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勞動仲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嗎

勞動仲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嗎

發布時間: 2020-12-24 11:23:33

『壹』 勞動仲裁怎麼申請法律援助

因勞動爭議仲裁而需要申請法律援助的,申請人(應該是職工個人)可以向所在地的區、縣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請,並提交下列證件、證明材料:

1)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2)經濟困難的證明;

3)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
法律援助中心在收到申請及相應的材料後,如果經審查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就會指定律師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並且當事人無需支付律師代理費用。
《法律援助條例
第五條 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

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或者安排人員為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第十四條 公民就本條例第十條所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提出:

(一)請求國家賠償的,向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向提供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三)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向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四)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向支付勞動報酬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五)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向被請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第十七條 公民申請代理、刑事辯護的法律援助應當提交下列證件、證明材料:

(一)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二)經濟困難的證明;

(三)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

申請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填寫申請表;以書面形式提出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或者代為轉交申請的有關機構工作人員作書面記錄。

第十八條 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後,應當進行審查;認為申請人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不齊全的,可以要求申請人作出必要的補充或者說明,申請人未按要求作出補充或者說明的,視為撤銷申請;認為申請人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需要查證的,由法律援助機構向有關機關、單位查證。

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及時決定提供法律援助;對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理由。

『貳』 勞動仲裁駁回或者敗訴了還能申請法律援助嗎

到 公司所在地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起訴,能否勝訴的關鍵是證專據。
法律依屬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九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並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並說明理由。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叄』 勞動仲裁,申請的法律援助到底有什麼用

申請法抄律援助的公民一襲般應符合下列條件:

  • 靠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的;

  • 五保戶、特 困戶、災民等接受生活救濟的;

  • 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證明其家庭生活確實困難的。

  • 對於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按案件受理地 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執行。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公民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提交下列證件、證明材料:

  • 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 經濟困難的證明;

  • 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申請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填寫申請表;

  • 以書面形式提出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或者代為轉交申請的有關機構工作人員作書面記錄

『肆』 勞動仲裁申請中,請問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有什麼幫助和作用

(一)保障人權:幫助社會弱勢群體實現基本權利
法律援助就是典型的「人權工程」,其實質也是「民生工程」,它可以幫助困難群眾及時有效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其合法權益,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公民依法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基本權利。
(二)促進平等:實施法律資源再分配
法律援助制度就是針對法律資源分配不平衡的問題,由國家對公共法律資源進行再分配。國家通過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無償或減免的法律服務,盡可能地克服他們在各種法律活動中的劣勢,平等地享受各種法律賦予的權利,理直氣壯地對抗各種侵害,從而有效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實現正義:促進司法活動公正實施
國家通過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及時啟動司法程序,嚴格按照法律進行公平公正地評判,嚴格依法調節各類關系,讓違法者承擔相應的責任,讓受害者得到相應的補償,從而促進矛盾糾紛的「終結解決」,維護社會的正義和法律的權威。
(四)注重效率:低成本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法律援助活動盡管不能產生直接的經濟收益,但是其社會效益是無限量的。法律援助實現效率就是通過法律援助活動開展過程中的經濟合理性去尋找最理想的方式,以最少的財力、人力和物力,進一步在最大限度內實現人對正義、自由和平等的願望。
在勞動仲裁中,可以讓你少花甚至不花費用就可以比較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伍』 勞動糾紛的案子能不能申請法律援助

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專法律援助的律師,屬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的條件可分為一般條件和特殊條件。

(一)一般條件

一般條件是對中國公民普遍適用的條件,它是指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並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的我國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二)特殊條件

特殊條件主要指刑事案件被控一方獲得法律援助應具備的特殊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2)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3)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熱點內容
建行銀行業務專用章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2 21:37:40 瀏覽:97
中級經濟法公司證券法如何記憶 發布:2025-05-22 21:36:40 瀏覽:946
骨乾性法規 發布:2025-05-22 21:27:12 瀏覽:317
擔保法與合同法 發布:2025-05-22 21:13:07 瀏覽:202
建築業合同法 發布:2025-05-22 21:12:54 瀏覽:417
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是 發布:2025-05-22 21:10:31 瀏覽:473
勞動法關於開除 發布:2025-05-22 20:55:49 瀏覽:682
從化法院執行局 發布:2025-05-22 20:55:09 瀏覽:405
上海政法學院法碩分數線 發布:2025-05-22 20:55:03 瀏覽:803
司法考試依法治國 發布:2025-05-22 20:54:17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