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顧問做什麼事
1. 法律顧問的主要職責是什麼
法律顧問職責的范圍是:咨詢、代理各類訴訟、參與調解糾紛、出具意見書、參與重大商務談判、代辦登記注冊等法律事務、法制宣傳和教育、提供有關法律信息等。
【法律依據】
《律師法律顧問工作規則》第十四條
律師事務所及其指派的律師提供法律顧問服務時,包括但不限於如下方式:
1.咨詢;
2.出具法律意見書、律師函;
3.參與重大商務談判;
4.起草、審查、修改合同和規章制度;
5.代辦登記注冊等法律事務;
6.法制宣傳、教育、培訓;
7.提供有關法律信息;
8.經另行委託,代理各類訴訟、仲裁、行政復議案件,參與調解糾紛。
律師事務所受聘指派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的服務內容、范圍、工作安排由雙方在法律顧問合同中明確約定。
2. 法律顧問到底作些什麼
具體做的事情很多.這是我作為律師的工作范圍
公司法律顧問服務范圍
一、對外法律事務
· 起草、修訂、審查各類不同用途的對外格式合同文本;
·對重大非格式合同(包括保密協議、代理協議、商標許可協議、專利許可協議等)進行起草、修訂、審查並出具法律意見,辦理律師見證或合同公證、鑒證;
· 接受顧問單位的委託,對對方當事人依法進行資信調查:
(1) 調查對方當事人、合作夥伴的資格,包括企業是否合法存在,法定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等;
(2) 調查對方當事人的信用,包括企業注冊情況等;
(3) 調查對方當事人的商業信譽,即了解對方企業的產品質量是否有良好信譽,了解對方企業的合同履行以及對外發生糾紛的情況等。
· 接受顧問單位的委託,代表公司進行合同簽約談判:
律師參與談判活動,可分為准備階段、實質性談判階段和合同的簽訂階段。
(1) 在准備階段,律師應全面了解基本情況,明確具體工作目標,然後收集有關技術資料、情報、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從法律角度分析談判項目的可能性。律師在此階段還可制訂解決談判雙方的差異與分歧的具體方案,並商定合同的基本條款,擬定合同草案。
(2) 在實質性談判階段,律師力爭提出談判方案和合同草案,掌握談判的主動權,並對談判中涉及的法律問題給與准確回答和說明,在談判不符合法律規定和受託方利益時,及時調整以維護委託方利益,在雙方取得一致意見時,及時製作合同條款加以確認。
(3)在合同簽訂階段,律師歸納雙方的意見,起草正式合同,交由雙方認可,並審查對方簽約人員的簽約資格。如果合同需要批准、公正或者備案,律師應協助辦理。
· 對外出具律師函、發布聲明、通知、公告等;
· 接受顧問單位日常的法律咨詢;
· 合同價款催收,債權清收;
· 協助協商處理與供方、需方的法律糾紛、售後服務糾紛等;
· 優先優惠代理顧問單位的訴訟和仲裁案件, 出席法庭或仲裁庭,參加事實調查和證據質證、進行辯論、發表律師代理意見;
· 協助顧問單位獲取項目批文,辦理工商、稅務登記、商標、專利申請等法律事項;
· 根據顧問單位的需要,提前介入公司各項投資活動,並提供有關的法律支持;
· 參與顧問單位重大項目談判,並提供法律意見;
· 知識產權侵權調查、取證、訴訟,維護顧問單位的合法權益;
二、對內法律服務
1、根據顧問單位的要求,對公司章程予以修訂,出具法律意見。
2、負責起草、修訂、完善公司各項規章制度。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制度:
· 市場營銷部:競爭對手調查制度、市場預測制度、銷售管理制度、代理管理制度等;
· 客戶服務部:客戶投訴管理制度、客戶名薄管理制度、客戶情報管理制度等;
· 計劃生產部:公司經營管理計劃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倉儲管理制度、庫存量管理制度等
· 質量管理部:質量管理制度;
· 行政部:車輛管理制度、出入廠管理制度、衛生制度、宿舍管理制度、財產管理制度、文書制度、保密制度等;
· 人事部:在職培訓制度、出差制度、退休制度、晉升和調任制度、員工獎懲制度、薪資制度、事務處理制度等;
· 財務部:各項財務制度。
3、合同法律服務
· 起草、修訂、審查各類不同用途的對內格式合同文本;
· 接受顧問單位的委託,協助顧問單位建立合同制度,具體包括:
(1) 協助公司建立合同示範文木製度、合同專用章制度、合同台賬制度、合同檔案制度等合同管理的基本制度;
(2) 協助公司建立合同簽約主體資格調查制度、合同簽約主體信用調查制度等簽約前的管理制度,盡力預防合同欺詐;
(3) 協助公司建立授權代理制度、合同鑒證、公證制度、合同審查制度等簽約管理制度,盡力降低法律風險;
(4) 協助公司建立合同變更制度、合同轉讓制度、合同解除制度、合同違約責任制度等合同履行管理制度,化解法律風險。
4、公司與員工關系處理法律服務
· 為公司提供勞動法律、法規、政策咨詢服務;
· 審查、修訂勞動合同書、補充協議以及培訓服務協議等;
· 協助制定、審查、修改公司《員工手冊》、《員工獎懲辦法》及《處理違紀員工操作程序》等內部規章;
· 指導公司建立合法有效的保守商業秘密制度,競業禁止制度,並審查、修改相關的協議、合同;
· 針對公司具體情況對公司員工進行專項法律知識培訓;
(1) 勞動法方面的培訓,讓公司員工知道其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嚴格遵守公司各項規章制度;
(2) 公司法律方面的培訓,防止公司員工職務侵佔等違法犯罪行為;
(3) 合同法法律培訓,熟悉合同簽定的相關法律知識;
(4) 知識產權法律培訓,維護公司的知識產權、公司聲譽、公司榮譽的重要性;
(5) 其他需要進行的普法培訓。
· 參與公司突發勞動事件的處理,依法協調勞動爭議,幫助公司制定勞動爭議調解書;
· 優先、優惠代理公司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訴訟;
· 對公司員工的私人法律問題進行免費法律咨詢,優先、優惠代理有關案件,作為公司關心員工的一項福利政策;
· 提供最新勞動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及政策依據,幫助公司正確適用及合理應對。
5、其他公司內部法律事務
· 對企業分立、合並、破產、解散、投融資、擔保、租賃、產權轉讓、招投標以及改制、重組、上市等重大經濟活動,承擔項目正式啟動前的法律論證、分析,出具法律意見書;
· 對需要進行法律論證和調研的重大經營決策和經營活動、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等方面的重大疑難法律問題進行調研,出具法律意見書;
· 參與制訂涉及股權管理、授權管理及其他有關法人治理結構方面的規章制度;
· 辦理公司有關重組、並購、股權轉讓、置換等方面的資本運作項目以及企業上市等重大項目;
· 對顧問單位的經營管理提供經常性的法律咨詢意見;
· 其他顧問單位需要的法律服務。
3. 請法律顧問做什麼
公司法律顧問作用是為企業經營提供法律政策上的支持,通過法律來推動和促進交易安全,防止和減少發生糾份,在發生糾紛後協助調整和代理訴訟等。其主要作用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公司在設立中的法律事務
設立公司要求發起人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組建,不同法律形態所依據的法律是不一樣的,比如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律依據是《公司法》、合夥企業的法律依據是《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的法律依據是《個人獨資企業法》。以上述案件為例:公司設立過程中,除注冊企業需要提交的各種證明性法律文件外,還需要在出資人之間簽訂確定規范將來企業運作的協議、章程等法律文件。這些法律文件較之法律規定更為符合公司需要,更詳細的對各方權利義務做出約定。法律顧問在設立階段,根據設立企業的性質,對涉及的法律文件進行擬定和審查,並代理公司辦理工商、稅務報批手續。
二、公司在日常經營中的法律事務
、
1、建立和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工作規程、勞動管理制度、內部安全防範機制以及勞動紀律等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對公司內部勞動關系狀況進行分析,並提出改善意見;協助人事部門設計、制定、修改企業工資及福利的分配辦法、人事考核的方法、內容及規程;及時做好勞動合同的續訂和解聘的相關法律工作;起草、制定企業與員工的競業禁止協議和商業秘密保護協議;協助人力資源部門和財務部門做好相關人員的離任審計工作;協調處理各類勞動爭議,代理公司參與各類勞動爭議的和解或調解,維護公司合法權益。
2、接受公司委託,代理顧問單位進行民事、經濟糾紛的調解、和解。公司的目的是實現利益最大化,但也得考慮維權支出的成本,並希望通過非訴訟的方式解決出現的糾紛。法律顧問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通過專業的法律知識和嫻熟的談判技巧有效解決各類糾紛。
3、為公司進行有關的企業資信調查,並出具調查報告。公司合作夥伴的資信好壞直接關繫到合同是否能夠履行,利益是否能夠順利實現,所以對首次打交道或正在打交道的合作夥伴有必要及時的了解他的資信狀況。
4、代理公司的重大經濟項目談判,並提供法律意見。
5、為公司的股權轉讓、增資減資、合並分立、清算注銷、資產重組等全面提供法律服務。
6、代理公司辦理商標、專利的申請、注冊、轉讓及版權登記、備案業務。為公司的商標權、專利權、商業秘密和專有經營權的保護提供法律建議,並協助公司制定保密制度和保密協議。例如:法律顧問可以對以上案件中公司的「吉美」商標辦理注冊登記及後續的商標維護,對發生侵權的行為進行取證等等。
7、代理公司辦理信貸、抵押貸款、商業貸款、融資租賃及其它籌資事宜的法律事務。在上述案件中公司辦理設備抵押貸款,法律顧問可以全程參與,並對相關法律文件進行把關。
8、根據公司提供的財務資料,對公司債權進行分析,對不良資產提出相應的處理方案,有效清理公司的債權債務。
9、接受公司的委託,審查公司發布廣告的內容。上述案件中公司為了宣傳自己的產品,必然要發布廣告。法律顧問則可以對廣告內容進行審查,避免公司侵權行為的發生。
10、辦理公司委託的其他專項非訴訟法律事務。
第三部分訴訟法律事務
代理公司行政、民事、經濟等領域的訴訟或仲裁。
雖然法律顧問的重點在於防範公司經營中的法律風險,但在公司出現法律糾紛時,法律顧問由於對公司的情況比較熟悉,能有針對性的收集對公司有利的證據,從而更好地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
4. 法律顧問到底是干什麼的
法律顧問對於企業的作用
1預測作用
法律顧問是企業規劃遠景的好參謀,可幫助規劃企業的整體戰略和局部策略,又可以就某些專項事務提供法律意見,預測行為的後果使企業處於「有備無患」的良好處境。
2、咨詢作用
企業隨時可以就所遇到的問題向律師顧問咨詢。法律顧問和企業有某種親緣關系,無形中形成一種信任感,能從維護企業利益的角度來出謀劃策。
3、策劃作用
聘請法律顧問充當代理人和直接聘請其他律師為代理人參加訴訟,其不同之處就在於能否更好地策劃訴訟程序,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在事前保證勝訴。
4、參與內部管理和合同審查等作用
為企業草擬各種規章制度或其它法律性文書,起到增強企業本身的素質,使其管理合乎法律及規范化。為企業審查合同、健全合同制度,預防合同糾紛發生。
5、避讓和代理作用
法律顧問作為企業的某方面代理人,在企業遇到刁難和麻煩時,不僅能提供法律依據,而且能使企業負責人加以迴避,從而由律師代理出面推檔,並起著良好的制約作用,再如由於律師的特殊身份,以律師名義出面,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威懾作用
人與人交往出現不同的態度,是由一運載方身份和地位不同而引起的。律師是國家承認的具有特殊地位和特殊權利的「准司法人員」,因此,企業有了法律顧問,就會給對手一種無形的心理壓力。法律顧問可以以律師的名義出據律師函等,解決很多原本要訴訟才能解決的問題。
5. 企業的法律顧問一般都會做些什麼
法律顧問基本工作內容
1、為公司起草、制訂、審查或修改合同或其它法律內文書,同時容逐步建立完善公司合同管理制度,預防合同糾紛;(該文書可為中英文合同);
2、 幫助建立和完善企業的人力、行政、經營、財務等規章制度;
3、 就公司在日常經營中所發生的法律問題咨詢解答或出具法律意見書;
4、應公司要求為員工開展法律培訓;
5、當公司可能面臨法律糾紛時,提出解決方案,出具律師函,或參與相關糾紛的調解;
6、代理公司參加訴訟、仲裁、依法維護公司合法權益;
7、應公司要求參加各類商務談判;
8、辦理公司委託的其它事務。
6. 企業法律顧問能做哪些事
1、及時提供法律咨詢;
2、協助公司建立健全各種制度,防範、化解法律回風險;
3、應邀代表公答司出席或主持股東會議或董事會會議;
4、起草、設定勞動合同和員工手冊,避免勞資糾紛;
5、起草、審查、修改協議、合同、保密和競業禁止協議等文件
6、應邀代表公司出席、參與各類商務談判;
7函、法律意見書見證;
8、代理公司訴訟、仲裁案件;
9、資信盡職調查,處理非訴訟法律事務;
10、公司法、合同法、勞動法、知識產權、外商投資法律培訓。
11、根據客戶的需要,列席重大會議,現場提供法律咨詢;
12、根據客戶的需要,以法律顧問的名義對函;
13、參與顧問單位的重大經濟項目談判,並提供法律意見。
14、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商業秘密和專有經營權的保護;
15、債權清收、商帳催收、風險信用管理;
7. 法律顧問是幹嘛的
法律顧問能提供的服務內容很多。就一般企業而言,律師擔任企業法律顧問的服務內容包括:
(一)日常法律服務
1、為企業在日常運營中所提出的問題或疑問進行法律分析,提供口頭或書面的法律咨詢,必要時出具書面法律意見或以法律顧問的名義對外簽發律師函;
2、協助企業建立和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工作規程、內部安全防範機制等各項管理規章制度,進行規范管理,為企業合同管理提供法律建議和意見,監督、跟進合同的履行;
3、協助草擬、修改、審查甲方在經營、管理活動中的合同、往來函件等法律事務文書和規章制度;
4、應企業要求,對甲方管理層、員工及專題項目組成員進行法律輔導、培訓以及與法律事務有關的工作指導,增強管理人員和員工的法律意識,保障企業規章制度得到貫徹執行;
5、應企業要求開展相關法律事務的調查取證工作;
6、協助企業進行內部與外部治理,有效配置權、責、利,為科學決策提供法律意見;
7、根據企業的要求,參與對外合同談判,制定談判策略與方案,出具一般性的法律意見,預防合同糾紛的發生;
8、代理企業舉報、控告損害其利益的犯罪行為;
9、根據企業要求,以法律顧問的名義對外簽發律師函、律師聲明、律師公告或應企業要求,起草並以企業名義在公共媒介公布法律公告;
10、為涉及企業工商管理和稅收法規等法律事務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
11、列席企業重大會議,對會議議題涉及的法律問題進行分析論證,提供相關法律建議;
12、應企業需要不定期向甲方介紹、宣傳國家和地方新頒布的有關法律法規,提供相關最新法律資訊和動態。
(二)重大運營活動專項法律服務
1、參與法律有關的規劃咨詢,行業規劃、專題調查研究;
2、參與項目可行性研究,為項目建議書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項目評估論證出具專業法律意見;
3、參與項目實施方案的設計與起草,提供法律意見;
4、參與企業招標投標活動,參加對外重大談判,對招投標活動出具法律意見;
5、根據項目所需、對有關單位或個人資信狀況等背景資料進行必要的法律調查,出具調查意見,必要時出具書面法律意見;
6、根據企業的要求,審查或准備項目談判所需相關文件,並提供法律意見,必要時出具書面法律意見及參與項目談判;
7、在項目開展中,參與並協助企業同政府相關部門、各商業合作夥伴就甲方的運營和業務進行法律溝通與聯系;
8、為企業與其他方開展項目合作提供其他相關法律服務。
(三)其他法律服務
1、為企業在對外投資、合作等事宜中涉及到的法律問題出具法律意見,並在參與相關談判、合同簽訂等工作中提供法律服務;
2、在涉及與外界的糾紛、爭議、沖突等有關事項中參與協調、調解、談判等,代表企業與第三方進行交涉、調解,提供非訴訟法律支持和幫助;維護甲方的合法權益;
3、為企業的法律行為和法律事實進行律師見證;
4、代理企業辦理各類公證;
5、企業專項委託的其他法律事務。
8. 法律顧問的工作是什麼
法律顧問的職責是:
1、處理日常法律事務,包括公司常見法律問題的咨詢和建議,參與合同談判,制定談判策略與方案,起草和審定商務合同等;
2、重大經營活動法律事務,包括參與公司的合並與分立,招標投標活動等;
3、作為公司的代理人參與訴訟和仲裁;
4、其他職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五條
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公司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不受侵犯。
9. 法律顧問有什麼用
前幾日與朋友討論,在勞動糾紛中是代理用人單位有趣還是勞動者更有意思,她處理勞動糾紛的經驗和經歷都比我多,認為代理勞動者更有趣,因為變數多、空間大,有代理的空間和餘地。
但我卻覺得用人單位更有意思,相比勞動者的流動性,用人單位盈利的需求不會變,在一定時期內比較穩定,甚至會超過勞動者的存在時間,可以在一個又一個的官司中不斷完善自己的勞動制度,到達一定程度之後可以「設計」勞動者——這種臻於完善的過程要比單次勞動者糾紛更有意思,而且這還能反向促進勞動法律法規的完善,最終還是有利於勞動者。
如果雙方都依照法律行事,自然不會存在糾紛和矛盾,但這顯然不現實,並不是沒有個人都熟悉法律法規,即便知道法律法規也不見得了解其中風險,了解其中風險也未必有辦法應對這時候就需要有個專司法律的人來協助,經過商業社會的洗練便有了律師和法律顧問。
昨日提到未續簽勞動合同公司要付雙倍工資,有讀者朋友為自己公司老闆鳴不平,認為離職員工不仗義便是我前面提到的有趣之處:不論是單位還是勞動者,想要保護自己權益必須有所付出才,雙方爭執過程中都聘請了律師,都算得上用錢買來的教訓和利益。
但用人單位收益更大,花錢買來的教訓可以逐漸演變成制度,以免未來遭受更大的損失,還是離職這件事兒,一個人離職和一個部門離職,用人單位索要付出的成本顯然不一樣,有法律顧問和沒法律顧問又是不一樣。
所以,讓誰來判斷其中的收益,讓誰來判斷其中的風險,將直接影響公司的制度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