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是那個部門管轄
法律分析:法律援助是重要的司法救濟制度,法律援助一般由轄區內的司法部門進行管轄的,案件的當事人因經濟困難聘請不起律師的,就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維護自己的權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第十一條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法律援助條例》辦法
第一條根據《法律援助條例》,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法律援助機構,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確定的承擔法律援助工作的專門機構。
本辦法所稱法律援助人員,是指受法律援助機構指派或者安排承辦法律援助事項的律師、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以及法律援助志願者。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法律援助工作的監督管理。
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受理、審查公民依法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指派律師事務所安排律師或者安排本機構的工作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根據其他社會組織的要求,安排其所屬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第四條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為法律援助提供組織保證,並將法律援助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不得截留、挪用,並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第五條法律援助人員承辦法律援助事項,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予以協助。第六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向法律援助事業提供捐助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第七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三)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請求維護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七)請求享受工傷待遇的;
(八)請求維護因環境污染、公共衛生、安全生產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九)請求維護因家庭暴力導致家庭婚姻糾紛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十)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請求人身損害賠償的;
(十一)與公民基本生存條件密切相關且法律援助機構認為確需提供法律援助的其他事項。第八條申請法律援助的公民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認定為經濟困難:
(一)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二)五保戶、貧困戶以及因自然災害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生活困難接受生活救濟的;
(三)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證明其家庭生活確實困難的。
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出具的證明,應當載明申請人家庭人口、勞動能力、就業狀況、家庭財產、家庭月(年)人均純收入和來源、生活變故及社區居委會或者村民委員會對其經濟困難是否認可等詳細情況。第九條法律援助主要採取下列形式:
(一)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
(二)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
(三)民事訴訟代理、行政訴訟代理;
(四)行政復議、仲裁;
(五)辦理公證證明、司法鑒定;
(六)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第十條公民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二)經濟困難的證明;
(三)與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第十一條公民就本辦法第七條第(一)、(二)、(三)、(四)、(五)、(六)項所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的,按照《法律援助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提出申請;就第(七)、(八)、(九)、(十)、(十一)項所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的,向有關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第十二條刑事訴訟中公民申請法律援助和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的,按照《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的規定執行。
刑事訴訟中符合《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一條規定情形的公民申請法律援助的,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第十三條法律援助機構自收到法律援助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決定提供法律援助;對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作出不予受理決定並說明理由,書面告知申請人。第十四條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受理和審查法律援助申請的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迴避:
(一)法律援助申請人的近親屬;
(二)與申請的事項有利害關系。
受理和審查法律援助申請的工作人員的迴避,由本人或者申請人提出,法律援助機構決定;法律援助機構負責人的迴避,由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門決定。
3. 司法所法律援助范圍是什麼
法律援助是重要的司法救濟制度,法律援助一般由轄區內的司法部門進行管轄的,案件的當事人因經濟困難聘請不起律師的,就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維護自己的權益,那麼,司法所法律援助范圍是什麼呢?我整理了以下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司法所法律援助范圍是什麼
司法所法律援助范圍具體如下:
1、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請豎態求國家尺做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因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請求司法保護的;
(七)因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醫療事故、產品質量事故以及其他人身傷害事故造成人身傷害請求賠償的;
(八)法律、法規及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法律援助事項。
2、公民申請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條件,按照國家和本市低收入家庭認定標准執行。
3、農民工因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工傷賠償申請法律援助的,不受本條例規定的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
4、公民因實施見義勇為行為致使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不受本條例規定的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 見義勇為行為的認定,依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執行。
5、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偵查階段犯罪嫌疑人自被第一次訊問或者被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三)公訴案件陵纖衡自提起公訴之日起,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四)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五)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6、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需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以上知識就是我對「司法所法律援助范圍是什麼」問題進行的解答。
4. 申請法律援助需要帶戶口本嗎
需要帶戶口本,申請人提出申請時應同時提交下列材料:
1、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或暫住證;
2、街道(鄉鎮)、勞動部門和有關單位出具的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
3、申請援助事項的基本情況以及有關的案情材料;
4、法院或仲裁機構的立案通知書;
5、法律援助中心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申請人為未成年人或無行為能力人的,應由其監護人代為申請,並提交代理權資格證明。
申請人應向哪個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法律援助案件按下列原則管轄:
1、已立案的刑事、民事、行政等訴訟案件,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2、不需經法院解決的非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所在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3、兩個或兩個以上法律援助中心對同一案件均有管轄權的,由最先接受申請的援助中心管轄。
總的來說,申請法律援助提供身份證、戶口簿、工傷認定決定書、勞動等級鑒定書及其他與案件相關的證據材料即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健全法律援助保障體系,將法律援助相關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保障法律援助工作需要,促進法律援助均衡發展。
第十七條
國家鼓勵和規范法律援助志願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個人作為法律援助志願者,依法提供法律援助。
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可以組織從事法學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員和法學專業學生作為法律援助志願者,在司法行政部門指導下,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等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志願者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