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新律師法

新律師法

發布時間: 2020-12-25 12:35:58

A. 新律師法對律師權利義務做了哪些修改

首次明確允許個人開辦律師事務所

新修改的律師法,規定了設立個人律師事務所,除應當具備有自己的名稱、住所和章程,有符合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規定數額資產等條件外,還規定了設立人應當是具有五年以上執業經歷的律師。設立人對律師事務所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新修改的律師法在借鑒國際經驗、充分考慮中國國情的基礎上,對律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作出了補充規定,並增加了合夥律師事務所類型的規定,明確了普通合夥和特殊合夥(即有限合夥)兩種合夥組織形式。>>>詳細

律師「法庭言論」不受法律追究

新修改的律師法除原則規定「律師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其辯論或者辯護的權利依法受到保障」「律師在執業活動中的人身權利不受侵犯」外,還明確規定: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代理、辯護意見不受法律追究。但是,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除外。

「不被監聽」寫入法律 律師「會見權」更有保障

新修改的律師法在明確規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受委託的律師憑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權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並了解有關案件情況」後,又特別補充了「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監聽」,這讓規定的「會見權」具有了更加實在的內容。>>>詳細

擴大律師保密義務范圍

「律師對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委託人和其他人不願泄露的其他情況和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但是,委託人或者其他人准備或者正在實施的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嚴重危害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犯罪事實和信息除外。」修改後的律師法擴大了律師履行保密義務的范圍。
由於律師具有知悉委託人有關情況的執業便利,對此,修改後的律師法除規定「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當事人的隱私」外,還作出了上述規定。

完善了律師執業特別許可制度

新修改的律師法對於律師特許執業制度設定了種種嚴格的限定條件,除要「具有高等院校本科以上學歷」「具有高級職稱或者同等專業水平並具有相應的專業法律知識」等限制條件外,還特別限定了要「在法律服務人員緊缺領域從事專業工作滿十五年」「經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考核合格」等,才能「准予執業。」

明令禁止律師事務所間、律師間不正當競爭 設立五大「關卡」嚴管律師行業

修改後的律師法,從五個方面採取措施加強對律師行業的監督管理。嚴把律師「准入關」,加強對律師事務所的管理,明確禁止律師事務所之間和律師之間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加大對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同時新修改的律師法對律師協會的職責作了補充和完善,要求進一步發揮律師協會的行業自律作用

B. 新中國第一部律師法於哪一年開始施行

1997 1996年5月15日 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律師法典——《中華人民共版和國權律師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是為了完善律師制度,規范律師執業行為,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發揮律師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中的作用而制定的法律。由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常委會第19次會議於1996年5月15日修訂通過,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C. 新中國第一部律師法於哪一年開始施行

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是為了完善律師制度,規范版律師執業行權為,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發揮律師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中的作用而制定的法律。由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常委會第19次會議於1996年5月15日修訂通過,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此後經過三次修訂,分別是:
2001年12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5號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的決定》第1次修正;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30次會議第2次修訂通過,2007年10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6號公布,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根據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9次會議通過、2012年10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4號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的決定》第3次修正)。

D. 新《律師法》主要修改了哪些內容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作如下修改:
一、將第二十八條第三項修改為:「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擔任辯護人,接受自訴案件自訴人、公訴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原規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的決定
(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作如下修改:
一、將第二十八條第三項修改為:「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擔任辯護人,接受自訴案件自訴人、公訴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原規定:
第二十八條律師可以從事下列業務: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委託,擔任法律顧問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當事人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委託,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擔任辯護人,接受自訴案件自訴人、公訴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四)接受委託,代理各類訴訟案件的申訴;
(五)接受委託,參加調解、仲裁活動;
(六)接受委託,提供非訴訟法律服務;
(七)解答有關法律的詢問、代寫訴訟文書和有關法律事務的其他文書。
小結:增加了對律師代理許可權來源的規定,這本來是實踐中通行的做法,只是技術上的完善,並沒有實質性的變化。
二、將第三十一條修改為:「律師擔任辯護人的,應當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原規定:
第三十一條律師擔任辯護人的,應當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小結:這一修改體現了司法理念的進步,強調了程序權利的重要。律師真正的專長其實就是的維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方面,不僅是刑事案件,民事案件也是如此。
三、將第三十三條修改為:「律師擔任辯護人的,有權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會見在押或者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不被監聽。」
原規定:
第三十三條犯罪嫌疑人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受委託的律師憑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權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並了解有關案件情況。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監聽。
小結:此處修改與刑事訴訟法的修改中律師工作的位置前移是有關的。後一處修改強調了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是技術性完善,也是理念進步。
四、將第三十四條修改為:「律師擔任辯護人的,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案卷材料。」
原規定:
第三十四條受委託的律師自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訴訟文書及案卷材料。受委託的律師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所有材料。
小結:此處的修改讓人擔心,相比修改前,修改後的法條似乎是律師的權利似乎是萎縮了,曾有人擔心,法檢的人員可能會以此不讓律師復印有關訴訟文書。但是如果不對照的話,這種的修改的問題似乎並不是太大,對於律師來說,完全可以主張說只要是案卷中有的材料就可以依法調取。
五、將第三十七條第三款修改為:「律師在參與訴訟活動中涉嫌犯罪的,偵查機關應當及時通知其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或者所屬的律師協會;被依法拘留、逮捕的,偵查機關應當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通知該律師的家屬。」
原規定:
第三十七條律師在執業活動中的人身權利不受侵犯。
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代理、辯護意見不受法律追究。但是,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除外。
律師在參與訴訟活動中因涉嫌犯罪被依法拘留、逮捕的,拘留、逮捕機關應當在拘留、逮捕實施後的二十四小時內通知該律師的家屬、所在的律師事務所以及所屬的律師協會。
小結:是技術性的完善,也是對律師的保護措施的完善。這意味著當司法機關認為律師涉嫌犯罪時應首先通知律師和律協,先斬後奏的做法不合法了,律師多了層保護膜。
六、將第三十八條第二款修改為:「律師對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委託人和其他人不願泄露的有關情況和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但是,委託人或者其他人准備或者正在實施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嚴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事實和信息除外。」
原規定:
第三十八條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當事人的隱私。
律師對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委託人和其他人不願泄露的情況和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但是,委託人或者其他人准備或者正在實施的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嚴重危害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犯罪事實和信息除外。
小結:此處修改是一種進步。律師在代理民事案件中的很多做法都要危及其他主體的財產,能說這是犯罪嗎?但按照舊條文的字面規定,這可是涉嫌犯罪了。舊條文實質是把律師維護公平正義的責任規定得過度機械化了,律師當然維護社會的公正正義,我們每個公民也都有義務維護,但是這種維護是通過以合法方式維護己方的合法權利來實現的。如果律師拿著自己委託人的代理費,心理卻總是想維護相對方的利益,這只會帶來社會的更大混亂。

E. 新《律師法》頒布的時間

中華自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7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十六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於2007年10月28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公布,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胡錦濤
2007年10月28日

F. 我想知道新的〈律師法〉

【發布單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發布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十六號
【發布日期】2007-10-28
【生效日期】2008-06-01
【失效日期】-----------
【所屬類別】國家法律法規
【文件來源】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7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十六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於2007年10月28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公布,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胡錦濤
2007年10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1996年5月1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的決定》修正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律師執業許可
第三章 律師事務所
第四章 律師的業務和權利、義務
第五章 律師協會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完善律師制度,規范律師執業行為,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發揮律師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中的作用,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律師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

第三條 律師執業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恪守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律師執業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律師執業應當接受國家、社會和當事人的監督。

律師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律師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司法行政部門依照本法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

第二章 律師執業許可

第五條 申請律師執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二)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

(三)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滿一年;

(四)品行良好。

實行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前取得的律師資格憑證,在申請律師執業時,與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合格證書具有同等效力。

第六條 申請律師執業,應當向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合格證書;

(二)律師協會出具的申請人實習考核合格的材料;

(三)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四)律師事務所出具的同意接收申請人的證明。

申請兼職律師執業的,還應當提交所在單位同意申請人兼職從事律師職業的證明。

受理申請的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內予以審查,並將審查意見和全部申請材料報送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報送材料之日起十日內予以審核,作出是否准予執業的決定。准予執業的,向申請人頒發律師執業證書;不準予執業的,向申請人書面說明理由。

第七條 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受過刑事處罰的,但過失犯罪的除外;

(三)被開除公職或者被吊銷律師執業證書的。

第八條 具有高等院校本科以上學歷,在法律服務人員緊缺領域從事專業工作滿十五年,具有高級職稱或者同等專業水平並具有相應的專業法律知識的人員,申請專職律師執業的,經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考核合格,准予執業。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撤銷准予執業的決定,並注銷被准予執業人員的律師執業證書:

(一)申請人以欺詐、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的;

(二)對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申請人准予執業的。

第十條 律師只能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變更執業機構的,應當申請換發律師執業證書。

律師執業不受地域限制。

第十一條 公務員不得兼任執業律師。

律師擔任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任職期間不得從事訴訟代理或者辯護業務。

第十二條 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中從事法學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員,符合本法第五條規定條件的,經所在單位同意,依照本法第六條規定的程序,可以申請兼職律師執業。

第十三條 沒有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的人員,不得以律師名義從事法律服務業務;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從事訴訟代理或者辯護業務。

第三章 律師事務所

第十四條 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設立律師事務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自己的名稱、住所和章程;

(二)有符合本法規定的律師;

(三)設立人應當是具有一定的執業經歷,且三年內未受過停止執業處罰的律師;

(四)有符合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規定數額的資產。

第十五條 設立合夥律師事務所,除應當符合本法第十四條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有三名以上合夥人,設立人應當是具有三年以上執業經歷的律師。

合夥律師事務所可以採用普通合夥或者特殊的普通合夥形式設立。合夥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按照合夥形式對該律師事務所的債務依法承擔責任。

第十六條 設立個人律師事務所,除應當符合本法第十四條規定的條件外,設立人還應當是具有五年以上執業經歷的律師。設立人對律師事務所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

第十七條 申請設立律師事務所,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律師事務所的名稱、章程;

(三)律師的名單、簡歷、身份證明、律師執業證書;

(四)住所證明;

(五)資產證明。

設立合夥律師事務所,還應當提交合夥協議。

第十八條 設立律師事務所,應當向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受理申請的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內予以審查,並將審查意見和全部申請材料報送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報送材料之日起十日內予以審核,作出是否准予設立的決定。准予設立的,向申請人頒發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不準予設立的,向申請人書面說明理由。

第十九條 成立三年以上並具有二十名以上執業律師的合夥律師事務所,可以設立分所。設立分所,須經擬設立分所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審核。申請設立分所的,依照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的程序辦理。

合夥律師事務所對其分所的債務承擔責任。

第二十條 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依法自主開展律師業務,以該律師事務所的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

第二十一條 律師事務所變更名稱、負責人、章程、合夥協議的,應當報原審核部門批准。

律師事務所變更住所、合夥人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十五日內報原審核部門備案。

第二十二條 律師事務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終止:

(一)不能保持法定設立條件,經限期整改仍不符合條件的;

(二)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被依法吊銷的;

(三)自行決定解散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終止的其他情形。

律師事務所終止的,由頒發執業證書的部門注銷該律師事務所的執業證書。

第二十三條 律師事務所應當建立健全執業管理、利益沖突審查、收費與財務管理、投訴查處、年度考核、檔案管理等制度,對律師在執業活動中遵守職業道德、執業紀律的情況進行監督。

第二十四條 律師事務所應當於每年的年度考核後,向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提交本所的年度執業情況報告和律師執業考核結果。

第二十五條 律師承辦業務,由律師事務所統一接受委託,與委託人簽訂書面委託合同,按照國家規定統一收取費用並如實入賬。

律師事務所和律師應當依法納稅。

第二十六條 律師事務所和律師不得以詆毀其他律師事務所、律師或者支付介紹費等不正當手段承攬業務。

第二十七條 律師事務所不得從事法律服務以外的經營活動。

第四章 律師的業務和權利、義務

第二十八條 律師可以從事下列業務: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委託,擔任法律顧問;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當事人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委託,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擔任辯護人,接受自訴案件自訴人、公訴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四)接受委託,代理各類訴訟案件的申訴;

(五)接受委託,參加調解、仲裁活動;

(六)接受委託,提供非訴訟法律服務;

(七)解答有關法律的詢問、代寫訴訟文書和有關法律事務的其他文書。

第二十九條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的,應當按照約定為委託人就有關法律問題提供意見,草擬、審查法律文書,代理參加訴訟、調解或者仲裁活動,辦理委託的其他法律事務,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條 律師擔任訴訟法律事務代理人或者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人的,應當在受委託的許可權內,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一條 律師擔任辯護人的,應當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二條 委託人可以拒絕已委託的律師為其繼續辯護或者代理,同時可以另行委託律師擔任辯護人或者代理人。

律師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的,不得拒絕辯護或者代理。但是,委託事項違法、委託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者委託人故意隱瞞與案件有關的重要事實的,律師有權拒絕辯護或者代理。

第三十三條 犯罪嫌疑人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受委託的律師憑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權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並了解有關案件情況。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監聽。

第三十四條 受委託的律師自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訴訟文書及案卷材料。受委託的律師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所有材料。

第三十五條 受委託的律師根據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律師自行調查取證的,憑律師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可以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情況。

第三十六條 律師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其辯論或者辯護的權利依法受到保障。

第三十七條 律師在執業活動中的人身權利不受侵犯。

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代理、辯護意見不受法律追究。但是,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除外。

律師在參與訴訟活動中因涉嫌犯罪被依法拘留、逮捕的,拘留、逮捕機關應當在拘留、逮捕實施後的二十四小時內通知該律師的家屬、所在的律師事務所以及所屬的律師協會。

第三十八條 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當事人的隱私。

律師對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委託人和其他人不願泄露的情況和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但是,委託人或者其他人准備或者正在實施的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嚴重危害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犯罪事實和信息除外。

第三十九條 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不得代理與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

第四十條 律師在執業活動中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私自接受委託、收取費用,接受委託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利益;

(二)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

(三)接受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利益,與對方當事人或者第三人惡意串通,侵害委託人的權益;

(四)違反規定會見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

(五)向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行賄,介紹賄賂或者指使、誘導當事人行賄,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方式影響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依法辦理案件;

(六)故意提供虛假證據或者威脅、利誘他人提供虛假證據,妨礙對方當事人合法取得證據;

(七)煽動、教唆當事人採取擾亂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非法手段解決爭議;

(八)擾亂法庭、仲裁庭秩序,干擾訴訟、仲裁活動的正常進行。

第四十一條 曾經擔任法官、檢察官的律師,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後二年內,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第四十二條 律師、律師事務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

第五章 律師協會

第四十三條 律師協會是社會團體法人,是律師的自律性組織。

全國設立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地方律師協會,設區的市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地方律師協會。

第四十四條 全國律師協會章程由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制定,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備案。

地方律師協會章程由地方會員代表大會制定,報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備案。地方律師協會章程不得與全國律師協會章程相抵觸。

第四十五條 律師、律師事務所應當加入所在地的地方律師協會。加入地方律師協會的律師、律師事務所,同時是全國律師協會的會員。

律師協會會員享有律師協會章程規定的權利,履行律師協會章程規定的義務。

第四十六條 律師協會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維護律師的合法權益;

(二)總結、交流律師工作經驗;

(三)制定行業規范和懲戒規則;

(四)組織律師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執業紀律教育,對律師的執業活動進行考核;

(五)組織管理申請律師執業人員的實習活動,對實習人員進行考核;

(六)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實施獎勵和懲戒;

(七)受理對律師的投訴或者舉報,調解律師執業活動中發生的糾紛,受理律師的申訴;

(八)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律師協會章程規定的其他職責。

律師協會制定的行業規范和懲戒規則,不得與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相抵觸。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七條 律師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可以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給予停止執業三個月以下的處罰:

(一)同時在兩個以上律師事務所執業的;

(二)以不正當手段承攬業務的;

(三)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或者代理與本人及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的;

(四)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後二年內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

(五)拒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

第四十八條 律師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給予停止執業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的處罰:

(一)私自接受委託、收取費用,接受委託人財物或者其他利益的;

(二)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拒絕辯護或者代理,不按時出庭參加訴訟或者仲裁的;

(三)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的;

(四)泄露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

第四十九條 律師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停止執業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處罰,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其律師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規定會見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方式影響依法辦理案件的;

(二)向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行賄,介紹賄賂或者指使、誘導當事人行賄的;

(三)向司法行政部門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有其他弄虛作假行為的;

(四)故意提供虛假證據或者威脅、利誘他人提供虛假證據,妨礙對方當事人合法取得證據的;

(五)接受對方當事人財物或者其他利益,與對方當事人或者第三人惡意串通,侵害委託人權益的;

(六)擾亂法庭、仲裁庭秩序,干擾訴訟、仲裁活動的正常進行的;

(七)煽動、教唆當事人採取擾亂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非法手段解決爭議的;

(八)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的;

(九)泄露國家秘密的。

律師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處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其律師執業證書。

第五十條 律師事務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視其情節給予警告、停業整頓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的處罰,可以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特別嚴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

(一)違反規定接受委託、收取費用的;

(二)違反法定程序辦理變更名稱、負責人、章程、合夥協議、住所、合夥人等重大事項的;

(三)從事法律服務以外的經營活動的;

(四)以詆毀其他律師事務所、律師或者支付介紹費等不正當手段承攬業務的;

(五)違反規定接受有利益沖突的案件的;

(六)拒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

(七)向司法行政部門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有其他弄虛作假行為的;

(八)對本所律師疏於管理,造成嚴重後果的。

律師事務所因前款違法行為受到處罰的,對其負責人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或者處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一條 律師因違反本法規定,在受到警告處罰後一年內又發生應當給予警告處罰情形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停止執業三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處罰;在受到停止執業處罰期滿後二年內又發生應當給予停止執業處罰情形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其律師執業證書。

律師事務所因違反本法規定,在受到停業整頓處罰期滿後二年內又發生應當給予停業整頓處罰情形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

第五十二條 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對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執業活動實施日常監督管理,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責令改正;對當事人的投訴,應當及時進行調查。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認為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違法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向上級司法行政部門提出處罰建議。

第五十三條 受到六個月以上停止執業處罰的律師,處罰期滿未逾三年的,不得擔任合夥人。

第五十四條 律師違法執業或者因過錯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由其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承擔賠償責任。律師事務所賠償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行為的律師追償。

第五十五條 沒有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的人員以律師名義從事法律服務業務的,由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非法執業,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六條 司法行政部門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七條 為軍隊提供法律服務的軍隊律師,其律師資格的取得和權利、義務及行為准則,適用本法規定。軍隊律師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制定。

第五十八條 外國律師事務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機構從事法律服務活動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第五十九條 律師收費辦法,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制定。

第六十條 本法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G. 2007年新修改的律師法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七十六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於2007年10月28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公布,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胡錦濤

2007年10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1996年5月1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的決定》修正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律師執業許可

第三章 律師事務所

第四章 律師的業務和權利、義務

第五章 律師協會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完善律師制度,規范律師執業行為,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發揮律師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中的作用,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律師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

第三條 律師執業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恪守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律師執業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律師執業應當接受國家、社會和當事人的監督。

律師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律師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司法行政部門依照本法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

第二章 律師執業許可

第五條 申請律師執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二)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

(三)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滿一年;

(四)品行良好。

實行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前取得的律師資格憑證,在申請律師執業時,與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合格證書具有同等效力。

第六條 申請律師執業,應當向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合格證書;

(二)律師協會出具的申請人實習考核合格的材料;

(三)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四)律師事務所出具的同意接收申請人的證明。

申請兼職律師執業的,還應當提交所在單位同意申請人兼職從事律師職業的證明。

受理申請的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內予以審查,並將審查意見和全部申請材料報送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報送材料之日起十日內予以審核,作出是否准予執業的決定。准予執業的,向申請人頒發律師執業證書;不準予執業的,向申請人書面說明理由。

第七條 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受過刑事處罰的,但過失犯罪的除外;

(三)被開除公職或者被吊銷律師執業證書的。

第八條 具有高等院校本科以上學歷,在法律服務人員緊缺領域從事專業工作滿十五年,具有高級職稱或者同等專業水平並具有相應的專業法律知識的人員,申請專職律師執業的,經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考核合格,准予執業。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撤銷准予執業的決定,並注銷被准予執業人員的律師執業證書:

(一)申請人以欺詐、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的;

(二)對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申請人准予執業的。

第十條 律師只能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變更執業機構的,應當申請換發律師執業證書。

律師執業不受地域限制。

第十一條 公務員不得兼任執業律師。

律師擔任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任職期間不得從事訴訟代理或者辯護業務。

第十二條 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中從事法學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員,符合本法第五條規定條件的,經所在單位同意,依照本法第六條規定的程序,可以申請兼職律師執業。

第十三條 沒有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的人員,不得以律師名義從事法律服務業務;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從事訴訟代理或者辯護業務。

第三章 律師事務所

第十四條 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設立律師事務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自己的名稱、住所和章程;

(二)有符合本法規定的律師;

(三)設立人應當是具有一定的執業經歷,且三年內未受過停止執業處罰的律師;

(四)有符合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規定數額的資產。

第十五條 設立合夥律師事務所,除應當符合本法第十四條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有三名以上合夥人,設立人應當是具有三年以上執業經歷的律師。

合夥律師事務所可以採用普通合夥或者特殊的普通合夥形式設立。合夥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按照合夥形式對該律師事務所的債務依法承擔責任。

第十六條 設立個人律師事務所,除應當符合本法第十四條規定的條件外,設立人還應當是具有五年以上執業經歷的律師。設立人對律師事務所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

第十七條 申請設立律師事務所,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律師事務所的名稱、章程;

(三)律師的名單、簡歷、身份證明、律師執業證書;

(四)住所證明;

(五)資產證明。

設立合夥律師事務所,還應當提交合夥協議。

第十八條 設立律師事務所,應當向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受理申請的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內予以審查,並將審查意見和全部申請材料報送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報送材料之日起十日內予以審核,作出是否准予設立的決定。准予設立的,向申請人頒發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不準予設立的,向申請人書面說明理由。

第十九條 成立三年以上並具有二十名以上執業律師的合夥律師事務所,可以設立分所。設立分所,須經擬設立分所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審核。申請設立分所的,依照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的程序辦理。

合夥律師事務所對其分所的債務承擔責任。

第二十條 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依法自主開展律師業務,以該律師事務所的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

第二十一條 律師事務所變更名稱、負責人、章程、合夥協議的,應當報原審核部門批准。

律師事務所變更住所、合夥人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十五日內報原審核部門備案。

第二十二條 律師事務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終止:

(一)不能保持法定設立條件,經限期整改仍不符合條件的;

(二)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被依法吊銷的;

(三)自行決定解散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終止的其他情形。

律師事務所終止的,由頒發執業證書的部門注銷該律師事務所的執業證書。

第二十三條 律師事務所應當建立健全執業管理、利益沖突審查、收費與財務管理、投訴查處、年度考核、檔案管理等制度,對律師在執業活動中遵守職業道德、執業紀律的情況進行監督。

第二十四條 律師事務所應當於每年的年度考核後,向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提交本所的年度執業情況報告和律師執業考核結果。

第二十五條 律師承辦業務,由律師事務所統一接受委託,與委託人簽訂書面委託合同,按照國家規定統一收取費用並如實入賬。

律師事務所和律師應當依法納稅。

第二十六條 律師事務所和律師不得以詆毀其他律師事務所、律師或者支付介紹費等不正當手段承攬業務。

第二十七條 律師事務所不得從事法律服務以外的經營活動。

第四章 律師的業務和權利、義務

第二十八條 律師可以從事下列業務: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委託,擔任法律顧問;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當事人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委託,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擔任辯護人,接受自訴案件自訴人、公訴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四)接受委託,代理各類訴訟案件的申訴;

(五)接受委託,參加調解、仲裁活動;

(六)接受委託,提供非訴訟法律服務;

(七)解答有關法律的詢問、代寫訴訟文書和有關法律事務的其他文書。

第二十九條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的,應當按照約定為委託人就有關法律問題提供意見,草擬、審查法律文書,代理參加訴訟、調解或者仲裁活動,辦理委託的其他法律事務,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條 律師擔任訴訟法律事務代理人或者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人的,應當在受委託的許可權內,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一條 律師擔任辯護人的,應當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二條 委託人可以拒絕已委託的律師為其繼續辯護或者代理,同時可以另行委託律師擔任辯護人或者代理人。

律師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的,不得拒絕辯護或者代理。但是,委託事項違法、委託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者委託人故意隱瞞與案件有關的重要事實的,律師有權拒絕辯護或者代理。

第三十三條 犯罪嫌疑人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受委託的律師憑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權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並了解有關案件情況。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監聽。

第三十四條 受委託的律師自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訴訟文書及案卷材料。受委託的律師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所有材料。

第三十五條 受委託的律師根據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律師自行調查取證的,憑律師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可以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情況。

第三十六條 律師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其辯論或者辯護的權利依法受到保障。

第三十七條 律師在執業活動中的人身權利不受侵犯。

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代理、辯護意見不受法律追究。但是,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除外。

律師在參與訴訟活動中因涉嫌犯罪被依法拘留、逮捕的,拘留、逮捕機關應當在拘留、逮捕實施後的二十四小時內通知該律師的家屬、所在的律師事務所以及所屬的律師協會。

第三十八條 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當事人的隱私。

律師對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委託人和其他人不願泄露的情況和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但是,委託人或者其他人准備或者正在實施的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嚴重危害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犯罪事實和信息除外。

第三十九條 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不得代理與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

第四十條 律師在執業活動中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私自接受委託、收取費用,接受委託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利益;

(二)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

(三)接受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利益,與對方當事人或者第三人惡意串通,侵害委託人的權益;

(四)違反規定會見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

(五)向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行賄,介紹賄賂或者指使、誘導當事人行賄,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方式影響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依法辦理案件;

(六)故意提供虛假證據或者威脅、利誘他人提供虛假證據,妨礙對方當事人合法取得證據;

(七)煽動、教唆當事人採取擾亂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非法手段解決爭議;

(八)擾亂法庭、仲裁庭秩序,干擾訴訟、仲裁活動的正常進行。

第四十一條 曾經擔任法官、檢察官的律師,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後二年內,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第四十二條 律師、律師事務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

第五章 律師協會

第四十三條 律師協會是社會團體法人,是律師的自律性組織。

全國設立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地方律師協會,設區的市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地方律師協會。

第四十四條 全國律師協會章程由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制定,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備案。

地方律師協會章程由地方會員代表大會制定,報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備案。地方律師協會章程不得與全國律師協會章程相抵觸。

第四十五條 律師、律師事務所應當加入所在地的地方律師協會。加入地方律師協會的律師、律師事務所,同時是全國律師協會的會員。

律師協會會員享有律師協會章程規定的權利,履行律師協會章程規定的義務。

第四十六條 律師協會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維護律師的合法權益;

(二)總結、交流律師工作經驗;

(三)制定行業規范和懲戒規則;

(四)組織律師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執業紀律教育,對律師的執業活動進行考核;

(五)組織管理申請律師執業人員的實習活動,對實習人員進行考核;

(六)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實施獎勵和懲戒;

(七)受理對律師的投訴或者舉報,調解律師執業活動中發生的糾紛,受理律師的申訴;

(八)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律師協會章程規定的其他職責。

律師協會制定的行業規范和懲戒規則,不得與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相抵觸。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七條 律師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可以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給予停止執業三個月以下的處罰:

(一)同時在兩個以上律師事務所執業的;

(二)以不正當手段承攬業務的;

(三)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或者代理與本人及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的;

(四)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後二年內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

(五)拒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

第四十八條 律師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給予停止執業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的處罰:

(一)私自接受委託、收取費用,接受委託人財物或者其他利益的;

(二)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拒絕辯護或者代理,不按時出庭參加訴訟或者仲裁的;

(三)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的;

(四)泄露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

第四十九條 律師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停止執業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處罰,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其律師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規定會見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方式影響依法辦理案件的;

(二)向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行賄,介紹賄賂或者指使、誘導當事人行賄的;

(三)向司法行政部門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有其他弄虛作假行為的;

(四)故意提供虛假證據或者威脅、利誘他人提供虛假證據,妨礙對方當事人合法取得證據的;

(五)接受對方當事人財物或者其他利益,與對方當事人或者第三人惡意串通,侵害委託人權益的;

(六)擾亂法庭、仲裁庭秩序,干擾訴訟、仲裁活動的正常進行的;

(七)煽動、教唆當事人採取擾亂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非法手段解決爭議的;

(八)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的;

(九)泄露國家秘密的。

律師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處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其律師執業證書。

第五十條 律師事務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視其情節給予警告、停業整頓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的處罰,可以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特別嚴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

(一)違反規定接受委託、收取費用的;

(二)違反法定程序辦理變更名稱、負責人、章程、合夥協議、住所、合夥人等重大事項的;

(三)從事法律服務以外的經營活動的;

(四)以詆毀其他律師事務所、律師或者支付介紹費等不正當手段承攬業務的;

(五)違反規定接受有利益沖突的案件的;

(六)拒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

(七)向司法行政部門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有其他弄虛作假行為的;

(八)對本所律師疏於管理,造成嚴重後果的。

律師事務所因前款違法行為受到處罰的,對其負責人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或者處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一條 律師因違反本法規定,在受到警告處罰後一年內又發生應當給予警告處罰情形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停止執業三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處罰;在受到停止執業處罰期滿後二年內又發生應當給予停止執業處罰情形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其律師執業證書。

律師事務所因違反本法規定,在受到停業整頓處罰期滿後二年內又發生應當給予停業整頓處罰情形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

第五十二條 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對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執業活動實施日常監督管理,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責令改正;對當事人的投訴,應當及時進行調查。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認為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違法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向上級司法行政部門提出處罰建議。

第五十三條 受到六個月以上停止執業處罰的律師,處罰期滿未逾三年的,不得擔任合夥人。

第五十四條 律師違法執業或者因過錯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由其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承擔賠償責任。律師事務所賠償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行為的律師追償。

第五十五條 沒有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的人員以律師名義從事法律服務業務的,由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非法執業,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六條 司法行政部門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七條 為軍隊提供法律服務的軍隊律師,其律師資格的取得和權利、義務及行為准則,適用本法規定。軍隊律師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制定。

第五十八條 外國律師事務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機構從事法律服務活動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第五十九條 律師收費辦法,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制定。

第六十條 本法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H. 新《律師法》修改的亮點與完善

沒有什麼本質改變。跟憲法==行政法一樣一般得不到很好的解釋和適用。

新律師法對律師權利的規定幾乎都是宣言口號式,這樣的規則沒有辦法實現,這樣的立法需要反思。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規則以宣言方式出現卻沒有任何法律後果,就註定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實施。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瑞華

改變各部門「各打各的鼓,各敲各的鑼」的狀況,關鍵是要有中央的統一領導。中央政法委應出面協調公檢法司各家統一思想。中央政法委有責任、有能力來協調這一工作。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陳光中

2008年6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正式施行。其中最受律師業關注的是,新律師法擴大了律師的會見權、閱卷權和調查取證權。如今新律師法施行已滿周年,具體執行情況怎樣呢?

「新律師法實施一周年以後,有喜有憂,喜少憂多。」前日,在法制日報周末報社和京都律師事務所主辦的「新律師法實施一周年座談會」上,京都律師事務所主任、全國律協刑事業務委員會主任田文昌的上述觀點,得到了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訴訟法學研究院名譽院長陳光中等人的呼應:「總體來說新律師法貫徹實施,不敢說一團糟,但是敢說相當不好」「新律師法在有的地方得不到好的執行甚至公開不執行。」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瑞華亦認為,這部法律試圖解決律師會見難、閱卷難、調查難等「三難」問題,但從總體實施情況看,沒有發揮預期效果:「新律師法沒有發揮應有作用,就是三難問題沒有真正得到解決。」

「沒有任何一部法律像新律師法這樣,在執行過程中遇到如此波折。」田文昌指出,過去在法律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往往是執行效力的問題,而不存在是否執行的問題:「但新律師法在全國各地的執行狀況五花八門,有的地方公開不執行,有的地方則是有條件、打折扣地執行。」田文昌所指的,主要是該法中關於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部分。

來自學界和實務界的專家建議,中央政法委應當協調公檢法司等部門統一思想,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破解刑辯律師「三難」困局。

1 、會見等程序缺乏具體規定

律師法規定比較原則,導致執行困難,這需要刑訴法完備

「新律師法對律師權利的規定幾乎都是宣言口號式,這樣的規則沒有辦法實現,這樣的立法需要反思。」陳瑞華指出,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規則以宣言方式出現卻沒有任何法律後果,就註定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實施。

自1996年出台以來,律師法先後兩次修改,最近的一次是在2007年,其中增加了律師權利保障的內容,曾被部分業內人士視為破解刑辯律師「三難」困局的利器。

頗具隱喻意義的是,新律師法的施行,選擇在了2008年6月1日兒童節這天。有律師稱,這或許「意味著律師法還沒有走出兒童時代」。

與以往相比,在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方面,新律師法較刑事訴訟法等規定的突破之處有三:

第一,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再需要經過司法機關批准,而只要憑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權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並了解有關案件情況;受委託的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監聽。

第二,律師自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訴訟文書及案卷材料;自案件被法院受理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所有材料。

第三,律師可以申請檢察院、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律師憑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可以向有關單位或個人調查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情況。

「律師法規定比較原則,沒有對刑事訴訟中律師會見、閱卷、調查的程序作出具體規定,導致執行困難,這需要刑訴法完備。」與會實務部門人士亦如此認為。

2 、三難堅冰未融關鍵在偵查

別說律師,就是檢察官去調查,有一些機關照樣不配合

「徒法不足以自行」。相關統計數字以及實務部門的反饋,亦可道出新律師法實施以來所暴露的共性問題。

前不久,法制日報、法制網和全國律協舉行了「律師會見狀況網上調查」;從5月14日起至5月31日,共有1610人參與律師會見狀況網上調查,其中律師1080人,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187人,其他行業343人。

據統計分析,共有1182人(佔73.4%)認為新律師法實施後,律師會見難與頒布之前一樣,沒有任何改觀;299人(佔18.6%)表示對律師會見難是否改觀「說不清楚」;只有129人(佔8%)認為律師會見已經完全按照新律師法確定的原則操作。

與會的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陳國慶透露,新律師法實施之後,檢察機關執行律師法比較好,在會見、閱卷、配合律師調查等方面,特別是在審查起訴階段,嚴格按照律師法要求安排會見、閱卷等。但陳國慶坦承,偵查階段律師的會見權在有些地方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某些特殊案件,辦案機關控製得比較緊,可能對律師會見、閱卷、調查取證等造成不便。

而對調查取證中律師常遭遇的種種不暢,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方工認為,新律師法作出上述規定,並不意味著在司法實踐中就能順利實現。他還透露,檢察官在調查案件時也會遇到閉門羹:「別說律師,就是我們去調查,有一些機關照樣不配合,有一些人照樣不讓你見。」

另據與會的法院人士透露,即使是法官到地方辦案,亦曾有過因受制於個別地方部門規定而無法面見被告人的經歷。

基於此,方工建議,盡快建立證人出庭制度,使之變成硬性規定:「你不配合律師的工作,咱們就法庭上見,這樣律師取證就好辦了。」

會見難,閱卷難,取證難,究竟是哪個階段在「難為」律師?陳光中一語破的:「考驗新律師法,關鍵就在偵查。」

3 、律師法與刑訴法沖突之惑

律師法修改突破刑訴法部分規定,應按新法優於舊法原則執行

「如果在修改律師法的同時修改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執行起來效果或許會好一點,就不會產生目前認識上的分歧。」與會的一位來自實務部門的法律工作者稱,一些基層執法人員的困惑在於,他們覺得律師法是規范律師行業的法律,而搞刑事訴訟要依據刑事訴訟法執行。

據悉,上述觀點在司法實務界頗有市場。

以律師會見權為例。按照刑事訴訟法規定,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要經過司法機關批准;但新律師法規定,自犯罪嫌疑人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受委託的律師憑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就有權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並了解有關案件情況,而不需司法機關批准。

有地方的司法實務部門認為,刑事訴訟法是全國人大通過的,律師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因此刑事訴訟法的效力位階高於律師法,並以此為由拒絕執行新律師法相關規定。

盡管在憲法關於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職權的規定部分,有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之分,但立法法第七十八條、七十九條在明確法律位階時,並未對「法律」細分出上述區別。

因此陳光中分析,盡管全國人大制定或修改的法律相對更重要和權威,但並不等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或修改的法律在效力位階上比全國人大制定或修改的法律低一級,因此沒有法律依據將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或修改的律師法同全國人大制定的刑事訴訟法歸於不同的法律效力層次。

陳光中指出,律師法修改後突破了刑事訴訟法的部分規定,應按照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執行。

來自實務部門的人士認為,偵查階段律師憑「三證」會見犯罪嫌疑人,如規定例外條款,法律實施的效果或更好:對重特大案件、恐怖案件和特別嚴重的暴力犯罪案件,在律師會見時適當做一些限制,更符合辦案需要,更容易為執法機關接受。

4、學者建言政法委力破三難困局

改變各部門「各打各的鼓,各敲各的鑼」,關鍵要中央統一領導

2007年10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楊明侖曾表示,正在修改的刑事訴訟法准備對律師會見須經司法機關批准條款進行修改:「律師法是一個特殊情況,等於是提前與刑事訴訟法保持一致。」

事實常在想像之外。由於種種原因,刑事訴訟法的修改遲遲未能走上前檯面對社會公眾。因此,學界和實務界不少人主張通過修改刑事訴訟法來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願望,一直未能實現。

「寄希望於通過刑訴法修改落實新律師法,並不現實。」陳光中認為,要實現律師法關於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實務部門應協調立法部門作出更加明確的解釋,更加鮮明地貫徹律師法新規定。

「改變各部門『各打各的鼓,各敲各的鑼』的狀況,關鍵是要有中央的統一領導。」陳光中建議,中央政法委應出面協調公檢法司各家統一思想,「中央政法委有責任、有能力來協調這一工作。」

此外,陳光中還主張「檢察部門是法律監督部門,法律監督要啃硬骨頭,加強對偵查階段的法律監督:不僅要監督自偵案件,還要監督公安部門的偵查活動」:「全國人大常委會應對律師法實施一年來的狀況進行執法檢查,調查什麼部門認真執行,什麼部門不認真執行;對不認真執行的情況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究竟執行律師法的困難在哪裡,律師法本身有哪些不足。」

「在我國不應該有哪個部門置身於法律之外,視法律為廢紙,願意執行就執行,不願意執行就不執行。」陳光中強調:「律師法存在的缺陷,我們的態度是,應該在認真貫徹落實中去完善,而不是在拒絕貫徹中去等待完善。」

而在陳瑞華教授看來,「三難」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國的司法體制:「司法體制不改革,『三難』永遠解決不了,刑訴法修改也沒有用。」陳瑞華主張,在加強司法保障和偵查手段,改變定案過度依賴預審和口供的做法,改革公檢法三家的業績考核制度等方面做文章。

新律師法較刑訴法三大突破

會見: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再需要經過司法機關批准,而只要憑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權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並了解有關案件情況;受委託的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監聽。

閱卷:律師自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訴訟文書及案卷材料;自案件被法院受理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所有材料。

調查:律師可以申請檢察院、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律師憑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可以向有關單位或個人調查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情況。

本報記者陳寶成發自北京

I. 談談你對新律師法的理解及其意義

我感覺是對未來的法律人才有了更大的保障和制約.

熱點內容
借款合同怎樣寫才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3 16:20:44 瀏覽:940
謝志剛律師 發布:2025-10-03 16:16:38 瀏覽:439
勞動合同法第39條致48條 發布:2025-10-03 16:06:34 瀏覽:219
快遞安全規章制度登記 發布:2025-10-03 16:01:58 瀏覽:614
外面有小三范婚姻法嗎 發布:2025-10-03 15:54:35 瀏覽:207
我國民事訴訟法作用 發布:2025-10-03 15:53:56 瀏覽:279
電子合同法的特徵 發布:2025-10-03 15:52:34 瀏覽:409
幫別人換人民幣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3 15:50:52 瀏覽:283
道德的火焰禮拜幾更新 發布:2025-10-03 15:23:49 瀏覽:538
法治四語句 發布:2025-10-03 15:22:02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