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是否有溯及力

民事訴訟法是否有溯及力

發布時間: 2022-02-09 02:09:20

『壹』 民事訴訟法的時間效力採取從新原則是什麼意思

復《民事訴訟法的效力》制規定:
民事訴訟法的時間效力,是指民事訴訟法發生作用的時間,以及民事訴訟法對其頒布前的行為是否有溯及力的問題。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自1991年4月9日起生效。同時,1991年5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學習宣傳貫徹民事訴訟法的通知》中規定,在民事訴訟法實施後受理的案件,一律按照民事訴訟法進行審理,因而民事訴訟法有一定的溯及既往的效力。

『貳』 民事訴訟中有關管轄的溯及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第五百五十二條規定:本解釋公布實施後,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不再適用。因此,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是有溯及力的,但是只是針對以前的司法解釋,對於更高效力的民事訴訟法沒有當然否定的效力,以前有明確規定的,仍然應當適用以前的規定。

『叄』 為什麼民法沒有溯及力,刑法追求從舊兼從輕原則

我國《立法法》第84條
明確規定了法律不溯及既往是一項基本的司法原則,同時也作版出了法律不溯及既往的例外權規定,其法理基礎在於,為了矯正法律體系中已經不合時宜的或者錯誤的規
范,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需對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進行例外規定。
這種例外包括補缺例外、持續性例外和從寬例外三種情形。補缺例外,是指在舊法沒有規定而新法有規定的情形下,新法的規定彌補已有立法空白,使其所規范的法律行為有明確的規范依據,因此,盡管引起糾紛的行為或
者事件發生在新法公布之前,但由於法院不得以沒有規定不予受理或者以無法律依據為由而拒絕裁判,又因為新法的規定具有科學性和規范性,為規范當事人的法律
行為或者事件,應參照新法的規定進行裁判。持續性例外,是指引起糾紛的行為為持續性法律行為、且該法律行為持續至新法實施之後的,應適用新法的規
定。從寬例外,是指當新的法律規定認定某種民事法律行為有效而舊法認定無效時,作為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的一種例外,新法可以溯及既往。
個人認為,法的溯及力應當是一個價值取向問題,溯及或不溯及,都要服務於公民權利的保護,服務於法治的完善。

『肆』 關於法律溯及力的問題

民事法律法規的溯及力問題:

1、根據《立法法》第八十四條規定,法律、行政回法規、地答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根據該條規定確立法的溯及力原則:從舊兼有利。

2、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1條:「合同法實施以後成立的合同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適用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法實施以前成立的合同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除本解釋另有規定的以外,適用當時的法律規定,當時沒有法律規定的,可以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

第5條 人民法院對合同法實施以前已經作出終審裁決的案件進行再審,不適用合同法。

3、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3條:「擔保法施行以前發生的擔保行為,適用擔保行為發生時的法律法規和有關司法解釋。」「擔保法施行以後因擔保行為發生的糾紛案件,在本解釋公布施行前已經終審,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不適用本解釋。」「擔保法施行以後因擔保行為發生的糾紛案件,在本解釋公布施行後尚在一審或二審階段的,適用擔保法和本解釋。」

『伍』 民事訴訟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嗎

民事實體法沒有溯及力,但民事訴訟法作為程序法具有溯及力。可以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施行時未結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這一司法解釋。

『陸』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是否有溯及力

根據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在沒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應當是沒有溯及力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五百五十二條 本解釋公布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於1992年7月14日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同時廢止;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不再適用。

『柒』 修正後的民訴法溯及力

新修訂民事訴訟法第58條是為了讓更多人依法辦事,普及法律知識.
新修訂民事訴訟法第58條被法院解釋成所謂的禁止公民代理的法條,意圖禁止公民代理案件。民事訴訟法修正後哪個地方寫明了禁止其他公民代理當事人的案件了?答案是明確的:沒有!因為這違背了民事法律的基本准則:法不禁止則能行
首先,民事訴訟法新修訂的第58條只是說三類可以作為代理人的群體,沒有任何文字禁止公民作為民事案件的代理人。第58條僅稱三類人可以作為代理人,並非強制規定必須僱傭此三類人作為代理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68條明確規定,除此三類人外還可以委託其他公民代理。因為公民有委託自由。民法通則規定的委託權依然存在,沒有被廢止,法院也無權廢止。因為法院不是立法機關。第58條只是稱「下列人員可以擔任代理人」,只是以列舉的方式列明了可以擔任代理人的人員,即這些人不得被排除在代理人之外。並非規定「擔任代理人的限於以下人員」。
民訴法修正案去掉「法院認可的公民」,明明是一個限權法條. 即廢除法院對公民委託行為和代理人代理行為進行審批的權力,卻被法院當成是一個剝奪、限制和審判公民委託權、代理人代理權的授權行為。法院竟然如此理解公民代理,屬法律理解錯誤, 太不應該.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68條明確規定,除此三類人外還可以委託其他公民代理. 因此在末出台新司法解釋前, 公民代理是合法許可的

『捌』 法律都是沒有溯及力的嗎

法律溯及力也稱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

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沒有溯及力。
目前各國採用的通例是「從舊兼從輕」的原則,即新法原則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認為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新法。

『玖』 民事訴訟法中申訴規定有溯及力嗎

民事案件申訴期限法律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第二百零三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將再審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書面意見;不提交書面意見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和對方當事人補充有關材料,詢問有關事項。
第二百零四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哪些情況下申請再審,法院應該受理呢?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定,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知識延伸:
一、哪些人可以申請再審
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提出再審申請,申請再審人應是原審當事人、法定代理人以及原審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繼受人。
二、申請再審應向哪一級人民法院提出
1、對已生效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申請再審應向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提出;
2、對二審人民法院作出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的民事裁定不服申請再審的,應向二審人民法院提出。
三、對民事案件申請再審有無次數限制
1、申請再審人就同一民事案件向同一人民法院一般只能申請再審一次;
2、對經兩級人民法院依照審理監督程序復查均駁回的民事案件,申請再審人再次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對經作出生效裁判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後維持原判的民事案件,申請再審人再次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對最高人民法院再審裁判或者復查駁回的民事案件,申請再審人仍不服提出再審申請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四、對民事案件提出再審請求有什麼限制
申請再審人對民事案件申請再審、是針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認為錯誤而提出的,故民事案件申請再審人提出再審請求不得超出原審訴訟請求。
申請再審人在民事再審案件審理過程中不得變更、增加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原審已反訴的除外)。
五、民事案件申請再審立案與再審立案是否相同
申請再審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人民法院對符合申請再審條件的民事案件進行申請再審立案。申請再審立案的民事案件只有經復查後,申請再審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再審條件之一的,案件才能進入再審程序,予以再審立案。
六、民事案件當事人申請再審期限應在裁判生效之日起二年內提出,超過期限期限的,喪失申請再審權。
七、申請再審應由案件當事人或與原判決有利害關系的案外人提起。
八、根據法律規定,下列案件當事人不得申請再審。
1、依照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破產還債程序審理的案件。
2、撤銷仲裁裁決和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案件。
3、解除婚姻關系的案件,但當事人就財產分割問題申請再審的除外。
4、經終審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維持原判或者經兩級人民法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復查均駁回的申請再審或申訴案件,一般不予受理。但再審申請人或申訴人提出新的理由,且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二條規定條件的除外。
5、最高人民法院再審裁判或者復查駁回的案件,再審申請人或申訴人仍不服提出再審申請或申訴的。
相關法律知識
確定仲裁申訴請求的四個原則
關於申訴和申請再審的若干規定
超過申訴時效的勞動爭議怎麼處理
不服交通事故認定書,我該如何申訴
刑事案件申訴須知
行政案件申訴須知
民事案件申訴須知
九、對依法不予受理的再審申請案件,當事人認為有錯誤的,可以提出申訴。
對雖然法律規定不予受理再審申請的案件,當事人認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通過審查當事人申訴,發現已生效裁判確有錯誤,符合法律規定的再審條件的,可以依院長監督程序啟動再審。
十、已經再審過的案件能否申請再審或申訴?
已經再審過的案件並非都不能申請再審、申訴。
1、因當事人申請再審或申訴引起的再審,同一案件同一法院只能再審一次。
2、但以本院院長監督程序引起再審,還可以再審一次。
3、上級人民法院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只能再審一次。上級人民法院認為需要再次進行再審的,應當依法提審。
4、上級人民法院因下級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而指令再審的,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5、上述所稱的再審次數,不包括法院對當事人的再審申請用通知書駁回的情形。
十一、申請再審或申訴應當向哪級法院提出?
1、根據最高法院"逐級申訴"的原則,申請再審或申訴一般應向終審人民法院審查提出。
對未經終審人民法院復查處理的申請再審或申訴,上級法院一般交終審人民法院審查;對經終審人民法院復查處理後仍堅持申請再審或申訴的,上級法院應當受理。
2、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終審裁判,可以直接立案復查,經復查認為符合再審立案條件的,可以裁定再審。
十二、申請再審或申訴時應當提交哪些材料?
1、提交再審申請書或申訴狀,應當載明當事人的基本情況、申請再審或申訴的事實與理由;註明聯系地址及電話,並提供與案件當事人數量相同的申訴狀及證據副本。
2、提交原一、二審判決書、裁定書等法律文書,經過人民法院復查或再審的,應當附有駁回通知書、再審判決書或裁定書。
3、提交證明原裁判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全部證據,應當同時附有證據目錄、證人名單和主要證據復印件或者照片;需要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應當附有證據線索和申請書。
4、申請再審或申訴材料不全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應告知當事人應補充的材料。
十三、申請再審或申訴是否可以委託代理?可否申請法律援助?
民事案件申請再審,行政案件、刑事案件申訴均可以委託代理,具體適用民事訴訟法關於委託代理人的有關規定。符合條件的,可向政府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人員可為再審申請人、申訴人減免費提供委託代理服務。
十四、申請再審或申訴,經審查符合什麼條件才能立案再審?
2、對終審民事裁判、調解的再審申請,具備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再審:
a、有再審申請人以前不知道或舉證不能的證據,可能推翻原裁判的;
b、主要證據不充分或者不具有證明力的;
c、原裁判的主要事實依據被依法變更或撤銷的;
d、就同一法律事實或同一法律關系,存在兩個相互矛盾的生效法律文書,再審申請人對後一生效法律文書提出再審申請的;
e、引用法律條文錯誤或者適用失效、尚未生效法律的;
f、違反法律關於溯及力規定的;
g、調解協議明顯違反自願原則,內容違反法律或者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
h、審判程序不合法,影響案件公正裁判的;
i、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時索賄受賄、徇私舞弊並導致枉法裁判的。
十五、再審申請或申訴的審查是否有期限的限制?
我國法律對進入再審的案件審限規定是:如原審是一審案,再審中按六個月審限;如原審是二審案件,再審中按三個月審限。對再審申請、申訴的審查,目前法律沒有規定期限。本院要求申訴案件一般應在二個月內審結。
十六、申請再審或申訴時可否申請暫緩執行?
根據法律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申請人可以申請暫緩執行並應當提供相應擔保。復查過程中發現生效法律文書可能有錯誤,法院可以依職權決定暫緩執行。
十七、申請再審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是否停止生效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執行
申請再審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向人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不停止生效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執行。

『拾』 關於民事訴訟法的溯及力,對於新民事訴訟法施行前受理的案件,已經立案的案件,仍適用舊民事訴訟法嗎

在新法施行後,已經立案但尚未開庭審理的或判決尚未尚未生效的,適用新法

熱點內容
王麗麗律師 發布:2025-08-22 05:52:50 瀏覽:58
收據不寫日期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2 05:28:08 瀏覽:350
香港國安法判案法官 發布:2025-08-22 05:25:55 瀏覽:154
免責聲明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2 05:24:30 瀏覽:521
平壩法院地址 發布:2025-08-22 05:23:47 瀏覽:640
勞動法未到合同期 發布:2025-08-22 05:23:42 瀏覽:826
離婚能否申請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22 05:23:05 瀏覽:629
排隊插隊現象的法社會學分析 發布:2025-08-22 05:13:55 瀏覽:890
鶴崗市工農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22 05:03:44 瀏覽:397
王宗旗律師 發布:2025-08-22 04:44:37 瀏覽: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