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判緩刑會法院會給法律援助律師嗎

判緩刑會法院會給法律援助律師嗎

發布時間: 2021-12-11 13:22:41

A. 判緩刑一定要請律師才可以嗎

不一定吧。只要符合緩刑適用條件,法官可以主動判緩刑。《刑法》第七十二條【緩刑適用條件】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一)犯罪情節較輕;(二)有悔罪表現;(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B. 判緩刑一定是要請律師才爭取得到嗎

不一定,但是有律師介入絕對比自己辯護強很多很多

C. 律師跟法院之間是不是有貓膩,為什麼只要給律師錢就可以判緩刑

律師是幫委託人辯護的,盡量減輕罪行,律師和法官一般只是認識而已,判緩刑是法官決定的

D. 法院判刑需要請律師嗎聽說法院有專門的律師辯護辯護是真的嗎他們會全力幫助犯人辯解嗎

刑事案件及時被告人不請律師,法院可以為你指定辯護律師,但是能否得到真正的幫助,還要看律師的個人素質。

E. 如果沒錢請律師,法院會給派免費法律援助

第二章 法律援助范圍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第十一條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第十二條 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第十三條 本條例所稱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F. 法院已經判刑了,(是申請法律援助的開庭時有辯護律師)如果要上訴中級法院去的話,需要費用嗎

如果你符合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是沒有費用的。

G. 交到法院,如果判緩刑當地司法局會接受嗎

除非存在不適合社區矯正的情形,一般情況下都會接受的,法律規定,在判處緩刑前,法院可以發函徵求當地民法局的意見。

法條鏈接:《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監獄對擬適用社區矯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調查其對所居住社區影響的,可以委託縣級司法行政機關進行調查評估。

受委託的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根據委託機關的要求,對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況、家庭和社會關系、一貫表現、犯罪行為的後果和影響、居住地村(居)民委員會和被害人意見、擬禁止的事項等進行調查了解,形成評估意見,及時提交委託機關。

H. 夠判緩刑的條件是不是不請律師法院就會給判

緩刑的詳細說法為暫緩量刑,主要指對已經構成犯罪的人員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一般具有四大特點,第一對被告人有罪宣告;第二,對被告人暫不處以刑罰。第三,考察監管機構和人員健全。第四,考察監管程序規范。執行緩刑處理的人員,一般為表現較好的犯罪者。

適用緩刑的對象和條件:
(一)適用緩刑的對象必須是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二)犯罪分子確有悔改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即法院認為不關押也不致於再危害社會。以上兩條缺一不可;
(三)刑法規定,對累犯,不論其刑期長短,一律不能適用緩刑。

I. 我是取保候審,案件移交法院了,然後我和法院電話通知我的人說我要法律援助,請律師,她就幫我辦理了

如果是法律援助律師是不收費的,如果是法院提供的一般律師是要收費的。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熱點內容
勞動法病假偽造假條 發布:2025-05-11 09:48:14 瀏覽:175
申請法院對法官的監督 發布:2025-05-11 09:37:32 瀏覽:299
刑事訴訟法96條是常見的嗎 發布:2025-05-11 09:33:47 瀏覽:551
遵道德名言 發布:2025-05-11 09:30:40 瀏覽:836
毛筆書法學校 發布:2025-05-11 09:24:16 瀏覽:968
婚姻法解釋二22條出資 發布:2025-05-11 09:24:06 瀏覽:583
女性胸的刑法 發布:2025-05-11 09:21:50 瀏覽:153
民法537 發布:2025-05-11 09:21:13 瀏覽:746
當法官難不難 發布:2025-05-11 09:16:17 瀏覽:520
周家殺法官 發布:2025-05-11 09:06:16 瀏覽: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