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公司安全與健康法律

公司安全與健康法律

發布時間: 2021-02-08 02:34:33

1. 跟職員健康和安全有關的法律叫什麼名字

勞動法,你看看就曉得了

2.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需要列出所有適用法律法規內容嗎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需要列出所有適用企業本單位法律法規內容。專
一、職業健康安全屬管理體系 :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ccupation Health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英文簡寫為「OHSMS」)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在國際上興起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模式,它與ISO9000和ISO14000等標准體系一並被稱為「後由來工業化時代的管理方法」。
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作用:
1、為企業提高職業健康安全績效提供了一個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
2、有助於推動職業健康安全法規和制度的貫徹執行;
3、使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動強制行為轉變為主動自願行為,提高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水平;
4、有助於消除貿易壁壘;
5、對企業產生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效益;
6、將在社會上樹立企業良好的品質和形象。

3. 安全生產法和( )是政府和生產單位都應遵守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基本法律

我國《勞動法》稱為勞動者或職工。從業人員進行勞動,其生命安全和健康受法律保護,法律賦予其安全生產保障的權利。同時現代化的大生產中,要實現安全生產,沒有從業人員的積極參與是不可能的,從業人員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基本要素,安全生產規程、安全技術標准等都需要從業人員通過其具體的勞動來實現。因此不僅生產經營單位應承擔安全生產保障義務,從業人員也應承擔安全生產保障義務。《安全生產法》第6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依法獲得安全生產保障的權利,並應當依法履行安全生產方面的義務」。
1.從業人員安全生產保障的權利
(1)知情權 即從業人員有了解其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範的措施和事故應急措施的權利。知情權保障從業人員知曉並掌握有關安全知識和處理辦法,從而可以消除許多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隱患,避免事故發生或者減少人員傷亡。《安全生產法》第36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教育和督促從業人員嚴格執行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並向從業人員如實告知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範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職業病防治法》第30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勞動者在已訂立勞動合同期
間因工作崗位或者工作內容變更,從事與所訂立勞動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時,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前款規定,向勞動者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並協商變更原勞動合同相關條款」。《職業病防治法》第32條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以上規定賦予了從業人員知情權。
(2)建議權 即從業人員有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建議的權利。建議權保障從業人員作為安全生產的基本要素發揮積極的作用,做到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安全生產法》第45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權了解其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範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有權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建議」。
(3)批評權和檢舉、控告權 即從業人員有對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檢舉、控告的權利。生產經營單位不提供法律規定的勞動條件,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等行為,是發生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對這種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從業人員可發揮群眾監督的作用,有權批評、檢舉和控告。《安全生產法》第46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因從業人員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或者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而降低從業人員的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與其簽訂的勞動合同」。
(4)拒絕權 即從業人員有拒絕違章作業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的權利。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是對從業人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極大威脅,法律賦予從業人員這項權利使其能夠能與生產經營單位的違法行為進行抗衡,保護自身利益。《勞動法》第56條規定:「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
(5)緊急避險權 即從業人員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可以採取緊急避險措施的權利,可以停止作業或者在採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後撤離作業場所。緊急避險權體現了法律以人為本的精神。《安全生產法》第47條規定:「從業人員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在採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後撤離作業場所。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因從業人員在前款緊急情況下停止作業或者採取緊急撤離措施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6)要求工傷保險待遇和民事賠償的權利 即從業人員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時,除依法享受工傷社會保險待遇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的權利。參加工傷保險是用人單位承擔的法定義務,它保障勞動者在受到工傷傷害時,及時獲得工傷保險待遇;同時為了防止用人單位在參加工傷保險後,忽視工傷事故的預防及職業病的防治,安全生產法賦予受到工傷事故傷害的從業人員在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同時,有要求生產經營單位給予民事賠償的權利。按照民事法律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對工傷事故的發生主觀上有過錯,給從業人員造成物質和精神損失的,生產經營單位應承擔賠償責任,即從業人員可以獲得《安全生產法》和《民法》的雙重保護。《安全生產法》第44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與從業人員訂立的勞動合同,應當載明有關保障從業人員勞動安全、防止職業危害的事項,以及依法為從業人員辦理工傷社會保險的事項」。「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與從業人員訂立協議,免除或者減輕其對從業人員因生產安全事故傷亡依法應承擔的責任」。第48條規定:「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
(7)獲得各項安全生產保護條件和保護待遇的權利 即從業人員有獲得安全生產衛生條件的權利,有獲得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勞動防護用品的權利;有獲得定期健康檢查的權利等。上述權利設置的目的是保障從業人員在勞動過程中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減少和防止職業危害發生。
(8)獲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權利 即從業人員獲得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權利。使從業人員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2.從業人員安全生產保障的義務
(1)遵章守規,服從管理的義務 即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是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安全生產的基本要求和保證,而安全生產管理是維護生產經營單位正常生產秩序的保障,作為本單位職工的從業人員有義務嚴格遵守,有義務服從。
(2)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義務 即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當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嚴禁在作業過程中放棄使用勞動防護用品或者不正確佩戴、不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勞動防護用品是為防護勞動者的人身不受職業有害因素的損傷而配備的用品。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可以避免和減輕職業危害的發生,從業人員應遵守此項法定義務。
(3)接受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生產技能的義務 即從業人員應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這項義務的履行能夠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進而提高生產經營活動的安全可靠性。
(4)危險報告義務 即從業人員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時,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

4. 如何看待員工健康與安全管理

1.員工健康安全管理方針應遵循的原則
(1)方針應適合企業所面臨的風險的性質和規模。
(2)方針應遵循國家有關員工健康安全的相關法律和政策。
(3)方針應包括手寺續改進的承諾和目標。
(4)方針應形成明確的文件或資料,並進行切實的實施。
(5)方針應被定期的審核和評價。
員工健康安全管理的總方針在遵循基本原則的同時還應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如行業性質、企業文化等因素。
2.確立員工健康安全管理的方針的步驟
(1)征詢最高管理者的意見並取得他們的支持。在制定總方針之前爭得高層管理者的支持是開展整個工作的必要環節。在高層的支持下,就可以調用各種力量來為整個工作服務,而這種事前的溝通更有利於減少工作過程中來自上層的壓力和阻力。
(2)收集有關員工健康安全管理的法律以及相關的資料進行分析。員工健康安全管理的方針受到國家法W去規的約束,其目標首先是要實現這些約束的要求,其次還要適合本企業的狀況。相關企業的資料會是一個很好的借鑒,有助於更好地制定本企業的方針。
(3)明確本企業的風險性質及其大體規模。企業的風險性質及其規模影響著方針的制定,風險高、企業地域廣的企業,例如煤礦企業,他們就必須制定更為嚴格和全面的健康安全方針,但服務行業就不必制定與礦山企業一樣的方針。
這里所說的風險主要指可能給員工健康安全帶來傷害或損失的危險,這種風險是針對個體而生存和發展的。
(4)收集員工對健康安全管理的意見,向員工收集他們對於安全健康的意見有助於提高方針制定過程的透明度和參與度。員工意見一方面可以為員工健康安全管理提供各種想法,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制定出來的方針得到最大多數員工的支持,這種支持有助於方針的貫徹落實。
(5)擬訂初步的員工健康安全管理方針,將收集到的各種信息系統化之後形成有框架、有條理的文案對開展工作有巨大的好處。作為開展此項工作的主管人,您可以用一份已經被充分論證的文案與各部門交換意見,這會使所有的工作有據可查。
(6)將初步方針提交高層管理者審核,相同的方針對不同的人來說可能會有不同的表達,在工作的執行過程中,有時候表達更為重要。高層管理者是把握這些方針的掌舵者,似門喜歡和滿意的表達方式是使這一方針得以很好貫徹的一個必要的前提。讓最高管理者審核初稿的意義就在於此。
(7)審核通過後,擬訂完整的健康安全管理方針並形成文字,將確定下來的方針形成正式的文件是非常必要的,這既是下一步工作的基礎,同時也是將來工作的指導和校正標准,清晰、明確地對方釗進行文字敘述有助於增強它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穩定性。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是屬於職業健康安全法律

勞動法是屬於職業健康安全法律的觀點‍不夠全面。

勞動法是為了保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總稱。

勞動法是從民法中分離出來的一種獨立的法律體系。

1802年英國通過了《學徒健康和道德法》,是現代勞動立法的標志。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於1995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於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兩部法律不沖突,互為補充。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其內容主要包括:勞動者的主要權利和義務;勞動就業方針政策及錄用職工的規定;勞動合同的訂立、變更與解除程序的規定;集體合同的簽訂與執行辦法;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制度;勞動報酬制度;勞動衛生和安全技術規程等。規定了勞動者權利和用人單位的權利。

勞動者權利:(1)平等就業的權利;(2)選擇職業的權利;(3)取得勞動薪酬的權利;(4)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5)享有休息的權利;(6)享有社會保險的福利的權利;(7)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8)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9)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用人單位權利 :(1)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的權利;(2)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勞動定額的權利;(3)對勞動者進行職業技能考核的權利;(4)制定勞動安全操作規程的權利;(5)制定合法作息時間的權利(6)制定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標準的權利;(7)其他權利。

6. 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法律法規,標准等什麼情況下應及時評估

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法律。

7.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網路isolearn
論壇下載

8. 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主要內抄容包括:《安全生產襲法》應用、安全生產行政法規應用、安全生產部門規章應用、《礦產資源法》和《煤炭法》應用、《礦山安全法》應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應用、《煤礦安全監察條例》和《職業病防治法》應用、《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工傷保險條例》應用、《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應用。
本書將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和與礦山企業密切相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內容緊密結合,以工學深度融合、任務驅動、行動導向為工作思路,提煉出礦山企業典型的事故案例,以這些案例的分析作為工作任務和載體,並圍繞這些工作任務和載體來介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及其應用,體現了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教育特色,強調學與做的統一,注重實務。本書取材新穎,內容豐富全面,能夠給讀者的學習和工作帶來真正有效的幫助。本書既是高職安全技術管理專業的骨幹課程教材,也是對煤礦安全技術管理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人員等有實用價值的學慣用書。

9. 環境法律法規和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有哪些

你好: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確實很多,關鍵是要根據企業的產品生產過程產生那些環境因素、那些職業健康有害因素來識別與企業適用的即可。

熱點內容
法院訴訟無憂 發布:2025-07-02 01:47:26 瀏覽:36
中國勞動法關於工資標准 發布:2025-07-02 01:27:30 瀏覽:234
經濟法土地所有權 發布:2025-07-02 01:25:43 瀏覽:891
商法調整對象的含義 發布:2025-07-02 01:23:38 瀏覽:24
菏澤法院周 發布:2025-07-02 01:22:33 瀏覽:396
民法學2考卷 發布:2025-07-02 01:17:52 瀏覽:262
勞動法賠償條款 發布:2025-07-02 01:08:51 瀏覽:24
笑死我法院見是什麼梗 發布:2025-07-02 01:04:24 瀏覽:740
經濟法碩士好考嗎 發布:2025-07-02 01:03:33 瀏覽:352
華圖公務員考試法律知識 發布:2025-07-02 00:51:59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