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援助接待台賬

法律援助接待台賬

發布時間: 2021-11-21 15:28:03

Ⅰ 申請法律援助需要什麼資料

1.法律援助申請表,並寫明以下事項:
(1)申請人的基本情況。

(2)申請法律專援助的事實和理由。屬
(3)申請人的經濟狀況。
(4)申請人提供的證明、證據材料清單。
(5)申請人保證所提交的證明及證據材料屬實的聲明。
書寫有困難的申請人,可口頭提出申請,由接待人員按上述要求記入筆錄,申請人簽字或按指印確認。
2.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或其他有效身份證明。
3.申請人住所地或戶籍所在地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或申請人所在單位勞資、人事部門出具的申請人及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
4.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相關的證明及證據材料。
5.法律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法律援助機構自收到申請援助事項的全部材料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作出是否予以法律援助的決定。

Ⅱ 為什麼我去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被法律援助中心的接待以企業注

工傷申請不要超過一年時限,找區級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援助,如果不夠版援助條件人家不會批權准。
有工資條、工資卡、工牌、工衣是證明勞動關系的有利證據,如果有社會保險一個就行。
找找工友,證明是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因工作原因導致工傷。最好再找單位交涉,偷著錄音當證據。
申請工傷後,如果勞動行政部門不認定工傷,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行政訴訟。

Ⅲ 法律援助方面的崗位職責有哪些

法律援助崗位工作職責
一、負責日常接待、審查法律援助案件。
二、負責法律援助專案件的指派、屬監督檢查工作。
三、負責法律援助來電、來函的信訪工作。
四、負責對聯絡部及基層法律援助工作的指導。
五、負責辦理領導交辦的法律援助案件。。

Ⅳ 社區法律援助工作總結

法律援助工作總結
今年,我站法律援助工作在鄉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上級司法行政機關的指導下,堅持「應援盡援、應援優援」的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進一步強化法律援助網路體系建設,加大宣傳的力度,以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為出發點,以扶助社會弱勢群體為突破口,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為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一年來,接待來電來訪咨詢65件,經辦法律援助案件12件。現將2014年法律援助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基層法律援助工作站點建設,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網路
今年以來,我站加強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村級法律聯絡點的建設工作,明確了各站點的工作人員,指導他們的工作,為暢通申請渠道、就地就近滿足困難群眾的法律援助需求奠定了基礎;加強基層法律援助組織建設,將法律援助網路構築在農村,深入到企事業單位。同時與信訪、消協、派出所、綜治辦等各部門加強聯系,擴大法律援助工作覆蓋面,形成法律援助機構與有關部門協作、配合機制;為真正發揮法律援助工作著的主力軍作用,根據縣司法局安排,積極參加上級和縣局組織的各項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工作人員的政治理論和業務水平有了明顯進步
二、建立健全制度,規范法律援助工作機制
按照「高起點、規范化、穩步推進」的工作目標,進一步規范法律援助工作運行機制。一是根據縣局司法行政工作的要求,完善工作制度,制定了我站業務規范化標准;二是為積極發揮農村法律援助點的作用,及時化解社會矛盾,為弱勢群眾減少訴訟成本,努力構建和諧社會,推行非訴訟法律援助工作,規范非訴訟法律援助工作。
三、加大宣傳力度,擴大法律援助的社會影響
大力開展法律援助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活動,在「3.15」、江淮普法行、「12.4」等大型活動中,通過解答法律咨詢、法制講座宣傳法律援助,接待當事人咨詢近36人次,發放法律援助宣傳材料,廣泛進行法律援助知識、解答法律援助咨詢。通過宣傳,擴大了法律援助工作的社會知曉率,為低收入群體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順利實施營造了濃厚的氛圍。
四、做好重點對象的法律援助
(一)切實做好外來民工的法律援助,根據我鄉實際情況,在平時的工作中,為外來用工人員就他們關心的勞動合同、社會保險等問題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同時開展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教育,增強他們法制觀念,遵守職業道德,受到他們的歡迎;並且針對他們反映的工資拖欠、用工合同等問題,及時和有關部門聯系,和企業交涉,協調解決。

(二)做好老上訪戶的法律援助工作,積極幫助他們通過司法途徑解決老大難問題,為他們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在依法維護他們合法權益的同時也為政府分憂解難。既維護了當事人的權益,又維護了社會穩定。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年來,法律援助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為此,下一步要著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繼續抓好站點的工作人員的政治和業務學習,提高辦事水平和效率;二是繼續做好日常來電來訪的法律咨詢工作,抓好法律援助案件的來訪、受理工作。

Ⅳ 申請法律援助的步驟

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內律師,為經濟困容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的條件可分為一般條件和特殊條件。

(一)一般條件

一般條件是對中國公民普遍適用的條件,它是指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並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的我國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二)特殊條件

特殊條件主要指刑事案件被控一方獲得法律援助應具備的特殊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2)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3)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Ⅵ 社區法律援助來訪接待咨詢登記表怎樣填寫

具體得看你需要咨詢什麼方面的內容了。

有一個示例表

網頁鏈接

Ⅶ 法律援助接待人員為什麼要對申請人進行詢問

詢問案情便於應訴

Ⅷ 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中心是政府法律援助機構的正式名稱,由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
是由國家撥款設立的專門為需要律師服務但經濟困難無力聘請律師的弱勢群體及其法律規定必須有律師提供法律幫助而自己又沒有聘請律師的特定人員(如刑事案件中: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和死刑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等人員)提供無償法律服務,而設立的一種專門的法律服務機構。 法律援助工作主要擔負法律援助工作管理職能和法律援助服務職能「雙重職能」,其職責主要有:
1、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有關法律援助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2、負責制定法律援助工作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及規范性文件;
3、負責管理、指導、協調和監督法律援助工作;
4、負責籌集、管理和使用法律援助資金,檢查經費使用情況和社會效益;
5、負責法律援助專業隊伍建設和教育培訓工作;
6、負責法律援助工作的宣傳、調查研究、對外交流等工作;
7、負責法律援助工作信息、統計和檔案管理工作;
8、負責向政府和上級部門報告法律援助工作開展情況,並提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見、建議;
9、負責組織、指導、協調社會力量開展法律援助工作;
10、負責協調跨省、跨地區的法律援助事務;
11、負責受理、審批、指派、承辦法律援助案件;
12、負責「12348」法律援助熱線咨詢和接待工作;
13、負責承辦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法律援助工作事宜。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熱點內容
房屋入住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3 23:38:06 瀏覽:899
轉賬收訖章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3 23:20:36 瀏覽:653
工資收入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3 23:17:45 瀏覽:117
經濟法考研視頻 發布:2025-05-23 23:17:44 瀏覽:210
司法部李靜 發布:2025-05-23 23:15:08 瀏覽:599
律師所宣傳 發布:2025-05-23 22:47:05 瀏覽:582
吉新浪法院 發布:2025-05-23 22:46:56 瀏覽:482
勞動法員工福利待遇 發布:2025-05-23 22:46:06 瀏覽:913
大連法律碩士院校 發布:2025-05-23 22:18:42 瀏覽:424
道德法律化例子 發布:2025-05-23 22:10:24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