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對於簽訂勞務合同的規定

勞動法對於簽訂勞務合同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2-07 14:21:53

① 新勞動法關於勞務工的新規定是什麼

新勞動法對於派遣的新規定
關鍵詞:新派遣法、派遣、勞務派遣、人事代理、社保代理、濟南派遣
第五十七條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設立,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五十萬元。

第五十八條 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第五十九條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
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第六十條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
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派遣協議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第六十一條 勞務派遣單位跨地區派遣勞動者的,被派遣勞動者享有的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按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的標准執行。
第六十二條 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二)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三)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
(四)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
(五)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
第六十三條 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第六十四條 被派遣勞動者有權在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依法參加或者組織工會,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第六十五條 被派遣勞動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與勞務派遣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被派遣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情形的,用工單位可以將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勞務派遣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第六十六條 勞務派遣一般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第六十七條 用人單位不得設立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或者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

② 勞動法關於續簽合同的規定

1、雙方協商一致續訂勞動合同;2、勞動合同期滿,存在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合同的情況內之一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容至相應的情形消失;(1)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2)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4)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5)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3、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續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1)勞動者在公司連續工作滿10年的;(2)自建立勞動關系起已連續兩次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3)用人單位初次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0年的。

③ 新勞動法中規定的那些人可以簽定勞務合同

首先,為了回答你的問題,要先糾正你的問題的兩個重要的法律錯誤。

第一個錯誤:沒有所謂的「新勞動法」,只有新的《勞動合同法》。

原來的《勞動法》繼續有效,兩個法律是特殊法與一般法的關系,《勞動合同法》僅僅是取代《勞動法》第三章(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的內容,還有其他章關於勞動合同的法律。

《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之間的關系,等同於《民法通則》與《合同法》或《物權法》的關系。

合同法僅僅規定民法中關於債權的民事法律關系,物權法僅僅規定民法中關於物權的民事法律關系,民法通則規定的則是整個民法上的法律關系。因此,合同法是民法的特別法,物權法也是民法的特別法,民法通則則是民法中的一般法。

勞動合同法也是勞動法律關系中的一個特別法,勞動法是一般法,勞動法規定了整個勞動法的法律關系。

比如:勞動法第六章(勞動安全衛生)與勞動合同就沒有什麼聯系,新的勞動合同法並沒有這樣的規定。

因此,說勞動合同法是「新勞動法」是錯誤的。我之所以這樣吹毛求疵地指出你的法律用語錯誤,是因為這個問題很重要,如果你不理解這個問題,在處理勞動糾紛的時候就會發生錯誤。

第二個錯誤:勞務合同與勞動合同不是一個概念。

勞務合同是民事法律關系,不是由勞動法規范和適用,而是由民法規范適用。比如:保姆與僱主之間就是勞務合同,不是勞動合同,不是勞動關系,不受勞動法保護。保姆不能要求適用最低工資保障、不能要求社保、不能在被僱主辭退之後要求經濟補償金。因為,這些制度都是勞動法的相關制度。只有勞動合同由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2008年以後)規范和適用。

所以,你問勞動法規定哪些人可以簽訂勞務合同本身就是荒謬的,勞動法不可能規定民法中的僱傭關系(勞務合同),這是民法通則或以後的民法典才能規定的制度。

勞動法或新的勞動合同法只能規定哪些人可以適用或依照勞動法或勞動合同法簽訂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在下面,2008年1月1日之前適用勞動法第二條,之後適用勞動合同法第二條。

##############

確切地問題應該是:新的《勞動合同法》規定哪些人可以簽訂勞動合同?

解析是:根據新的《勞動合同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第二款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

法律依據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http://www.chinalabor.cc/Article/flfg/fl/200412/585.html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法律依據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http://www.ldht.org/Html/lifa/lfjc/038834.html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

之所以解釋這么多,這么吹毛求疵,正是因為只有正確了解勞動法與勞動法律關系,了解勞動合同與勞務合同的區別,才能真正保護勞動者的權益。

如果連最基本的法律關系,法律用語都不了解,用人單位給你一份勞務合同,你以為是勞動合同,很高興的簽訂了,結果不受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保護,那才是法律人的悲哀。

④ 關於勞務合同勞動法

個人認為你簽訂的合同雖然署名勞務合同,但實際上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回》只規定了通答過勞務派遣形式建立勞務合同的情形,此外,你與公司之間的關系不同於民法意義上的一方提供勞務而形成的勞務合同關系,勞務合同與勞動合同的本質區別在於身份關繫上的區別,勞務合同的雙方是獨立的,只是存在提供勞務的關系,而勞動關系有身份隸屬的一層含義。故我認為你們簽訂的應當是勞動合同。
至於「甲方(公司)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頭部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是符合法律規定的,但是應當支付經濟補償。
至於「乙方(本人)在解除與甲方(公司)勞務合同三年內不得從事與甲方(公司)相同行業的工作.」,此約定是無效的, 根據《勞動合同法》,競業限制的期限不超過兩年,且要按月支付經濟補償。該條違反規定,故無效。
另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者隨時走人一般不需要支付違約金,除非在職期間公司出資培訓,並約定服務期,服務期未滿的。

⑤ 勞動法規定多長時間必須簽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幾年一簽,法律並無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即版可。用人單位可以選擇與勞動者一年權簽訂一次勞動合同。但是,簽訂第3次勞動合同的時候,勞動者有權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要求與用人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第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第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⑥ 新勞動法里規定公司必須和勞務人員簽訂合同,但什麼才算是有效的勞務合同呢

有效的勞動合同,法律依據是《勞動合同法》 第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專
(一)用屬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⑦ 新勞動法關於勞動合同未簽訂的條款

1、單位不簽勞動合同屬違法行為,你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向單位索取二倍的工資。
2、任何單位只要使用了勞動力,都必須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按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的規定,為勞動者建立國家法定的社會保險是勞動合同中的重要內容,也就是說用人單位必須從用工之日起為勞動者建立所有的社會保險,通常稱為五險一金,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沒有建立必須補充建立並補繳相關費用。
3、上述要求,通常情況單位不會認可,更不會輕易給你,所以要主張你的合法權益,得到你合法的勞動所得,必須到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不收費、不用律師),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廠里索賠,如果單位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4、你仲裁時,你可盡量收集一些相關證據,有利於裁定,沒有也不要緊,勞動糾紛案件,按國家有關法律規定,舉證的主要責任在用人單位,到時會責令用人單位出示有關證據,你不用擔心。法律依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條的規定,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也有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再者說,沒簽勞動合同,要證明勞動關系,可按照「勞社部發〔2005〕12號」《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你只要有在單位工作的任何證據,工作證或者同事證言都足以證明勞動關系的成立。

⑧ 關於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法規定是怎樣的

勞動法規定用抄工單位要在與員工建立事實勞動關系的1個月內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否則從第二個月開始勞動者有權要求單位支付每月雙倍的工資。
勞動合同的內容至少要包括:工資、工作內容、各種福利及社會保障、合同期限、勞動糾紛的解決及勞動仲裁等。
勞動合同陷阱無非就是涉及到錢、期限和待遇的條款,這些方面都有關勞動者的利益,你要注意,如果感覺不合理,又不敢確定,可以就具體的條款在咨詢,又不合法的可以要求公司調整相關內容,如果公司不同意就可以去勞動仲裁部門仲裁

熱點內容
小說道德祖師 發布:2025-08-22 10:57:25 瀏覽:713
經濟法研究內容 發布:2025-08-22 10:54:03 瀏覽:863
人民法院報公告發票 發布:2025-08-22 10:45:19 瀏覽:246
嘉興秀州區法院 發布:2025-08-22 10:44:27 瀏覽:384
貫徹黨組工作條例自查報告 發布:2025-08-22 10:06:42 瀏覽:41
以下不屬於行政法范疇的法律是 發布:2025-08-22 10:06:40 瀏覽:830
商業匯票是在經濟法中的哪一章 發布:2025-08-22 09:33:26 瀏覽:199
石家莊市法律援助中心電話號碼 發布:2025-08-22 09:27:41 瀏覽:372
經濟法實用教程案例答案 發布:2025-08-22 09:27:40 瀏覽:235
面試讓交錢觸犯哪條勞動法 發布:2025-08-22 09:21:09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