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仲裁
㈠ 勞動仲裁律師的作用大嗎
在勞動爭議仲裁和訴訟中,專業律師的幫助同樣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是因為他們既版精通勞動法律法權規和有關的勞動政策,又具有豐富的訴訟經驗。缺少專業律師的協助,僅靠自己臨時翻幾本書或幾項法律條文很難取得滿意的效果。其原因有三:一是勞動爭議仲裁或訴訟專業性強。這里的專業性強包括勞動法知識的專業性強和仲裁訴訟實踐經驗的專業性強兩個方面。這是不可分割的內容。要真正熟悉這一專業並成為這方面的專家決非幾日之功;二是勞動爭議仲裁或訴訟對抗性強。這種對抗性是針鋒相對的,對抗的結果是孰勝孰敗的問題,而這種對抗性都是靠人進行的,如果對抗雙方中的一方是專業律師,另一方是外行,顯然力量對比不平衡,外行很可能會因此吃虧;三是對糾紛的評估預測和證據的收集運用在專業律師的協助、指導和參與下才能更加准確、有效。
㈡ 勞動仲裁律師被對方收買,可不可以換律師
《中華復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制四百一十條規定:「委託人或者受託人可以隨時解除委託合同。因解除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除不可歸責於該當事人的事由以外,應當賠償損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三十二條規定:「委託人可以拒絕已委託的律師為其繼續辯護或者代理,同時可以另行委託律師擔任辯護人或者代理人。」 根據本條規定,委託人可以無條件解除與律師事務所簽訂的委託合同,但如果不能證明代理律師被收買的事實,根據委託合同付出的委託代理費不能退還,尚未付出的要繼續履行支付義務。
㈢ 法律規定仲裁律師費可否由敗訴方承擔
依據我國現行相關司法解釋,在以下兩類中,明確規定由敗訴方承擔勝訴方合理的律師費:
一、法律、司法解釋明確規定由敗訴方承擔勝訴方合理的律師費。
1、人身損害賠償、名譽侵權、交通肇事案件:
《民法通則》第119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第3款規定:「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撫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早在2000年作出的「關於印發《關於民事案件審理的幾點具體意見》的通知中針對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提出「律師費在性質上屬於財產利益,原則上可作為損失。」
2、法律援助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關於民事法律援助工作若干問題的聯合通知》第7條:「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所需差旅費、文印費、交通通訊費、調查取證費等辦案必要開支,受援方列入訴訟請求的,法院可根據具體情況判由非受援的敗訴方承擔」。因此律師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時,建議將律師費列入訴訟請求,要求被告方承擔。
3、著作權侵權案件:
《著作權法》第48條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6條的規定,「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的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包括權利人或者委託代理人對侵權行為進行調查、取證的合理費用。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具體案情,可以將符合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律師費用計算在賠償范圍內」。
㈣ 勞動仲裁要請律師嗎 請律師需要多少錢
參與勞動仲裁是律師的一項業務范圍。是否聘請律師,取決你對法律的了解程度和你的經濟條件。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員工和企業會產生勞動糾紛,並申請勞動仲裁,不過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勞動仲裁律師費是多少,費用如下,
1、聘請律師的訴訟費是根據要委託人的訴訟管轄地點、委託人的案件證據是否充足及復雜程度工作任務量的多少再結合國家相關法律機構規定的案件的委託收費來評估律師費的。訴訟費由原告預交,判決後由敗訴方承擔,雙方都沒有完全勝訴的,則按比例承擔。
2、辦理涉及財產關系的法律事務,律師事務所經與委託人協商同意,可以實行風險代理。風險代理收費由雙方約定,但最高不得超過合同約定標的額的30%。這種付費方式,律師事務所與當事人共擔風險,如果官司輸了,代理費就不用支付。
3、上述費用僅為律師代理費,在仲裁中花費的其他費用,如交通費、郵寄費、住宿費等費用,不論官司輸贏,都由當事人自己承擔。
(4)律師仲裁擴展閱讀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仲裁時效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㈤ 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法律並沒有強制規定勞動仲裁要請律師,可以委託律師代理,也可以自己申請法律援助。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案件實行仲裁員和仲裁庭制度,在仲裁員(仲裁委員會指定或當事人選擇)主持下,當事人在仲裁庭這個法定的、封閉的場所內就案件事實進行調查了解、質證、辯論、調解。仲裁委員會根據仲裁庭調查的事實進行法律適用,作出裁決。
勞動者進行勞動仲裁,一般由勞動者進行舉證。
舉證情況如下:
(1)舉證責任分配。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因用人單位作出解除勞動合同、支付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2)舉證不能的後果。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仲裁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仲裁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
(3)舉證期限。
當事人舉證應當在案件第一次開庭庭審辯論前或仲裁庭指定的期限內完成,在此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證據材料的,不予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申請人增加、變更仲裁請求,應當在第一次開庭庭審辯論前提出,被申請人提出反申請應在答辯期間內提出,對此重新指定舉證期限;申請人在第一次開庭庭審辯論後增加、變更仲裁請求的,被申請人在答辯期滿後提出反申請的,應當另行提出,另案處理。
(4)證據形式。
當事人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原物。當事人應對其提交的證據材料逐一分類編號,並對證據材料的來源、證明對象和內容作簡要說明,簽名蓋章,註明提交日期,並依照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副本。提供外文書證或外文說明資料的,應當附有中文譯本。
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接受仲裁庭和當事人的詢問,證人不得旁聽仲裁庭審理。庭審結束後,當事人應提供證據的復印件交仲裁庭存檔。
㈥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1、勞動糾紛的案件一般比較簡單,自己學習一下相關知識,再有專人指導,不需要請律師;
2、如果自己不具備學習的能力和條件,也沒有專人指導,那麼建議還是請律師,勞動仲裁訴訟免費,不過律師費需要自己出,畢竟律師付出勞動,應該得到勞動報酬;
3、如果申請人是農民工,可以到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成功的話,中心會指派一名律師免費為申請人打官司;
4、法律依據《法律援助條例》
第六條律師應當依照律師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依法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接受律師協會和司法行政部門的監督。
第十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㈦ 申請勞動仲裁及請律師問題
1、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發生勞動糾紛,應當先協商處理,對於協商不成的,可以回申請勞動答仲裁;
2、如果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自己對勞動法方面的知識比較了解,對勞動糾紛,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可以不請律師;如果案情復雜,爭議較大,自己的法律知識不足以應付勞動仲裁的庭審,那麼就需要請律師幫忙了;
㈧ 委託律師仲裁要多少費用
勞動仲裁請律師,費用不會高,通過二三千塊錢吧。
如你所說,你所在的單位很有可能被認為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你當然可以要求4個月工資的賠償金,而不是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