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勞動法判斷
Ⅰ 勞動法 案例分析題
1.有權解除,《勞動合同法》第39條第3款第5款
2.可以被辭退,依據是《勞動合回同法》第39條第3、答5款。
而《勞動合同法》第42條說的是: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沒有說到在第39條的情況下不可以解除。
3.有權要求索賠單位損失,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6條第2款第4款
Ⅱ 一道司考真題 關於勞動法的
本抄題答案ABCD
解襲析:
《勞動法》第70條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故A正確;
第72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故B正確;
第73條第2款規定:「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故C正確;
第74條第1款規定:「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收支、管理和運營社會保險基金,並負有使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責任。」故D正確。
由此可知,本題答案為ABCD.
Ⅲ 司法考試中勞動法的內容在卷幾內容多嗎
勞動法屬於經濟法,在卷一考察,內容不多
Ⅳ 司法考試中經濟法都包含哪些法律
包括:競爭法、消費者法、銀行業法、財稅法、勞動法、土地法和房地產法、環境保護法。
1、競爭法
競爭法由三個法律所組成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拍賣法》、《招標投標法》。競爭法立法目的是為保障社會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行為,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消費者法
消費者法由兩個部分構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立法主旨在於消費者的受損權益如何救濟,而不是具體責任由誰承擔的問題。《產品質量法》立法主旨在於產品責任由誰來承擔的問題,以及對受害者的利益的救濟的問題。
3、銀行業法
銀行業法包括《商業銀行法》和《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在我國境內不得從事信託投資和證券經營業務,不得投資於非自用的不動產,不得向非銀行的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銀行業監督管理法》里確立了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特別的監督管理的措施。
4、財稅法
財稅法由稅法(又分為稅收程序法與稅收實體法)、會計法及審計法組成。稅法、稅收實體法涉及各種稅種,最重要的是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關於稅收程序法里,主要是《稅收徵收管理法》。
5、勞動法
勞動法中規定了勞動法的適用問題、勞動合同的解除權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合同解除權是不同的。勞動者享有更多的勞動合同解除權,而用人單位的解除權是受到嚴格限制的。勞動爭議的仲裁主要解決的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勞動糾紛的。
6、土地法和房地產法
包括《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土地管理法》中規定了土地的所有權、土地使用權的取得、建設用地的管理;《城市房地產管理法》規定了哪些房地產不得轉讓,尤其是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在什麼情況下不可以轉讓。
7、環境保護法
環境保護法確立了非常多的制度,比如環境規劃的制度,清潔生產的制度,對此至少要了解哪些制度屬於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制度。在環境民事糾紛的解決中,環境民事訴訟的時效是3年,且在環境民事訴訟里常會出現責任倒置、因果關系推定等情形。
(4)司法考試勞動法判斷擴展閱讀:
司法考試中經濟法的復習重點
1、在競爭法中重點復習《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哪一種行為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其屬於哪一種類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為主線來具體掌握;
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重點在消費爭議的解決的問題,《產品質量法》最重要的是產品責任的承擔的問題;
3、環境保護法中重點掌握:三同時制度、排污收費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環境民事責任問題;
4、出現變化的法律,或者已經出現變化但司法考試沒有考過的法律,均是復習重點。
Ⅳ 司法考試 勞動法 哪個老師講的好
這個勞動法好像沒有專題吧~
是在商經裡面一起講的。
張海峽或者鄢夢萱,王小龍的都還不錯,具體就要看哪個老師講課的方式最合適你的學習習慣了
Ⅵ 法考勞動法在哪科目里
勞動法屬於經濟法。
國家司法考試的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
具體考試分四卷:
卷一: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法 、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 銀行業法 、 商業銀行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證券法 、 財稅法、稅法、審計法
勞動法 土地法和房地產法 環境保護法 )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卷二: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及行政訴訟法
卷三:民、商法,民事訴訟法
卷四:考試類型是主觀題,包括簡答題、問答題、論述題;前面三卷都是客觀題(每卷都由單選、多選、不定項組成)。考試的內容包含法理學、憲法、民法(包括商法理論)、刑法行政法及三大訴訟法等。
Ⅶ 司法考試 勞動法屬於什麼法。民法嗎,還是別的海商法呢,土地法呢,分別是什麼范疇的
司法考試的試卷是不是按照法來分的,前三卷是客觀題,第四卷為主觀題,以案例為主。勞動法為獨立的類別,具體分在哪一卷可以參看考試大綱。
Ⅷ 勞動法在法考哪一門里講
司法考試《經濟法》輔導之勞動法
考試要點:
一、《勞動法》的適用范圍
二、勞動者的權利
三、勞動合同
合同的訂立與效力(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續訂、勞動合同的生效時間、無效合同的認定機構)
勞動合同的內容(必備條款、試用期條款、競業禁止條款、保密條款)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即時解除、通知解除、經濟性裁員、不得解除合同的情形、除即時解除合同的情形外用人單位應給與勞動者經濟補償)
勞動者解除合同 (即時解除、通知解除)
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用人單位的責任、勞動者的責任、單位的連帶責任)
四、集體合同(合同的訂立、合同的生效時間、簽訂集體合同的爭議的解決方式、履行集體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
五、工時基準(工時制度、休息休假、工作時間的延長、加班加點工資報酬的支付)
六、勞動報酬基準(工資支付的保障、最低工資制度)
七、勞動安全衛生基準(對女職工與未成年職工的特殊保護)
八、勞動爭議(勞動爭議的范圍、解決的機構、解決的方式與程序)
Ⅸ 勞動法相關問題
勞動法相關問題
葉赫那拉妝多解答;
判斷對錯:
(1)小李與A公司簽訂培訓協議,培訓費用3000元,違約金3000元,兩年時,小李依法辭職,公司扣除小李工資1000元。
這個命題是錯誤的。
理由;
1、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以上規定可以看出,用人單位依法可以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對於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依本規定,用人單位在小李未達到服務期時辭職,扣除小李工資1000元系違反服務期約定是正確的。
2、但是,本案例中,條件是;「小李依法辭職」
「依法辭職」,在《勞動合同法》中有相關規定,如雙方協商一致,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相關規定等,都屬於「依法辭職」。所以,正確的答案,本題是錯誤的。
(2)勞動者在服務期可隨意調換崗位。
此題是錯誤的,勞動法用相關解釋,『服務期』內沒有做出可以勞動者隨意調換崗位規業。
(3)在勞動爭議中,只要用人單位不提供證據的,就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1此題是錯誤的,在勞動爭議中,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條;「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但不是所有的舉證責任都由用人單位承擔。
2除舉證責任到置或舉證責任法定外,訴訟請求人應當承擔舉證責任.
(4)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這個命題是錯誤的。
理由;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其規定理解為;
1、不是所有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都不享有年休假;
2、當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時,不再享受年休假.
綜上所述,上述4題,全是錯誤的,出題人根本不懂法,司法考試老師全是這個水平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