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務業務范圍
㈠ 法律服務所的業務范圍有哪些
法律服務所是向社會提供法律服務業務的市場中介組織,受到司法行政機關的管理和指導。其業務范圍廣泛,包括但不限於擔任法律顧問、參與民事、經濟、行政訴訟、非訴訟法律事務等。與律師服務所相比,法律服務所在產生背景、設立依據、從業資格、設立程序和條件等方面有所不同。下面是法律服務所的業務范圍:
1. 擔任法律顧問:為鄉鎮、街道政府及其各行政管理部門、村民委員會、鄉鎮企業、事業單位、農村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個人合夥組織及公民提供法律顧問服務。
2. 代理參加民事、經濟、行政訴訟。
3. 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審查合同、協議、章程等法律服務文書,參與協商和談判,參與協調、仲裁活動,申請行政復議,代理合作、擔保、分家析產等單項民事、經濟法律事務等。
4. 主持調解糾紛:包括經濟、勞動爭議、生產經營性糾紛及具有財產利益性質的民間糾紛。
5. 解答法律咨詢:解答法律問題、各項具體法律事務的方法和途徑及政策咨詢。
6. 代寫法律事務文書:訴訟法律事務、非訴訟法律事務及其他有法律意義的文書。
7. 協助辦理公證:協助開展證前服務、辦理公證申請、辦證過程中的有關事項及證後服務。
8. 辦理鑒證:對一些內容單一、權責明確、標的額小、履行期短的協議或合同給予審查和證明,並監督協議或合同的履行。
9. 協助司法助理員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其他有關業務工作。
法律服務所與律師事務所的區別主要在於:
1. 產生背景:律師事務所早在我國建國初期就在全國建立了,而後法律服務所是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產生的。
2. 設立依據:律師事務所是根據《律師法》設立的,而法律服務所是根據司法行政機關的行政規章或批復設立的。
3. 業務范圍:律師事務所有更廣泛的業務范圍,包括高層次的法律服務,如金融證券、涉外房地產等。
4. 從業資格:《律師法》對律師的學歷和資格有明確要求,而法律服務所的法律工作者資格要求相對寬松。
5. 設立程序和條件:律師事務所設立程序嚴格,需要滿足一定的人數、資金和辦公場所等條件,而法律服務所的設立則相對簡單。
6. 國際地位:律師制度已有數百年歷史,在國際上具有較高地位,而法律服務所在國際上沒有類似的機構和組織。
㈡ 法律服務范圍
法律分析:1、民事商事案件的訴訟代理;2、重大刑事案件、死刑案件的辯護;3、重大民商事案件的申訴、再審代理;4、常年法律顧問及專項法律顧問工作;5、知識產權案件相關法律事務;6、公司並購、公司破產與清算;7、證券法律服務業務;8、移民、投資等涉外法律事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二十八條 律師可以從事下列業務:(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委託,擔任法律顧問;(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當事人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擔任辯護人,接受自訴案件自訴人、公訴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四)接受委託,代理各類訴訟案件的申訴;(五)接受委託,參加調解、仲裁活動;(六)接受委託,提供非訴訟法律服務;(七)解答有關法律的詢問、代寫訴訟文書和有關法律事務的其他文書。
㈢ 法律咨詢公司經營范圍
法律咨詢公司的經營范圍如下:
1、法律咨詢(不包括律師事務所業務);
2、財務咨詢;
3、社會經濟咨詢服務;
4、商務代理代辦服務;
5、信息咨詢服務(不含許可類信息咨詢服務);
6、企業管理咨詢;
7、企業形象策劃;
8、市場營銷策劃(除許可業務外,可自主依法經營法律法規非禁止或限制的項目)。
公司超范圍經營,根據情節輕重,給予以下處罰:
1、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
2、拒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3、情節嚴重的,依法責令關閉停業,並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法律咨詢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現場咨詢,直接去律師事務所、法律援助機構、司法部門咨詢;
2、電話咨詢,直接給律師、法律熱線打電話咨詢;
3、網上咨詢,登陸專門的法律網站發布在線咨詢。
綜上所述,經營范圍是企業可以從事的生產經營與服務項目。它反映的是企業業務活動的內容和生產經營方向,是企業業務活動范圍的法律界限。初次注冊公司,不知道如何確定經營范圍時,可以直接參考行業內同類公司。
【法律依據】:
《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二條
申請人應當按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經營范圍規范目錄,根據市場主體主要行業或者經營特徵自主選擇一般經營項目和許可經營項目,申請辦理經營范圍登記。