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來律師
㈠ 誰知道解除合同時對方如何行使異議權
《合同法》第93條第二款和第94條規定,合同一方當事人可以單方行使約定解除權或法定解除權。該權利應在約定或法定期間內行使,或在對方催告的合理期限內行使,逾期該權利消滅。
《合同法》第96條規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應通知對方,自通知到達對方時合同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合同解除的效力。
但《合同法》並未規定異議權的具體行使期間,實務中對合同解除的最終效力長期處於不確定狀態,導致大量爭議產生。為此,《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
當事人對合同法第九十六條規定的合同解除雖有異議,但在約定的異議期限屆滿後才提出異議並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當事人沒有約定異議期間,在解除合同通知到達之日起三個月以後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因此,對方對單方合同解除有異議,應在約定期間內或合同解除通知到達後3個月內,依據合同約定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請求確認合同解除的效力,逾期該異議權消滅,即無權要求繼續履行合同。但合同解除並不影響合同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當事人仍有權依據合同約定追究對方違約責任。
--------------------------------------------------------------------------------------------------------------[建築專業律師簡介:]
李高來律師,北方交通大學工民建本科,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同時擁有全國造價工程師、一級建造師和監理工程師等注冊執業資格,並獲加拿大CCPE土木工程師認證,北京律協仲裁專業委員會委員。
李高來律師先後在中鐵建和中建總公司系統工作十餘年,並曾在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擔任高級管理職位,為多項國家及北京市重點工程建設提供法律服務,並成功代理數十起工程糾紛仲裁、訴訟案件,累計爭議金額達人民幣數億元,尤其擅長處理工程結算、欠款、索賠、停工等施工合同糾紛仲裁與訴訟、以及建設項目常年或專項法律顧問服務。
〔仲裁代理典型案例:〕
順義區某別墅工程停工結算糾紛仲裁案(爭議
2.2
億);朝陽區某駐華使館工程結算糾紛仲裁案(爭議30萬美元);朝陽區某房地產工程欠款糾紛仲裁案(爭議560萬);順義區某研究中心工程結算糾紛仲裁案(爭議600萬);昌平區某大學體育場工程結算糾紛仲裁案(爭議50萬);西城區某房地產工程欠款糾紛仲裁案(爭議5400萬);BDA某外資廠房工程合同解除糾紛仲裁案(爭議400萬);邯鄲市某醫院工程分包結算糾紛仲裁案(爭議280萬);北京某重點大學工程結算糾紛仲裁案(爭議1600萬);北京某酒店改造工程結算糾紛案(爭議
1.5
億元)等。
〔訴訟代理典型案例:〕
懷柔某室外工程結算糾紛訴訟案(涉訴2400萬);海淀某住宅工程結算糾紛訴訟案(涉訴3500萬);大連某水泥廠工程結算糾紛訴訟案(涉訴480萬);大興某藝術學校工程結算糾紛訴訟案(涉訴3700萬);豐台某公寓工程停工結算糾紛訴訟案(涉訴
1.27億);朝陽某開發小區住宅樓結構質量糾紛案(涉訴160萬);朝陽某部隊公寓樓外牆裝修質量糾紛訴訟案;河南某高速公路結算糾紛上訴案(河南高院);河北某住宅工程轉包糾紛上訴案(河北高院)等。
〔建設項目法律顧問:〕
中央電視台新台址、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奧運村;數字北京大廈、吉利大學校區、青年溝公寓房地產項目;東直門某大型房地產項目、安哥拉某大型融資建設項目;BDA某科研及醫院建設項目、武廣高速鐵路建設項目等。
㈡ 燕子李三的人物介紹
河北滄州燕子李三
歷史上真正的燕子李三是滄州人,系滄州獻縣城西臨河鄉東鎮村人,其第五代李書振先生於年去世,其第六代李連洲、第七代孫、第八代孫都健在,李家可謂人丁興旺,獻縣及周邊所有老人都知道此事。由縣志辦公室編纂的《獻縣志》、
《四十八村鄉土教材》也有「鎮上出了個燕子李」的記載。在臨河鄉東鎮上村更有許多關於燕子李三的奇聞異事。
燕子李本名李雲龍,乳名喚作「小龍兒」。獻縣東鎮上村人。大約1837年出生。擅長輕功飛檐走壁。「燕子李」李雲龍就是最老版的燕子李三,也是就真正的燕子李三。他當年活躍於京津冀及東北地區,俠名遠播,在老家更是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流傳不息。
下面我們把燕子李三(李雲龍)的家族譜系進行梳理:
燕子李三(李雲龍)傳子李聚坤
李聚坤子李少文、李少春
李少文、李少春傳李德才李義剛
李德才李義剛傳李書振
李書振傳子李營州、李連州、李全州李營州、李連州、李全州傳李亞威、李海威、李高威、李兵威李亞威、李海威、李高威、李兵威傳李天霖、李佳昊、李仔帥、李仔奧、李子碩至今已歷八代,李家人丁興旺。
獻縣地方誌辦公室出版的《農村鄉土教材》等地方誌書中都曾提及「鎮上燕子李」東鎮上村位於河北省獻縣「四十八村」西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它是獻縣苦難和貧窮的代名詞。地處滹沱河北大堤以南,滏陽河以西,滏陽河與滹沱河匯流的夾角地帶,關於「四十八村」的情況,有一首民謠作了概括地說明。而這裡面正提及了「燕子李」。
2013年5月滄州晚報對李二輝進行專題報道
2013年8月滄州日報對李二輝進行專題報道
2013年9月李二輝申報「獻縣輕功」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成功備注
2013年10月李二輝在《中華武術研究》發表學術論文《關於近代武林人物燕子李三的幾個版本考》2014年11月李二輝個人專著《盜俠燕子李三及其輕功揭秘》一書由北京圖書出版社出版發行。
2014年12月獻縣」獻縣輕功「正式列入滄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要了解「燕子李三」,首先必須弄清一個
問題:燕子李三有不同的版本,各有各的傳說。也就是說,在那個歷史年代,曾經有好幾個燕子李三,並非只是一人。而民間和官府又將各種無頭盜案歸結到其名號上,同時一些高來高去的飛賊也自誇是燕子李三,便於掩護自己的真實身份。因此,當一個燕子李三被官府擒殺後,往往在其他地區又出現了自稱或被訛傳的「李三犯案」。所以嚴格來說,燕子李三已經成了當時活躍在北方平津冀魯地區的許多飛賊共用的代名詞。
由於年代久遠、未有記錄、史料缺失等原因,如今已經很難把所有的「燕子李三」的事跡都告知世人。只能把最有名的,或留下可信的辦案卷宗及民間傳聞頗廣的幾個所謂的「燕子李三」的生平列出。
河北保定李景華
所謂真實李三,也就是史學界公認的燕子李三,即李景華。1895年,李景華生於河北涿州,幼時隨叔父流落到滄州。滄州習武之人眾多,他也跟著拜師習武,爬牆上樹易如反掌,非一般人所能比。據其辯護律師蔡禮回憶:「滄州人練武的多,他在那兒學了點武藝。十八九歲時,跟著滄州一個走江湖的班子到河南洛陽賣藝。在洛陽時,班子住所里丟了東西,人家懷疑他,就把他趕出去了。他在洛陽人地兩生,沒有著落,便靠偷盜生活。」一次,他見洛陽警備司令白堅武橫行霸道,非常氣憤,便在夜裡偷偷摸進白家,將其隨身佩戴的左輪手槍偷走,用武裝帶把手槍吊在他家後花園,留下一張紙條,上書「『燕子李三'到此一游」。這令白堅武十分惱恨,可又怕事情傳出去有傷自己臉面,就沒有大動干戈。之後,李景華又在當地偷竊過幾家豪門,引起了當地上層社會名流的憤恨,當局到處抓捕他。李景華為了逃避追捕,隱姓埋名去了少林寺。
從少林寺出來後,李景華流竄到平津一帶活動。他作案有兩個特點:一是專偷豪門富戶,從不騷擾貧苦百姓;二是作案後總要留點痕跡,如仿效小說中花蝴蝶、白菊花等大盜的做法,把一隻用白紙疊成的「燕子」插在作案的地方,或留下寫有「燕子李三」字樣的紙條,以表明明人不做暗事,好漢做事好漢當。這更使得他聲名大噪,「燕子李三」的綽號由此得來。
李景華偷盜的都是高門大戶,就連當時臨時執政段祺瑞在北平吉兆胡同東口的宅第、國務總理潘復以及大軍閥張宗昌、褚玉璞等人的財物,他都偷盜過。其所偷財物有時會分給窮人,但絕大部分被他吃喝嫖賭吸大煙揮霍掉了。1934年,李景華再次被抓捕後關進北平感化所。見感化所的獄卒薪俸微薄,他就出了一個主意,讓獄卒們晚上將他放出去,作案後他再返回來,所竊之物由他們分發。後來,他還和感化所巡官史海山成了拜把兄弟。於是,李景華白天回來睡覺,晚上出去行竊,有恃無恐地作了許多案子。但他信守諾言,作案後必定及時返回,給史海山等人帶來不少的「好處」。8月的一個晚上,西單麗華綢緞庄的經理潘國英去哈爾飛劇場聽戲,李景華在散場時,跟蹤他坐的人力車到了西單二條的住宅內,偷了不少高檔綢緞和衣物。不久,史海山拿著一件李景華給他的高檔毛背心去洗染店,店主發現這是潘宅丟的,馬上報告了潘國英。原來,潘國英失竊後除告知警方外,還通知了有關的各家商鋪,請他們務必留心。偵緝隊將史海山和其他一些接受贓物的人抓起來,關在前門外鷂兒胡同的偵緝隊總部審訊。李景華得知這個消息後躲在審訊大廳的屋頂上偷聽,被偵緝隊發現捕獲。
1934年12月9日《京報》報道:「法院看守所深恐其再行逃脫,故為防範計,特令李三佩帶木狗刑具,以示嚴防。」「木狗」又稱「木狗子」,是舊時木製刑具的一種,把它裝於犯人兩腿間,使之不得自由伸縮離合。這是一種原始、野蠻、慘無人道的刑具。
1935年1月,北平地方法院審理「燕子李三」盜竊一案。後幾經波折,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法院認定李景華有「強盜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李景華不服判決,提出上訴。時任北平律師工會副會長的蔡禮先生為李景華免費辯護時認為,「判12年徒刑過重」,「即使從重判處也不過8年」。可是,尚未等到最高法院回復,1936年1月9日,李景華因長期吸食鴉片造成的肺癆發作而病死在北平看守所,時年40歲。
為了增強本領,李景華曾師從田盤山萬松寺師父石敢當,及其同道師弟五台山法慧。法慧因見他從小在山區長大翻山越嶺如履平地,除教他刀槍劍戟斧鉞鉤等十八般武藝外,又授他八步登空和燕子三抄水,傳說神奇。在地面上上竄下跳,在水面上可貼水面跳躍,宛如燕子掠水疾飛,因此在師兄中得名燕子李三。幾年苦練,功夫大進。
當然李景華不會有傳說中的「燕子三超水」的輕功,不能在水面上點水而行。但他的武功確實非同小可。這可以從他的作案對象中看出。他的作案對象不是小家小戶,而是深宅大院、高牆阻隔、護衛森嚴的富家大戶。在這些地方,他能夠來去自如,這不能不說他有超常的手段。他可以頭朝下,藉助一些工具,身子像壁虎一樣緊貼牆壁往上爬;也可以將系有長繩的鐵爪拋於高牆或樹枝之上,然後攀著繩子爬上去:還可以用腳蹬牆,借勁使力,巧妙地越過障礙;也可以輕而易舉地撬開各種鎖子……
李景華一直在平津一帶活動,曾在北平右安門外關廂居住。因身懷絕藝,再加上作案前周密細致地摸底,並配有特製的葯水等,李景華很少失手,作案無數。曾到臨時執政段祺瑞的府邸行竊,還偷過國務總理潘復、執政秘書長梁鴻志、愛新覺羅瑞仲家等人的財物,所以,名聲越來越響,轟動一時。每次作案後,為顯示自己藝高膽大,燕子李三還故意戲耍權貴,仿效傳奇小說中諸如花蝴蝶、白菊花等大盜的做法,把一隻用白紙疊成的「燕子」插在作案的地方,顯示自己明人不做暗事。據說「燕子李三」的綽號便由此傳遍民間。
當時時局十分混亂,當權者即為國之巨蠹,為富者往往不仁。因此,老百姓對於專偷富人的李景華倒有一份親切感,把他看做梁山好漢時遷一樣的人物。李景華有時候也將偷竊的部分財物分給百姓,受到百姓的稱頌。有報紙就曾這樣報道:燕子李三「得贓數千元之巨,初冬往游城隍廟,見附近居民以貧苦者太多,遂起憐憫之心,每人一元或二元,任意施捨,遂為偵緝隊注意,跟蹤逮捕」。
據說李景華曾多次入獄,但憑借高超的武功,屢屢脫身。一說李景華並不會武術,且身體虛弱,但天生縱跳能力極強。
燕子李三是小偷,所以小偷絕對都有點惡習,比如嫖啊之類的,而燕子李三卻讓惡習害了命啊!燕子李三準備去偷一個軍官的東西,東西很值錢,准備偷了賣了錢分一點給窮人,當時這個軍官官位很大,所以院子也很大,不過軍官派了人把院子圍了個水泄不通,但是燕子李三的輕功絕對不是假的(不信,問你們老一輩的爺爺奶奶!民國時期)還是進去吧東西偷到手了,但是就在燕子李三跑的時候,有人發現了他,大軍進行追捕,燕子李三一躍就飛上了別人家的房頂(3M多高吧)就在要跑的時候人馬把房子圍了起來(不過,以燕子李三的輕功絕對可以跑掉)但是就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李三致命的惡習犯了(鴉片煙癮發了)要知道這煙癮發了不得了,就跟羊癲瘋一樣抽搐!於是大軍抓捕了他,防止李三逃跑,把他的腳手全用重犯的枷鎖拷了起來。判刑20年!
但是平民百姓都知道燕子李三隻偷富貴人家,還分錢給百姓,於是就請了一個律師幫李三打官司!那時候的律法最多3到8年,而燕子李三判刑20年,所以就在官司打贏的時候燕子李三死了!不是打死的,更不是槍斃,鴉片煙癮犯了,很久沒抽了,在牢房猝死了 。(輕功絕對是真的,但不是武俠裡面可以飛的那種,可以飛檐走壁,跳得比常人高,)
天津薊縣李芬
李芬是在自己的出生地頤養天年而終,當時駐扎在那裡的大軍閥--吳佩孚久仰其大名,帶領軍隊將其發送,玻璃靈棚,長達百米。浩浩盪盪的出殯的隊伍為了表示生者對死者的懷念,出殯的隊伍抬著棺槨在離墓地大約1.5華里的距離上前進一步後退三步,棺槨不落地的情況下,隊伍整整走了七天七夜,在當地轟動一時。50年代破四舊挖祖墳及後來文革的時候,李芬的墓地還受到當地人的保護。到了80年代改革開放時期,他的墓地被其分田承包的人挖掘鏟平,據當地人講「在楠木的棺槨中,李芬的屍骨下面鋪墊大約有半棺槨的銅錢,經過日月的侵蝕,它們已經變成了巨大的一個整沱。挖掘者將銅錢當成廢銅賣掉。如今李芬的後人還生活在天津薊縣上倉鎮的程家莊裡面,村裡的賢人義士為了紀念先人而再次修碑立撰,告知後人。
山東燕子李聖五
作案
李聖五其人品性惡劣,不走正道,以偷盜嫖娼為樂。他離開五台山以後,於1936年開始在濟南作案。曾潛入當時省主席韓復榘所辦公的省府行竊,正巧被韓復榘當場撞見。李聖五運用輕功,在重重衛兵的追捕下輕松躍牆逃脫。因行蹤敗露後被擒獲,但李聖五乘看守疏忽,運用道家內功之「脫骨術」卸脫捆綁身體的繩索,再次逃脫。從此,「李燕子」在黑白兩道及民間聲名鵲起。
日本侵華佔領濟南以後,李聖五於1939年再次在泉城作案並犯下命案,遭日佔領當局及偽警察局緝拿。通過利誘他人做偽證及威脅偽警察高層,李聖五擺脫了嫌疑,從此更是在濟南站穩腳跟,大肆作案甚至公開搶劫。因為罪行累累,民怨頗大,日本佔領當局曾再次立案偵查。由於買通了日偽漢奸,李聖五又因證據不足而被釋放。但其懷恨在心,於1945年潛入日本憲兵司令部行竊。所幸不久以後日本投降,李聖五再次逃脫緝拿。
抗戰結束後,李聖五惡習不改,還曾盜竊過中共地下交通站,終於遭多方記恨。但其憑借高超的輕功,仍屢次逃過緝拿。1948年中共佔領濟南以後,市局將緝捕李聖五列為工作重心之一。李聖五不思退隱,反而頂風作案並犯下命案,終為公安人員所獲。但其竟然在被押解路上再次依靠內功掙脫繩索並開槍拒捕,後運用輕功,利用街道上人流掩護順利逃脫。當時,此事驚動了公安部,濟南市局受到上級批判,並被勒令限期破案。
被捕
1949年,李聖五潛伏在江蘇徐州與一歌伎姘居。有關部門獲悉此事,組織力量緝拿。將李聖五堵在屋內,使其無法施展輕功,終被擒獲。同年10月,李聖五在濟南被執行槍決。其人有證可查的盜案共35起,殺人10名。
評價:據傳李聖五早年學習道家正宗,輕功及內功修為很高。若一心修道應能得善果,若本分入世做人也會成為一代武林大家。但其生性陰險狠毒,頑劣不羈,害人終害己。即便逃脫緝拿,也定遭天譴。
電視連續劇《燕子李三》中的反面主角「李雲龍」的塑造,很大部分便是參考李聖五之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