不得干預、阻礙法院立案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 應當登記立案

法院在接到起訴狀時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登記立案。不能當場判定的,應接收起訴狀,出具書面憑證,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 起訴期限延長到六個月

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涉及不動產的可延長至二十年。

◆ 增加調解制度

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調解應當遵循自願、合法原則。

◆ 完善審判監督

人民檢察院對行政訴訟案件的受理、審理、執行等問題要參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對於行政訴訟合同的監督,檢察院適用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 行政首長應當出庭應訴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 可跨區域管轄

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 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

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 可拘留拒不執行的行政機關直接責任人

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增加規定「社會影響惡劣的,可以對該行政機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拘留」。

❺ 新行政訴訟法到底是把以前的具體行政行為全部改成行政行為還是只是部分修改

2014年11月修訂的新《行政訴訟法》,從法律文件內容上看,是將以前的全部具體行政行回為都改成了行政行為,答全文不再有具體行政行為的表述。
行政訴訟法,主要是為了規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夠正確、及時的審理行政案件,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國家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法是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訴訟參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進行訴訟活動必須遵守的准則。它規定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規范和行政訴訟參加人行使權利、承擔義務的各種法律規范,是現代國家據以建立行政訴訟制度的法律依據。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從而根據憲法的規定製定的一部程序性法律。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2014年11月1日表決通過了修改行政訴訟法的決定,這是行政訴訟法自1989年制定後作出的首次修改。

❻ 新的行政訴訟法出台了嗎什麼時候開始適用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1日表決通過關於修改行政內訴訟法的決定。其中規容定,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
現行行政訴訟法於1990年10月1日起實施,此次為該法實施24年來的首次大修。去年12月23日,該法修正案草案首次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六次會議審議,歷經三次審議通過。修改後的行訴法將於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❼ 行政訴訟法修改後提起行政訴訟如何判決

行政訴訟法修改後起訴期限的審查:行政訴訟法過去規定的直接起訴期限為三個月,修改後的期限為六個月,較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兩年訴訟時效相比顯然較短。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❽ 根據2014.11.1通過的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決定,我國的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是否已經拓

我覺得沒有,因來為修源改後的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明確規定了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抽象行政行為實際上是立法行為,而在修改決定中將「具體行政行為」修改為「行政行為」,大概其目的主要是針對沒有立法權的地方政府出台的地方文件來侵害公眾的合法權益,例如某個縣政府違反《土地管理法》、《拆遷補償條例》出文非法徵用土地,這在原行政法訴訟中既不是抽象行政行為,又非具體行政行為,因此法院很難介入此類案件,現在通過修改,法院便能找到司法根據受理該類案件。

❾ 行政訴訟法有幾次修改

1、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2014年11月1日表決通過了修改行政訴訟法的決定,國家主席簽署第1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這是行政訴訟法自1989年制定後作出的首次修改。
2、修正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鄉鎮人大主席團工作條例 發布:2024-05-20 02:20:45 瀏覽:203
移民法國需要多少錢 發布:2024-05-20 00:37:09 瀏覽:979
婚姻法繼承法作廢 發布:2024-05-19 23:44:48 瀏覽:663
美國法律法規大全 發布:2024-05-19 21:51:29 瀏覽:365
合同法法律出版社 發布:2024-05-19 21:50:45 瀏覽:753
法治的信仰中國夢 發布:2024-05-19 21:32:17 瀏覽:309
關愛成長法治護航徵文 發布:2024-05-19 19:44:11 瀏覽:725
經濟法總論試題課後 發布:2024-05-19 19:44:10 瀏覽:978
上海政法學院教務網路管理系統 發布:2024-05-19 18:16:11 瀏覽:97
大理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4-05-19 17:41:50 瀏覽: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