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依法治國公共法律服務資料庫

依法治國公共法律服務資料庫

發布時間: 2025-05-07 14:23:47

Ⅰ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是干什麼的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的職能是:

1、擔任法律顧問

2、代理參加民事、經濟、行政訴訟;

3、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

4、主持調解糾紛、經濟、勞動爭議、生產經營性糾紛及具有財產利益性質的民間糾紛;5、解答法律咨詢

5、代寫法律事務文書;

7、協助辦理公證;

8、協助司法助理員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其他有關業務工作。

公共法律服務理論框架體系:

公共法律服務作為一個不斷發展著的實踐概念,在法治中國建設實踐進程中可以初步定義為:為滿足社會經濟發展中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彌補市場供給不足、市場需求不暢和資源配置不均衡。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穩定,由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機關部門協同、社會力量參與,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法律需求為主要目的,而組織提供的必要服務設施、各種服務產品、各項服務活動以及其他相關服務事項。

從價值層面來看,公共法律服務是將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融為一體,促進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法治現代化新模式。

Ⅱ 法律免費咨詢電話

法律分析:12348法律服務專線電話是司法行政部門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實踐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重要措施。 群眾只要在各地撥打12348法律援助熱線,就可以自由地選擇轄區內任何法律援助機構,進行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申請、法律援助監督等法律服務。使各地分散 的法律援助電話升級為統一的法律援助熱線,真正實現法律援助就在群眾身邊。12348是市、區縣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心面向廣大市民群眾的法律咨詢專用電話,它接受解答群眾的法律咨詢。配合調處民間糾紛,及時反映群眾的法律需求信息,指導和接受法律援助申請,維護貧弱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公正、維護社會穩定。

法律依據:《12348中國法網建設指南》第三條第四款: 辦事服務,社會公眾可根據需求在線提交申請,獲得有針對性的法律服務。可實現在線辦理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司法鑒定、公證服務、律師服務、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等服務事項。(1)法律援助。社會公眾在注冊登陸後,填寫真實身份信息、地址信息、有效聯系方式、申請法律援助機構,在線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工作人員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後,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核實申請人的真實身份信息,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予以受理;對不符合的給予答復並說明理由。(2)人民調解。網上預約人民調解,通過網路提交調解申請,人民調解組織收到申請後,可對適宜調解的申請事項進一步調查了解,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線上或線下調解。(3)司法鑒定。網上預約司法鑒定服務,司法鑒定機構收到申請後,聯系申請人按規范流程委託開展司法鑒定。(4)公證服務。網上預約公證服務,在線提交相關證據材料等,公證機構根據申請事項,對證據材料等進行初步鑒別,聯系申請人約定時間在公證機構進行辦理。(5)律師服務。通過在線法律咨詢,用戶可根據律師的解答情況及信譽情況,在線選擇合適的律師進行委託。(6)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現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在線報名、列印准考證、查詢成績、網上申請法律職業資格、預約領取證書及證書信息查詢等功能。

Ⅲ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是幹嘛的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其主要職能包括:
1. 提供法律顧問服務;
2. 代理參與民事、經濟、行政訴訟;
3. 處理非訴訟法律事務;
4. 主持調解各類糾紛,包括經濟、勞動爭議及生產經營性糾紛;
5. 解答法律咨詢;
6. 代擬法律事務文書;
7. 協助辦理公證事宜;
8. 協助司法助理員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和其他相關工作。
公共法律服務是政府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具有重要意義。它是基礎性、服務性和保障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法律依據】《法律援助條例》第五條 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或者安排人員為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第六條 律師應當依照律師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依法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接受律師協會和司法行政部門的監督。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六)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Ⅳ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是幹嘛的

1.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擔任政府及其部門、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的法律顧問。
2. 該中心可代理公民參與民事、經濟、行政等各類訴訟,維護其合法權益。
3.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還代理各類非訴訟法律事務,如合同審查、知識產權保護等。
4. 中心負責調解各類糾紛,包括經濟、勞動爭議和民間財產利益糾紛,促進社會和諧。
5. 解答公民的法律咨詢,提供法律意見,幫助其解決法律問題。
6. 代寫各類法律文書,如合同、訴狀等,滿足公民在法律事務上的書面需求。
7. 協助公民辦理公證事宜,確保公證事務的合法、公正進行。
8. 協助司法助理員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其他相關工作,提高公民法律意識。
公共法律服務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關鍵部分,對於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要意義。它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石,提供了基礎性和服務性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明確規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要求各級政府提供財政支持,確保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法律援助經費必須專款專用,並接受財政和審計部門的監督。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監督管理,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則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律師協會也承擔協助法律援助工作的職責。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具體的法律援助申請受理、審查和指派工作,確保符合條件的公民獲得法律援助。

Ⅳ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是幹嘛的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的職能是:
1、擔任法律顧問;
2、代理參加民事、經濟、行政訴訟;
3、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
4、主持調解糾紛、經濟、勞動爭議、生產經營性糾紛及具有財產利益性質的民間糾紛;
5、解答法律咨陪旦詢;
6、代寫法律事務文書;
7、協助辦理公證;
8、協助司法助理員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其他有關業務工作。公共法律服務是政府公共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礎性、服務性和保障性工蘆灶擾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
第三條
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第四條
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和地方律師協會應當按照律師協會章程對依據本條例實施的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協助。第五條
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法律辯慎援助機構負責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或者安排人員為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熱點內容
勞動權益法律知識講座 發布:2025-05-08 03:53:48 瀏覽:934
國有土地出讓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08 03:53:07 瀏覽:410
民事法律知識競賽題 發布:2025-05-08 03:46:57 瀏覽:545
民事訴訟法二審審查范圍的規定 發布:2025-05-08 03:38:18 瀏覽:497
武鳴法院貼吧 發布:2025-05-08 03:38:07 瀏覽:482
保證書怎麼寫有法律效力模板 發布:2025-05-08 03:32:37 瀏覽:149
合同法第411條 發布:2025-05-08 03:30:29 瀏覽:954
法院搜查嚴格 發布:2025-05-08 03:28:10 瀏覽:534
民法總則與合同法 發布:2025-05-08 03:22:38 瀏覽:11
刑事訴訟法325 發布:2025-05-08 03:16:55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