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材料預審的時限
第十二條 公民申請法律援助,可以向有關義務人所在地或者辦案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
申請人向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的,由最先收到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法律援助機構之間因受理法律援助案件發生爭議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級司法行政部門指定受理。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和執行過程中應當告知當事人,如果經濟困難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第十三條 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二)經濟困難的證明;
(三)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相關的證據材料和其他材料。
法律援助機構認為申請人提供的材料有疑問的,可以要求申請人說明。
第十四條 公民向戶籍所在地或者長期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申請出具經濟困難證明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對申請人的家庭人口、就業情況等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出具證明;對不符合條件的,不出具證明,並說明理由。
第十五條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收到法律援助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並作出是否援助的決定;決定援助的,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指派或者安排法律援助人員。法律援助人員接受指派後,其所在機構應當與受援人簽訂法律援助協議。
法律援助機構對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申請事項和請求或者相對人不明確、申請事項不屬於人民法院或者其他機構受理范圍、超過時效規定等情形,應當作出不予援助的決定,並向申請人說明理由。
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作出不予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向同級司法行政部門申請重新審查,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先行提供法律援助,再進行審查:
(一)訴訟、仲裁、行政復議時效即將屆滿的;
(二)必須立即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
(三)其他緊急或者特殊情況。
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發現先行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條件的,應當終止法律援助。
第十七條 法律援助人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報告;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核實的,應當終止法律援助並書面通知受援人和案件處理機關:
(一)受援人以欺騙、隱瞞事實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得法律援助的;
(二)受援人的經濟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
(三)案件終止審理或者被撤銷的;
(四)受援人另行委託律師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五)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
(六)受援人違反法律援助協議,使協議難以繼續履行的。
受援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作出終止法律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按照本條例第十五條第三款規定辦理。
第十八條 負責受理、審查、批准法律援助申請的工作人員是法律援助事項的申請人、申請人的近親屬或者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第十九條 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由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同級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十日前,將指定辯護函和起訴書副本或者判決書副本送交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收到指定辯護函及相關材料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確定承辦律師,並在開庭三日前函復人民法院。
第二十條 法律援助事項辦結後,法律援助人員應當按有關規定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交結案報告和有關法律文書,經法律援助機構審核後存檔。
第二十一條 法律援助機構收到結案材料後,應當及時向接受指派或者安排的法律援助人員支付辦案補貼。
法律援助辦案補貼的標准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制定。
❷ 法律援助中心經審查同意當事人申請後,應當在3日內及時指派律師。這句話是否正確
應當7 日內.
❸ 我今天收到審查期限告知書和審查起訴階段委託辯護人/申請法律援助告知書是我被起訴了嗎
如果是輕微傷,屬於治安案件,不構成故意傷害罪,治安拘留就可以
如果書面告知你的,這就不是輕微傷。至少是輕傷
你是未成年人,從輕處罰,吸取教訓,以後再不守法,就可以進監獄改造
你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❹ 申訴案件法律援助流程是怎樣的
(一)提交材料
公民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如實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1、法律援助申請表。填寫申請表確有困難的,由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或者轉交申請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代為填寫;
2、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申請代理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3、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狀況證明表;
4、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
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狀況證明表應當由法律援助地方性法規、規章規定的有權出具經濟困難證明的機關、單位加蓋公章。無相關規定的,由申請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或者所在單位加蓋公章。
(二)受理
1、公民因經濟困難就《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規定的事項申請法律援助的,由義務機關所在地、義務人住所地或者被請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依法受理。
2、《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的公民因經濟困難申請刑事法律援助的,由辦理案件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3、申請人就同一事項向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的,由最先收到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4、法律援助機構受理法律援助申請後,應當向申請人出具收到申請材料的書面憑證,載明收到申請材料的名稱、數量、日期。
(三)審查
1、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並作出是否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法律援助機構認為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需要查證的,應當向有關機關、單位調查核實,可以適當延長審查期限。
2、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決定給予法律援助,並製作給予法律援助決定書;對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決定不予法律援助,並製作不予法律援助決定書。不予法律援助決定書應當載明不予法律援助的理由及申請人提出異議的權利。
3、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不予法律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向主管該法律援助機構的司法行政機關提出。
(四)承辦
1、對於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作出給予法律援助決定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指派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其他社會組織安排其所屬人員承辦,或者安排本機構的工作人員承辦;對於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作出給予法律援助決定或者收到指定辯護通知書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指派律師事務所安排律師承辦,或者安排本機構的法律援助律師承辦。
2、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根據本機構、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其他社會組織的人員數量、資質、專業特長、承辦法律援助案件的情況、受援人意願等因素合理指派或者安排承辦機構、人員。法律援助機構、律師事務所應當指派或者安排具有一定年限刑事辯護執業經歷的律師擔任死刑案件的辯護人。
3、法律援助人員應當在受委託的許可權內,通過和解、調解、申請仲裁和提起訴訟等方式依法最大限度維護受援人合法權益。
4、法律援助人員應當自法律援助案件結案之日起30日內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交立卷材料。
5、作出指派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對法律援助人員提交的立卷材料及受理、審查、指派等材料進行整理,一案一卷,統一歸檔管理。
❺ 怎樣申請法律援助
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1.咨詢服務需要申請嗎?
如果您僅就相關問題進行法律咨詢,可以登門、電話、書信等方式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而無須提出專門的申請。各地法律援助機構,在工、青、婦、老、殘等社會組織和監獄設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依託司法所設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一般都設有專人接待公民的法律咨詢;另外,全國大部分地方開通了148(或12348)法律咨詢電話,撥打電話是一種方便的咨詢方式;如果您登門咨詢或撥打電話都不方便的話,還可以書信方式提出您的法律問題,法律援助機構也將以書信方式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2.如何申請咨詢服務以外的法律援助?
如果您想獲得咨詢以外的更進一步的法律援助服務,必須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經法律援助機構審查認為符合法定的要件後,才會作出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
(1)到哪裡申請法律援助?
一般情況下如果您申請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應當向義務機關或義務人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具體來說:a.請求國家賠償的,向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b.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向提供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c.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向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d.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向支付勞動報酬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e.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向被請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如果您申請刑事法律援助,應當向辦理案件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2)申請須提交哪些材料?
a.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b.經濟困難的證明。從前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國家設立法律援助制度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保障經濟困難的群眾也請得起律師或其他法律服務代理人、打得起官司,因此,一般情況下,公民申請獲得法律援助必須提供能夠證明自身經濟狀況比較困難的材料。但在特定情況下可以不提供經濟困難證明。經濟困難證明的具體內容見二2(4)。
c.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主要是一些能夠證明案情的材料。目前階段,法律援助還不能覆蓋困難群眾的全部法律需求,能夠獲得法律援助的事項主要是一些和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您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必須符合法律規定范圍,法律援助機構將根據您提供的材料作出判斷。法律援助事項范圍的具體內容見二2(5)。
(3)不提供完整的材料會有什麼後果?
二2(2)中所列材料是一般情況下申請法律援助必須提供的材料。法律援助機構如果認為您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不齊全,可以要求您作出必要的補充或者說明。如果您未按要求作出補充或者說明,申請將被視為撤銷。
(4)經濟困難證明
①您屬於經濟困難的人群嗎?
經濟困難的衡量尺度是客觀的,被稱為經濟困難標准。只要您符合經濟困難標准,就可以被認定為經濟困難。如果您的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應當以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為准。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參照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來確定經濟困難標准。經濟困難標准將會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法律援助需求的變化等因素而適時調整。你申請法律援助時,應事先向當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咨詢當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尺度。
②什麼是經濟困難證明?
經濟困難證明是指法律援助機構用來審查和確定申請人是否符合經濟困難標準的證據材料和證明文件。
③哪些證明文件可以被認為是經濟困難證明?
經濟困難證明包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農村特困戶救助證、五保供養證、設區的市、縣總工會發放的特困職工證、人民法院給予司法救助的決定、民政部門出具的其它社會救濟證明等。
如果您沒有這些證明,就必須向法律援助機構如實申報您的經濟狀況,並填寫《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狀況證明表》,該證明表必須由有關單位出具證明意見。
④《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狀況證明表》必須由哪些單位出具證明意見?
《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狀況證明表》須由省級地方性法規、規章或規范性文件規定的出具經濟困難證明的機關、單位出具證明意見。省級地方性法規、規章或規范性文件沒有明確規定的,可以由您的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出具證明意見。
如果您離開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連續居住六個月以上的,還可以由所在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出具證明意見。
如果您與前述機關、單位發生糾紛請求法律援助的,您申報的經濟狀況可以不由上述單位出具證明意見。
⑤無須提供經濟困難證明的情形有哪些?
申請法律援助時,無須提供經濟困難證明的情形主要是農民工申請支付勞動報酬和工傷賠償案件。
(5)法律援助事項范圍
如果您想申請民事、行政法律援助,請確認的您的申請事項屬於以下范圍:依法請求國家賠償;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請求支付勞動報酬;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民事、行政法律援助的范圍是與公民生產、生活緊密相關的一些法律事項。
應當注意的是,前面所列的事項是各地法律援助機構均應當予以援助的事項。各省的相關規范性文件還對法律援助的補充事項范圍作了規定。您在申請法律援助時,應當詳細了解申請地的法律援助事項范圍。
刑事法律援助沒有事項范圍的限制。
(6)申請必須以書面形式提出嗎?
一般情況下,您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並填寫申請表;如果以書面形式提出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有關人員會為您作書面記錄。我們建議您以書面形式提出申請,並填寫相應表格,這樣有助於您快速、便捷地獲得法律援助。
(7)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如何申請法律援助援助?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限於自身的知識和能力,他們的法律援助申請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提出。如果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與其法定代理人之間發生糾紛而需要法律援助的,由與該爭議事項無利害關系的其他法定代理人代為提出申請。
註:無行為能力人是指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限制行為能力人是指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您的法律援助申請會被批准嗎?
在收到您的法律援助申請後,法律援助機構會盡快對您的法律援助申請進行審查。審查的主要方面有三個:申請的事項是否屬於法律援助范圍、是否符合經濟困難標准以及申請是否具有合理的根據。
1.事項范圍審查
確認您所申請的事項是否屬於法律援助事項范圍。以二2(5)中所列事項為依據,從您提供的與案情有關的材料中判斷。
2.經濟困難條件審查
確認您的經濟狀況是否符合當地的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准。對於民政部門出具的社會救濟證明等,法律援助機構一般只審查這些證明文件的真偽。對於《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狀況證明表》,法律援助機構將在出具證明的有關部門審查的基礎上進一步展開形式和實質審查。
3.申請合理性審查
一般情況下,法律援助機構只在有可能打贏官司的情況下才會決定提供法律援助。這是為了防止某些人濫用獲得國家法律幫助的權利,糾纏於一些不可能取得勝訴的案件,而浪費國家的資源。然而是否能夠勝訴的判定權利在法官,法律援助機構僅僅是根據您提供的與案情有關的材料作合乎情理的判斷,只要具有勝訴的可能性,申請就會被認為是合理的。
4.如果您的申請不被批准,還有什麼補救途徑呢?
首先,您可以要求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書面告知是因為哪一方面不符合法律援助的條件而被拒絕援助。
如果您對法律援助機構作出的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通知有異議的,可以向確定該法律援助機構的司法行政部門提出。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異議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經審查認為您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將會以書面形式責令法律援助機構及時提供法律援助。如果司法行政機關仍然認為您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您可以要求其書面告知理由。
以上摘錄資料,謹供參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