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
❶ 法國法院制度
分為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兩大系統。法院包括民事法院和刑事法院。其中專屬於民事法屬院的有初審法院和大審法院,屬於刑事法院的有違警法院,輕罪法院和重罪法院。此外,還有上訴法院(民事,刑事案件的上訴審法院,重罪案件除外),國家安全法院(負責審理和平時期顛覆活動案件以及司法部長以政治罪為由指定其審理的案件),以及最高法院(普通法院的最高審級,但只復議法律問題,不審理事實,不製作新判決)。行政法院擔負兩項任務:(1)就現行法律和行政法令向行政部門作出解釋,提供建議和擬定草案,屬行政職能;(2)審理行政機關之間的糾紛和公民對行政機關的控告,屬司法職能。行政法院分為兩級,即最高行政法院和各省所設的行政法庭。爭議法院是處理普通法院與行政法院兩系統間關於管轄權的爭議。根據法國憲法規定,還設有獨立於上述兩系統之外的特別高等法院,專門審理總統所犯叛國罪和政府部長在任職期間所犯的刑事罪和危害國家安全罪。
❷ 求法國,德國的司法機關,他們各自與議會是什麼關系
德國。議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聯邦議院行使立法權,監督法律的執行,選舉聯邦總理,參與選舉聯邦總統和監督聯邦政府的工作等。
法國 分為兩個相對獨立的司法管轄體系,即負責審理民事和刑事案件的普通法院與負責公民與政府機關之間爭議案件的行政法院。
普通法院有三類:1、專門法庭(包括兒童法庭、負責處理僱主和職工之間糾紛的勞資調解委員會、審理商人之間或商業公司之間爭端事件的商務法庭和社會保險法庭)。2、民事法院。 3、刑事法院(包括判決輕微犯罪案件的警察法庭、判決輕罪案件的輕罪法庭、判決重大刑事案件的重罪法庭)。
普通法院系統縱向上又分為四級:初審法庭、大審法庭、上訴法院和終審法院。終審法院是最高一級司法機關,負責受理對35個上訴法院所作判決的上訴。院長居伊·加尼韋(Guy CANIVET)。
行政法院是最高行政訴訟機關,下設行政法庭。行政法院對行政法令的合法性作最後裁決,並充當政府在制定法律草案方面的顧問。
法國的檢察機關沒有獨立的組織系統,其職能由各級法院中配備的檢察官行使。檢察官雖派駐在法院內,但行使職能獨立於法院。檢察官的管理權屬於司法部。最高法院設總檢察長 1人,檢察官若幹人;上訴法院設檢察長1人,檢察官若幹人;大審法院設檢察官1人,代理檢察官和助理檢察官若幹人。
❸ 《西方政治制度》法國行政法院與普通法院相比有哪些特點
法國是「行政法之父」,是現代行政法的發源地。法國行政法的發展是隨著行政法院的產生與完善而逐漸成熟的。所周知,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之前,法國的行政權力掌握在資產階級手裡,而代表司法權的普通法院則掌握在封建貴族手中,兩者之間芥蒂頗深,相互抵牾。資產階級革命勝利以後,資產階級掌握的政府頒布了許多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法律,但這些法律的執行往往受到代表封建勢力法院的故意阻撓和破壞,因此,為規避干涉起見,資產階級以「三權分立」為理論武器,在1790年制憲會議上制定了關於司法組織的法律規定:「司法職能和行政職能不同,現在和將來永遠分離,法官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擾行政機關活動,也不得因其職務上的原因,將行政官員傳喚到庭,違者以瀆職罪論」。自此,普通法院便喪失了行政審判的權力。雖然在大革命時期,制憲會議禁止了普通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權力。但是在禁止以後的十年內,並沒有考慮設立一個行政法院來專門管轄行政訴訟。法國公民對於行政行為的申訴,主要由被訴行政主體的上級機關受理,而最終的裁判權屬於國家元首。因此,這個時期雖然存在行政救濟,但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訴訟尚未產生。拿破崙上台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決定設立國家參事院,就是現在的最高行政法院。但在普法戰爭後,國家參事院一度被取消,後來又被恢復了,那時又規定,國家參事院以法國人民的名義行使行政審判的權力,據此,行政審判權不再是法國國家元首保留的權力,國家參事院在法律上成為了最高行政法院。1889年,最高行政法院在著名的卡多案件的判決里,正式否定了部長法官制,規定當事人不服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
(window.cproArray = window.cproArray || []).push({ id: "u3054369" });
可以直接向國家參事院起訴。自此,總體意義上的法國行政法院制度才正式形成,從而奠定了世界上最為典型的普通法院與行政法院並立的二元司法制度。
法國最高法院是司法法院系統最高級別的法院,於1790年在巴黎成立,是法國唯一對全國有管轄權的司法法院,處於司法「金字塔」的頂端。最高法院肩負著雙重任務:一是保護合法。最高法院監督下級法院的判決,對上訴案件只審查原判適用法律是否正確,訴訟程序是否合法,不審理案件事實;二是統一判例,即統一對法律的解釋,法律不僅僅必須實施,還必須在全國范圍內以統一的方式實施。最高法院的機構設置是依據法國《司法組織法典》的規定,最高法院設6個審判庭,其中包括1個刑事審判庭和5個民事審判庭。院長是法院的最高領導,也是全法國最高級別的法官,主要從事重要的行政職能,特別是主持最高法院全體會議和混合法庭作出的重大決定。庭長的主要職權是負責在法官之間分配案件,參加最高法院全體會議和混合法庭審理案件。法官由院長分配其所工作的審判庭。助理法官主要是協助法官審理案件,通常年紀較輕,級別也低於法官。助理辦案員一般從事行政事務工作,尤其是文件資料工作。最高法院還設有書記員室,由一名總書記官領導。
❹ 普通法院與行政法院之間關於管轄權的推搪
哪有什麼行政法院,中國只有人民法院,軍事法院,鐵路法院,海事法院,新疆建設兵團法院
❺ 法國司法制度的法院系統
法國的兩大法院組織系統互不隸屬。①普通法院系統。由初審法院、大審法院、違警法院、輕罪法院等基層法院和重罪法院(又稱巡迴法院)、上訴法院、國家安全法院等中級法院以及最高法院組成,負責審理民事和刑事案件。其中,初審法院和大審法院屬於民事法院,違警法院、輕罪法院和重罪法院屬於刑事法院。法官的產生,除民事法院中的商事法庭、鄉鎮對等法庭、勞資調解委員會、社會保險訴訟委員會的法官由選舉產生外,刑事法院和其他民事法院法官則由最高司法委員會或司法部長推薦或任命。法官實行終身制,非經彈劾不得免職。②行政法院系統。由最高行政法院和各省所設的27個行政法庭組成,主要任務是解釋現行法律和行政法令,並提供建議和擬訂草案;審理行政機關之間的糾紛和公民對行政機關的控告。行政法院的成員不是職業法官,而是行政官員,任命和調動按公務員制度規定辦理。③在兩大法院組織系統之外,還設有爭議法庭和特別高等法院。爭議法庭由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選出的法官以及司法部長等組成,負責處理普通法院與行政法院兩系統間關於管轄權的爭議。特別高等法院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選出的議員組成,專門審理總統所犯的叛國罪和政府部長在執行職務期間所犯的刑事罪和危害國家安全罪。
❻ ~有沒有研究法國政治的~~ 急求法國三大權力機構之間的關系,越詳細越好~還有制憲委員會、行政法院的關系~
半總統制與半議會制結合,介於美國和德國之間。
第五共和的憲法於1958年9月28日由法國民眾全體公民投票通過。1958年10月4日制訂的憲法決定了第五共和國的國家政體運作方式。此後憲法經歷多次修訂,它大大增強了行政機關與議會的關系。
1、總統:國家元首由普選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2000年9月24日法國全民公投之後確立總統任期由七年縮短為五年)。總統主持內閣會議,頒布法律;總統亦是三軍統帥。另外,根據憲法第16條,在面臨重大危機時,總統擁有採取非常措施的權力,例如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或啟動全國動員令等等。
2、總理:由國民議會席次過半黨派或過半聯盟組成聯合政府,並推舉一人為總理,並由總統任命。其為政府的首腦,並根據法國憲法第8條,總理任命政府其他成員。根據憲法第20和21條,在總理的領導下,政府決定並主管國家的政策;領導政府的運作,保證法律的實施;政府向議會負責。
3、議會
國民議會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總共有577名議員,每名議員代表單一的選區。議會成員由民眾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法國總統有權解散國民議會。
共和國參議院總共有346名參議員(在2010年席次由321席增至346席),參議員由一個選舉機構選舉產生,任期6年(在2004年9月以後,參議員的任期由9年減為6年);而且每2年更換三分之一的參議員;並且,參議院的立法職能受到限制;當兩個議會意見不同時,國民議會擁有最後裁決權。政府對議會的議事日程有很大的影響力。
4、行政法院是專門審理行政訴訟的法院。行政法院是大陸法系地區特有,例如法國、德國、中華民國等,與處理民事、刑事訴訟的普通法院屬兩個體系,包括有自己的地方行政法院、高等行政法院、最高行政法院。在普通法地區中,公民控告政府行政部門的程序和普通民事訴訟無大分別,只是被告換成政府,亦無行政法院之設。
❼ 法國的司法制度是怎樣的
簡介:法國是大陸法系的發源地,其現行司法制度是在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後逐步建立起來的,是維護資產階級專政和資本主義所有制的重要制度。 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封建國王集行政、立法和司法於一身,「朕的意志即法律」。法院和司法人員依附於國王,無獨立審判活動,封建主在其領地內各行其是。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以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為原則,逐漸建立起資產階級的司法體系。19世紀初,拿破崙一世主持制定了民法、刑法、商法、民事訴訟、刑事訴訟等一系列重要法典,設置了普通法院系統和行政法院系統,確立了司法人員的獨立地位,使法國司法制度自成體系和完備起來,形成全國統一的司法體系。
法院系統:法國的兩大法院組織系統互不隸屬。①普通法院系統。由初審法院、大審法院、違警法院、輕罪法院等基層法院和重罪法院(又稱巡迴法院)、上訴法院、國家安全法院等中級法院以及最高法院組成,負責審理民事和刑事案件。其中,初審法院和大審法院屬於民事法院,違警法院、輕罪法院和重罪法院屬於刑事法院。法官的產生,除民事法院中的商事法庭、鄉鎮對等法庭、勞資調解委員會、社會保險訴訟委員會的法官由選舉產生外,刑事法院和其他民事法院法官則由最高司法委員會或司法部長推薦或任命。法官實行終身制,非經彈劾不得免職。②行政法院系統。由最高行政法院和各省所設的27個行政法庭組成,主要任務是解釋現行法律和行政法令,並提供建議和擬訂草案;審理行政機關之間的糾紛和公民對行政機關的控告。行政法院的成員不是職業法官,而是行政官員,任命和調動按公務員制度規定辦理。③在兩大法院組織系統之外,還設有爭議法庭和特別高等法院。爭議法庭由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選出的法官以及司法部長等組成,負責處理普通法院與行政法院兩系統間關於管轄權的爭議。特別高等法院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選出的議員組成,專門審理總統所犯的叛國罪和政府部長在執行職務期間所犯的刑事罪和危害國家安全罪。
檢察機關:法國不獨立設置檢察機關,檢察官配屬一定的法院,由司法部管轄。法國訴訟程序比較健全,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3種不同程序。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主要依據成文法典審判,判例只供參考。行政訴訟則按判例和行政法規判決。陪審官的作用有限,除重罪法院外,其他法院和法庭不設陪審官。
法國最高司法委員會:法國最高司法委員會是協助總統實行司法監督的機構,由總統任主席,司法部長任副主席。職責是:就最高法院法官和上訴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向總統提出建議,對司法部長有關任命其他法官的建議提出意見,就赦免問題接受咨詢。最高司法委員會同時又是法官紀律委員會,具有對法官的懲戒權。司法部則從事司法行政管理,掌管法院系統的行政組織、人事調動和活動經費等。
司法審查制度:法國的司法審查制度是通過憲法委員會執行的。由總統任命主席的憲法委員會在保證公民選舉總統、議員和公民投票程序合法性的同時,還對法律、組織法、法令和條約是否違憲進行預防性審查,並受理政府、議員關於法律、法令違憲的控告案件。自第五共和國成立以來,司法審查制度在法國政治生活中日益起著重大的作用。
❽ 如何看待法國行政法院的組織系統和許可權。
法國的法院組織實行二元制,即由普通法院系統和行政法院系統組成,分別行駛司法權。前者審理刑事、民事案件,後者審理國家機關之間、國家機關官吏與公民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二者互不隸屬,各有管轄范圍。
(一)普通法院系統與許可權。審理民事、刑事案件的普通法院系統共設三級法院,即大審法庭、上訴法院和最高法院。實行三級兩審制。
大審法庭是第一審級,也是基層法院,其中有包括初審法庭和大審法庭。
上訴法院是第二審級,其中包括巡迴法院、國家安全法院和上訴法院。
最高法院是普通法院系統最高一級的審判機關,全國只有一所,設於巴黎,內設民事審判庭和刑事審判庭。
(二)行政法院系統與許可權。法國的行政法院由行政法庭、行政上訴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組成,主要審理涉及國家機關之間、公民對國家機關、國家機關的官吏在執行公務期間而發生的訴訟。此外還具有咨詢職能和監督職能
❾ 行政法院是由法國人創造的對嗎
對!第一個專門的行政法院,法國行政院議會成立於1799年。
法國行政法院(Tribunal administratif (France))是法國司法機構的一個分支,專門處理以政府為被告的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