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北京人權律師

北京人權律師

發布時間: 2022-01-03 06:57:09

『壹』 人權律師在乎受害者家屬的權利嗎

在刑事訴訟中,受害者的權利義務規定的比較少,作為受害者及代理律師如何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利,如何爭取在刑事訴訟中更高的法律地位,一直是人們比較關注的問題。本文首先列舉刑事法律中關於受害者及代理律師的相關規定,並稍作解析。。

一、委託與代理

1、《刑事訴訟法》40條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隨時委託訴訟代理人。

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刑訴法解釋》)

第48條

訴訟代理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和法律,維護被害人、自訴人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49條

律師擔任訴訟代理人,可以查閱、摘抄、復制與本案有關的材料,了解案情。其他訴訟代理人經人民法院准許,也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有關材料,了解案情。需要收集、調取與本案有關的材料的,可以參照本解釋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執行。(法院階段)

3、《關於人民檢察院保障律師在刑事訴訟中依法執業的規定》

第14條辯護律師以及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委託作為訴訟代理人的律師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訴訟文書、技術性鑒定材料。(檢察院階段)

律師解析:對於受害方的訴訟代理律師的權利,相關法律規定的較少。以律師的閱卷權為例,代理律師在檢察院可以閱卷,但可以查閱的材料甚少,且沒有明確規定在《刑事訴訟法》里,我認為應該以更高層次的立法加以明確,以避免在實踐中給律師閱卷帶來不必要的爭執,在法院階段,受害方代理律師是可以閱卷的。

二、 申請迴避

1、《刑事訴訟法》第28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三、 證人證言

1、《刑事訴訟法》第47條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訊問、質證,聽取各方證人的證言並且經過查實以後,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2、《刑訴法解釋》58條

證據必須經過當庭出示、辨認、質證等法庭調查程序查證屬實,否則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對於出庭作證的證人,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等雙方詢問、質證,其證言經過審查確實的,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未出庭證人的證言宣讀後經當庭查證屬實的,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時,應當依法處理。

律師解析:對於受害方是否可以參與證據質證,相關規定不是很多且集中在證人證言上,規定了受害方對證人詢問質證的權利。

四、 公安偵查階段

1、《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241條公安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對鑒定結論有異議提出申請,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後,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第267條被害人提出附帶民事訴訟的,應當記錄在案;移送審查起訴時,應當在《起訴意見書》末頁註明。

2、《公安機關辦理傷害案件規定》

第18條

公安機關受理傷害案件後,應當在24小時內開具傷情鑒定委託書,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鑒定機構進行傷情鑒定。

第22條

人身傷情鑒定文書格式和內容應當符合規范要求。鑒定文書中應當有被害人正面免冠照片及其人體需要鑒定的所有損傷部位的細目照片。對用作證據的鑒定意見,公安機關辦案單位應當製作《鑒定意見通知書》,送達被害人和違法犯罪嫌疑人。

律師解析:受害方在公安階段的相關規定,主要圍繞鑒定事宜展開,並規定了公安機關的告知義務以及受害方的異議權;同時規定了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在公安階段的程序。

五、 檢察院審查起訴階段

1、《刑事訴訟法》第139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聽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託的人的意見。

《刑事訴訟法》第145條對於有被害人的案件,決定不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後七日以內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人民檢察院應當將復查決定告知被害人。對人民檢察院維持不起訴決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被害人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人民檢察院應當將有關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2、《關於人民檢察院保障律師在刑事訴訟中依法執業的規定》

第12條人民檢察院審查移送起訴案件,應當聽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託的律師的意見,並記明筆錄附卷。直接聽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託的律師的意見有困難的,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託的律師發出書面通知,由其提出書面意見。律師在審查起訴期限內沒有提出意見的,應當記明在卷。

第13條 人民檢察院對律師提出的證明犯罪嫌疑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意見,辦案人員應當認真進行審查。

律師解析:上述規定主要規定了受害方向檢察院的陳述權,即可向檢察院發表關於刑事案件的意見,但在實際操作中有難度,更不用說體現在檢察院的訴訟材料中。本律師認為應進一步規定受害方代理律師提出代理意見的程序及保障措施,以進一步提高受害方意見在刑事訴訟中的地位。

六、 法院一審階段

《刑事訴訟法》

第155條 公訴人在法庭上宣讀起訴書後,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進行陳述,公訴人可以訊問被告人。被害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經審判長許可,可以向被告人發問。審判人員可以訊問被告人。

第156條證人作證,審判人員應當告知他要如實地提供證言和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要負的法律責任。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經審判長許可,可以對證人、鑒定人發問。審判長認為發問的內容與案件無關的時候,應當制止。審判人員可以詢問證人、鑒定人。

第157條公訴人、辯護人應當向法庭出示物證,讓當事人辨認,對未到庭的證人的證言筆錄、鑒定人的鑒定結論、勘驗筆錄和其他作為證據的文書,應當當庭宣讀。審判人員應當聽取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

第159條 法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庭對於上述申請,應當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第160條經審判長許可,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對證據和案件情況發表意見並且可以互相辯論。審判長在宣布辯論終結後,被告人有最後陳述的權利。

律師解析:上述主要規定了受害方在審判過程中的陳述權、發問權、質證權及舉證權。但在目前過分看重刑事訴訟的公訴特點,受害方的上述權利有時流於形式。

七、 法院二審階段

1、《刑事訴訟法》

第180條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中的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提出上訴。對被告人的上訴權,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剝奪。

第182條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後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後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並且答復請求人。

2、《刑訴訟法解釋》

第242條對附帶民事判決或者裁定的上訴、抗訴期限,應當按照刑事部分的上訴、抗訴期限確定。如果原審附帶民事部分是另行審判的,上訴期限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期限執行。

第249條審理附帶民事訴訟的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如果第一審判決的刑事部分並無不當,第二審人民法院只需就附帶民事訴訟部分作出處理。如果第一審判決附帶民事部分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應當以刑事附帶民事裁定維持原判,駁回上訴、抗訴。

解析:在公訴案件中被害人只享有附帶民事部分的上訴權,對於刑事部分被害人沒有上訴權,而只有抗訴請求權,這種規定固然有利於刑、民分開,由不同的的主體行使,但也難免使被害人在行使權利時顯得無所適從。比如被害人對一審判決不服,尤其是刑事部分,請求檢察機關抗訴,但因為種種原因檢察機關沒有及時按照上訴程序提出抗訴,被害人只有自己上訴,且上訴范圍只限於民事部分,對一審刑事部分提了也白提;盡管按照法律規定二審法院是對一審判決的審查不限於上訴范圍,而是進行全面審查,當發現一審判決刑事部分確有錯誤時,對刑事部分可按審判監督程序審理,但在實際操作中法院往往以刑事部分已經生效拒絕對刑事部分進行審理,況且法律規定本身在程序上也存在著難以操作的問題,法院到底按二審程序來審,還是按再審的一審程序來審,是同一合議庭審還是另行組成合議庭來審,是書面審理還是開庭審理,這些都不明確,最終使得被害人的權利保障無法落到實處,至少在程序上無法保障其權力行使的暢通。

八、 審判監督程序

《刑事訴訟法》第203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204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九、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刑訴法司法解釋》

第84條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後,可以告知因犯罪行為遭受物質損失的被害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已死亡被害人的近親屬、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放棄訴訟權利的,應當准許,並記錄在案。

第87條 附帶民事訴訟的成年被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如果其親屬自願代為承擔,應當准許。

第88條 附帶民事訴訟的起訴條件是:

(一)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條件;

(二)有明確的被告人;

(三)有請求賠償的具體要求和事實根據;

(四)被害人的物質損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造成的;

(五)屬於人民法院受理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

第89條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後第一審判決宣告以前提起。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在第一審判決宣告以前沒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但可以在刑事判決生效後另行提起民事訴訟。

第90條在偵查、預審、審查起訴階段,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提出賠償要求,已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記錄在案的,刑事案件起訴後,人民法院應當按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受理;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調解,當事人雙方達成協議並已給付,被害人又堅持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

第95條 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在必要時,可以決定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財產。

第99條對於被害人遭受的物質損失或者被告人的賠償能力一時難以確定,以及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因故不能到庭等案件,為了防止刑事案件審判的過分遲延,附帶民事訴訟可以在刑事案件審判後,由同一審判組織繼續審理。如果同一審判組織的成員確實無法繼續參加審判的,可以更換審判組織成員。

第102條 人民法院審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不收取訴訟費。

『貳』 如何看待一些所謂"大v","公知","人權律師"的言論仍能在相當一批年輕人中

人們總是選擇符合他們主觀觀點態度的信息

『叄』 北京人權論壇的歷屆情況

2011年9月21日,由中國人權研究會和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北京人權論壇在北京開幕,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文化傳統、價值觀與人權」。
中國人權研究會會長羅豪才在開幕式上說,承認和尊重人類尊嚴既是國際人權法的理論出發點和基本原則,也是中國政府的基本觀點。維護和促進人的尊嚴已經成為中國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中國政府已經批准了20多個國際人權文書,這一方面表明了對國際人權准則的明確認可,另一方面也充分表達了中國願意與世界各國共同努力,促進國際人權交流、形成廣泛共識的誠意。
羅豪才指出,人權觀念的推廣和人權話語的普及從來都不是哪一種特定人權文化的獨角戲,相反其所體現的一直都是多元文化的交匯和融合。尊重多種不同價值觀,建立和完善協商機制,形成和堅持人權保障的科學發展模式,必將極大拓展人權保障的發展空間。各國應積極維護世界多樣性,推動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融,培育人權保障的肥沃土壤,讓世界更加豐富多彩,使人類更加和睦幸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晨在致辭中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將人權的普遍性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積極借鑒世界各國的發展經驗,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人權事業發展,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人權發展道路,中國人權事業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巨大成就,中國人權保障水平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2009年,中國制定了《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年)》。這是中國政府制定的第一份以人權為主題的國家規劃。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行動計劃》規定的各項措施得到了有效實施,預定的各項目標如期實現,各項指標全面完成。這標志著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2011年7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布了《<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年)>評估報告》,評估報告對《行動計劃》總體執行情況,關於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方面的執行情況,關於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方面的執行情況,關於少數民族、婦女、兒童、老年人和殘疾人的權利方面的執行情況,關於人權教育方面的執行情況,以及關於國際人權義務的履行及國際人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方面的執行情況分別作了闡述。
2011年9月8日,中國人權研究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有關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第一本藍皮書《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報告NO.1(2011)》。藍皮書以專家學者的眼光對中國人權狀況及其進展進行客觀記錄和評析,對我國推進人權事業發展的經驗、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了分析,並提出相關建議。
據悉,來自26個國家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及港澳台地區的近百名人權高級官員和專家學者出席了本屆論壇。論壇下設「價值觀與人權」「文化傳統與人權」「人類尊嚴與人權」三個分議題。 2012年12月12日,由中國人權研究會和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第五屆北京人權論壇在北京開幕。本屆論壇的主題為「科技、環境與人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黃孟復,中國人權研究會會長羅豪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晨等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
來自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世界五大洲32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權高級官員和專家學者,相關國家駐華使節代表和國內人權領域專家學者,以及科技、環保典型示範城市和單位代表120多人出席會議。在開幕式和上午的研討會上,烏茲別克國家人權中心主任阿克曼·卡爾馬托維奇·薩義多夫,歐洲人權代表機構委員會委員、烏克蘭法學會主席尼娜·卡爾帕喬娃,聯合國人權高專辦特別機制司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處處長奧萊斯特·諾沃薩德等16位代表作了發言,他們熱情贊揚了中國人權事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認為中共十八大後中國人權建設出現了新進展、新氣象,十八大強調和重申尊重和保障人權,並將其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必將進一步推進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可以預見未來中國完全能夠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與會代表還高度評價中國在科技創新、環境保護等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贊賞中國努力通過推動科學發展來提升人權保障水平,主動參與全球環境的合作與治理,與國際社會一道推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積極態度。
本屆論壇為期兩天,12月13日閉幕。 2014年9月17日,由中國人權研究會和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聯合舉辦的第七屆北京人權論壇17日在北京開幕。來自聯合國以及3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權高級官員、專家學者和駐華使節代表等逾百人出席論壇。
本屆論壇的主題為「中國夢:中國人權事業的新進展」。中國人權研究會會長羅豪才表示,中國夢是包含著人權理念、人權訴求、人權價值觀的社會目標和願景。為了更好地實現中國夢,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促進人權保障制度現代化建設;持續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各項需求,推動民生保障轉型升級;積極作為,深化人權理論研究,拓展人權跨文化國際交流的廣度和深度 。 2015年9月16日,由中國人權研究會和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聯合舉辦的「2015·北京人權論壇」在北京開幕。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和平與發展: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與人權進步」,下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人權和反人權的博弈和教訓」「維護人權和維護世界和平:中國的卓越貢獻」「和平權:人權的重要內涵」「二戰勝利後發展權的實現與保障」四個分議題。
兩天時間里,來自世界3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位人權高級官員、專家學者和相關機構負責人,通過大會演講、分組討論等形式進行了交流和研討。17日下午,與會專家還集體參觀考察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參會人員普遍認為,本屆北京人權論壇圍繞反對戰爭、保護人權、促進和平和發展等議題,展開了開放和坦誠的交流對話,凝聚了共識,取得了豐碩成果。
自2008年以來,北京人權論壇已成功舉辦八屆,已經發展成為中國人民廣交朋友、擴大多邊交往的重要手段,也是世界愛好人權、愛好和平的人們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

『肆』 維權律師,死磕律師和人權律師的區別與聯系

都是俗稱,不是嚴格分類。
維權律師是為權益受損且通常是弱勢群體的當事專人代理,通常是民事屬或行政案件
人權律師是為認為自己人權受到損害的當事人代理,本質也是維權
死磕律師就是較真態度強硬的律師,有時有貶義,指以慷慨激昂式的表現蒙騙當事人,有時是褒義,指堅定職責信仰維護當事人權益

『伍』 北京儲正律師尋條所可靠嗎

北京市司法局關於批准成立北京儲正律師事務所(個人)的決定
北京市司法局關於批准成回立
北京儲正律師答事務所(個人)的決定
京司許律〔2015〕331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和《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的規定,經研究,決定:
一、批准成立「北京儲正律師事務所(個人)」
住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苑路170號3號樓6層1單元707
負責人:朱胤丞
二、批准《北京儲正律師事務所(個人)章程》。
三、頒發律師事務所執業許可證正本、副本,正本必須懸掛於辦公場所。
四、律師事務所名稱、章程重大事項發生變更時,應到律師事務所住所地區縣司法局辦理變更手續。
五、按規定辦理刻制印章、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和其他登記。
北京市司法局
2015年9月11日

『陸』 什麼事人權律師

按照工作性質劃分,律師可分為專職律師與兼職律師,按照業務范圍劃分,律師可分為民事律師、刑事律師和行政律師,按照服務對象和工作身份,分為社會律師、公司律師和公職律師。

『柒』 作為人權律師,專業水準怎麼樣,真的很厲害嗎

主要是社會經驗,斗爭策略,專業水平三位一體。

『捌』 信訪執行案件請北京律師,被執行人以將錢52萬交到執行局賬號,10年了法院不給結案

可以直接書面給院長。

『玖』 中國有【人權律師】么 如果有,主要是管什麼法律的 如果沒有,【人權律師】主要是在哪個國家

人權律師在我們國家是很敏感的一個話題,所以正式場合很少提及。有不少人權律師在維權過程中都遭遇了很大困難。在中華律協中有一個憲法與人權委員會,你可以關注一下。

『拾』 新刑法尊重人權在審問的時候可以要求律師在現場嗎從羈押開始就可以叫律師嗎

首先,這些權利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不是刑法規定的。
其次,新刑事訴訟法並沒有規定律師的在場權,就說在審訊的時候,律師不可以在場。
第三,從第一次訊問或被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嫌疑人有權聘請辯護律師,且只限為律師。
第四,新刑事訴訟法規定審訊必須是在看守所進行,這樣的話,又有很大可能避免刑訊逼供等非法取證行為的發生。

熱點內容
職中經濟法基礎知識教案 發布:2025-05-19 16:59:05 瀏覽:487
土地權屬證明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9 16:58:22 瀏覽:845
長居條例 發布:2025-05-19 16:58:21 瀏覽:814
法學院門 發布:2025-05-19 16:57:09 瀏覽:373
李欣律師 發布:2025-05-19 16:52:50 瀏覽:955
新安法社會發展 發布:2025-05-19 16:45:18 瀏覽:416
道德根據善惡 發布:2025-05-19 16:40:25 瀏覽:941
全部法律和經濟責任 發布:2025-05-19 16:34:53 瀏覽:247
大法官聽證會 發布:2025-05-19 16:30:08 瀏覽:547
司法公證處是干什麼的 發布:2025-05-19 16:18:32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