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局法律顧問把關後出示律師函
1. 同一份內容 蓋兩份 律師函的公章需要多收錢嗎
為委託人出具律師函,是律師事務所和律師的業務之一,是一種法律服務,一般來說是要收取一定的費用的。如果是法律顧問關系,也有不收費的。
一份好的律師函,無異於打贏了一場訴訟。
2. 企業法律顧問可以發律師函嗎
如果該法律顧問有律師資格,那是可以發律師函的,如果沒有,那發的函就不能叫做律師函了。
3. 法律顧問發律師函蓋委託單位公章行嗎
不可以,必須是律師事務所或其他相應機構
4. [法律咨詢]請大家幫忙完善一下這份企業涉訴預案
你好,從你寫的這些東西來看,不是內行啊。你們公司聘請的常年法律顧問看來不管事啊。
5. 對法律顧問履職過程中提出的意見建議怎樣保證有效採納
法律顧問在企業中的作用法律顧問是企業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聘請律師就其在業務方面的問題提供法律幫助而擔任的特定職務。目前,大多數企業都聘請了常年法律顧問,尤其是一些大企業,但多數企業只把律師定位在討債和打官司即訴訟方面,甚至在簽訂合同的時候都忽略了法律顧問的作用,其實,除了訴訟以外,一名優秀律師能為企業做的還是很多的,而且對企業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具體而言,法律顧問為公司企業服務的方式很多,比如:對企業的重大經營決策方案提供法律意見和法律依據,從法律的角度提出可行性論證,從而避免企業經營上的法律風險;草擬、修改、審查公司企業的各種合同、協議及其他有關法律事務文書;針對某些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的事件發表律師聲明,或針對性地發出律師函;代理企業參加民事、經濟、行政訴訟和仲裁、行政復議,切實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參與企業的非訴法律事務;參加企業經濟項目談判,審查或准備談判所需要的各類法律文件;在企業內部進行力所能及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培訓;配合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做好勞動人事工作,草擬、審查勞動合同、保密協議,進行辭退設計等等。以下為具體操作經驗;1、對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區別情況,採取不同措施予以處理(1)對企業正在違約的合同,要在對方接受的前提下,明確責任,簽訂補充協議,以消除違約後果,盡可能減少財產損失。(2)對於口頭合同,要盡快採取措施,用書面形式固定下來,除書面簽字蓋章的原始合同外,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也是證據,萬不得已時,也可以採取錄音的方式,以防後期產生糾紛時因無證據而敗訴。(3)對於已超過訴訟時效期的債權,盡量調解結案,或者與對方簽訂新的還款協議,以獲取有效訴權。(4)對於快要超過訴訟時效期的債權,要盡快起訴,對於不能起訴的關系客戶,要用書面形式要求還款,使訴訟時效中斷。(5)對於其他糾紛,區別輕重緩急,選擇最佳方式,一個一個地解決,盡最大努力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避免財產損失。2、由點及面,開展法律顧問工作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礎上,按照常年法律顧問明確的范圍內,開展下列工作:(1)解答法律咨詢就企業在經營方面遇到的有關法律或法律事務方面的問題提供具體意見,方式有口頭和書面兩種。對於問題簡單,法律關系明確的一般性的咨詢,使用口頭形式。對於所涉及事關重大的法律事務則以提供法律意見書的形式,為企業提供具體的法律意見。(2)草擬、審查、修改各類法律事務文書,參與重大合同的談判上述法律事務文書以合同為主,目的是防患於未然,在簽訂合同時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力爭減少或不發生爭議,這其中涉及到許多技巧問題,比如如果已方不會違約,定金的數額和違約金的比例可以適當提高;如果已方也可能違約,定金和違約金的比例不要訂的太高,以防自己一方違約後承擔的違約責任過重。(3)有針對性地舉培訓班,提高業務人員的法律意識和風險防範意識企業經營活動中,時時刻刻都需要簽訂各類合同,法律顧問不可能事必親躬,草擬、審查、修改每一份合同,尤其是那些臨時商議的補充條款、補充合同。幫助顧問單位提高業務人員的法律意識,也是法律顧問的一項重要工作。(4)企業發生糾紛時參與訴訟擔任顧問單位的代理人,參與訴訟也是法律顧問的一項經常性工作,但並非所有的糾紛均選擇訴訟的方式,尤其是與企業關系較好,又與企業有直接利害關系的關系戶發生矛盾的,筆者往往建議企業選擇非訴訟解決矛盾,實踐也證明,從長遠角度看,這對企業發展是有利的。但對於調解無望,案情復雜或者爭議對方在外地的案件,要盡早起訴,爭取管轄權。(5)協助企業人事主管部門開展工作近些年來,勞資關系矛盾愈演愈烈,法律顧問的職責也應包含企業勞動合同、保密協議的草擬、審查,辭退員工的方案設計,以及員工提起勞動仲裁、訴訟的出庭應訴工作。筆者的感觸是一個諳熟勞動法律規章的法律顧問,對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保持企業團隊精神和士氣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6. 請問一下怎麼辨別律師函的真假
1、格式:律師函的格式和內容均較為嚴謹,最後落款要有律師事務的蓋章,否則就值得懷疑。
2、信息:可以通過查詢律師函中發送方的聯系方式進行核實,或在當地司法局中查詢是否存在律師信息,假的信息是無法查詢到的。最後可以攜帶律師函原件,直接前往該律所進行核對。
3、送達方式:絕大多數的律師函都是以郵寄快遞的方式書面送達,除非被送達人無固定的住所或無法被找到,方可出現電子送達的情況(例如律師函的掃描件)。
(6)由局法律顧問把關後出示律師函擴展閱讀:
律師函使用注意事項:
為了確保對方能及時收到律師函,律師函最好用郵局特快專遞(ems)來寄送,不要省那兩個錢,用什麼普通郵件或掛號信來寄送,這樣顯得不專業、不嚴肅也不安全。如果可能最好也不要用其他快遞公司的快遞寄送。
些單位對於郵局的特快專遞是簽收的,對於快遞公司的快遞是拒簽的,讓快遞公司的快遞員聯系收件人,這樣就很麻煩,搞不好耽誤事。
7. 我們單位聘請了法律顧問,我方希望在續約時對方除對我方服務外還受理我方下屬民營企業,該怎麼辦
在合同條款內乙方工作內容裡面加
8. 不成立,還可以在哪投訴,很明顯就是惡意投訴,為什麼
一、核實事實、固定證據。
遇到投訴時,處理投訴的相關負責人應當找到與投訴內容相關的業務部門,聽取他們的意見,全面了解事實,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的作出下一步處理方案。必須注 意的是,有些惡意投訴事件中,被投訴的人或單位,的確存在某方面的過失,但業務的具體經辦人可能會出於自我保護的原因刻意隱瞞,因此在核實事實時不能完全相信具體經辦人 的說法,還要根據投訴內容,全面的了解事實,以免被動。在核實事實時,不能僅僅調查案件本身事實,還需要了解背景事實,因為有些投訴是一些人別有用心 策劃的,背後往往會有推手,雖然背景事實的調查會有一定的難度,但必須要去努力做,一旦調查到一些線索,對惡意投訴的全面徹底解決是一條很好的捷徑。
證據是事實的表現形式,無論是調解還是訴訟,證據都是不可或缺的。但證據有時也 是稍縱即逝的,這就需要及時的將證據固定,從而為將來解決投訴奠定基礎。在處理惡意投訴時,應當注意收集兩方面的證據:法律抗辯證據和惡意投訴證據。前者是指在法律層面上反駁對方訴求支持我方訴求的證據,後者則是指與惡意投訴人交涉中,反映對方系惡意投訴的證據。
二、適時尋求公權力介入。
有的政府、單位的參與,會使惡意投訴的處理事半功倍,所以要學會藉助政府之力化解危機。舉例來說:如果在調查事件背景時,發現這是一起有預謀的敲詐,此時,務必要做好證據的固定,選擇適當的時候以被敲詐勒索為由請求公安部門介入調查,徹底粉碎陰謀。如果惡意投訴是由同業競爭者發起的,企業可以向相關的主管部門匯報,尋求政府出面維持競爭秩序
惡意投訴人如果採取極端手段,在窗口或營業場所聚眾鬧事,嚴重影響企業經營的,也可以向公安部門報案,要求制止這種破壞生產經營、工作秩序的行為。並且通過公安部門施壓,要求投訴人通過有關法律程序解決糾紛。
三、及時、主動與媒體溝通。
惡意投訴者往往會以通過媒體將事件公之於眾的大棒以施壓,而經驗不豐富的,往往迫於壓力而一味遷就,但換來的不是投訴人的妥協,而是變本加厲。因此當已經同意根據相關法律給予投訴人合理的處理方案後,如投訴人依然不依不饒,此時,必須「先下手為強」。
應當主動聯系欲報道投訴事件的媒體,告知事情的緣由,並出示相應的證據,要求媒體停止此事件的報道。如果媒體仍然要堅持報道,被投訴方有權利要求媒體給予適當的篇幅報道本方對此事的說法、觀點和態度,以免導致輿論誤導公眾。如媒體依然我行我素,作片面性報道,可以考慮請法律顧問向媒體單位出具律師函,告知利害關系。
當通過自查,發現自己的確存在重要問題,而通過合理的談判、讓步、妥協都無法滿 足投訴者的要求時,就要丟掉幻想了。無休止的讓步只會使得那些貪得無厭的投訴人得寸進尺,而無法徹底的解決問題,所以此時需要准備主動聯系媒體、 發出公告,如實的將企業存在的問題向公眾闡明,並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這樣做的好處有二:1、能夠變被動為主動,徹底的擺脫惡意投訴人的糾纏,使問題得到 根本解決;2、在社會公眾心目中樹立企業勇於承擔責任,獲得正面的社會評價,從而實現轉危為機。
四、注意事項。
惡意投訴由於其具有破壞性,因此對待惡意投訴應當保持高度警戒狀態,切勿不可輕視。在談判時,只要不違反原則性,適當的妥協是可以,總之做到靈活性和原則性相結合,息事寧人但不姑息養奸。
9. 法律顧問可以對辦事處提出哪些法律意見或建議
法律顧問在企業中的作用
法律顧問是企業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聘請律師就其在業務
方面的問題提供法律幫助而擔任的特定職務。
目前,
大多數企業都聘
請了常年法律顧問,
尤其是一些大企業,
但多數企業只把律師定位在
討債和打官司即訴訟方面,
甚至在簽訂合同的時候都忽略了法律顧問
的作用,其實,
除了訴訟以外,一名優秀律師能為企業做的還是很多
的,而且對企業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
具體而言,法律顧問為公司企業服務的方式很多,比如:對企業
的重大經營決策方案提供法律意見和法律依據,
從法律的角度提出可
行性論證,從而避免企業經營上的法律風險;草擬、修改、審查公司
企業的各種合同、
協議及其他有關法律事務文書;
針對某些侵害企業
合法權益的事件發表律師聲明,
或針對性地發出律師函;
代理企業參
加民事、經濟、行政訴訟和仲裁、行政復議,切實保護企業的合法權
益;參與企業的非訴法律事務;參加企業經濟項目談判,審查或准備
談判所需要的各類法律文件;
在企業內部進行力所能及的法制教育和
法律培訓;配合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做好勞動人事工作,草擬、審查勞
動合同、保密協議,進行辭退設計等等。以下為具體操作經驗
;
1
、對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區別情況,採取不同措施予以處理
(
1
)
對企業正在違約的合同,
要在對方接受的前提下,
明確責任,
簽訂補充協議,以消除違約後果,盡可能減少財產損失。
(
2
)對於口頭合同,要盡快採取措施,用書面形式固定下來,除
書面簽字蓋章的原始合同外,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也是證據,萬不
得已時,
也可以採取錄音的方式,
以防後期產生糾紛時因無證據而敗
訴。
(
3
)對於已超過訴訟時效期的債權,盡量調解結案,或者與對方
簽訂新的還款協議,以獲取有效訴權。
(
4
)
對於快要超過訴訟時效期的債權,
要盡快起訴,
對於不能起
訴的關系客戶,要用書面形式要求還款,使訴訟時效中斷。
(
5
)對於其他糾紛,區別輕重緩急,選擇最佳方式,一個一個地
解決,盡最大努力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避免財產損失。
2
、由點及面,開展法律顧問工作
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礎上,
按照常年法律顧問明確的范圍內,
開展下
列工作:
(
1
)
解答法律咨詢
就企業在經營方面遇到的有關法律或法律事務方面的問題提供
具體意見,方式有口頭和書面兩種。對於問題簡單,法律關系明確的
一般性的咨詢,
使用口頭形式。
對於所涉及事關重大的法律事務則以
提供法律意見書的形式,為企業提供具體的法律意見。
(
2
)草擬、審查、修改各類法律事務文書,參與重大合同的談判上
述法律事務文書以合同為主,
目的是防患於未然,
在簽訂合同時明確
雙方的權利義務,
力爭減少或不發生爭議,
這其中涉及到許多技巧問
題,
比如如果已方不會違約,
定金的數額和違約金的比例可以適當提
高;如果已方也可能違約,
定金和違約金的比例不要訂的太高,以防
自己一方違約後承擔的違約責任過重。
(
3
)有針對性地舉辦培訓班,提高業務人員的法律意識和風險防範
意識
企業經營活動中,
時時刻刻都需要簽訂各類合同,
法律顧問不可
能事必親躬,草擬、審查、修改每一份合同,尤其是那些臨時商議的
補充條款、補充合同。幫助顧問單位提高業務人員的法律意識,也是
法律顧問的一項重要工作。
(
4
)企業發生糾紛時參與訴訟
擔任顧問單位的代理人,
參與訴訟也是法律顧問的一項經常性工
作,但並非所有的糾紛均選擇訴訟的方式,尤其是與企業關系較好,
又與企業有直接利害關系的關系戶發生矛盾的,
筆者往往建議企業選
擇非訴訟解決矛盾,實踐也證明,從長遠角度看,這對企業發展是有
利的。但對於調解無望,案情復雜或者爭議對方在外地的案件,要盡
早起訴,爭取管轄權。
(
5
)協助企業人事主管部門開展工作
近些年來,
勞資關系矛盾愈演愈烈,
法律顧問的職責也應包含企
業勞動合同、保密協議的草擬、審查,辭退員工的方案設計,以及員
工提起勞動仲裁、
訴訟的出庭應訴工作。
筆者的感觸是一個諳熟勞動
法律規章的法律顧問,
對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保持企業團隊精神和
士氣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