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西安趙雲律師

西安趙雲律師

發布時間: 2022-01-10 18:46:05

㈠ 趙子龍和趙子雲和趙雲有關系嗎這仨人不會是一個人吧

趙子龍和趙子雲和趙雲有關系,是一個人。趙雲字子龍,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除此之外,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甚至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

(1)西安趙雲律師擴展閱讀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趙雲受常山郡(時為常山王國,建安十一年改為郡治。)百姓推舉,率領本郡義從吏兵投奔公孫瓚。公孫瓚對趙雲說:「聽說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紹,怎麼唯獨你能迷途知返呢?」

趙雲回答說:「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鄙州經過商議討論,要追隨仁政所在,並不是因為我們個人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將軍您。」趙雲自此隨公孫瓚四處征討。

當時劉備亦依附在公孫瓚處,趙雲得以與劉備深交。公孫瓚與袁紹交戰,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據山東附近的土地,袁紹亦派數萬大軍前來爭,公孫瓚便上表將劉備提升為別部司馬,派劉備前去幫助田楷抵抗袁紹。趙雲隨劉備出征,為劉備掌管騎兵。

後來,趙雲因為兄長去世,向公孫瓚請辭歸鄉,劉備知道趙雲此去便不會再回來,因此握著趙雲的手不捨得分別。趙雲向劉備辭別說:「終究不能做有違德操的事。」

㈡ 趙雲怎麼死的如題 謝謝了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公元154年生。書中描寫他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公元194趙雲初仕公孫瓚,三國演義中趙雲在磐河之戰解救了公孫瓚,並與河北名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在三國演義的記述趙雲是一名萬人敵的猛將,他一生中與他交手的名將並不多,所殺名將則更少,就三國演義里提到的,在公元201年汝南與曹操軍作戰時斬殺「河北四庭柱」之一高覽,三十餘合戰敗「河北四庭柱」之一張頜。劉備初到荊州時,趙雲斬殺山賊張武,搶得的盧馬獻與劉備。公元207年趙雲斬殺來犯新野曹仁部將呂曠,並以十數合戰敗李典。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追擊劉備至當陽長坂,劉備丟下妻子南奔,趙雲一面抱著幼主劉禪,一面保護劉備之妻甘夫人,母子二人因此得以倖免,後趙雲被封為牙門將軍。在三國演義中當陽長坂是趙雲的成名戰,長坂坡中趙雲進出先後救出陷入敵陣的簡雍、糜竺、甘夫人、劉禪,殺夏侯恩奪得名劍青gang,斬殺曹洪部將晏明,夏侯n部將鍾縉、鍾紳,唬退張he,力戰焦觸、張南、馬延、張(豈頁)四將,在曹操軍陣中往來沖突,如入無人之境,共斬曹營名將50餘員,當時曹操亦贊曰:「真虎將也!」。諸葛亮對於智勇雙全的趙雲是很器重的,赤壁之戰前夕諸葛亮借東風畢後就是依靠趙雲接應,那時趙雲射斷吳將徐盛船上篷索,也顯示出了他過人的射技。劉備到東吳娶親時,諸葛亮也放心地將保衛工作交給趙雲,而趙雲也不負所託達成了諸葛亮的計謀,這也是與趙雲本身謹慎細致的個性分不開的。孫權為了奪回荊州所使用長使張昭的計謀,欲將劉備之子劉禪作人質換取荊州, 「趙雲截江奪阿斗」更是他勇武與見識獨到之處。公元211年趙雲入川沿江西上江陽,與諸葛亮會師成都。攻克成都後,趙雲被封為翊軍將軍。公元219年,黃忠在定軍山因劫糧被魏將張he、徐晃圍困,趙雲於漢水營前往接應,斬殺魏將焦炳,沖入曹軍重圍,戰退張he、徐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趙雲救出黃忠,所到之處,無人敢阻。曹操見亦驚嘆:「昔日當陽長坂英雄尚在!」。後在漢水以拒曹軍,佔得曹軍營寨,劉備贊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稱趙雲為「虎威將軍」。公元223年,趙雲升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永昌亭侯,再遷為鎮東將軍。公元225年,南蠻叛亂,趙雲、魏延為大將隨諸葛亮征討南蠻,趙雲斬殺三洞洞主之首金環三結。在三國演義里趙雲於公元228年隨諸葛亮北伐,在鳳鳴山與西涼魏將韓德一家作戰,趙雲刺死長子韓瑛,刺倒四子韓琪,射死三子韓瓊,生擒二子韓瑤,後再刺殺韓德(滅門?),威震諸軍,而此時趙雲年已七旬。三國志里公元228年趙雲與鄧芝與魏帥曹真對陣,兵少敵強,在箕谷失利,但由於趙雲召集部眾,固守陣地,不至大敗,撤軍後趙雲被降為鎮軍將軍。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因馬謖失守街亭而撤兵,趙雲、鄧芝斷後,趙雲抵擋郭淮,刺死蘇喁,殺退萬政,全身而退,「不折一人一騎,輜重等物,亦無遺失」。公元230年,趙雲於成都病故,享年76歲,追謚為順平侯。在三國演義中縱觀趙雲一生,一世英名從未受挫,得善始善終,與他同為五虎上將的關羽、張飛則顯得不如他了。趙雲有二子,長子趙統,承襲父爵,官至虎賁中朗,督行領軍;次子趙廣,任牙門將,隨姜維出征,參加沓中之戰陣亡。 還有一個關於趙雲死因的民間傳說,我不知道可信不可信啊: 趙雲在80多歲是,一天妻子給他洗澡時看見他一身白皙,說將軍一生在疆場上拼殺竟然沒受過半點傷,和他開玩笑說,今日切身就讓將軍見紅,說罷就用綉花針扎了一下趙雲,誰知趙雲竟血流不止,後來面色慘白,妻子知道不妙連忙用手去堵,但未時以晚,趙雲說我在疆場上百戰百勝,沒受過半點傷,沒想到今天竟死在自己最愛的妻子的綉花針下!

㈢ 刮蹭別人車逃逸怎麼辦

律師文集
車輛輕微剮蹭不知情逃逸如何處理
發布時間:2019-10-17
趙雲龍律師
趙雲龍律師
服務地區:菏澤-菏澤市
咨詢我
一、車輛輕微剮蹭不知情逃逸如何處理

車輛輕微剮蹭不知情的情況下肇事者自行離開不算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而上述的情況屬於輕微碰撞,並且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才走的,所以其目的不是逃避法律的追究。

輕微交通事故處理期限最長是5日。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暫扣車輛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40日,責任認定輕微事故期限在5日內,一般事故15日內,重大、特大事故20日內。

二、如何證明不知情逃逸

1、出了交通事故,你不知情,在交通隊來看不是理由,出了事故對方報案,而你離開了現場,法律上就屬於肇事逃逸,法律不管你是否知情。

2、一般交通隊確認了你的責任,你自己也認可了自己的責任,事故處理的方法:如果無法恢復事故現場,事故責任明確、損失不大,交通隊一般會讓肇事雙方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成,可以讓交通隊出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簽字後,就可以領回肇事車輛(如果車輛被扣)。如果不服,可以憑認定書去法院起訴解決。

3、逃逸這種情況主要取決於處理該案件交警的判斷(依據交通法+理解程度),也就是說,交警可以判斷是否逃逸,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足夠的理由,盡量讓交警相信在那種情況下沒辦法知道發生了交通事故。另外主動表示願意聽從交警的建議,積極協助解決這起事故,留給別人一個主觀根本沒有事故逃逸想法的好印象。

4、現在許多地方都安裝了攝像設備,可以調取錄像作為證明,還有尋找目擊者,與對方的談話、通話記錄(有超出合理賠償金額的)。

5、如果自己車上安裝了攝像設備(行車儀),錄取行駛、駕車情況,出現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三、如何認定交通肇事逃逸行為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後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後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後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後離開醫院的;

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其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是強行離開現場的。

㈣ 三國中,關羽為什麼會認為子龍非歸降之將能相比

趙雲忠義,並且和劉備患難與共,同時趙雲的能力比較高,武力高強。總是在劉備最困難的時候投奔過來的,當時的劉備還不是一方霸主,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在別人旗下效力的下屬,當時的公孫戰還算是一方諸侯,實力強大,並有錢有地盤,趙雲和劉備兩人私底下都在公孫戰底下辦事,但是他們兩個人都看不好他,認為公孫瓚的器量狹小,不足以成大事。

同時劉備和趙雲的生是出生其實是相近的兩個人並不是像別人一樣出生,貴族大家他們兩個人都是寒門出生,而關羽也只是一個賣棗的,劉備也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令,由於出生都差不多,所以更容易拉近感情。像子龍這樣的人,關羽也沒有理由把它當作一個降將來看待。

㈤ 劉子龍律師

劉子龍律師是「跳樑小丑」。
劉子龍律師純屬於炒作.想出名,想瘋了。現在本法律人站在法律的角度給他個正確分析:
1、劉子龍系內蒙古出來的一個小學教師、在內蒙古做了律師4年,混不下去了(混的下去誰願意走?)接不到案件,南下深圳打工。
2、劉子龍沒有辦理過任何具有影響力的大案件,他在網上到處亂帖的案件,大家沒有一個知道。完全是自我炒作。是「跳樑小丑」。如果有什麼大案要案。甚至標的上千萬的案件,請他把判決書附在網上。他沒有。
3、作為律師應該是老老實實辦案為標准,才能夠對得起當事人,劉子龍沒有正規的法學教育本景(在深圳律師協會咨詢系中文專業,還不是全日制的)。沒有任何社會關系,令檢察官、法官特別感冒(經過電話問過幾名在深圳工作的同學法官、檢察官,都搖頭「跳樑小丑」,喜歡炒作)。如果他是什麼業務精通、當事人滿意的律師,請他把自己的獲獎證據發布到網上來(是不是被評為深圳優秀律師過?)。
4、YJ一案,YJ必死無疑,劉子龍想通過在網上到處亂貼自己的所謂疑問,達到承攬此案的目的,大家可以做個全面的分析:這個案件,YJ就是被判決死刑,對劉子龍是沒有任何利益損失的,相反,以後他還可以到處在網上亂吹「我是給上海殺警察的辯護的!」。其目的很明顯,YJ是死活,他都是受利者。
5、劉子龍所謂的「十四問」本來就是在發案後,很多法學家、律師、法官在網上提出過的觀點。他只是把他人的觀點收集了而已。其實由於他法律知識太低,(沒有受過法學教育,沒辦法)。對錯誤的網上觀點也收集了。我的下面就把他的錯誤指出來。
6、「7、上海市公安機關拘留「造謠發帖者」郟先生,令人不能理解:如果其所言之事實不存在,則根本不足以損害閘北區公安分局的形象,事實完全可以由YJ本人及其家人澄清;既然該局沒有致殘YJ,帶領YJ作個鑒定就能證明真相;而現在我們看到的是,該局先稱YJ是報復行凶,後又稱不是(報復行凶),卻先行把知道事實真相的YJ母親予以隔離,又把發布消息郟先生拘留,如此作法令公眾無法掌握真相,使公眾無法不產生懷疑; 」在投梁換柱,上海公安機關拘留「造謠發帖者」郟先生是指控告其損害公安民警的聲譽,不是公安分局的形象。他想認為「單位沒有聲譽」這個法律盲區來欺騙不懂法律的網民。
7、劉子龍提的第八點更加能夠說明他的法律知識是多麼淺薄,對於刑事案件的管轄。可以是犯罪行為實施地,也可以是結果發生地,上海是結果發生地(因為造謠,對上海個別民警造成名譽傷害)。上海完全有權利管轄。(劉子龍沒有受過正規法律教育,不知道這一點,沒有辦法)。
8、筆者發現,該所謂的「十四問」在各論壇到處亂貼,發現都是新注冊的用戶貼的,各報社、新聞網站並沒有發表。根據是新注冊的用戶貼的的這一情況,完全可以推定,網民並沒有轉載這樣的垃圾文章,只是劉子龍自己在各論壇去注冊到處亂帖罷了。
綜合事實===劉子龍是「跳樑小丑」。
註:YJ——Y,意為YANG;J意為JIA。

㈥ 趙雲是怎麼死的

公元230年,趙雲於成都病故,享年76歲,追謚為順平侯

㈦ 趙雲何許人也

轉帖]還歷史真實趙雲先說《雲別傳》,不要因為《雲別傳》的出處不明就認為內容不實,裴松之讓大家看到的部分是他選擇過的內容,再加上《資治通鑒》基本上將裴松之摘錄《雲別傳》的內容都選用了,所以《雲別傳》被選取的內容的價值是得到史學家肯定的,決不是某些人認為的「荒誕」的「野史」。 1、年齡 其實不但趙雲的生年和享年不可考,就是關於趙雲的卒年也是有一定爭議的。這又牽涉到諸葛亮的《後出師表》是否是諸葛亮所寫的問題。《三國志. 趙雲傳》說趙雲卒於建興7年,而裴注引用《漢晉春秋》上諸葛亮建興六年十一月寫的《後出師表》上說:「然喪趙雲……」。兩者時間上有差距。 肯定者中有認為趙雲或許死於建興六年底,而陳壽所記的卒於七年或許是因為葬禮在七年初(如漢獻帝死於青龍二年三月,葬於八月)。有的認為陳壽由於缺乏蜀國的史料,參考的資料又不多,所以出自張儼《默記》的《後出師表》既然得到東晉史學家習鑿齒以及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的摘用應是值得肯定的。 否定者中有認為當以陳壽的《趙雲傳》為准,所以《後出師表》非諸葛亮所寫,是他人冒名。有的認為《諸葛亮集》並未載《後出師表》,其語氣也有點不象諸葛亮,因此否定《後出師表》是諸葛亮所寫(不過陳壽寫蜀史很簡略,就是因為史料不足;《諸葛亮集》也是陳壽所著,自然也是一樣的情況)。 雨紋偏向於《後出師表》是諸葛亮所寫,但意見上是折中的,即不否定《後出師表》也不否定《趙雲傳》,而認為只不過是前者寫的時間未必是在陳倉之戰前,這樣或能解釋趙雲的卒年問題。至於語氣方面雨紋古文造詣太低,倒實在看不出哪裡不象諸葛亮。 今記於此,僅供大家參考。 2、擇主 其他不說,只說趙雲隨劉備的時間。 首先雨紋要糾正兄的一個錯誤,根據《劉備傳》及《資治通鑒》記載劉備一投靠公孫瓚就被派到田楷手下,時間應是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而他投靠袁紹是在建安5年(公元200年)正月,當年七月官渡之戰前離開袁紹到汝南。建安7年袁紹死,建安8年劉備去那裡投靠袁紹? 關於此事,雨紋倒認為並無大的矛盾,《趙雲傳》雖沒說趙雲曾離開,但也沒說趙雲不曾離開,而其本傳直到當陽才又有事跡記載,或許正好說明趙雲曾離開過。《雲別傳》並未指明雲是何時離開的,所以雨紋以為在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劉備投陶謙前,任何時間都有可能。即使趙雲早在191年就離開了也不過九年,而趙雲很有可能是和劉備差不多時間,即初平四年或興平元年離開,時間就只有六、七年。而劉備在離開公孫後,只有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十二月接任徐州至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六月被呂布襲取徐州,這一年半里較風光;而按雨紋的推測這正是雲為兄守喪之時,錯過了時機,此後劉備又開始四處流動,只有在投袁紹時離趙雲的家最近,趙雲才得到機會。 3、募兵 劉備於建安5年正月投靠袁紹,二月袁紹就帶大軍挺進黎陽,而《劉備傳》說:「駐月餘日,所失亡士卒稍稍來集」,正是袁紹身往前線之時,雨紋以為趙雲即為秘密募兵肯定不在城鎮,招的數百人又以失亡士卒的名義而至,應該是沒有什麼疑問的。因此雨紋同意兄的論點。 4、對前期趙雲身份的猜想 雨紋一直認為趙雲不是近衛之類,「主騎」雨紋也以為是騎兵隊長的意思,但騎兵隊長不能等同護衛隊長吧(雨紋不清楚怎麼可以得出騎兵隊長即近衛隊長)?而且趙雲即未擔任過什麼關於護衛之類的官職也沒有如典、許、周等人的明確說明擔任過護衛,這點雨紋在《小議趙雲》中已經長篇大論惹人厭煩過了。 此外關於趙雲的事跡,雨紋並不同意兄的看法,雨紋以為長坂之前,劉備集團本身就沒有什麼可以書寫的戰果。關羽只有在投降曹操時才有功績記載,張飛也和趙雲一樣直到長坂之後才有功績記載(隨帶一提,張飛長坂前並無記載成為將軍,雖然未必沒升為將軍);況且劉備一向親歷親為,親自帶兵打仗;更加上蜀國無史官;因此這前期的「流竄」生涯中蜀漢武將的記載都是少之又少,決非趙雲一人。長坂之前暗淡的不是趙雲也不是關、張,而是劉備集團。 5、長坂坡 長坂坡中的張飛、趙雲皆為勇者,但都不是勇猛的勇,而是勇氣的勇。張飛僅以二十騎斷後,還能「囂張」的大聲向曹軍挑戰,其勇氣無以言表(至於曹軍不敢近,個人以為除了張飛氣勢逼人外,想必也是沒有曹軍願意游水過去和一個打算拚命的人決斗吧,其遇見的曹軍數量也應該不多)。趙雲當然不可能如演義中所說,橫沖直撞,不過曹軍並非不殺婦女兒童的軍隊,《先主傳》中記載:「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劉備兵不多,輜重想必也不多,這「大獲」看來有劫掠十餘萬百姓之嫌,所以不論趙雲是步行、是騎馬還是改裝潛行,在曹軍肆無忌憚橫行之時,是避免不了爭斗的,當然不會如演義中威風凜凜,但依雨紋想來也是扣人心弦的。不過長坂是劉備軍團的恥辱之地,不值得稱道,人們津津樂道的只是張飛、趙雲的忠義以及奮不顧身的精神和勇氣。 6、南定四郡後及入川前的趙雲 兄在此處的見解和陳大壽兄驚人的相似,不過雨紋很不同意。 首先,諸葛亮沒有資格去節制趙雲。第一,諸葛亮在留守荊州時的職責是「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管的是內政,所在地也不對。第二、即使拋開《雲別傳》的記載,趙雲也是牙門將軍(注意不是牙門將),諸葛亮以中郎將的身份受將軍節制還差不多,沒有資格去節制將軍級別的人。因此雨紋以為《漢晉春秋》記載的諸葛亮命趙雲截江一事是不對的。其次是關於留營司馬、掌內事的理解,雨紋在《小議趙雲》中詳細分析過,不過篇幅過長,在此簡略一言,兩者是放在一起理解的。留營司馬雨紋的理解 「留營」是留守大本營的意思,也就留守公安城,司馬是統率軍隊的官職,是管軍事的,所以即留守公安掌管劉備留下的軍隊。掌內事是掌管XX內事務的意思,這里應該指公安城內事務的意思(尤其需要管理那些孫夫人帶來的「縱橫不法」的吳吏兵而非管內眷)。所以兩者一起理解就是相當於任命趙雲為公安的代理太守。具體分析以及截江一事,請兄和有興趣的朋友看一下雨紋的拙作(太長的話,就挑有關的看吧)。 關於趙范,雨紋就舉另一例,孟達降魏,劉曄不但公開宣稱甚至到皇帝前說其必反,後來孟達反叛是劉曄的原因嗎?趙雲沒有劉曄的過激、肯定之言,只不過是說一個初降的人「心未可測」,這雨紋倒以為才是人之常情。 7、入川 當然又會涉及是否受諸葛亮節制,雨紋認為《趙雲傳》記載是錯誤的,第一,前面已說過官位的問題。第二,從《諸葛亮傳》上的「亮與張飛、趙雲等率眾溯江」,《劉備傳》上的「分遣諸將平下屬縣,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將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陽,惟關羽留鎮荊州」可以看出趙雲明顯是與諸葛、關、張互不統屬、各自帶兵的,《諸葛亮傳》的記載更可以看出趙雲是和關、張、諸葛有同等地位的(其實雨紋認為劉備欣賞的是諸葛亮大局觀的戰略眼光及治政能力,對統領軍隊倒是不怎麼放手讓諸葛亮去乾的,這從劉備在世,諸葛亮只統兵作戰這一次以及臨死託孤將軍權交與李嚴這兩點可以看出)。 「還田返農」是毋庸質疑的,看看趙雲的話:「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說的是百姓懼兵革(聯想一下當陽隨劉備逃難的百姓人數),而劉備攻蜀三年(建安16年至建安19年),圍攻雒一年,圍成都數十日,逃難的百姓又會有多少呢?雨紋以為的確並不關那些降官財產的事,趙雲之言明矣。 8、箕谷之役 趙雲是怎麼失利的,雨紋以為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趙雲既然是疑兵,自然要「揚聲」虛張聲勢,如果只是駐扎不動,虛實很快就會被摸清;因此雨紋以為趙雲等要採取疑兵行動,決不可能按兵不動,應該要到處活動虛張聲勢,造成箕谷有大量蜀軍的假象。而在採取這些製造假象的行動時很有可能發生與魏軍的遭遇戰,就像漢水之戰,並且由於兵力的差距只能斂兵固守以保不大敗。 第二種可能(雨紋認為這種可能性大):根據諸葛亮在第一次攻魏失敗後上表提到「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諸葛亮說箕谷沒有戒備是什麼意思呢?雨紋以為趙雲以少量的兵力去牽制曹真的大軍,決不會馬虎到不防備魏軍的進攻,而《趙雲傳》記載「雲、芝兵弱敵強」,這明顯不是不防備,而是正面交鋒;再看《曹真傳》中卻絲毫未提這事,甚至連與蜀軍交戰的記載也沒有。因此雨紋大膽推測,趙雲一直成功的執行疑兵計劃使得曹真不敢輕舉妄動,但這時祁山前線街亭突然戰敗,蜀軍潰退,因此沒有及時通知箕谷的趙雲及時撤退;而魏軍必定要大舉追擊,曹真自然也是主力盡出,箕谷蜀軍沒料到曹真忽然全軍而進,兵力上的差距使得趙雲只能斂眾固守以保證不被大敗,在撤退時趙雲又親自斷後以保安全撤退;而魏軍則以為這么少的兵力只是蜀軍的墊後掩護部隊。 雨紋以為魏國始終對箕谷蜀軍的兵力沒有完全摸清,這點從曹真總督關右的大軍始終沒有大舉動,直到張頜擊敗蜀軍才有進兵記載可以看出[趙雲的疑兵任務是成功完成的]。另外還有一點是趙雲的疑兵軍隊雖然失利,但魏國並不清楚甚至可以說不知道。證據是:1、《魏略》記載的魏明帝在戰勝蜀軍後的《露布天下並班告益州》上提到「王師方振,膽破氣奪,馬謖、高祥,望旗奔敗。」 2、《曹真傳》以及所有魏方有關的記載都沒提到擊敗斜穀道箕谷蜀軍這事。魏國要稱頌功績的話,趙雲當是首選,因為他是蜀軍兩路部隊其中一路的主帥(雖然是疑兵,但聲勢上是一路大軍),擊敗他的功勞是足可以用來誇大、誇耀的,但魏國卻沒提蜀軍一路兵馬的主帥趙雲,反而著重提個沒什麼名氣的高祥(詳)(連名字都搞不清的傢伙)(屯兵柳列城被郭淮擊敗)來炫耀。由此可見魏方並不知道擊敗了趙雲;雨紋以為因為是蜀軍撤軍時,所以魏軍可能以為只是蜀軍少量的墊後掩護部隊,沒有當作勝利來記載。羅嗦一句,「兵弱敵強」不是兵力差距是什麼?是部隊不精銳嗎?那麼,官渡之戰,袁紹也可以自我安慰是「兵弱敵強」了,因為當時雙方公認是曹軍精銳,而後世對官渡之戰「是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的評價,看來是錯了一半啦? 綜上所述,雨紋推測「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是因果關系,非並列關系,而因為是兩路出兵,諸葛亮自然都要提到敗因了。 酒醇梅酸,人將醉矣!或許許多不喜歡趙雲的人是因為史實中的趙雲沒有演義中的那麼風光無限,看起來平平淡淡,不過雨紋在品味史實中的趙雲時覺得頗有味道,真實醇美。 因為不只一人批評雨紋羅嗦,文章又臭又長,因此雨紋就此打住。
以後下是回復,文章來源於歷史擂台.本不願批趙,一因趙身上可挖掘的史學價值不大,二因趙派普遍年幼,真正懂事的不多,不想有凌幼之嫌,三因怕犯眾怒,因國俗文化的渲染使趙頗有人望,尤其成為廣大婦女兒童的偶像。但前一陣見幾位我很佩服的高手都說趙雲不好批,因為他挑不出毛病,不禁使本罪馬蠢蠢欲動起來,於是忍不住開批: 一、完美?多次見愛趙派說趙雲沒有缺點,所以很"完美"。前一陣網上這個完美那個完美亂扣帽子已經好一陣了,皆個人偏好使然,老帳不必再提。可居然有人說趙雲"完美",本罪馬實在看不下去。完美本是用來形容崑山玉無瑕桂林枝無疵的,非要說一塊沒有節瘤的木頭或者一塊沒有弊裂的瓦塊完美,豈不糟蹋這完美這個詞?要說諸葛亮?quot;一代完人"本罪馬沒意見,可實不忍將完美一詞扣下趙的頭上。為什麼?因為太不夠重量級,或者用個小資點的詞,太不夠檔次! 二、一流武將?其實批趙也容易,只要抓住他什麼也不是,不夠重量級,就可萬事大吉了。趙壽命很長,傳記卻很短,一生中沒做過什麼影響時局的大事,別說指揮大軍團作戰,小規模戰役中發揮主動都沒有過,唯一一次箕谷退兵算露了回臉,無奈還有個鄧芝搶了一半功勞。歷史上的趙雲只是個普普通通的武將,因資格老對劉備又忠心才封了個雜號將軍,若說在蜀還能矬子里撥將軍的話,放倒魏或吳根本不值得一提。陳壽稱關羽張飛為大將,只將趙雲評價灌嬰、滕公一類的人物,蜀臣楊戲所作"漢季輔臣贊"一文中只把他和楊叔至並列。網上流行戲稱趙雲為"禁衛大隊長",因他開始當劉備的"主騎",後來又執掌"內事",可見他的能力與地位如何了。 三、德才兼備?德可以勉強談得上,但是小德而非大德。辭田宅是全節,辭婚是保身。不體恤士卒的張飛還曾有過義釋嚴顏、舉賢薦能之舉,而趙雲之德卻只限於保全自己的名節操守上,不過恪盡職守,處事謹慎而已,是明哲保身之德而非治國立世之德。至於才那就更談不上了。從來沒有擔當大任,他的才體現在哪裡?不過謹小慎微,總為首長的安危牽腸掛肚罷了! 四、智勇雙全?勇一點不錯,但不過只是匹夫之勇。至於智,他何曾對蜀的戰略規劃提出有價值的建議。只有一次,諫劉備伐吳時說了幾句話"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中斃,子丕篡盜,當國眾心,早圖關中,居河謂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交,不得率解也。"諫得就非常不聰明:劉備這么一個大政治家,和趙雲不是一個檔次的人,他知道而荊州的地理位置又何等重要,也知道"居河謂上流以討凶逆"談何容易,對此劉備生前未敢嘗試,諸葛亮到死都沒實現這個目標。擺出"居河謂上流以討凶逆"只能起到反作用。如果真想勸劉備放棄伐吳,不如跟他講利害關系,告訴他進易退難,一旦兵敗的後果不堪設想,而趙雲卻用自己明顯拙劣而外行的戰略分析,豈能勸住這方面比他高明多得多的劉備?可見他智略不足,此次勸諫更是有心無力。 五、身無敗績?其實在三國志中,如果想找正式記載中沒有敗績的將領,(如不算統帥失誤在內,)我隨便翻了翻書,發現武將列傳百分之八十都無敗績,而且越是"虎士"型越沒有參與決策的就越沒有敗績。所以這種所謂的身無敗績根本說明不了任何問題。 六、外表問題。雖說談論古人的外表很無聊,可正是因為演義里把趙大隊長寫成作風正派的帥哥,廣大婦女兒童才迷信他的,所以有必要把問題說清楚。史籍只說他"姿顏雄偉"並不能說明是三隻眼還是四隻眼,劉備既然讓他掌"內事",應該是看著放心的,再加上他性情又"嚴重",又長期負責首長的安全保衛工作,想來應該是個面部肌肉緊張的人。 七、長坡坂救斗。有人據此說趙雲是蜀第一功臣,因為"沒有趙雲就沒有後主"。如果用這種邏輯推算的話,那甘夫人才是蜀國第一功臣,沒有她後主根本生不出來。呵呵,還有人分析未必後主是趙大隊長從亂軍中救出來的,也許只是從路邊撿來的,無法考證,不多說了。 總是,歷史上的趙雲和演義里的趙雲相差太遠!實不值得某些人如此頂禮膜拜!

㈧ 趙雲,馬超,姜維誰最厲害

看比較哪方面了,武力來說,這三員大將沒有直接打過,可以按照和他們對過陣的將領相互來比照一下,馬超是西涼第一猛將,和張飛打過難分勝負;黃忠和關羽較量過也是各有勝場,關羽攻打長沙城時魏延說黃忠是長沙保障,可是當時黃忠已是年約六旬的老將,都能和正值壯年的關二哥打平手,如果年輕時不排除武力甚至略高於馬超的可能;至於姜維,文武雙全,槍法雖然超群,但武力可能不如馬、黃二位大將。
論軍事謀略來說姜維絕對穩居這二位之上,馬超勇武過人,謀略不算太高,黃忠忠心耿耿,是位可靠的將才,能刀斬夏侯淵不光武藝高,也是智勇雙全的結果

㈨ 奇怪了,李家的律師怎麼沒有一個回應趙雲恆律師的挑戰呢

趙雲恆律師的挑戰,陳樞應對的是自己從各方收集的證據,包括警方的偵探資料,看完陳樞的分析,我只能說,分析推理是嚴謹,但缺陷也是致命的,就是沒有足夠的證據來支撐他的觀點,沒有證據,你憑什麼能讓人信服?況且不合常理的推論滿篇皆是,如果這是小說,我們可以不必當真;這么大的案子,陳樞的辯護詞竟然這么不堪一擊??!聯想到曝光的王冉法庭辯護詞,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非陳樞無能,是夢鴿的要求啊,哈哈哈哈·····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還真難為陳樞了,一世英名,付之東流,可嘆! 那麼我們看看趙雲恆律師點名的李家兩個律師,一個是蘭和,一個是陳有西,這兩個人此時卻做了縮頭烏龜,為什麼?這個時候讓陳樞來出面,不地道啊,呵呵,當他們言辭鑿鑿、侃侃而談的時候,怎麼不想想陳樞呢?按說,陳樞是刑辯律師,只有他才最有發言權,蘭和、陳有西這兩個在野不參加庭審並閱卷者,卻搶了陳樞的風頭,等現在趙雲恆律師挑戰的時候,卻做了縮頭烏龜,真真讓人汗顏! 我們再來看看為了要求二次開庭調查造勢,邀請的十二個專家,最後被證明是一個典型的烏龍鬧劇,他們現在後悔的要死,打落的牙齒只能往下咽,當然沒有人肯出來應戰!沒有底氣不說,鬧這樣的事,本身就違法了,出來不是找死啊!哈哈哈,痛快! )

熱點內容
城陽法院電話 發布:2025-10-08 08:45:17 瀏覽:99
並追究法律責任及經濟賠償 發布:2025-10-08 08:35:51 瀏覽:430
挖壞燃氣管道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8 08:23:26 瀏覽:98
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執行局 發布:2025-10-08 08:09:21 瀏覽:320
法院人帶走 發布:2025-10-08 08:05:37 瀏覽:407
羅翔將刑法 發布:2025-10-08 07:53:06 瀏覽:404
道德領域的教育 發布:2025-10-08 07:31:16 瀏覽:935
簽署台灣立法 發布:2025-10-08 07:30:32 瀏覽:366
收購上市公司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8 07:04:47 瀏覽:170
合同法保險合同 發布:2025-10-08 06:50:08 瀏覽: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