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當律師
Ⅰ 受過刑事處罰的人能當律師嗎
你好,免於刑事處罰,是審判機關在認定被告人已經構成犯罪的前提下,由於犯罪情專節輕微,對屬被告人做出的免予處罰的決定。是在認定當事人構成犯罪的基礎上作出的。
律師法第七條規定申請人受過刑事處罰的,但過失犯罪的除外,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所以過失犯罪的,或者除過失犯罪外,如果未受過刑事處罰的,可以做律師,但還要求品行良好的,才能做律師。
Ⅱ 故意犯罪的人為什麼不能當律師 知乎
根據《律師法》
第七條
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
(一)版無民事行為能權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受過刑事處罰的,但過失犯罪的除外;
(三)被開除公職或者被吊銷律師執業證書的。
從第(二)項,我們可以看出因故意犯罪的,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也就是你說的這種情況,不能再重新當律師了。
Ⅲ 判刑能當律師嗎
律師法 第七條 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
(二)受過刑回事處罰的,答但過失犯罪的除外;
緩刑期滿,原判刑罰不再執行。也就是說沒有收到過刑罰處罰。
就像累犯的計算一樣,被判緩刑的,考驗期滿5年內又故意犯罪的,不算累犯。
照這么說,是可以的
但是引用一句律協工作人員的話:「依據我國《律師法》,注冊律師一旦因故意犯罪而被追究刑事責任,哪怕是被判處了緩刑,那麼其律師資格將被依法注銷。」
額……我自己從理論上說不服了自己了。等高人解答。
Ⅳ 犯罪但是沒有受過刑事處罰的可以當律師嗎
你好,免於刑事處罰,是審判機關在認定被告人已經構成犯罪的前提下,由於犯罪版情節輕微,對被告權人做出的免予處罰的決定。是在認定當事人構成犯罪的基礎上作出的。
律師法第七條規定申請人受過刑事處罰的,但過失犯罪的除外,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所以過失犯罪的,或者除過失犯罪外,如果未受過刑事處罰的,可以做律師,但還要求品行良好的,才能做律師。
Ⅳ 家裡有人犯罪還能做律師嗎公務員呢
律師應該沒有什麼影響,不過公務員有一下情況則不能報:(1) 現役軍人;
(2) 在讀的非內應屆畢業生(也不得以已取容得的學歷作為條件報考);
(3) 在職的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
(4) 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或曾被開除公職的人員;
(5) 在中央及各地公務員考試中被認定有舞弊等嚴重違反錄用紀律行為的人員;
(6)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被辭退未滿5年的;
(7)具有法律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人員。
此外,報考人員不能報考與本人有應迴避親屬關系的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所在的同一機關或單位的招考職位,也不能報考錄用後即形順利務迴避情形的機關(單位)或相應職位。
受過勞動教養、少年管教或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不得報考公安機關(含森林公安機關,下同)、監獄、戒毒機關。
Ⅵ 有犯罪前科的人可以考律師嗎
有犯罪前科的人,除過失犯罪外,是不可以注冊為律師的。
《律師法》 第七條專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屬一的,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受過刑事處罰的,但過失犯罪的除外;
(三)被開除公職或者被吊銷律師執業證書的。
Ⅶ 關於律師為何要為「真正」有罪的人辯護
中對此問題也已有過一些解釋。在此,我從三個角度再來補充說明一下: 第一,從律師角度 即使律師明知ta真正犯罪了,那麼,這種「明知」,一是從律師會見當事人那裡得來的,即聽當事人自己述說了犯罪經過。這一點律師是有權知道的,但是同時,律師也有義務為當事人保密,辯護律師不應舉證對他的當事人不利的證據,(當然,不可以偽造、毀滅證據),這是律師履行其職業職責所必需的職業權利。正如醫生可以知道病人的某些私密信息而對此也應保密一樣。所以這個律師不能成為檢舉他當事人罪行的人。「明知」的第二個來源是,律師目擊了罪犯的犯罪過程,而這時,律師應該成為證人,而證人的身份和辯護律師的身份是沖突的,這時法律規定證人的身份優先,律師應該作證而不能成為該罪犯的辯護律師。 律師在明知他的當事人有罪的情況下,如果該律師不是證人,就沒有作證的義務,律師的職業反而要求他不得提供對他的當事人不利的證據。這時如果律師要繼續為他的當事人辯護,那麼,在控方有充足證據的前提下,歐美律師一般會勸自己的當事人認罪,與控方進行刑期交易:就是以自己認罪作為籌碼,來換取較輕的量刑,這叫做「控辯交易」。中國律師一般會採取「情節辯」,就是在無法作無罪辯護的時候,進行減輕情節的辯護,為當事人爭取較輕的量刑。 在控方沒有充足證據的情況下,律師甚至可以為他的當事人作無罪辯護。因為在確實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誰也不能保證犯罪嫌疑人說的是真的。這時,律師也無法保證他的當事人對他吐露的罪行是真的。刑事訴訟法一般都規定:在沒有其他證據的情況下,不能僅憑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就給予定罪。 法律規定背後追求的價值目標是: 寧可放縱一千,也不得錯殺一人! 難道現在還有誰會同意「寧枉勿縱」嗎?」。汪精衛是提出過「寧可錯殺一千,也不能放過一個」。這在司法上反映出來的,是草率,是肆意妄為,是對生命權的不慎重;而「寧可放過一千,也不能錯殺一個」在司法上反映出來的,則是 司法的慎重、公正,也表現出了對生命權的莫大尊重。 任何一種制度都無法單獨完全地解決所有的問題。任何一種制度都只是現有條件下兩權(或者多權)相衡後作出的一種妥協、一種選擇、一種途徑。我們無法奢求更不能苛求有這樣的制度。 所以,就讓我們寬容一些吧。 第二,從社會角度 假如律師可以把從當事人那裡得來的犯罪陳述,反過來作為控告當事人的證據,那麼,造成的結果將是,所有的犯罪嫌疑人都不會對律師說實話,或者不會需要這樣的律師,那麼律師就是不必要的存在。沒有律師了,以後每個人都必須以自己的法律知識來為自己辯護。對於真正的罪犯,可能大家會說無所謂,但是對於某些被冤枉的人呢?誰能保證公安機關和檢察院抓起來的人都是100%的真正有罪的人!我們能完全保證不出現「聶樹斌」、「佘祥林」嗎?!統計表明,即使在法治程度發達、死刑程序嚴格的美國,「從七十年代到2000年,美國有近一百人是判決死刑後又發現錯判了。哥倫比亞法學院的一項研究,調查了幾千個刑事案件,發現十個案子偵辦過程中,有七個曾經出現嚴重的差錯。這種差錯大多是因為被告沒有得到合格水準的專業協助。」(林達著:《掃起落葉好過冬》,p.182~183.三聯書店出版,2006.10。) 所以,正如政府是社會的必要的惡,就讓我們把律師作為法治中必要的惡吧。 第三,從制度角度 當然,在明知他的當事人有罪的情況下,該律師可以申請不再作為該當事人的辯護人而退出該案件。但是該犯罪嫌疑人也有權再聘請別的律師,或者法庭必須為ta再指定另一個律師。 辯護權是獲得公正司法審判權的一項子權,而獲得公正的司法審判的權利是基本的人權。基本的人權的意思是說,只要ta是個人——不管男人女人好人壞人大人小人——只要ta是人,ta就應該也必須享有這些權利。 在《性書大亨》里,Larry Flynt在美國最高法院台階上高興地說「我們的憲法連我這種雜種都保護,就更不用說其他好人了!」言論自由表達自由也是基本人權。 一個執法嚴格的國家,必須不折不扣地將基本人權的保護及於所有的人,包括「下三爛」、「雜種」、「癟三」直至「罪犯」。 最後,真正有罪的人作為少數,請允許我引用林達的一段話來結束這篇文章:「制度要求少數服從多數,同時要求多數不能壓迫少數,不能侵犯少數的自由和權利。要做到這一點,在制度的設計上,一開始就要為持不同意願的少數預留下申訴、辯解和反抗的渠道。……如果法律不打算保護千分之一萬分之一,也就保護不了『百分之五』,那麼,『多數』本身也就都潛在的岌岌可危。我們曾經習慣於法律對『百分之五』的不予保護,這是因為,當我們身處『多數』之中,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多數』就是對的,我們只知道慶幸自己不是少數。誰也沒有想過,今天你不挺身而出保護你所不同意甚至不喜歡的百分之五,你怎麼有把握下一次你不在另一個百分之五中呢?)
Ⅷ 律師如果犯罪還能當律師嗎
律師如果犯罪能否繼續當律師的關鍵在於是否為故意犯罪。律師一旦因故意犯罪版而被定罪,就會終身吊銷律權師資格證書,這意味著以後就不能再做律師。如果是因為過失導致的犯罪,還是可以當律師。
我國律師法有明確規定。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七條 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二)受過刑事處罰的,但過失犯罪的除外;(三)被開除公職或者被吊銷律師執業證書的。
《律師法》第四十九條律師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處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其律師執業證書。
Ⅸ 有犯罪記錄能做律師么
一、受過刑事處罰的不能申請當律師,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但過失犯罪專的除外。
二、《屬律師費》第七條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受過刑事處罰的,但過失犯罪的除外;
(三)被開除公職或者被吊銷律師執業證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