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分數線
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於1996年12月18日經中央編制辦公室批准成立,是直屬於司法部的行政性事業單位(正局級)。
⑵ 法律援助中心收費標準是多少
法律援助是不收取費用的。法律援助是指國家在司法制度運行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次上,對因經濟困難及其他因素而難以通過通常意義上的法律救濟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會權利的社會弱者,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申請法律援助的公民,只要符合法律援助的申請條件,均可以作為法律援助的對象。
下面簡要介紹一下法律援助的申請條件:
1、申請人因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經濟困難應參照法律援助實施地人民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准);2、民事訴訟中,申請人對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等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3、刑事訴訟中,下列情形均可申請法律援助: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4、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5、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法律依據】
《法律援助條例》第二條: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條例獲得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
《法律援助條例》第三條: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一條: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二條: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三條:本條例所稱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⑶ 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怎麼樣
簡介: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於1996年12月18日經中央編制辦公室批准成立,是直屬於司法部的行政性事業單位(正局級)。
注冊資本:467萬人民幣
⑷ 有了解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的嗎比如工作內容、工作氛圍、待遇福利、發展前景等等,越詳細越好!
我在地方的法律援助呆過,是從事過法律援助工作,也有法律援助的工作證,但是對於具體的運作問題不太了解,總體上來說算是不好不壞的一份工作。
⑸ 法律援助機構有哪些
四級組織的架構:
1、在國家一級,建立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統一對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實施指導和協調。
1997年5月26日,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主要負責對法律援助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制定全國性的法律援助規章制度,中長期發展計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協調全國法律援助工作事宜,開展與國外法律援助團體及人士的交流活動等等工作。
同日,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成立。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的主要職責是募集、管理和使用法律援助基金,宣傳國家的法律援助制度,促進司法公正。其基金來源主要包括國內社團、企業、商社及個人的捐贈和贊助;基金存入金融機構收取的利息;購買債券和企業股票等有價證券的收益等。
法律援助機構有哪些?
2、在省級地方,建立XX省(自治區)法律援助中心,對所轄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實施指導和協調。
3、在地、市(含副省級)地方,建立XX地區(市)法律援助中心,行使對法律援助工作的管理和組織實施的雙重職能。
4、在具備條件的縣、區級地方,建立XX縣(區)法律援助中心,具體組織實施本地的法律援助工作。不具備建立法律援助機構條件的地方,由縣(區)司法局具體組織實施法律援助工作。
⑹ 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的主要職責
1、研來究起草有關法律援助源工作的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
2、指導、監督地方法律援助工作及其開展情況;
3、組織宣傳法律援助制度;
4、管理法律援助經費;
5、組織開展對法律援助制度的理論研究;
6、組織法律援助工作的對外交流與合作;
7、負責指導全國「148」法律服務專線工作;
8、監督管理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工作及其資金使用;
9、承辦司法部交辦的其他有關事項。
⑺ 司法局旗下的法律援助中心涉及哪些范圍呢
司法部旗下法律援助中心於1996年12月18日經中央編制辦公室批准成立,是直屬於司法部的行政事業單位。
業務指導處,負責乞討法律援助中心相關政策方針指定起草,指導和監督地方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組織各地法律援助中心進行交流學習。
調研處,負責對法律援助中心制定的方針政策進行探討交流,涉及具體問題溝通處理並提出解決方案。
對外交流合作處。負責法律援助中心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對外進行溝通交流。收集並編輯國外相關法律信息並進行匯總。參與國外法律救援實踐。
綜上所述,法律救援中心不僅要起草制訂規章制度,還要對制度進行講解,監督與指導,對人員進行培訓與規劃,對外進行合作交流。司法救援能夠得到順利的開展,依賴於各部門共同協調運作,綜合指導與推動。
⑻ 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的中心簡介
根據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85號)、《司法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國辦發[1998]90號)、《司法部關於貫徹落實〈法律援助條例〉促進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見》(司發[2003]18號)、《司法部關於進一步明確部法律援助中心職能的決定》(司發通[2003]30號)等有關規定,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在司法部領導下,代表司法部具體負責指導、監督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履行以下職能:
⑼ 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的機構職責
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內設綜合處、業務指導處、調研處、培訓處、宣傳處、對外交流與合作處。其主要職責分別是:
綜合處:負責文秘工作及檔案管理、財務管理、人事管理、區域網建設、行政後勤管理以及綜合性的服務與保障工作,維護中心機構正常有序地運轉。組織編寫《法援快報》、《法律援助工作半月報》、《中國法律援助年鑒》,負責法律援助統計工作。
業務指導處:負責起草有關法律援助的工作方針、政策、規章制度和工作計劃;指導、監督各地依法正確開展各項法律援助業務工作;研究起草有關法律援助的法律、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社團法律援助工作;指導及組織辦理有重大影響的法律援助案件; 組織交流各地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經驗;組織編寫《中國法律援助》月刊。
調研處:負責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調查研究和政策探討;研究法律援助工作動態,調查研究法律援助工作出現的具有普遍性、傾向性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指導法律援助系統調查研究工作;組織擬定由司法部委託的有關法律援助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指導地方法律援助立法工作;負責協調、辦理全國人大、政協有關法律援助提案、議案的答復工作;審核中心出台的政策性文件。
培訓處:負責制定法律援助工作人員的培訓規劃和工作計劃;負責組織編寫和不斷完善法律援助工作培訓大綱和培訓教材;負責組織和培養法律援助培訓工作的師資力量; 負責對省級法律援助機構的人員及地、市法律援助機構負責人的培訓;指導各地對基層法律援助人員的培訓工作。
宣傳處:負責運用各種形式宣傳法律援助制度,宣傳法律援助各項工作;起草中心年度宣傳計劃,確定宣傳重點;負責與有關宣傳部門和中央新聞媒體的聯絡;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法律援助系統宣傳工作;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法律援助志願者工作;負責全國法律援助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評選表彰工作;負責法律援助網站建設和管理工作。
對外交流與合作處:負責組織開展法律援助對外交流與合作;制定對外交流與合作計劃;指導、監督法律援助系統的對外交流合作工作;收集、編輯國外法律援助工作信息資料;參與研究國外法律援助制度和法律援助實踐,為法律援助工作發展提供國外經驗和信息支持;負責與國外相關機構的聯系,參與對外合作項目的談判與協調,擬定合作協議;負責對外合作項目的組織實施並監督檢查項目執行情況;負責國外相關機構及人員的接待工作;負責辦理中心所邀請外方人員簽證及法律援助出國人員的相關手續。
⑽ 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援助中心是政府法律援助機構的正式名稱,由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
是由國家撥款設立的專門為需要律師服務但經濟困難無力聘請律師的弱勢群體及其法律規定必須有律師提供法律幫助而自己又沒有聘請律師的特定人員(如刑事案件中: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和死刑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等人員)提供無償法律服務,而設立的一種專門的法律服務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