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許傑律師
⑴ 許傑律師,是不是江蘇洪澤的
各地司法局可以提供網上律師、律所信息查詢的。這個渠道比較官方、權威。
⑵ 許傑的生平簡介
在浙江天台「清溪落雁」之畔的清溪村,有一位貧民之子,靠著刻苦自勵,從小學教員成為大學一級教授、著名作家和文學評論家, 載入劍橋《世界名人辭典》——他就是許傑先生。
許傑(1901一1993),我國當代著名文學家、教育家、文學理論家。原名世傑、字士仁,筆名張子山。浙江台州天台人。
許先生一生從事教育與寫作,成績斐然。早年曾在浙江台州、寧海等地任教。曾在南洋吉隆坡擔任《群益日報》主編。回國後,先後在中山大學、安徽大學、暨南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及華東師范大學等校任教授。
15歲考進縣立中學,不久因母故、家貧而輟學。後入半官費的(浙江)省立第六師范就讀,又因積極參加五四運動,反對舊的考試制度,鼓吹教育改革,被校方開除。
1921年春,入省立第五師范讀書,發起組織微光文藝社,借《越繹日報》版位,刊出《微光》副刊,開始發表小詩、散文和短篇小說;並組織龍山學會,創辦龍山夜校,以「為人生」的宗旨,邁出了他的文學創作和改造社會的第一步。畢業後,先在台州霞城小學任教,後在故鄉與好友王以仁發起成立「星星社」,提倡以教育改革推動社會改革。
1924一1926年許傑在寧波、上海任教時,在《民國日報》、《小說月報》上連續發表作品,其中1924年刊登在《小說月報》第15卷 第8號上的申篇小說《慘霧》,描寫兩個大家族為了「權力與財富」, 演出了一幕悲壯而又殘忍的聚兵械鬥的場景,引起文壇的矚目。茅盾譽之為「那時候一篇傑出的作品」,「結構很整密」,「全篇的氣魄是壯雄的」。加上《賭徒吉順》等佳作,使他成為當時「成績最多的描寫農民生活的作家」。
1925年被吸收為「文學研究會」會員。
1927年2月,北伐軍光復浙江,許傑被任命為天台文明小學校長兼省立第六中學小學部主任,在臨海加入中國共產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許傑被捕,保釋後潛回上海,編輯《互濟》雜志,宣傳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理論。1928年春,奉命去黨的活動基地寧海中學任教務主任,5月底因亭旁農民暴動失敗,學校被解散, 一片白色恐怖,不得已避往馬來半島吉隆坡,從此與黨組織失去了 聯系。在那裡,他擔任華僑《益群日報》總編輯,利用副刊《枯島》和 《南洋青年》,宣傳中國新文學運動,團結和培養了一批華僑和土著 文學青年;並創作了以南洋華僑反帝斗爭為題材的小說和散文,被譽為國語之父。由於寫了上百篇揭露殖民主義的罪惡的社論,多次被華民政務司傳訊,遂於1929年11月辭職回國。此後幾年,執 教於上海建國中學、廣州中山大學、安徽大學、暨南大學等校。
「八·一三」事變後,許傑應聘回故鄉任大公中學校長,並主持「縣政工人員訓練班」,培養抗日幹部。1939年8月以後,輾轉於廣西、福建、上海等地,教學之餘,繼續從事文學創作,積極參加愛國民主運動。
建國初,許傑被聘為復旦大學教授,翌年秋調任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先後被選為上海市人民代表、市政協常委,是師大民盟負責人和作協上海分會副主席。
1949年6月,許傑先生赴京參加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同年,被選為上海市人民代表。
1950年7月,被選為上海市文聯理事。翌年秋,調任新創辦的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2年當選為華東作協(後改為中國作協上海分會)副主席。
1955年任上海市政協常務委員及上海市民盟副主委。
1957年秋,許傑被錯劃為右派分子,「文化大革命」中又備受折磨。然而,真有「台州式硬氣」的許傑並不屈服,「瞳瞳日影轉,隱隱聽雞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的錯案得到徹底糾正。
80高齡的許傑,老當益壯,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勤奮筆耕不掇,陸續出版了散文選集、短篇小說集和文學論文集,研究魯迅散文詩的《<野草>詮釋》和回憶錄《坎坷道路上的足跡》也相繼問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許傑先生的錯案得到平反,恢復職稱和待遇,擔任培養研究生的工作。他以80高齡,赴各地參加學術活動,勤奮著述,於1981年出版了《許傑散文選集》(上海文藝出版社)、《許傑短篇小說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他的回憶錄《坎坷道路上的足跡》也開始在《新文學史料》上連載。
⑶ 許傑的個人簡歷
2010年與深圳、廣州、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區各有所長的SEO高手共同組建SEO末日團隊,長期深入山東、江蘇、浙江等地開展SEO培訓,主講各種網路營銷中初期的定位思想,旨在幫助更多的創業者和中小型企業打下堅實、穩定的基礎。
⑷ 江蘇洪澤有沒有,許傑,律師這個人
有許傑律師,江蘇澤之源律師事務所
執業證號 13208199710283393
⑸ 許傑人生履歷的介紹
許傑7歲上學,小學畢業後,赴湖州浙江省立三中就讀。1919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兩年後轉入該校地質系,受業於李四光教授等名師。此間,參加了「五四」愛國運動。 1925年大學畢業後,許傑在安慶建華中學和安慶一中等校任教。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中共懷寧中心縣委委員。北伐軍抵武漢後,他奔波於安慶和武漢之間做聯絡工作。大革命失敗後,黨組織通知他轉移隱蔽。他輾轉回到家鄉,受聘在廣德縣立初中任教務主任兼教員,半年後辭去教職前往上海。1930年,由李四光舉薦,進入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從此開始致力於地質礦產調查和地質研究事業。抗日戰爭爆發,許傑隨研究所到內地,1943年任雲南大學礦冶系教授。1945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從事愛國民主活動。抗戰勝利後,許傑隨研究所遷回南京。1946年他曾以地質調查為掩護,去皖南山區給新四軍送過葯品和通訊器材。在迎接南京解放中,許傑團結和說服中央研究院的同事,抵制了國民黨當局南撤研究院的企圖。 南京解放後,許傑被委任為中央研究院接管組組長。1949年底,他奉命接管和改組了安徽大學,先後任校務委員會主任和校長。1953年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民盟安徽省委員會主任委員。1954年調任地質部副部長,長期分管地質科技等方面的工作。1959年兼任中國地質科學研究院第一任院長,並領導組建了全國地質圖書館和地質博物館。 「文革」動亂時期,在受到迫害的情況下,許傑仍承擔了地質圖表和地質辭典的編輯指導工作。 許傑在其畢生的科研活動中,對中國地質找礦、地質教育、地質實驗、地質編圖和水文地質工程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為中國的筆石學研究做了奠基性的工作。1949年建國前夕,許傑應召赴北京,出席全國科學會議的籌備會議,共商發展中國科技事業的大計。1957年冬,他參加我國赴蘇科學代表團,參與制訂中蘇兩國科技合作協定和我國發展科技的12年長遠規劃。1976年,當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恢復我國的合法席位之後,他又率領中國地質代表團前往澳大利亞悉尼,出席第25屆國際地質大會和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第5屆理事會,提高和擴大了我國地質工作在國際地質界的地位和影響。1958年許傑被蘇聯古生物學會授予名譽會員稱號,1985年榮獲聯邦德國地質學會授予的最高科學獎——萊歐波爾德·馮·布赫獎。1983年出版的《許傑筆石論文集》是他50餘年筆石研究成果的結晶,標志著我國筆石學科的研究水平,榮獲國家科委頒發的1984年優秀科技書刊一等獎。 1954年9月起,許傑連續當選為一至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後又被選為五至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1956年2月起,任中國民主同盟二至五屆中央常委、中央參議委員會常委。1950年上半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 1957年起,歷任中國地質學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代理事長、名譽理事。 1959年當選為中國地層委員會常務委員,1979年當選為該會副主任委員。同時,他還是中國科協榮譽委員,並長期擔任中國古生物學會常務理事。 1979年起,他改任地質礦產部顧問。1980年7月兼任該部科技委員會主任。 1989年7月11日病逝於北京。
⑹ 謝徐傑在乾乙律師事務所是專職律師嗎
您說的應該是重慶乾乙律師事務所,經查該所官網,謝徐傑是該所專職律師。如果滿意請採納,謝謝。
⑺ 許傑的主要作品
他曾在《珍珠塔》、《花中君子》、《浪盪子》、《天鵝之歌》、《玉鐲冤》、《第十二夜》、《血染深宮》、《王子復仇記》、《曹植與甄洛》等劇中擔任主角或重要配角。參與越劇電視連續劇《沙漠王子》《漢宮怨》、《新路》的演出。曾在1984年上海市青年演員匯演中以一折《評雪辯蹤》榮獲「新苗獎」,在1986年江、浙、滬越劇青年演員電視大獎賽中榮獲三等獎。曾多次赴香港演出。
進入21世紀後,主演了現代劇《早春二月》(飾蕭澗秋。該劇被攝製成越劇電視劇)和歷史故事劇《木棉紅》(飾馮寶,該劇被製成VCD碟片發行)。
近年來,他在藝術上日趨成熟,接連主演或參演了《家》、《被隔離的春天》、《千古情怨》等新劇目,受到廣大觀眾稱贊。
⑻ 許傑的人物成就
許傑先生也是著名的文學評論家。早在20年代他就以宣傳「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理論,發表《文藝與社會》等論著引起文壇的矚目,其後寫了很多評論作家、作品的文章,結集為《文藝、批評與人生》、《冬至集文》、《蟻蛭集》、《現代小說過眼錄》。40年代初,在福建發起成立東南第一專門從事文學評論的社團「文學評介社」,主編《前線日報·文藝評介》雙周刊,共出60餘期,撰寫了20餘篇文章,團結和培養了一批青年文藝評論工作者。後又發表了總結性和指導性的論文《半年來的東南文藝運動》。
許傑先生又是研究魯迅的專家;1951年出版的《魯迅小說講話》,是最早系統研究魯迅小說的專著,3年中再版7次,深受讀者歡迎。1979年11月,在魯迅研究學會成立大會上他被選為理事。1981年6月,他的《〈野草〉詮釋》又由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
1990年初,90高齡的許傑先生又出版了《許傑文學論文集》和許多詩文短篇;其間,他還但任上海市作家協會顧問、上海市寫作學會會長、民盟上海市委顧問和國際筆會上海中心會員等職務。為祖國的統一大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⑼ 徐傑的個人簡介
徐傑,中國優復秀青年演員制,導演。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參與主演的電視劇有《武媚娘傳奇》,《黃金背後》,《霧都》,《戰友》等。參與導演製作了《被遺忘的年代》,《戰北平》,《在路上》,《地下黨員》等多部有影響力的影視作品。
徐傑在抗戰大戲《霧都》中成功塑造了「紅色律師」張之明這個形象,與張豐毅扮演的朱豪將軍因時代結為忘年交。劇中張之明在國恨家仇彈雨紛飛的歲月中始終堅持自己的信仰,憑借過人的才智幾次解救朱豪於危難間,並將一個軍閥出身的血性漢子最終引領上了正確的革命道路。
熱播劇《黃金背後》,徐傑變身古玩店老闆上演俠客柔情,再度與劉威搭檔演繹了一出「黃金背後」不一樣的父子情仇。整部戲劇情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立體鮮明,特別是徐傑飾演的楊大川,得到導演和現場演員的一致好評。著名演員劉威對劇中的這個兒子疼愛有加,在生活上和表演上都給予了極大幫助,在片場經常在拍攝間隙為徐傑說戲,沒事的時候就一起健身打籃球。
徐傑以自己獨特的銀幕風格,塑造了多個含蓄內斂的國民小生形象。更因這些人物成為觀眾心目中的新晉硬派小生。
由唐德影視和中影集團聯合拍攝的古裝大戲《武媚娘傳奇》徐傑首次搭檔范冰冰,出演大理寺丞-狄仁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