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律師
A. 什麼是公訴律師
公訴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檢察機關的聘請,代回表檢察機關對公訴案件的答被告人提起公訴並追究其法律責任的執業人員。
在部分英美法系國家,如美國的一部分州,有公訴律師的身影,代表公訴機關行使檢察權里與被告人辯護人職權相對應的控訴權。
公訴律師有其優勢:提高檢察機關辦案能力,優化社會資源和法律資源配置,讓檢察機關工作人員不至於忙的時候很忙,閑的時候很閑;有利於公眾參與,監督檢察機關,限制公權力,公開公正;有利於人才交流;有利於檢察院集中精力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使得被告人更易於接受法院的判決結果。
缺點:律師行業良莠不齊;少部分律師可能會濫用職權,產生新的司法腐敗;對公訴律師監督會產生額外的法律成本。
B. 檢察院提起公訴並上庭時 他們有律師嗎
1、檢察院沒有律師。
2、提起公訴是他們的職責,不過他們也是和律師一樣通過了司法考試,擁有專業的法律技能。
C. 公訴案需要請律師嗎
了解了公復訴案件中,被害人制委託的代理律師的作用之後,就能明白到底要不要請律師了。
一,被害人的代理律師可以為被害人提出控告,協助公訴機關追訴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比如被害人認為公訴機關的量刑請求太輕了,可以由律師向人民法院提出自己的量刑建議。
二,被害人可以委託律師代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可以由律師參與調解和刑事和解。
三,被害人對於刑事判決不服的,可以委託律師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抗訴,對於附帶民事判決不服的,可以委託律師代為提起上訴。
以上是被害人的代理律師的主要職責,如果被害人有這幾個方面的要求的,建議委託律師,否則不必委託律師。
D. 提起公訴時,原告需要找律師代理刑事案件嗎
公訴案件刑事部分是沒有原告的,只有公訴人,如果你提出了刑事附帶民事賠償,可以請律師代理,更多地為你爭取權益。
E. 刑事公訴案件需不需要我們受害人自己請律師,還是法院會安排律師
刑事公訴案件,都是由檢察院來提起公訴的。受害人一般是不需要來請律師,進行辯護的。但是受害人一方,如果覺得有請律師來捍衛自己權利的必要,也是可以自己聘請律師的,法院一般是不會安排的,而且被害人一方請律師一般都是在刑事案件中的附帶民事部分為當事人維權。
另一方面在刑事案件中,法院指派律師一般都是給被告的,如被告人未成年,或者可能被判處死刑等等情況下,如果被告沒有辯護人,法院就會通知法律援助處指派律師。
(5)公訴律師擴展閱讀: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三十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人民法院、看守所等場所派駐值班律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律援助機構沒有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的,由值班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詢、程序選擇建議、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等法律幫助。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看守所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約見值班律師,並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約見值班律師提供便利。
第四十五條 在審判過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絕辯護人繼續為他辯護,也可以另行委託辯護人辯護。
第四十六條 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隨時委託訴訟代理人。
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
第四十七條 委託訴訟代理人,參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