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沒有勞務派遣

勞動法沒有勞務派遣

發布時間: 2024-04-12 21:26:34

① 勞務派遣適用勞動法

法律主觀:

《 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八條第一款規定: 勞務派遣單位 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這一規定明確了勞務派遣中的用人單位以及 訂立勞動合同 的要求。《勞動合同法》所調整的是 勞動合同關系 ,但由於勞務派遣是由三方構成,就需要確定明確的用人單位,才能使《勞動合同法》的諸多規定應用於這一用工形式。《勞動合同法》的這一規定對此作了明確。該條規定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明確了勞務派遣中的用人單位。即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或者說,在勞務派遣用工形式中,勞務派遣單位是用人單位,應當承擔《勞動合同法》和其他法律法規中有關用人單位應當承擔的各種義務,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其二,訂立勞動合同,明確勞務派遣單位和勞動者各自的權利義務與相關責任。該條規定,勞動合同不僅要明確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即勞動合同應有的必備條款: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 法定代表人 或者主要負責人,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 居民身份證 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勞動合同期限 ,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有關約定事項等,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六條 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前款規定的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定。

② 2022年全面取消勞務派遣工

最新勞務派遣規定2022是什麼
勞務派遣是指由派遣單位與用人單位簽訂協議,將與其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派遣到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在勞務派遣中,勞動合同關系存在於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之間,但勞動力給付的事實則發生於被派遣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
勞務派遣的最顯著特徵就是勞動力的僱用和使用相分離。勞務派遣作為一種新用工方式,對用人單位來說,有利於降低用工成本、減少用工管理費用,減少勞動糾紛。對勞動者來說,有利於建立穩定的勞動關系,得到充分的社會保障。但是,近年來,一些用人單位和勞務派遣單位為了片面追求其自身利益,通過各種方式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諸如自行設立勞務派遣單位,將員工「賣出去」再「買回來」,從而改變用工方式,逃避用人單位應該承擔的義務,或者拖欠、降低被派遣人員的薪酬待遇,者不給被派遣人員繳納社會保險等。針對勞務派遣所出現的種種不規范情形,《勞動合同法》設專節予以整飭:

位採用短期合同的形式逃避應該承擔的法律義務,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的勞動者訂立兩年以上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3)被派遣的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派遣單位應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所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鑒於實施勞務派遣的崗位一般具有臨時性、輔助性、季節性,因此勞務派遣協議一般情況下均是短期協議,這就難以給勞動者長期固定工作的保障。勞務協議履行完畢後勞動者經常會處於無工作的境地,
因此為保障勞動者在無工作的情況下不至於陷入生活困頓,《勞動合同法》規定被派遣的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派遣單位應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所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4)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派遣協議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目前在實踐中,勞動者對勞務派遣單位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議》約定的勞動報酬數額一般並不知情,再加上用人單位一般是通過勞務派遣單位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因此,很多勞務派遣單位「雁過拔毛」,以各種理由和借口,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派遣協議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侵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因此《勞動合同法》對此作出禁止性規定。
(5)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我國目前的勞資環境,註定了在確立勞動關系的過程中以及勞動合同的履行過程中,被派遣勞動者一直處於一種弱勢地位,因此為了防範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人單位藉助其強勢地位,以保證金、押金等形式向勞動者收取費用,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勞動合同法》對此作出了禁止性規定。
2、強化了對實際用工單位的約束,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二條之規定,「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1)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2)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3)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
(4)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
(5)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6)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
3、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禁止差別對待。
由於從法律關繫上來說,被派遣勞動者並不是用工單位的職工,和用工單位並不存在勞動關系。因此,很多實際用工單位便以這種身份差別,不加遮掩地在被派遣勞動者和自己職工之間推行同工不同酬,而且認為這種同工不同酬是分配方式多元化和勞動力市場化的必然結果。具體來說:
(1)政策允許企業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按勞分配只是分配方式之一;
(2)勞務派遣用工的報酬一般由市場需求決定,這是勞動力市場化的表現。
而勞動用工的報酬一般根據企業的經營績效決定。因此決定因素的不同,必然導致獲取報酬的數額不同。以分配方式多元化、勞動價值市場化為由推行同工不同酬,對不同身份的勞動者實行差別對待,這種以身份定酬而不是以崗定酬的做法,
其實質並不合理,從效果上來說,會對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造成嚴重挫傷,從法律上來說,既是對憲法賦予公民平等權的一種公然侵犯,也是對勞動法中規定同工同酬的一種嚴重違反。鑒於此,《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從而否定用人單位在此方面實施差別對待。
4、勞務派遣崗位一般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在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濫用勞務派遣用工形式、不斷擴大勞務派遣用工崗位,更有甚者,在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到期後,將勞動用工轉為勞務派遣用工,逃避勞動法規定的義務,諸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義務。或者為了「消除」同工不同酬現象,在某類崗位全部實行勞務派遣用工,從而既降低了勞務工勞務報酬,又使得勞務工沒有比較的對象。針對這些濫用濫用勞務用工形式的行為,《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務派遣崗位一般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從而將勞務派遣用工定位為勞動用工的一種補充,避免其無限擴大給勞動者造成損害。
5、用人單位不得設立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或者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
在《勞動合同法》頒布之前,對於勞務派遣並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存在很多漏洞,因此一些用人單位為了降低用工成本,逃避法律義務,便利用勞務派遣的漏洞。諸如自行設立勞務派遣公司,把單位內部長期固定的正常勞動崗位,轉為「勞務派遣」崗位。將這些崗位的勞動者,轉變為由勞務公司派遣。這種「自賣自買」的方式,其結果就是,勞動者還是那些勞動者,但是收入卻大幅降低,勞動強度卻有所增加,或者勞務派遣用工實施的崗位擴大化,或者在很多情況下使得用人單位逃避了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義務。對於這種行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王*玉教授認為,根本沒有履行的、以逃避本應承擔的責任為目的的「勞動派遣」,應當從根本上否認其效力。即使白紙黑字的合同,也並不一定是應該受到法律保護的法律文書。認定勞動者與真正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才是對勞動者的保護。鑒於此,新頒布的《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得設立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或者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從而禁止這種「自賣自買」,侵犯勞動者權益,規避自身義務的行為。但是由用人單位的關聯方設立勞務派遣公司,向用人單位或者其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是否屬於本項禁止之范疇?我認為應當屬於。從立法本意考慮,本項之規定,在於禁止用人單位通過「自賣自買」這種方式,轉化勞動者身份,盤剝勞動者利益,逃避自身法律責任的惡劣行為。因此,禁止用人單位通過關聯方設立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或者其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符合此立法本意,所以在此應對「用人單位不得設立」作擴大解釋。
6、用工單位對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的損害,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但是這種連帶責任的規定,無疑反映了立法者對勞務派遣用工的主觀態度,即必須加強管理,必須對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嚴格約束,必須充分保障勞動者權益,應該作為勞動用工的一種補充形式而非用工的主要形式。因此對用工單位來說,立法者的態度,法律在此的規定,應該仔細考慮衡量。

③ 勞動法關於勞務派遣的規定

法律主觀:

勞務派遣也是需要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對此自然也就受到勞動合同法的調整了,當然除了勞動合同法外還存在著其他規定。一、關於勞務派遣的法律規定有哪些《勞動合同法》第五十七條勞務派遣單位的設立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人民幣二百萬元;(二)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固定的經營場所和設施;(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勞務派遣管理制度;(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申請行政許可;經許可的,依法辦理相應的公司登記。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第五十八條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及勞動者的權利義務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源歲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已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第10次部務會審議通過。《辦法》明確,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申請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具備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人民幣200萬元等條件。二、如何訂立勞務派遣合同勞務派遣協議應由被派遣員工和勞務派遣單位協商簽訂,內容及格式與勞動合同相似。《勞動合同法》第五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簡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這一規定明確了勞務派遣協議訂立的主體和內容。三、勞務派遣公司需要什麼樣的資質呢1、申請開辦勞務派遣組織的報告;2、成立勞務派遣組織的可行性報告和實施方案;3、勞務派遣組織的章程及有關規章制度;4、辦公用房證明(契約、租用協議、產權證)復印件;5、法定代表人職務任命書及身份證復印件;6、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的《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7、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七條、五十八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設立,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二百萬。根據法律規定可以得知,勞務派遣本身也是適用勞動合同法,對此勞動合同法也有規定勞務派遣的內容,除此之外還有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法律客觀:

1、法律明確了用工單位應當履行的義務《勞動合同法》第62條規定的用人單位的義扮裂旅務主要包括用工單位應當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應當按照勞務派遣協議使用被派遣勞動者,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2、規定用工單位與勞務派遣單位承擔連帶責任為防止用工單位規避勞廳凳動保障法律法規,促使用工單位只有在真正符合社會化分工需要時才採用勞務派遣形式用工,並且與規范的勞務派遣單位合作、督促勞務派遣單位依法履行義務,《勞動合同法》規定,在被派遣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用工單位與勞務派遣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這一連帶責任的規定,將使企業採用勞務派遣用工的風險大幅度增加,勞務派遣用工方式分散法律風險的作用盪然無存。3、勞務派遣的工作崗位實踐中很多用工單位為降低用工成本,在一些長年穩定需求的工作崗位,也大量使用勞務派遣工,還有一些用人單位實施「逆向派遣」,與本單位部分或大部分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後,讓這些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再與本單位指定的某一勞務派遣機構重新訂立勞動合同,然後由該派遣機構將這些勞動者再派回本單位繼續工作,使勞務派遣范圍不斷擴大,派遣勞動者人數也不斷增加。4、用工單位對被派遣勞動者的履行義務用工單位雖不是勞動法意義上的用人單位,但由於被派遣勞動者實際在用工單位提供勞動,接受用工單位的管理,因此,用工單位同樣需對被派遣勞動者負有相應的義務。《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一)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二)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三)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四)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五)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另外,第五十九條第二款還規定,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④ 勞動法不保護勞務派遣工嗎

勞務派遣員工也是有專門的法律予以保護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內令
第22號
《勞容務派遣暫行規定》已於2013年12月20日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第21次部務會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條 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規定執行。
第二十一條 勞務派遣單位違反本規定解除或者終止被派遣勞動者勞動合同的,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第八十七條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 用工單位違反本規定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三條 勞務派遣單位違反本規定第六條規定的,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 用工單位違反本規定退回被派遣勞動者的,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執行。

熱點內容
日本書法學校 發布:2024-05-19 03:50:37 瀏覽:511
公司法47 發布:2024-05-19 03:40:58 瀏覽:939
企業法律顧問實務各章節考點指導 發布:2024-05-19 02:09:22 瀏覽:147
司法投訴案例 發布:2024-05-19 00:26:13 瀏覽:993
法律行政法規定 發布:2024-05-19 00:00:36 瀏覽:47
叉車安全使用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4-05-18 23:20:59 瀏覽:967
司法廳幹部處 發布:2024-05-18 23:10:45 瀏覽:291
普法司法考試 發布:2024-05-18 23:01:31 瀏覽:989
法學35歲 發布:2024-05-18 22:37:10 瀏覽:296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4-05-18 20:18:31 瀏覽: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