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教育系統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方案

教育系統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方案

發布時間: 2021-11-21 16:58:31

Ⅰ 如何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機制

一是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和機制。在廣泛開展調研的基礎上,經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月21日市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建設的意見》,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同時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銅陵市政府法律顧問工作規則》,對政府法律顧問的選聘條件作出了具體規定,明確了政府法律顧問的工作職責、權利義務、工作機制等。
二是確立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圍繞建設法治政府目標,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完善「以事前防範為主和事中控制、事後補救為輔」的法律風險化解機制,切實增強依法決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明確工作目標。到2015年底,通過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法律顧問制度全覆蓋,形成市、縣(區)、鄉(鎮、辦)三級政府及市政府各部門的法律顧問工作體系與制度體系,通過法律顧問制度的推進、示範,引領帶動企業、農村、社區法律顧問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公眾法律服務需求相適應的法律服務體系,滿足社會各層次的法律服務需求。
四是規范管理,加強考核。進一步優化法律顧問隊伍結構,建立能進能出的考核、更新機制,建立健全相配套的法律顧問考核辦法和薪資標准等,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人才保障。各級政府要將法律顧問制度建設納入依法行政和綜治工作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范圍,健全績效評價機制和工作檔案,加強檢查指導,獎優汰劣,提供績效。

Ⅱ 學校有必要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嗎

法律顧問的職責包括對學校重大決策、規范性文件、重要規章制度等進行論證與合法性審查,提供意見或建議;對學校重大行政行為、重大事項的風險性進行評估論證,提出意見或建議。所以很有必要建立法律顧問制度

Ⅲ 如何建立企事業單位法律顧問制度

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解決的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討論:
一、政府角度:專主要解決「依法」的問題,屬公職人員法律水平一般不如法律顧問單位高,推進顧問單位制度,主要是促進行政上的「依法」,從國家、單位到執法人員分別是:
1、推進國家依法治國進程;2、提高政府單位依法行政水平;3、強化執法人員法律意識。
二、企業事業單位角度:主要解決「商業用法」的問題,企業事業單位作為主要的商業主體,推進顧問單位制度,主要是促進商業上的「用法」,用法可以大致分成以下三個階段,從事前預防、事中把控到事後維權,分別如下:

1、協助企事業單位預警法律風險;2、協助企事業單位解決法律問題、把控項目涉法關鍵點;3、協助企業自主維權。
三、家庭或個人角度:與前一點企事業單位有點相像,但企事業單位側重於商業,公民則側重生活,可以從知法、守法、用法這三點來展開。
總之,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可以提高整個社會的法制水平,讓制度等上層建築更好地發揮作用,推進社會的和諧、反過來促進經濟的發展。

Ⅳ 如何加強基層公安機關建立法律顧問制度

近年來,公安機關通過不斷完善辦案機制、強化執法監督等有力舉措,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顯著提升,人民群眾滿意率不斷提高。但是,人民群眾對公安執法也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寄予了更大期望。
當前公安執法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一)執法效能尚不高;(二)執法程序還不夠規范;(三)執法手段仍顯簡單;(四)裁定執行力度不強等問題,無形中降低了法律的權威性和公安機關公信力。
一、影響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規章制度還不完善。隨著改革開放進程不斷加快,各類新情況、新問題、新任務不斷涌現,公安執法工作面臨的社會形勢日趨復雜,一些法律法規的滯後性更加凸顯。而且,由於不同規章制度出台的時間不同、背景不同,一些規定內容之間出現了不一致甚至相互沖突的現象,致使民警在執法時無所適從。
(二)民警素質有待提高。一些民警知識結構陳舊,對新修訂、新出台的法律法規了解不深、掌握不及時。少數基層單位大局意識不強,過於本本主義、教條主義,在執法過程中較少考慮特定的社會背景和具體情況,影響了執法的社會效果。
(三)監督體系不夠健全。從監督過程上看,過程性監督體系還未完全形成,全程性動態執法監督平台仍在建設之中。從監督機制上看,執法監督機制還不健全,使得某些執法環節成為「監督空白」,容易導致權力失控。從監督手段上看,依然依賴案卷查閱、嫌疑人提審等傳統手段,在線監督、遠程監控等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尚不成熟,科技強警的優勢作用有待進一步挖掘。
(四)執法保障仍需加強。當前公安法制專業人才還比較缺乏,優秀法律人才脫穎而出的上升通道還不夠暢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養人才的用人機制還不健全。執法裝備與實戰需要相比仍然相對滯後,經費不足依然是制約公安發展的重要瓶頸。
(五)執法環境有待改善。暴力抗法時有發生,給公安民警執法心理造成沖擊,導致少數民警執法時縮手縮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執法辦案質量。
二、有效推進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的路徑分析:
對症下葯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要從完善規章制度、強化執法監督等方面入手,深入推進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加強宣傳教育,強化法治意識。持續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教育,培育公安民警的大局意識和民本理念,增強對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政治認同、感情認同、理論認識,使規范、文明、理性、平和執法成為廣大公安民警的一種自覺行動和自發要求。加強公安機關法治文化建設,強化公安隊伍的法律信念和法治精神,做到黨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在心中、正義在心中,讓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真正潛移默化地滲透進民警心底、融會於民警心靈、指導於民警行為,不斷增強民警自覺抵制各種誘惑的能力,有效提升民警公正嚴格規范執法的水平。
(二)加強制度建設,規范執法環節。堅持從民警日常執法最急需的方面入手,加快執法標准細化工作,嚴密執法程序,規范執法環節,增強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可操作性,確保民警每個執法動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從接處警、現場取證、強制措施等每個執法環節上加以規范,切實為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制度保障。
(三)藉助信息推力,加強執法監督。構建完善的執法監督體系,並以警務信息化建設為契機,盡快實現網上執法辦案、執法監控、執法問題研判和執法質量考評一體化流程,為監督指導工作提供依據。尤其要加快推進執法信息的採集、存儲、傳遞和辦理,實現法律文書網上製作、網上傳遞、網上審批,積極推進執法監督系統建設,探索網上執法質量考評工作。健全執法考評機制,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對發現的突出問題狠抓督促整改,有力推進公安執法質量的不斷提升。
(四)完善辦案機制,強化執法保障。轉變傳統執法模式,徹底擺脫「重審輕查」、「重口供輕證據」等思想影響,徹底杜絕採用刑訊逼供、精神折磨等非法方法獲取口供。強化辦案保障,加大投入,為執勤民警配備執法必需設備,全面落實訊問犯罪嫌疑人全程錄音錄像制度,堅決確保執法安全。強化執法維權,依法嚴厲打擊暴力抗法行為,堅決維護民警合法權益,遏制襲警案高發態勢,消除惡劣社會影響,切實恢復民警公正嚴格執法的信心。
(五)加強教育培訓,提高綜合素質。及時更新民警知識結構,不斷提高隊伍執勤執法能力。積極推行領導幹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制度,全面推行執法資格等級管理制度,大力推行主辦民警制,有效提高民警學法用法的積極性,督促民警主動開展法律學習,努力培養一批執法辦案的行家能手。緊緊圍繞公安實戰,主動加強對法律法規適用問題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群眾反映強烈、基層感到困難、處理較為復雜的突出違法犯罪問題,適時為基層提供業務指導,提前介入指導辦案。

熱點內容
法院代表訴訟 發布:2025-05-24 00:24:59 瀏覽:808
房屋入住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3 23:38:06 瀏覽:899
轉賬收訖章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3 23:20:36 瀏覽:653
工資收入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3 23:17:45 瀏覽:117
經濟法考研視頻 發布:2025-05-23 23:17:44 瀏覽:210
司法部李靜 發布:2025-05-23 23:15:08 瀏覽:599
律師所宣傳 發布:2025-05-23 22:47:05 瀏覽:582
吉新浪法院 發布:2025-05-23 22:46:56 瀏覽:482
勞動法員工福利待遇 發布:2025-05-23 22:46:06 瀏覽:913
大連法律碩士院校 發布:2025-05-23 22:18:42 瀏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