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費用誰出
① 法律援助是什麼情況要收費么
法律援助是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務,符合條件的公民可依法獲得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且不收費。
參照《法律援助條例》第一條,為了保障經濟困難的公民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促進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制定本條例。
參照《法律援助條例》第二條,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條例獲得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1)法律援助費用誰出擴展閱讀
中國法律援助特徵:
1、法律援助是國家的責任、政府的行為,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實施。它體現了國家和政府對公民應盡的義務。
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為,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3、受援對象為經濟困難者、殘疾者、弱者,或者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對象。
4、法律援助機構對受援對象減免法律服務費,法院對受援對象減、免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用。
5、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訴訟法律服務,也包括非訴訟法律服務。主要採取以下形式: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公證證明。
參照《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參照《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一條,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② 法律援助案件的補貼收入歸誰
目前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各地做法不一。在實踐中爭議較大,各地做法也不一致。《法律援助條例》也沒有對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是否領取辦案補貼作出規定。從性質上分析,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應當歸辦案的律師所有,且不必交稅。
一、法律援助辦案補貼的性質
1、《法律援助條例》第24條第三款規定:法律援助辦案補貼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參考法律援助機構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等因素核定,並可以根據需要調整。
可見,現行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標準的制定主要是參考辦案的平均成本,而且是參考法律援助機構的辦案成本。
2、補貼標准,包含承辦法律援助事項所需的交通費、差旅費、通訊費、復印費、午餐等費用。即辦案補貼的性質就是辦案費用支出補貼。
二、法律援助辦案補貼領取方式,以及是否與有償法律服務一樣納稅?
1、律師直接領取;
2、律師事務所開票領取。領取辦案補貼時開具經營性發票。意味著律師事務所就要按照有償法律服務對辦案補貼進行納稅(包括繳納營業稅、教育費附加、城市維護建設稅、個人所得稅等),事實上,領取法律援助辦案補貼不應納稅。
因為,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性質上只是辦案費用支出補貼,不包含律師的勞務收入。另外,現在的法律援助並不能完全說是政府向社會購買法律服務,因為並沒有買賣雙方的合意,更沒有適用市場的價格標准。現行法律援助從各方面來說都更應是一種政府行為,從這個角度而言,對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領取的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按照有償法律服務進行征稅,無異於向政府的行政行為征稅。
三、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能否領取辦案補貼?
在實踐中爭議較大,各地做法也不一致。《法律援助條例》也沒有對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是否領取辦案補貼作出規定。有的地方不同意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領取辦案補貼,認為法律援助辦案費用支出可以實報實銷。從法理到實踐,歸工作人員所有是合理的。
1、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是辦案費用支出補貼。
2、一旦領取辦案補貼,就不再將辦案費用支出實報實銷,也不能再佔用法律援助機構的公共資源辦理案件。
3、社會組織人員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可以領取辦案補貼,也為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可以領取辦案補貼提供了參考和支持。
4、《法律援助條例》並沒有禁止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領取辦案補貼,而且司法部《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開展法律援助工作暫行管理辦法》第十七條規定,「法律援助機構安排本機構工作人員、指派社會組織人員承辦法律援助案件的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該規定為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領取辦案補貼掃除了制度上的障礙。
四、法律援助人員是否全額領取法律援助辦案補貼?
在實踐中,有一些地方,承辦人員所在單位與承辦人員約定按比例分配辦案補貼。事實上,應分不同情況處理。如果承辦人員利用所在單位資源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其所在單位可以扣除其在單位所消耗的費用;如果承辦人員並沒有利用所在單位資源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應當全額支付辦案補貼給承辦人員,這是由辦案補貼的性質所決定的。
③ 下述合同糾紛的律師費用由誰出
合同糾紛律師費用,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有約定律師費由敗訴方承擔的由敗訴方承擔。原告在起訴時須提交與律師事務所簽訂的委託合同和律師事務所開具的律師費發票作為律師費支付的證據,法院判決由敗訴方承擔合理費用,並非全部費用。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關於民事法律援助工作若干問題的聯合通知》第七條
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所需差旅費、文印費、交通通訊費、調查取證費等辦案必要開支,受援方列入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據具體情況判由非受援的敗訴方承擔。
法律援助人員辦案費用的計算辦法為:差旅費按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財政部門規定的公務人員差旅費標准計算,文印費、交通通訊費等開支一般不超過500元;鑒定費、調查取證費和證人出庭費由人民法院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和實際情況決定。
④ 法律援助需要收費嗎
《法律援助條例》的法律援助范圍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第十一條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第十二條 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以上就是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案件范圍,法律援助是不收費用的!
⑤ 法律援助,要出費用嗎
法律援助本身是免費的,但訴訟中產生的其他費用不在法律援助的范疇內。
⑥ 法律援助中哪些費用需要當事人出
您好:
必須出的費用只有法院的案件受理費,也就是訴訟費。別的費用沒有了。四川當地的規定不了解,不過據我所知全國各地應相同。
⑦ 法庭上刑事案件的法律援助的律師費誰出
1、法律援助案件給律師的費用通常是幾百元的辦案補助,和平時律師收費標准當然是不同的。這個費用不由當事人承擔,由國家財政支出 2、理論上講,所有有執業證的律師都有可能被指派進行法律援助,沒什麼額外的資格要求。每個律師每年有辦一件法律援助案件的義務,多了可以拒絕。 當然,當事人是無權選擇的。但未必每個律師都會被安排去辦法律援助案件,得看法律援助中心如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